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空气分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00348发布日期:2022-03-09 13:5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环保空气分离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空气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2.空气分离简称空分,是指利用空气中各组分物理性质不同,采用深度冷冻、吸附、膜分离等方法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氮气,或同时提取氦气、氩气等稀有气体的过程,而目前的技术中,在这一过程中,需采用喷淋的方式对空气进行冷却降温,但是,现有的节能环保空气分离设备在对空气进行喷淋降温时,其喷淋的高度通常为固定的,导致对空气喷淋降温的均匀性低,且进入到空气分离设备内的空气会参杂一定长度的杂质,而现有的设备只是在排气管的管口处设置滤网进行过滤,而在排气的过程中,气体会对滤网产生冲击力,这就导致杂质会时刻被吹于滤网上,久而久之,易导致滤网堵塞,进而会导致对空气的过滤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空气分离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4.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5.一种节能环保空气分离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内水箱和外水箱,所述内水箱设置于设备主体的内部,所述外水箱设置于设备主体的顶部,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中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与所述内水箱的中部贯穿连接,所述外水箱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连通设置有输水管,且左右两侧所述输水管的底部均贯穿至设备主体内部,所述内水箱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连通设置有支管,左右两侧所述支管的底部均连通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根弹簧,所述设备主体外部的右上端连通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设备主体外部的右下端连通设置有排气管,每根所述连接管的下表面均开设有多个淋水孔,所述内水箱的中部与固定杆之间设有多个滚珠,每根所述连接管下端的一侧均贴合设有护框,每个所述护框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左右两侧所述支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内框,每个所述护框内部的中端均贯穿设有支撑杆,且每根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均与连接管固定连接,而其底部均与护框贴合,所述排气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管,所述排气管管口处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轴,上下两端所述支撑轴之间设有滤网。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水箱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进水孔,且左右两侧所述输水管均位于左右两侧所述进水孔正上端的0.5-1cm处。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根所述弹簧的顶部均与护框固定连接,且固定杆位于两根所述弹簧之间,并且每个所述内框的内部中端均设有一圈环绕于支撑杆表面的滚珠。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管呈螺旋状,且内管远离设备主体的一端与滤网连接。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管与排气管之间填充有海绵。
10.有益效果:
11.(1)该种节能环保空气分离设备通过结构的改进,使本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可对设备内的空气进行均匀的喷淋降温,提升了后期对所提取的氦气、氩气等稀有气体的质量,并且本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可提高对空气的过滤效果,实用性强。
12.(2)该种节能环保空气分离设备之优点在于:进入到外水箱内的水可通过左右两侧的输水管分别进入到内水箱内,当内水箱内的水可通过支管排入到连接管内,再而通过连接管下表面的淋水孔对外喷淋,而内水箱因其内部的水而重量增加时,其会对弹簧施加下压力,进而使内水箱可在以固定杆为中心的基础上下移,在这一过程中,进而逐步降低水喷淋的高度,使水可在不同的高度喷淋至设备内的空气中,提升了对设备内的空气进行喷淋降温的均匀性。
13.(3)其次:当设备内的空气在通过排气管排出时,设备内的空气可进入到内管内被排出,使空气在内管内螺旋朝着排气管的管口处行进,在这一过程中,可使空气曲折的朝着排气管的管口处行进,以直接降低空气对滤网的冲击力,在这一情况下,杂质在滤网处可处于漂浮状态,而非时刻被吹于滤网上,进而不会使得滤网堵塞,进而提高了对空气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水箱和固定杆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护框正剖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正剖结构示意图。
19.图1-5中:1-设备主体;2-内水箱;3-外水箱;4-输水管;5-进水口;6-固定杆;7-弹簧;8-支管;9-连接管;10-淋水孔;11-进气管;12-排气管;1201-内管;1202-支撑轴;1203-滤网;13-滚珠;14-护框;15-支杆;16-内框;17-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5:
2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环保空气分离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内水箱2和外水箱3,内水箱2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内部,外水箱3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顶部,设备主体1的内部中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且固定杆6与内水箱2的中部贯穿连接,外水箱3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连通设置有输水管4,且左右两侧输水管4的底部均贯穿至设备主体1内部,内水箱2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连通设置有支管8,左右两侧支管8的底部均连通设置有连接管9,设备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根弹簧7,设备主体1外部的右上端连通设置有进气管11,设备主体1外部的右下端连通设置有排气管12,每根连接管9的下表面均开设有多个淋水孔10,内水箱2的中部与固定杆6之间设有多个滚珠13,每根连接管9下端的一侧均贴合设有护框14,每个护框14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15,左右两侧支杆15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内框16,每个护框14内部的中端均贯穿设有支撑杆17,且每根支撑杆17的顶部均与连接管9固定连接,而其底部均与护框14贴合,排气管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管1201,排气管12管口处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轴1202,上下两端支撑轴1202之间设有滤网1203。
22.进一步的,内水箱2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进水孔,且左右两侧输水管4均位于左右两侧进水孔正上端的0.5-1cm处,通过此种设计,将左右两侧输水管4设置于靠近进水孔处,可使外水箱3内的水能通过左右两侧输水管4下落到内水箱2内,每根弹簧7的顶部均与护框14固定连接,且固定杆6位于两根弹簧7之间,并且每个内框16的内部中端均设有一圈环绕于支撑杆17表面的滚珠,内水箱2因其内部的水而重量增加时,其会借助支管8和连接管9对弹簧7施加下压力,进而使内水箱2可在以固定杆6为中心的基础上下移,而通过一圈环绕于支撑杆17表面的滚珠的使用,可在连接管9下移时能借助支撑杆17对护框14施加下压力,而通过该滚珠,可在支撑杆17对护框14施加下压力的一瞬在护框14内起到一定的滑移作用,进而可减少支撑杆17在对护框14施加下压力时产生的振动,辅助性提高了本设备的稳定,内管1201呈螺旋状,且内管1201远离设备主体1的一端与滤网1203连接,通过此种设计,设备主体1内的空气可在内管1201内螺旋朝着排气管12的管口处行进排出,在这一过程中,可使空气曲折的朝着排气管12的管口处行进,以直接降低空气对滤网的冲击力,在这一情况下,杂质在滤网1203处可处于漂浮状态,而非时刻被吹于滤网1203上,进而不会使得滤网1203堵塞,进而提高了对空气的过滤效果,内管1201与排气管12之间填充有海绵,通过此种设计,可使内管1201与排气管12之间能借助海绵起到密封作用,使设备主体1内的空气在进入到内管1201内时不会泄漏到内管1201之外。
23.工作原理:
24.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空气可通过进气管11进入到设备主体1内,而外部的水可通过进水口5进入到外水箱3内,而进入到外水箱3内的水可通过左右两侧的输水管4分别进入到内水箱2内,当内水箱2内的水可通过支管8排入到连接管9内,再而通过连接管9下表面的淋水孔10对外喷淋,而内水箱2因其内部的水而重量增加时,其会对弹簧7施加下压力,进而使内水箱2可在以固定杆6为中心的基础上下移,在这一过程中,逐步降低水喷淋的高度,使水可在不同的高度喷淋至设备内的空气中,同时,当设备内的空气在通过排气管12排出时,设备内的空气可进入到内管1201内被排出,使空气在内管1201内螺旋朝着排气管12的管口处行进,在这一过程中,可使空气曲折的朝着排气管12的管口处行进,以直接降低空气对滤网1203的冲击力,在这一情况下,杂质在滤网1203处可处于漂浮状态,而非时刻被吹于滤网1203上,进而不会使得滤网1203堵塞,进而提高了对空气的过滤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