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引发剂生产用扣件式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21141发布日期:2022-02-23 22:51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引发剂生产用扣件式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引发剂生产用扣件式反应釜。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于环保的问题越来越重视,水性光固化涂料在继承传统光固化技术的基础上,以水为分散介质基本无voc排放、无单体残留对环境友好的优势而备受人们青睐。在水性光固化体系中,光引发剂是及其重要的一部分,虽然传统的油性小分子光引发剂能够应用在水性光固化体系当中,但仍然有易迁移、产生异味、与体系树脂相容性不好等诸多弊端。与油性小分子光引发剂相比,水性大分子光引发剂在获得水溶性的同时继承传统光固化的优点。具有无异味、无迁移、与树脂相容性好,而且引入了特殊官能团以辅助主体树脂获得更优异的性能等优势。
3.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滴加化学反应药剂如异佛尔酮异氰酸酯三聚体、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混合物和甲苯二异氰酸酯等,在加热是需要进行不断的滴入其滴入量与滴入时间有着严格的控制,而传统滴入方式一般通过管道直接滴入,其加入的速度与每次滴入的量难以保证;同时难以观察滴入药液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引发剂生产用扣件式反应釜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通过滴加装置控制化学药剂滴入的速度,同时通过若干个滴速控制孔使得药液均匀分布滴入反应釜中,避免药液集中滴落在一处。
5.一种光引发剂生产用扣件式反应釜,包括有反应釜和进液管,所诉反应釜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诉反应釜上设置有加热套、液位器、滴加速度观察装置、压力表、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诉反应釜内设置有搅拌轴和滴加装置,所诉滴加装置设置在反应釜顶壁上,所诉搅拌轴一端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诉搅拌轴另一端贯穿反应釜顶部与搅拌电机动力杆连接,所诉滴加速度观察装置和滴加装置的进液端均与进液管连通;所诉滴加装置包括有滴加圈和若干个滴加控制装置,所诉滴加圈固定连接在顶壁上,所诉滴加圈内设置有导流孔道,所诉导流孔道内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滴速控制孔,所诉滴加控制装置控制端贯穿反应釜侧壁和滴加圈且延展至导流孔道内,所诉滴加控制装置控制端与滴速控制孔互相配合;所诉进液管一端贯穿反应釜侧壁和滴加圈与导流孔道连通。
6.优选的,所诉滴速控制孔包括有v型控流槽,所诉v型控流槽内设置有锥形导流孔,所诉v型控流槽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条导流痕;所诉滴加控制装置包括有滴加控制杆和套设在滴加控制杆上的密封螺纹套管,所诉密封螺纹套管内壁与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内螺纹与外螺纹,所诉滴加控制杆靠近滴速控制孔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的调节外螺纹,所诉滴加控制杆靠近滴速控制孔的一端设置有与v型控流槽配合的调控头,所诉密封螺纹套管靠近滴速控制孔的一端设置有硅胶卡槽,所诉硅胶卡槽内设置有密封硅胶,所诉滴加控制杆和密封螺纹套管远离滴速控制孔的一端均连接有控制把手。
7.优选的,所诉滴加控制杆靠近控制把手的一端上设置有滴落控制刻度线。
8.优选的,所诉滴加速度观察装置包括有滴加密封盒,所诉滴加密封盒上设置有压力表,所诉滴加密封盒内壁上设置有导流块,所诉导流块内设置有与进液管连通的导流孔道,所诉导流孔道内设置有滴速控制孔,所诉导流块上设置有与滴速控制孔配合的滴加控制装置,所诉滴加控制装置操作端贯穿滴加密封盒顶壁,所诉导流块与滴加密封盒顶壁连接。
9.优选的,所诉滴加密封盒上设置有液位刻度线。
10.优选的,所诉滴加密封盒和反应釜上均设置有套设在密封螺纹套管的密封加厚套,所诉密封螺纹套管靠近控制把手一端的内壁上和密封加厚套内壁上均开设有密封槽,所诉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硅胶套圈。
11.优选的,所诉锥形导流孔的出液口部设置有一圈凸台。
12.优选的,所诉滴加密封盒底部设置有与反应釜连通的管道,所诉管道上设置有三向阀。
13.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引发剂生产用扣件式反应釜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通过滴加装置控制化学药剂滴入的速度,同时通过若干个滴速控制孔使得药液均匀分布滴入反应釜中,避免药液集中滴落在一处。
15.(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引发剂生产用扣件式反应釜,通过调节滴加密封盒内的压力与反应釜内的压力一致,在观察滴加速度观察装置的滴速,达到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滴加装置的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16.图1为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18.图3为滴加速度观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1-反应釜,2-搅拌电机,3-搅拌轴,4-搅拌叶片,5-加热套,6-液位器,7-滴加速度观察装置,71-滴加密封盒,72-导流块,73-导流孔道,74-压力表,75-液位刻度线,8-滴加装置,81-滴加圈,82-导流孔道,83-v型控流槽,84-锥形导流孔,85-导流痕,86-滴加控制装置,87-滴加控制杆,88-密封螺纹套管,89-硅胶卡槽,810-密封硅胶,811-调控头,812-滴落控制刻度线,813-密封槽,814-密封加厚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21.实施例1
22.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光引发剂生产用扣件式反应釜,包括有反应釜1和进液管,所诉反应釜1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2,所诉反应釜1上设置有加热套5、液位器6、滴加速度观察装置7、压力表74、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诉反应釜1内设置有搅拌轴3和滴加装置8,所诉滴加装置8设置在反应釜1顶壁上,所诉搅拌轴3一端设置有搅拌叶片4,所诉搅拌轴3另一端贯穿反应釜1顶部与搅拌电机2动力杆连接,所诉滴加速度观察装置7和滴加装置8的进液端均
与进液管连通;所诉滴加装置8包括有滴加圈81和若干个滴加控制装置86,所诉滴加圈81固定连接在顶壁上,所诉滴加圈81内设置有导流孔道82,所诉导流孔道82内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滴速控制孔,所诉滴加控制装置86控制端贯穿反应釜1侧壁和滴加圈81且延展至导流孔道82内,所诉滴加控制装置86控制端与滴速控制孔互相配合;所诉进液管一端贯穿反应釜1侧壁和滴加圈81与导流孔道82连通;所诉滴速控制孔包括有v型控流槽83,所诉v型控流槽83内设置有锥形导流孔84,所诉v型控流槽83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条导流痕85;所诉滴加控制装置86包括有滴加控制杆87和套设在滴加控制杆87上的密封螺纹套管88,所诉密封螺纹套管88内壁与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内螺纹与外螺纹,所诉滴加控制杆87靠近滴速控制孔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的调节外螺纹,所诉滴加控制杆87靠近滴速控制孔的一端设置有与v型控流槽83配合的调控头811,所诉密封螺纹套管88靠近滴速控制孔的一端设置有硅胶卡槽89,所诉硅胶卡槽89内设置有密封硅胶810,所诉滴加控制杆87和密封螺纹套管88远离滴速控制孔的一端均连接有控制把手;所诉滴加控制杆87靠近控制把手的一端上设置有滴落控制刻度线812;所诉滴加速度观察装置7包括有滴加密封盒71,所诉滴加密封盒71上设置有压力表74,所诉滴加密封盒71内壁上设置有导流块72,所诉导流块72内设置有与进液管连通的导流孔道73,所诉导流孔道73内设置有滴速控制孔,所诉导流块72上设置有与滴速控制孔配合的滴加控制装置86,所诉滴加控制装置86操作端贯穿滴加密封盒71顶壁,所诉导流块72与滴加密封盒71顶壁连接;所诉滴加密封盒71上设置有液位刻度线75;所诉滴加密封盒71和反应釜1上均设置有套设在密封螺纹套管88的密封加厚套814,所诉密封螺纹套管88靠近控制把手一端的内壁上和密封加厚套814内壁上均开设有密封槽813,所诉密封槽813内设置有密封硅胶套圈;所诉锥形导流孔84的出液口部设置有一圈凸台;所诉滴加密封盒71底部设置有与反应釜1连通的管道,所诉管道上设置有三向阀。
23.通过搅拌电机2带动搅拌轴3旋转,搅拌轴3带动其上的搅拌叶片4对物料进行搅拌;通过进料口导入物料,通过出料口导出物料,通过加热套5对反应釜1进行加热,通过液位器6测量反应釜1内的药液的高度;当需要使用滴加装置8时,通过预先调节滴加密封盒71内的压力,使得滴加密封盒71内的压力与反应釜1的一致,在旋转滴加速度观察装置7中的滴加控制杆87一端的控制把手,使得滴加控制杆87升降,而其另一端上的调控头811会靠向或远离v型控流槽83,当v型控流槽83与调控头811紧贴时会出于最小导流状态,其药液会通过导流痕85穿过v型控流槽83与调控头811紧贴处,导流痕85通过冲压或者放电加工加工而成,当需要完全封闭滴速控制孔时,通过旋转密封螺纹套管88一端的控制把手,使得的密封螺纹套管88下降,而密封螺纹套管88一端上的密封硅胶810会挤压进入v型控流槽83内,达到对v型控流槽83内进行封堵完成密封,其滴加控制杆87上的螺纹需要与滴加圈81上的螺纹一致,其可以保证在密封螺纹套管88旋转升降时不会影响到滴加控制杆87,但密封螺纹套管88旋转时需要抓住滴加控制杆87上的控制把手,同时滴加控制杆87升降不会影响到密封螺纹套管88,调节好滴加速度观察装置7后,在根据滴加速度观察装置7的情况调节滴加装置8;通过导流孔道82给若干个滴速控制孔供应物料,通过若干个滴加控制装置86控制对应的滴速控制孔滴液,使得根据反应情况调节需要多少滴速控制孔滴液;通过液位刻度线75测量出每小时或没分钟滴落药液的量,通过滴落控制刻度线812调节至滴加速度观察装置7中的滴加控制装置86与滴加装置8中的滴加控制装置86一致;通过设置密封加厚套814使得滴加密封盒71和反应釜1的壁厚增加,便于设置密封槽813与安装密封硅胶套圈,使得
密封螺纹套管88与滴加控制杆87两侧的得到有效的密封;通过在锥形导流孔84的出液口部设置一圈凸台,使得滴落的液体不会沿着滴加圈81或导流块72下底面流动,使得药液会直接滴落;根据需要将滴加密封盒71内的液体通过管道导出或导入反应釜1。
2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