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雾化溶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99250发布日期:2022-02-20 03:08阅读:73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雾化溶气装置。


背景技术:

2.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3.溶气装置是气浮技术的关键装置,传统的溶气装置分为立式喷淋溶气装置和卧式射流曝气溶气装置。立式喷淋溶气装置回流水在溶气装置气室区喷淋,在压力环境下水滴表面与空气接触,达到空气溶解于水的目的,缺点是体积大、气液接触面积小、溶气效率低,并且溶气装置液位需要依靠人工控制,自动化程度低。卧式射流曝气溶气装置回流水在溶气装置储水区喷射,利用射流曝气原理将溶气装置气室区的空气吸入并经水力切割分散成微小气泡,在压力环境下微小气泡表面与水接触,达到空气溶解于水的目的。与立式喷淋溶气装置相比,卧式射流曝气溶气装置溶气效率有所提高,溶气装置体积有所下降,并且依靠液位开关控制压缩空气进气电磁阀间接控制溶气装置气室区与储水区之间的液位,自动化程度也有所提高。然而,卧式射流曝气溶气装置在储水区形成的微小气泡数量有限,溶气效率不够理想,体积仍然较大,并且依靠液位开关控制压缩空气进气电磁阀间接控制溶气装置液位,增加了不可靠性和制作成本。综上,现有的这两种传统溶气装置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或者开发新的溶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超雾化溶气装置,该溶气装置有效克服现有溶气装置体积大、溶气效率低、可靠性差、制作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超雾化溶气装置,包括:溶气管本体、进气管、进水管、雾化喷射器、出水管和控水管。其中:所述进气管固定在溶气管本体的顶壁上。所述进水管固定在溶气管本体的上部侧壁上,所述雾化喷射器连接在进水管的出水口处。所述出水管连接在溶气管本体的下部,所述控水管固定在溶气管本体的上部侧壁上,且控水管位于进水管的下方,控水管所在的平面将所述溶气管本体的内腔分割为上部的气室区和下方的储水区。
6.进一步地,所述溶气管本体包括倾斜设置和竖向设置两种方式。
7.进一步地,当所述溶气管本体为竖向设置的方式时,所述出水管水平固定在溶气管本体的下部侧壁上,且两者相切,从而使溶气管本体中的旋流容器水沿着溶气管本体的内壁切线流出,降低溶气水中的气泡。
8.进一步地,所述溶气管本体为圆形管,其直径在200mm~400mm之间。相对于传统的立式喷淋溶气装置和卧式射流曝气溶气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溶气装置的体积显著减小。
9.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喷射器包括各类雾化喷头,其主要作用是将水在所述气室区内喷射并雾化,大大增加气液接触面积,提高溶气效率。
10.进一步地,还包括空气流量调节阀,所述空气流量调节阀与进气管连接,以便于调节进气量。
11.进一步地,还包括空气流量计,所述空气流量计设置在进气管上,以检测进气量并转换成电信号送至电控单元,以监测空气流量调节阀是否正常工作。
12.进一步地,还包括减压阀,所述减压阀与进气管连接,以便于控制输入高压气体的压力。
13.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减压阀连接的空气压缩装置,以向溶气管本体提供高压空气。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相对于传统的立式喷淋溶气装置和卧式射流曝气溶气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溶气装置的体积显著减小,而且能够将进水雾化喷射在气室区内后与溶气管内壁激烈撞击、二次雾化,达到超雾化效果,显著增加了气液接触面积,提高溶气效率。同时,实用新型的这种溶气装置取消了溶气装置液位计、液位开关和进气电磁阀等装置,制作成本大大降低。
16.(2)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溶气装置能够利用斜管沉淀(浮升)分离原理或旋流沉淀(浮升)分离原理分离所述储水区水中的空气泡,避免空气泡进入出水管。
17.(3)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溶气装置利用控水管实现液面的控制,控水管所在的平面将所述溶气管本体的内腔分割为上部的气室区和下方的储水区,当溶气管本体内的液面超过控水管时会自动流出,同时,多余的气体也会从控水管自动排出。这种控制方式更加简单、系统更加可靠、液位控制更加精准,自动化程度更高。
附图说明
18.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9.图1为实施例中斜置式超雾化溶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实施例中立式超雾化溶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记分别代表:1-溶气管本体、2-进气管、3-进水管、4-雾化喷射器、5-出水管、6-控水管、7-气室区、8-储水区、9-液面。
具体实施方式
22.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3.为了方便叙述,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需要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
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术语解释部分: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超雾化溶气装置进一步说明。
25.参考图1,示例一种斜置式超雾化溶气装置,包括:溶气管本体1、进气管2、进水管3、雾化喷射器4、出水管5和控水管6,其中:
26.所述溶气管本体1为直径400mm的圆管,其上、下两端均为封闭状态,且所述溶气管本体1倾斜设置,也可以竖向设置,其直径在200mm~400mm之间可选,如200mm、250mm、300mm、350mm、400mm,具体地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对于传统的立式喷淋溶气装置和卧式射流曝气溶气装置,这种溶气管本体1使得溶气装置的体积显著减小
27.所述进气管2固定在溶气管本体1的顶壁上,以便于向溶气管本体1内通入高压气体。所述进水管3固定在溶气管本体1的上部侧壁上,所述雾化喷射器4连接在进水管3的出水口处,所述雾化喷射器4为雾化喷头,其主要作用是将水在所述气室区7内喷射并雾化,进一步地,进水经过雾化喷头后形成的细小雾滴,其比表面积极大,然后雾滴与溶气管内壁激烈撞击、二次雾化,达到超雾化效果,显著增加了气液接触面积,在压力环境下可以瞬间完成溶气,溶气效率大大提高。
28.所述控水管6固定在溶气管本体1的上部侧壁上,且控水管6位于进水管3的下方,控水管6所在的平面将所述溶气管本体1的内腔分割为上部的气室区7和下方的储水区8,当溶气管本体1内的液面9超过控水管6时会自动流出,实现液面的控制,同时,多余的气体也会从控水管6自动排出。通过控制液面9,可以确保气室区7、储水区8各自的空间大小保持在稳定的状态,避免储水区8上升而导致气室区7减小而影响溶气效果,甚至导致溶气管本体1全部充水而导致无法有效溶气的问题。
29.所述出水管5连接在溶气管本体1的下部,倾斜设置的溶气管本体1的特点是:利用斜管沉淀(浮升)分离原理分离所述储水区8的空气泡,避免空气泡进入出水管5中。
30.参考图2,示例一种立式超雾化溶气装置,其和图1所示的超雾化溶气装置之间的区别在于:所述溶气管本体1为竖向设置,同时,所述出水管5水平固定在溶气管本体1的下部侧壁上,且两者相切,从而使溶气管本体1中的旋流容器水沿着溶气管本体1的内壁切线流出,降低溶气水中的气泡。在水力作用下所述储水区8中产生旋流,利用旋流沉淀(浮升)分离原理可以很好地分离出储水区8中的空气泡,避免空气泡进入出水管5。
31.除此之外,其他的辅助设备可参考现有的溶气装置,如还需要进水系统,其包括空气流量调节阀、空气流量计、减压阀和空气压缩装置等,其中,所述空气流量调节阀与进气管2连接,以便于调节进气量。所述空气流量计设置在进气管2上,以检测进气量并转换成电信号送至电控单元,以监测空气流量调节阀是否正常工作,电控单元为溶气装置自身配备的控制单元,目前的溶气装置均有配备,属于现有技术。所述减压阀与进气管2连接,以便于控制输入高压气体的压力。所述空气压缩装置与减压阀连接,以向溶气管本体1提供高压空气。使用时,进气量略大于喷雾溶气装置的实际溶气量;过量的压缩空气经所述控水管6从气室区7排出,从而实现所述液位9的控制,这种控制结构和方式更加简单、系统更加可靠、
液位控制更加精准、自动化程度更高。
32.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