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金属锰处理用压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18046发布日期:2022-05-06 07:1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解金属锰处理用压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金属锰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解金属锰处理用压滤装置。


背景技术:

2.电解金属锰是用锰矿石经酸浸出获得锰盐,再送电解槽电解析出的单质金属。外观似铁,呈不规则片状,质坚而脆,一面光亮,另一面粗糙,为银白色到褐色,加工为粉末后呈银灰色,在空气中易氧化,遇稀酸时溶解并置换出氢,在略高于室温时,可分解水而放出氢气。电解金属锰为典型的资源消耗型产业,能耗高、污染大,为达到电解锰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提高金属锰的综合回收率,降低资源消耗是各生产厂家的必然选择,电解金属锰的生产过程中,要提高金属锰的综合回收率,主要环节有两个,一是提高金属锰的浸出率,二是降低渣中金属锰的含量。锰渣中的可溶性锰以及硫酸铵流失量相对更大,所以需要对锰渣进行压滤。
3.但是,现有的压滤装置结构复杂,运行成本较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解金属锰处理用压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金属锰处理用压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压滤装置结构复杂,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解金属锰处理用压滤装置,包括压滤箱,所述压滤箱上端的中间安装有液压缸,且液压缸与压滤箱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液压缸的下端安装有推杆,且推杆与液压缸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推杆的下端安装有压板,且压板和推杆均位于压滤箱的内部,所述压滤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压滤板、第二压滤板和第三压滤板,且第一压滤板位于压板的下方,且第二压滤板位于第一压滤板的下方,且第三压滤板位于第二压滤板的下方,所述第三压滤板的下方设置有集料腔,所述第一压滤板、第二压滤板和第三压滤板均包括滤布和滤板,且滤布位于滤板的上端,且第一压滤板、第二压滤板和第三压滤板与压滤箱均滑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滤板下端的边角处、第二压滤板上下两端的边角处和第三压滤板上端的边角处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压滤板与第一压滤板和第三压滤板之间均设置有高弹性件,且高弹性件嵌入凹槽的内部,且凹槽与高弹性件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压滤箱的下端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上端安装有第一阀门,且出料管与第一阀门通过法兰连接。
8.优选的,所述压滤箱外部的一侧安装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安装有进料斗,所述进料管的上端安装有第二阀门,且第二阀门与进料管通过法兰连接。
9.优选的,所述压滤箱的前端安装有密封箱门,所述密封箱门前端的一侧安装有开关把手。
10.优选的,所述滤板的上端设置有若干出液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缸工作驱动压板向下运动,对置于第一压滤板上端的锰渣进行挤压,锰渣中的部分固体被滤布截留,液体经滤板的多个出液孔置于第一压滤板与第二压滤板之间,当压板不断地向下施加压力时,高弹性件收缩,第一压滤板向着第二压滤板不断靠近,对第二压滤板进行再次挤压,第二压滤板不断地向第三压滤板靠近,对第三压滤板进行再次挤压,从而对锰渣进行多次压滤动作,使锰渣中的固体被截留在滤布的表面,而锰渣中的液体则集中进入集料腔的内部,最终经出料管排出,整体装置对锰渣中残留的电解金属锰处理方便,且整体装置结构简单,运行成本较低。
13.2、本实用新型的高弹性件具有较高的弹性,当压滤完成后压板复位时,能够依靠多个高弹性件的回弹力,带动第一压滤板、第二压滤板和第三压滤板复位,无需人工手动复位,能够及时为下一次的压滤动作做准备,提高压滤效率,同时第一压滤板、第二压滤板与第三压滤板之间为分离状态,方便对滤渣的处理和滤布的更换。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解金属锰处理用压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区的局部放大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压滤板、第二压滤板和第三压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解金属锰处理用压滤装置的主视图。
18.图中:1、压滤箱;2、液压缸;3、推杆;4、压板;5、第一压滤板;6、第二压滤板;7、第三压滤板;8、滤布;9、滤板;10、集料腔;11、出料管;12、第一阀门;13、凹槽;14、高弹性件;15、进料管;16、进料斗;17、第二阀门;18、密封箱门;19、开关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电解金属锰处理用压滤装置,包括压滤箱1,压滤箱1上端的中间安装有液压缸2,且液压缸2与压滤箱1通过螺钉连接,液压缸2的下端安装有推杆3,且推杆3与液压缸2通过联轴器连接,推杆3的下端安装有压板4,且压板4和推杆3均位于压滤箱1的内部,压滤箱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压滤板5、第二压滤板6和第三压滤板7,且第一压滤板5位于压板4的下方,且第二压滤板6位于第一压滤板5的下方,且第三压滤板7位于第二压滤板6的下方,第三压滤板7的下方设置有集料腔10,第一压滤板5、第二压滤板6和第三压滤板7均包括滤布8和滤板9,且滤布8位于滤板9的上端,且第一压滤板5、第二压滤板6和第三压滤板7与压滤箱1均滑动连接,液压缸2工作驱动推杆3,推杆3驱动压板4向下运动,对锰渣进行挤压,锰渣中的部分固体物质被截留在滤布8的上端,锰渣中的液体经滤板9上端的多个出液孔进入第一压滤板5与第二压滤板6之间,当压板4不断地向下施加压力时,高弹性件14收缩,第一压滤板5向着第二压滤板6不断靠近,对第二压滤板6进行再次挤压,使得置于第一压滤板5与第二压滤板6之间的锰渣再次受到挤压而实
现固液分离,液体再次经滤板9上端的多个出液孔进入第二压滤板6与第三压滤板7之间,同时第二压滤板6不断地向第三压滤板7靠近,对第三压滤板7进行再次挤压,从而对锰渣进行多次压滤动作,使锰渣中的固体被截留在各滤布8的表面,而锰渣中的液体则集中进入集料腔10的内部。
21.进一步,第一压滤板5下端的边角处、第二压滤板6上下两端的边角处和第三压滤板7上端的边角处均设置有凹槽13,第二压滤板6与第一压滤板5和第三压滤板7之间均设置有高弹性件14,且高弹性件14嵌入凹槽13的内部,且凹槽13与高弹性件14固定连接,高弹性件14具有较高的弹性,当压滤完成后压板4复位时,能够依靠多个高弹性件14的回弹力,带动第一压滤板5、第二压滤板6和第三压滤板7复位,无需人工手动复位,能够及时为下一次的压滤动作做准备,提高压滤效率,同时第一压滤板5、第二压滤板6与第三压滤板7之间为分离状态,方便对滤渣的处理和滤布8的更换。
22.进一步,压滤箱1的下端安装有出料管11,出料管11的上端安装有第一阀门12,且出料管11与第一阀门12通过法兰连接,压滤完成后,打开第一阀门12,可溶性锰即可经出料管11排出。
23.进一步,压滤箱1外部的一侧安装有进料管15,进料管15的一端安装有进料斗16,进料管15的上端安装有第二阀门17,且第二阀门17与进料管15通过法兰连接,打开第二阀门17,待进行处理的锰渣可经进料斗16和进料管15进入压滤箱1的内部。
24.进一步,压滤箱1的前端安装有密封箱门18,密封箱门18前端的一侧安装有开关把手19,打开密封箱门18,方便对滤渣的处理和滤布8的更换。
25.进一步,滤板9的上端设置有若干出液孔,实现固液分离。
26.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第二阀门17,将待进行处理的锰渣经进料斗16和进料管15引入压滤箱1的内部,置于第一压滤板5的上端,然后关闭第二阀门17,液压缸2工作驱动推杆3,推杆3驱动压板4向下运动,对锰渣进行挤压,锰渣中的部分固体物质被截留在滤布8的上端,锰渣中的液体经滤板9上端的多个出液孔进入第一压滤板5与第二压滤板6之间,当压板4不断地向下施加压力时,高弹性件14收缩,第一压滤板5向着第二压滤板6不断靠近,对第二压滤板6进行再次挤压,使得置于第一压滤板5与第二压滤板6之间的锰渣再次受到挤压而实现固液分离,液体再次经滤板9上端的多个出液孔进入第二压滤板6与第三压滤板7之间,同时第二压滤板6不断地向第三压滤板7靠近,对第三压滤板7进行再次挤压,从而对锰渣进行多次压滤动作,使锰渣中的固体被截留在各滤布8的表面,而锰渣中的液体则集中进入集料腔10的内部,压滤完成后,打开第一阀门12,可溶性锰即可经出料管11排出,高弹性件14具有较高的弹性,当压滤完成后压板4复位时,能够依靠多个高弹性件14的回弹力,带动第一压滤板5、第二压滤板6和第三压滤板7复位,无需人工手动复位,能够及时为下一次的压滤动作做准备,提高压滤效率,同时第一压滤板5、第二压滤板6与第三压滤板7之间为分离状态,打开密封箱门18,方便对滤渣的处理和滤布8的更换。
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