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培养土自动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47680发布日期:2022-08-31 12:04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培养土自动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土自动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特别是凉拌菜和火锅的上好食材,其营养丰富,清香扑鼻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纤维达7.4%,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有研究又表明,金针菇内所含的一种物质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金针菇的国内外市场日益广阔。
3.现有技术中培养金针菇的培养土成分是麸皮、豆渣之类的有机物,当金针菇被挖出后,培养土还有养分,但又不足以继续种植金针菇,如果直接换掉也十分浪费,因此需要回收装置来回收培养土并重新配料再次利用,现有技术中,对培养土进行回收时,需要将培养土进行分散处理,随后再进行过筛,将能够再次使用的麸皮以及豆渣之类的有机物进行收集,整个过程中需要多个工作人员协同工作,致使劳动力支出增加,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食用菌培养土自动回收装置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对使用后的培养土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劳动成本支出。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菌培养土自动回收装置,包括:
6.分流块,所述分流块上设置有第一导流面以及第二导流面;
7.推动电缸,所述推动电缸输出端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连接有筛板;
8.第一分散电机,所述第一分散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分散转轴,所述第一分散转轴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搅拌柱;
9.第二分散电机,所述第二分散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分散转轴,所述第二分散转轴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搅拌柱;
10.所述推动电缸设置于分流块上,所述第一搅拌柱与第二搅拌柱能够彼此交错,所述第一搅拌柱与第二搅拌柱交错位置与筛板相互匹配。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分散电机以及第二分散电机设置于入料箱内,所述入料箱上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箱设置于筛选箱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收的培养土能够经入料口进入入料箱,从而能够被第一搅拌柱以及第二搅拌柱进行分散打碎。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筛选箱上开设有过料口,所述过料口内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分流块设置于筛选箱内,所述分流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筛板位于两个分流块之间,所述入料口以及过料口位置与筛板相互匹配。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能够使经过分散打碎的培养土下落至筛板上,借助筛板进行筛分。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流块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驱动转轴,所述第一驱动转轴连接有第一驱动转辊,所述第一驱动转辊外套装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套装有第一从动转辊,所述第一从动转辊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架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驱动电机的作用下,第一驱动转辊配合第一从动转辊能够带动第一传送带进行移动。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流块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驱动转轴,所述第二驱动转轴连接有第二驱动转辊,所述第二驱动转辊外套装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套装有第二从动转辊,所述第二从动转辊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架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驱动电机的作用下,第二驱动转辊配合第二从动转辊能够带动第二传送带进行移动。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送带位置与筛板相互匹配。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借助第一传送带将经筛板筛分的麸皮豆渣等进行传送。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传送带位于分流块以筛板为中心远离中心一侧。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第二传送带将剩余没有被筛分的培养土进行传送。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筛选箱上开设有第一出口以及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内穿过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出口内穿过有第二传送带。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第一出口能够将位于第一传送带上的麸皮豆渣等传送出去至外部的麸皮收集箱中,经过第二出口能够将位于第二传送带上的未筛分的培养土传送出去至外部的废土收集箱中。
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26.1、通过设置推动电缸,推动电缸配合推杆能够带动筛板频繁的上下移动,频繁上下移动的筛板能够使放置于筛板上的麸皮以及豆渣等振动,振动的麸皮豆渣等在筛板的作用下能够下落至第一传送带上,而其余没有被筛选的培养土随着量的堆积能够在筛板向上移动时,经第一导流面以及第二导流面下落至第二传送带上,经第一传送带传送出的麸皮豆渣等能够再次重复使用,经第二传送带传送出去的培养土可以直接进行更换,整个过程无需工作人员人工进行筛选分离,减少了劳动支出,降低了回收农户的投入支出。
27.2、通过设置第一分散电机以及第二分散电机,第一分散电机能够带动第一搅拌柱进行转动,第二分散电机能够带动第二搅拌柱进行转动,相互转动且彼此交错的第一搅拌柱以及第二搅拌柱能够对回收的培养土进行分散打碎,从而方便后续的筛分工作。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实用新型入料箱部分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32.图中:1、分流块;2、第一导流面;3、第二导流面;4、推动电缸;5、推杆;6、筛板;7、第一分散电机;8、第一分散转轴;9、第一转盘;10、第一搅拌柱;11、第二分散电机;12、第二分散转轴;13、第二转盘;14、第二搅拌柱;15、入料箱;16、筛选箱;17、入料口;18、过料口;19、导流板;20、第一驱动电机;21、第一驱动转轴;22、第一驱动转辊;23、第一传送带;24、第一从动转辊;25、第一支架;26、第二驱动电机;27、第二驱动转轴;28、第二驱动转辊;29、第二传送带;30、第二从动转辊;31、第二支架;32、第一出口;33、第二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33.经申请人的研究分析,由于在种植金针菇等食用菌时,需要使用培养土,当金针菇被挖出来之后,培养土中仍然有较多的养分,如果直接换掉会使得培养土中剩余的养分浪费,为了减少种植成本,因此通常需要对培养土进行回收再利用,现有技术中,在对培养土进行回收时,需要将培养土分散,随后进行筛分,整个过程中需要多个工作人员协同进行,导致劳动力成本支出增加,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食用菌培养土自动回收装置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3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5.结合附图1-4所示,一种食用菌培养土自动回收装置包括分流块1、第一导流面2、第二导流面3、推动电缸4、推杆5、筛板6、第一分散电机7、第一分散转轴8、第一转盘9、第一搅拌柱10、第二分散电机11、第二分散转轴12、第二转盘13、第二搅拌柱14、入料箱15、筛选箱16、入料口17、过料口18、导流板19、第一驱动电机20、第一驱动转轴21、第一驱动转辊22、第一传送带23、第一从动转辊24、第一支架25、第二驱动电机26、第二驱动转轴27、第二驱动转辊28、第二传送带29、第二从动转辊30、第二支架31、第一出口32以及第二出口33
36.结合附图1-4所示,一种食用菌培养土自动回收装置,包括:所述入料箱15,所述第一分散电机7以及所述第二分散电机11设置于所述入料箱15内,所述入料箱15上开设有所述入料口17,所述入料箱15设置于所述筛选箱16上,第一分散电机7,所述第一分散电机7输出端连接有所述第一分散转轴8一端,所述第一分散转轴8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一转盘9,所述第一转盘9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一搅拌柱10,所述第二分散电机11输出端连接有所述第二分散转轴12一端,所述第二分散转轴12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二转盘13,所述第二转盘1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搅拌柱14,所述第一搅拌柱10与所述第二搅拌柱14能够彼此交错,所述筛选箱16上开设有所述过料口18,所述过料口18内设置有所述导流板19,通过设置入料口17,从而能够将培养土经入料口17倒入入料箱15中,通过设置第一分散电机7,第一分散电机7带动第一分散转轴8转动,第一分散转轴8带动第一转盘9转动,第一转盘9转动带动若干个第一搅拌柱10转动,通过设置第二分散电机11,第二分散电机11带动第二分散转轴12转动,第二分散转轴12带动第二转盘13转动,第二转盘13转动带动若干个第二搅拌柱14转动,转动的第一搅拌柱10与转动的第二搅拌柱14相互交错,从而能够对经过入料
口17进入的培养土进行分散打碎,随后经过过料口18进入筛选箱16中,通过设置导流板19,从而能够对培养土的下落进行引导。
37.结合附图1-4所示,所述分流块1设置于所述筛选箱16内,所述分流块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分流块1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导流面2以及所述第二导流面3,所述推动电缸4设置于所述分流块1上,所述推动电缸4输出端连接有所述推杆5一端,所述推杆5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筛板6,所述第一搅拌柱10与所述第二搅拌柱14交错位置与所述筛板6相互匹配,所述筛板6位于两个所述分流块1之间,所述入料口17以及所述过料口18位置与所述筛板6相互匹配,经过引导的培养土能够顺利的下落至筛板6上,通过设置推动电缸4,推动电缸4带动推杆5上下移动,推杆5上下移动能够带动筛板6上下移动,由于培养土本身吸附有较多的水分,从而使得培养土凝聚成块状,即使经过分散打碎后仍然会形成较大的颗粒,而麸皮以及豆渣等的凝聚能力较差,从而在分散打碎过程中会与凝聚成块状的培养土分离开来,从而在筛板6的作用下,较大的块状培养土能够被筛板6阻隔,麸皮豆渣等能够经过筛板6下落,频繁上下移动的筛板6使得位于筛板6上的培养土振动,在振动的作用下能够更好的对培养土进行筛选,未能经过筛板6的培养土逐渐堆积,在筛板6向上移动时,能够经过第一导流面2以及第二导流面3分散至分流块1远离中心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步骤,能够在无需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对培养土进行筛分,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支出。
38.结合附图1-4所示,所述分流块1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0输出端连接有所述第一驱动转轴21一端,所述第一驱动转轴21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一驱动转辊22,所述第一驱动转辊22外套装有所述第一传送带23,所述第一传送带23套装有所述第一从动转辊24,所述第一从动转辊24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25上,所述分流块1上设置有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6,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6输出端连接有所述第二驱动转轴27一端,所述第二驱动转轴27连接有所述第二驱动转辊28另一端,所述第二驱动转辊28外套装有所述第二传送带29,所述第二传送带29套装有所述第二从动转辊30,所述第二从动转辊30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31上,所述第一传送带23位置与所述筛板6相互匹配,所述第二传送带29位于所述分流块1以所述筛板6为中心远离中心一侧,所述筛选箱16上开设有所述第一出口32以及所述第二出口33,所述第一出口32内穿过有所述第一传送带23,所述第二出口33内穿过有所述第二传送带29,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20,第一驱动电机20在第一驱动转轴21的作用下带动第一驱动转辊22进行转动,配合第一从动转辊24,从而能够带动第一传送带23进行移动,通过设置第二驱动电机26,第二驱动电机26在第二驱动转轴27的作用下带动第二驱动转辊28进行转动,配合第二从动转辊30,从而能够带动第二传送带29进行移动,经过筛板6筛分的麸皮豆渣等下落至第一传送带23上,在第一传送带23的作用下经过第一出口32传送至外部的麸皮收集箱中,未能过筛的培养土下落至第二传送带29上,在第二传送带29的作用下经过第二出口33传送至外部的废土收集箱中,从而实现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将筛分结束的培养土进行搬运,进一步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支出,节约了农户的成本。
39.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培养土经入料口17倒入入料箱15中,同时启动第一分散电机7以及第二分散电机11,使得第一搅拌柱10与第二搅拌柱14转动,在第一搅拌柱10以及第二搅拌柱14的作用下对培养土进行分散打碎,经过分散打碎的培养土下落至筛板6上,启动推动电缸4带动筛板6上下移动,上下移动的筛板6使得位于其上方的培养土振动,在振动
的作用下,培养土能够更好的经过筛板6的筛分,经过筛分的麸皮豆渣等下落至第一传送带23上,启动第一驱动电机20带动第一传送带23进行移动,将筛分结束的麸皮豆渣等转移至外部的麸皮收集箱中,未能经过筛板6的培养土随着堆积数量的增加,在筛板6向上移动时,经过第一导流面2以及第二导流面下落至第二传送带29上,启动第二驱动电机26带动第二传送带29移动将未能经过筛板6的培养土传送至外部的废土收集箱中,通过上述步骤,从而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对使用后的培养土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劳动成本支出。
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