一种建筑防水涂料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49558发布日期:2022-06-18 01:33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防水涂料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防水涂料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防水涂料是以纯丙烯酸聚合物乳液为基料,加入其他添加剂而制得的单组份水乳型防水涂料。防水涂料经固化后形成的防水薄膜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弹塑性、抗裂性、抗渗性及耐候性,能起到防水、防渗和保护作用。
3.现有设备在使用时,设备无法在工作时向设备内部加入液体,从而会影响加工的效果,设备操作复杂,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防水涂料上料装置,解决了目前设备无法在工作时向设备内部加入液体和操作复杂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防水涂料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一端与所述底座顶部连接,所述第一立柱另一端与混合箱底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立柱一端与所述底座顶部连接,所述第二立柱另一端与所述混合箱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混合箱一侧顶部开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混合箱内部相通,所述进液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混合箱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有第一扇叶,所述混合箱另一侧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第二转动轴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上设有第二扇叶,所述第二立柱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混合箱底部设有第一抽液机构,所述第一抽液机构一端与混合箱内部相通,所述第一抽液机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通孔伸出第二立柱,所述第一抽液机构另一端与折叠出液软管一端连接,所述混合箱顶部一侧与第三立柱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立柱另一端与箱体底部一端连接,所述混合箱顶部另一侧与第四立柱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立柱另一端与所述箱体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箱体顶部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箱体内部相通,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箱体底部设有第二抽液机构,所述第二抽液机构一端与所述箱体连通,所述第二抽液机构另一端与分流管一端连通,所述分流管另一端与所述混合箱连通,所述混合箱外壁四周设有超声波发生器。
8.为了提高搅拌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第一扇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扇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9.为了提高搅拌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第一扇叶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扇叶设有若干个。
10.为了增强发生超声波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设有若干个。
11.为了实现方便控制器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底座顶部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抽液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抽液机构电性连接。
12.为了提高底座的强度,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底座采用钛钢材质。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防水涂料上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该建筑防水涂料上料装置,折叠出液软管能够折叠和拉伸,还具有很好的柔韧性,从而能够随意地调整折叠出液软管的角度,从而方便折叠出液软管与外部设备进行对接,通过第一扇叶上开设的第一通孔和第二扇叶上开设的第二通孔,能够提高混合的效果,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均设有若干个,能够提高混合的效果,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发生超声波,通过超声波能够将混合箱内壁残留的物料与混合箱内壁分离,超声波发生器设有若干个,能够提高发生超声波的效果,从而能够增强混合箱内壁残留的物料与混合箱内壁分离的效果,通过控制器能够使操作变的简便,通过底座采用钛钢材质,能够提高底座的强度,从而能够提高底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第二立柱的侧视图。
19.图中:1、底座;2、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混合箱;5、进液管; 6、第一阀门;7、第一抽液机构;8、折叠出液软管;9、第一电机;10、转动轴;11、第一扇叶;12、第一通孔;13、第二电机;14、超声波发生器;15、第三立柱;16、第四立柱;17、清洗箱;18、进水管;19、第二阀门;20、第二抽液机构;21、分流管;22、控制器;23、第二通孔;24、第二转动轴; 25、第二扇叶;26、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
22.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防水涂料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所述第一立柱2一端与所述底座1顶部连接,所述第一立柱2另一端与混合箱4底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立柱3一端与所述底座1顶部连接,所述第二立柱3另一端与所述混合箱4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混合箱4一侧顶部开设有进液管5,所述进液管5与所述混合箱4内部相通,所述进液管5上设有第一阀门6,所述混合箱4一侧设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10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0上设有第一扇叶11,所述混
合箱4另一侧设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输出端与第二转动轴24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24上设有第二扇叶25,所述第二立柱3上开设有第三通孔26,所述混合箱4底部设有第一抽液机构7,所述第一抽液机构7一端与混合箱4内部相通,所述第一抽液机构7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通孔26伸出第二立柱3,所述第一抽液机构7另一端与折叠出液软管8一端连接,所述混合箱4顶部一侧与第三立柱15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立柱15另一端与箱体17底部一端连接,所述混合箱4顶部另一侧与第四立柱16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立柱16另一端与所述箱体17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箱体17顶部一侧设有进水管18,所述进水管18与所述箱体17内部相通,所述进水管18上设有第二阀门19,所述箱体17底部设有第二抽液机构20,所述第二抽液机构20一端与所述箱体17连通,所述第二抽液机构20另一端与分流管21一端连通,所述分流管21另一端与所述混合箱4连通,所述混合箱4外壁四周设有超声波发生器14。
23.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一扇叶11上开设的第一通孔12和所述第二扇叶 25上开设的第二通孔23,能够提高混合的效果。
24.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一扇叶11和所述第二扇叶25均设有若干个,能够提高混合的效果。
25.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超声波发生器14设有若干个,能够提高发生超声波的效果。
26.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底座1顶部一侧设有控制器22,能够使操作变的简便,所述控制器22与所述第一电机9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2与所述第二电机13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2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1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2与所述第一抽液机构7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2与所述第二抽液机构20电性连接。
27.进一步的,通过所述底座1采用钛钢材质,能够提高底座1的强度,从而能够提高底座1的使用寿命。
28.综上所述,该建筑防水涂料上料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底座1将设备放在指定的地方,然后通过折叠出液软管8对与外部的设别对接,折叠出液软管8能够折叠和拉伸,还具有很好的柔韧性,从而能够随意地调整折叠出液软管8的角度,从而方便折叠出液软管8与外部设备进行对接,然后打开第一阀门6,通过进液管5向混合箱4内部加入各种防水涂料需要的液体与物料,然后关闭第一阀门6,然后通过控制器22启动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3,通过第一电机9带动第一转动轴10上的第一扇叶11,第二电机13带动第二转动轴24上的第二扇叶25,从而对混合箱4内部的液体与物料混合,通过第一扇叶11上开设的第一通孔12和第二扇叶25 上开设的第二通孔23,能够提高混合的效果,第一扇叶11和第二扇叶25均设有若干个,能够提高混合的效果,混合箱4内部的液体与物料在搅拌的过程中需要在加入其他液体时,打开第二阀门19,通过进水管18能够向箱体 17内部加入指定容量的液体,然后通过控制器22启动第二抽液机构20,通过第二抽液机构20和分流管21的配合将箱体17内部的液体流入混合箱4内部,然后与混合箱4内部的液体融合,当混合完成后,通过控制器22启动第一抽液机构7,通过第一抽液机构7和折叠出液软管8的配合将混合箱4内部通过液体与物料混合形成的防水涂料抽到指定的与折叠出液软管8连接的外部设备中,当想要清洗设备时,将折叠出液软管8与外部的设备分离,然后打开第二阀门19,通过进水管18向箱体17内部加入指定的清洗液,然后通过第二抽液机构20和分流管21的配合将箱体17内部的指定的清洗液流入混合箱4内部,然后通过控制器22启动设有混合箱4外壁四周设有的超声波发生器14,然后通过超声波发生器14发生超声波,通过超声波能够将
混合箱4 内壁残留的物料与混合箱4内壁分离,然后通过控制器22启动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3,通过第一电机9带动第一转动轴10上的第一扇叶11,第二电机13带动第二转动轴24上的第二扇叶25,从而使残留的物料与清洗液混合,然后通过第二抽液机构20配合折叠出液软管8将混合箱4内部的液体排出,超声波发生器14设有若干个,能够提高发生超声波的效果,从而能够增强混合箱4内壁残留的物料与混合箱4内壁分离的效果,通过控制器22能够使操作变的简便,通过底座1采用钛钢材质,能够提高底座1的强度,从而能够提高底座1的使用寿命。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