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硫酸中有机物脱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55329发布日期:2022-04-07 09:07阅读:95来源:国知局
废硫酸中有机物脱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硫酸中有机物脱除技术领域,具体为废硫酸中有机物脱除装置。


背景技术:

2.废硫酸来源广泛、行业分散,且总量较大,杂质含量偏高,大多含有机物,直接利用较为困难,所以就需要分离废硫酸中的有机物;
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821954455.7的专利提出了废硫酸中有机物脱除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上端左侧设有输入口,所述反应釜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两侧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尖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垂直延伸至反应釜的内腔,所述转动杆的中端和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反应釜的底端开设有输出口,所述输出口的一端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通过导管分别依次连接有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和第三反应池,所述第一反应池的内腔灌入有铜酞菁,所述第二反应池的内腔灌入有四氢呋喃,所述第三反应池的内腔灌入有醋酸乙酯,所述出料口的下侧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与出料口之间通过螺纹转动插接;
4.其搅拌组件搅拌不够均匀,且进液口没有设计防漏组件,容易造成倾漏,为此,我们提出废硫酸中有机物脱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废硫酸中有机物脱除装置,设有二次测搅拌组件,搅拌足够均匀,且进液口设有防漏组件,不容易造成倾漏,另设置了多个支腿,加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废硫酸中有机物脱除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池、搅拌单元、入口单元、滑盖单元、出液口、抽液泵、进液管和密封塞;
7.反应釜:呈圆柱体竖直放置,所述出液口固定连接在反应釜的底端右侧,且抽液泵的进液口与出液口固定连接,所述抽液泵的出液口与进液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应池水平放置于反应釜的右侧,且进液管的右端与反应池的进液口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塞与反应池的出液口螺纹连接;
8.搅拌单元:包含电动机、电动机支架、联轴器、螺杆、滑轨一、螺杆座、搅拌棒和搅拌杆,所述反应釜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滑轨一下端,且横向的电动机支架外端分别与滑轨一滑动连接,所述电动机的输入端与外部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动机支架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电动机的左右两侧,且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竖直的螺杆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座贯穿固定连接在反应釜的顶端中部,且螺杆与螺杆座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底端与竖直的搅拌棒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等角度圆周排列固定连接在搅拌棒的侧面;
9.入口单元:安装在反应釜和反应池的入口处;
10.滑盖单元:安装在反应池的上端。
11.通过反应釜使废硫酸进行第一步反应,通过反应釜对废硫酸进行处理,通过抽液泵和进液管将搅拌过后的废硫酸输送到反应池内,通过密封塞控制反应池的出液口,启动电动机,电动机带动螺杆转动,通过螺杆与螺杆座的螺纹连接使螺杆上下移动并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棒上下移动并转动,同时电动机支架在滑轨一内上下移动,进而使搅拌杆进行转动搅拌,通过入口单元使废硫酸和脱除剂的倾倒不容易泄露,通过滑盖单元可以清理使用过后的反应池。
12.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单元还包含搅拌条和搅拌盘,所述搅拌盘的底部端轴与反应釜的底端内部转动连接,且搅拌条等角度圆周排列固定连接在搅拌盘的上表面。在搅拌杆搅拌时,废硫酸搅拌带动搅拌盘转动,搅拌盘上的搅拌条对废硫酸进行二次搅拌,使搅拌更加充分。
13.进一步的,所述入口单元包含斜口筒、升降筒、外筒、弹簧、伸缩杆、安装座、固定轴、盖板、卡扣、卡扣座和旋转组件,所述外筒分别竖直固定连接在反应釜和反应池的入口处,所述安装座分别固定连接在外筒的内部底端,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座的上表面,所述升降筒位于外筒内,且伸缩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升降筒的底端,所述弹簧分别套接在伸缩杆上,所述升降筒的顶端分别通过旋转组件与斜口筒连接,所述固定轴分别固定连接在外筒的右侧上端,且盖板分别与固定轴活动连接,所述卡扣分别固定连接在盖板的右端,所述卡扣座分别固定连接在外筒的左端上侧,且卡扣与卡扣座卡接。
14.通过外筒支撑安装座,当需要加料时,使卡扣脱离卡扣座,将盖板打开,同时弹簧和伸缩杆伸长,将升降筒抬高,从而将旋转组件和斜口筒抬高,将加料桶口放在斜口筒的低处进行加料,一定程度能减小泄露的可能,加料完毕后,盖上盖板,由于压力作用,斜口筒向下移动,同时升降筒向下移动,弹簧和伸缩杆缩短,将卡扣卡接在卡扣座上,完成加料。
15.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滑条、滑轨二和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升降筒的顶端,且滑条分别与固定环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滑轨二分别固定连接在斜口筒的下端,且滑条分别与滑轨二滑动连接。通过固定环支撑滑条,在加料时,由于滑条和滑轨二的滑动连接可以转动斜口筒到合适的方向位置进行加料,使加料更加方便。
16.进一步的,所述滑盖单元包含卡槽、滑轨三、滑盖和挡板,所述卡槽纵向开设在反应池的顶板右侧中部,所述反应池的顶端前后两侧分别横向固定连接有滑轨三,且滑盖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滑轨三滑动连接,所述挡板纵向固定连接在滑盖的右端,且滑盖的左端与卡槽卡接。当需要清理反应池时,沿着滑轨三向外滑动滑盖使滑盖脱离卡槽,将滑盖取下,开始清理反应池内部,清理完毕后沿着滑轨三对滑盖进行复位,将滑盖卡接到卡槽内,使挡板贴紧反应池。
17.进一步的,还包括反应池支腿、反应釜支腿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竖直固定连接在反应釜的底端中部,所述反应釜支腿等角度圆周排列固定连接在反应釜的中部外侧,所述反应池支腿分别固定连接在反应池的前后两侧中部。通过反应池支腿支撑反应池使反应池更加稳定,通过反应釜支腿和支撑柱支撑反应釜使反应釜在搅拌时更加平稳。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废硫酸中有机物脱除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9.1、启动电动机,电动机带动螺杆转动,通过螺杆与螺杆座的螺纹连接使螺杆上下
移动并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棒上下移动并转动,同时电动机支架在滑轨一内上下移动,进而使搅拌杆进行转动搅拌;
20.2、将盖板打开,同时弹簧和伸缩杆伸长,将升降筒抬高,从而将旋转组件和斜口筒抬高,将加料桶口放在斜口筒的低处进行加料,一定程度能减小泄露的可能,加料完毕后,盖上盖板,由于压力作用,斜口筒向下移动,同时升降筒向下移动,弹簧和伸缩杆缩短,将卡扣卡接在卡扣座上;
21.3、设有二次测搅拌组件,搅拌足够均匀,且进液口设有防漏组件,不容易造成倾漏,另设置了多个支腿,加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反应釜、2反应池、3搅拌单元、31电动机、32电动机支架、33联轴器、34螺杆、35滑轨一、36螺杆座、37搅拌棒、38搅拌杆、39搅拌条、310搅拌盘、4入口单元、41斜口筒、42滑条、43滑轨二、44固定环、45升降筒、46外筒、47弹簧、48伸缩杆、49安装座、410固定轴、411盖板、412卡扣、413卡扣座、5滑盖单元、51卡槽、52滑轨三、53滑盖、54挡板、6出液口、 7抽液泵、8进液管、9反应池支腿、10密封塞、11反应釜支腿、 12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废硫酸中有机物脱除装置,包括反应釜1、反应池2、搅拌单元3、入口单元4、滑盖单元5、出液口6、抽液泵7、进液管8和密封塞10;
28.反应釜1:呈圆柱体竖直放置,出液口6固定连接在反应釜1的底端右侧,且抽液泵7的进液口与出液口6固定连接,抽液泵7的出液口与进液管8的左端固定连接,反应池2水平放置于反应釜1的右侧,且进液管8的右端与反应池2的进液口固定连接,密封塞10与反应池2的出液口螺纹连接;
29.搅拌单元3:包含电动机31、电动机支架32、联轴器33、螺杆 34、滑轨一35、螺杆座36、搅拌棒37和搅拌杆38,反应釜1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滑轨一35下端,且横向的电动机支架32外端分别与滑轨一35滑动连接,电动机31的输入端与外部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动机支架32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电动机31的左右两侧,且电动机3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33与竖直的螺杆34上端固定连接,螺杆座36贯穿固定连接在反应釜1的顶端中部,且螺杆34与螺杆座36螺纹连接,螺杆34的底端与竖直的搅拌棒37顶端固定连接,搅拌杆38等角度圆周排列固定连接在搅拌棒 37的侧面;
30.搅拌单元3还包含搅拌条39和搅拌盘310,搅拌盘310的底部端轴与反应釜1的底端内部转动连接,且搅拌条39等角度圆周排列固定连接在搅拌盘310的上表面。在搅拌杆38搅
拌时,废硫酸搅拌带动搅拌盘310转动,搅拌盘310上的搅拌条39对废硫酸进行二次搅拌,使搅拌更加充分。
31.入口单元4:安装在反应釜1和反应池2的入口处;入口单元4 包含斜口筒41、升降筒45、外筒46、弹簧47、伸缩杆48、安装座 49、固定轴410、盖板411、卡扣412、卡扣座413和旋转组件,外筒46分别竖直固定连接在反应釜1和反应池2的入口处,安装座49 分别固定连接在外筒46的内部底端,伸缩杆48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座49的上表面,升降筒45位于外筒46内,且伸缩杆48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升降筒45的底端,弹簧47分别套接在伸缩杆48 上,升降筒45的顶端分别通过旋转组件与斜口筒41连接,固定轴 410分别固定连接在外筒46的右侧上端,且盖板411分别与固定轴 410活动连接,卡扣412分别固定连接在盖板411的右端,卡扣座413 分别固定连接在外筒46的左端上侧,且卡扣412与卡扣座413卡接。
32.通过外筒46支撑安装座49,当需要加料时,使卡扣412脱离卡扣座413,将盖板411打开,同时弹簧47和伸缩杆48伸长,将升降筒45抬高,从而将旋转组件和斜口筒41抬高,将加料桶口放在斜口筒41的低处进行加料,一定程度能减小泄露的可能,加料完毕后,盖上盖板411,由于压力作用,斜口筒41向下移动,同时升降筒45 向下移动,弹簧47和伸缩杆48缩短,将卡扣412卡接在卡扣座413 上,完成加料。
33.旋转组件还包括滑条42、滑轨二43和固定环44,固定环44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升降筒45的顶端,且滑条42分别与固定环44 的顶端固定连接,滑轨二43分别固定连接在斜口筒41的下端,且滑条42分别与滑轨二43滑动连接。通过固定环44支撑滑条42,在加料时,由于滑条42和滑轨二43的滑动连接可以转动斜口筒41到合适的方向位置进行加料,使加料更加方便。
34.滑盖单元5:安装在反应池2的上端;滑盖单元5包含卡槽51、滑轨三52、滑盖53和挡板54,卡槽51纵向开设在反应池2的顶板右侧中部,反应池2的顶端前后两侧分别横向固定连接有滑轨三52,且滑盖5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滑轨三52滑动连接,挡板54纵向固定连接在滑盖53的右端,且滑盖53的左端与卡槽51卡接。当需要清理反应池2时,沿着滑轨三52向外滑动滑盖53使滑盖53脱离卡槽 51,将滑盖53取下,开始清理反应池2内部,清理完毕后沿着滑轨三52对滑盖53进行复位,将滑盖53卡接到卡槽51内,使挡板54 贴紧反应池2。
35.通过反应釜1使废硫酸进行第一步反应,通过反应釜1对废硫酸进行处理,通过抽液泵7和进液管8将搅拌过后的废硫酸输送到反应池2内,通过密封塞10控制反应池2的出液口,启动电动机31,电动机31带动螺杆34转动,通过螺杆34与螺杆座36的螺纹连接使螺杆34上下移动并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棒37上下移动并转动,同时电动机支架32在滑轨一35内上下移动,进而使搅拌杆38进行转动搅拌,通过入口单元4使废硫酸和脱除剂的倾倒不容易泄露,通过滑盖单元5可以清理使用过后的反应池2。
36.还包括反应池支腿9、反应釜支腿11和支撑柱12,支撑柱12竖直固定连接在反应釜1的底端中部,反应釜支腿11等角度圆周排列固定连接在反应釜1的中部外侧,反应池支腿9分别固定连接在反应池2的前后两侧中部。通过反应池支腿9支撑反应池2使反应池2更加稳定,通过反应釜支腿11和支撑柱12支撑反应釜1使反应釜1在搅拌时更加平稳。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硫酸中有机物脱除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卡扣412脱离卡扣座413,打开盖板411,同时弹簧47和伸缩杆48 伸长,将升降筒45抬高,从而将旋转组件和斜口筒41抬高,滑条 42和滑轨二43的滑动连接可以转动斜口筒41到合适的方向位置,将加
料桶口放在斜口筒41的低处进行加料,一定程度能减小泄露的可能,加料完毕后,盖上盖板411,由于压力作用,斜口筒41向下移动,同时升降筒45向下移动,弹簧47和伸缩杆48缩短,将卡扣 412卡接在卡扣座413上,完成加料,启动电动机31,电动机31带动螺杆34转动,通过螺杆34与螺杆座36的螺纹连接使螺杆34上下移动并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棒37上下移动并转动,同时电动机支架 32在滑轨一35内上下移动,进而使搅拌杆38进行转动搅拌,在搅拌杆38搅拌时,废硫酸搅拌带动搅拌盘310转动,搅拌盘310上的搅拌条39对废硫酸进行二次搅拌,启动抽液泵7搅拌过后的废硫酸经过进液管8进入反应池2内,从反应池2上的入口加入脱除剂使废硫酸进行脱除,反应结束后打开密封塞10将产物流出,需要清理反应池2时,沿着滑轨三52向外滑动滑盖53使滑盖53脱离卡槽51,将滑盖53取下,开始清理反应池2内部,清理完毕后沿着滑轨三52 对滑盖53进行复位,将滑盖53卡接到卡槽51内,使挡板54贴紧反应池2。
38.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外部控制开关组的核心芯片选用的是plc单片机,电动机31和抽液泵7则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建议电动机31选用正反转低压电动机,建议抽液泵7 选用单吸式抽液泵,外部控制开关组控制电动机31和抽液泵7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