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分离蛋白粉料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1894发布日期:2022-04-07 03:2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大豆分离蛋白粉料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粉料搅拌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豆分离蛋白粉料搅拌罐。


背景技术:

2.大豆分离蛋白是以低温脱溶大豆粕为原料生产的一种全价蛋白类食品添加剂,是植物蛋白中为数不多的可替代动物蛋白的品种之一,大豆分离蛋白粉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通过粉料搅拌罐对其进行搅拌。
3.现有的粉料搅拌罐结构功能较为单一,只能简单的对大豆分离蛋白粉料进行搅拌,但搅拌完成后,搅拌罐内部往往会扬起较大的粉尘,需要静置较长时间后,才能够开启罐体,从而极大的延长了生产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大豆分离蛋白粉料搅拌罐,实现了能够快速处理搅拌罐内部粉尘的目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本技术提供的大豆分离蛋白粉料搅拌罐,包括:底座;
6.所述底座上方架设有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搅拌罐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
7.所述底座上还架设有快速降尘机构,所述快速降尘机构用于处理所述搅拌罐内部的粉尘。
8.可选的,所述快速降尘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管;
9.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搅拌罐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侧箱;
10.所述侧箱上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位于所述侧箱内部并设有滤网框板,所述第二连接管另一端与所述侧箱外部的风机的引风口连接,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11.所述侧箱的下端连接有收集箱。
12.可选的,所述侧箱内部设有震动抖粉机构,所述震动抖粉机构包括:第一电机;
13.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侧箱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所述侧箱内部并设有第一丝杆;
14.所述第一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座,所述第一螺母座一端设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远离所述第一螺母座的一端卡设在条形竖槽内,所述条形竖槽设置在所述侧框上并与所述第一丝杆平行,所述侧框设置在所述侧箱的内壁上;
15.所述第一螺母座上还设有第一磁板,所述第一磁板与第二磁板的磁极相同,所述第二磁板设置在横置框的中端,所述横置框设置在所述滤网框板上,所述滤网框板远离所述横置框的一面与第二连接管之间连接有波纹软管;
16.所述第二连接管靠近所述第二磁板一端的两侧对称设有限位杆,所述滤网框板滑
动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
17.可选的,各所述限位杆上还分别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限位杆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滤网框板连接。
18.可选的,所述波纹软管为橡胶材质。
19.可选的,所述收集箱与所述侧箱之间还设有便捷拆卸机构,所述便捷拆卸机构包括:卡接组件;
20.所述卡接组件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所述侧箱靠近所述收集箱一端的两侧。
21.可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柱;
22.所述固定柱一端与所述收集箱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另一端贯穿连接件并与所述连接件滑动连接;
23.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侧箱靠近所述收集箱一端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侧箱的一端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一端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架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
24.所述第二丝杆上间隔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二螺母座,各所述第二螺母座上分别连接有移动曲线板,各所述移动曲线板远离所述第二螺母座的一端分别设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与两个卡槽一一配合设置,两个所述卡槽对称开设在所述固定柱的两侧。
25.可选的,所述侧箱靠近所述收集箱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橡胶垫圈。
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7.本技术提供的大豆分离蛋白粉料搅拌罐,通过启动风机,将搅拌罐内部的粉尘从第一连接管吸入侧箱的内部,较多的粉尘直接落在收集箱的内部,实现搅拌罐内部的粉尘快速消散,从而在完成搅拌后可直接开启搅拌罐。
28.本技术提供的大豆分离蛋白粉料搅拌罐,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使第一磁板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滤网框板不断振动,进而实现将滤网框板上附着的粉尘逐渐抖落至收集箱的内部。
29.本技术提供的大豆分离蛋白粉料搅拌罐,通过转动第二丝杆带动两个移动曲线板上的固定凸块分别滑动离开相近固定柱上的两个固定口内,即可便捷将收集箱拆下,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收集箱内部的大豆蛋白粉料取出。
30.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31.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大豆分离蛋白粉料搅拌罐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大豆分离蛋白粉料搅拌罐震动抖粉机构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大豆分离蛋白粉料搅拌罐滤网框板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大豆分离蛋白粉料搅拌罐便捷拆卸机构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图4所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8.图中,1-底座,2-搅拌罐,3-进料口,4-出料口,5-第一连接管,6-侧箱,7-第二连接管,8-风机,9-震动抖粉机构,10-收集箱,11-便捷拆卸机构,12-第一电机,13-第一丝杆,14-第一螺母座,15-侧框,16-延长杆,17-第一磁板,18-限位杆,19-滤网框板,20-弹簧,21-波纹软管,22-横置框,23-第二磁板,24-固定柱,25-连接件,26-第二丝杆,27-移动曲线板,28-卡块,29-卡槽,30-安装架,31-第二电机,32-第二螺母座。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也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0.根据图1-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名称,底座1,所述底座1上方架设有搅拌罐2,所述搅拌罐2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3,所述搅拌罐2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4;
41.所述底座1上还架设有快速降尘机构,所述快速降尘机构用于处理所述搅拌罐2内部的粉尘。
4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所述底座1用于为装置提供稳定支撑。所述进料口3用于将粉料投入搅拌罐2内。所述出料口4用于将所述搅拌罐2内的粉料排出。所述快速降尘机构用于对搅拌罐2内的粉尘进行快速消散处理。具体为:将粉料通过进料口3投入搅拌罐2内,当完成搅拌后,通过快速降尘机构可实现罐体内部粉尘快速消散,从而可直接打开罐体,无需长时间静置。本技术提供的大豆分离蛋白粉料搅拌罐,实现了对搅拌罐内部粉尘进行快速消散处理。
43.根据图1-图5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快速降尘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管5,所述第一连接管5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搅拌罐2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5的另一端连通侧箱6。所述侧箱6上设有第二连接管7,所述第二连接管7一端位于所述侧箱6内部并设有滤网框板19,所述第二连接管7另一端与所述侧箱6外部的风机8的引风口连接,所述风机8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侧箱6的下端连接有收集箱10。
4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启动风机8,将搅拌罐2内部的粉尘从第一连接管5吸入侧箱6的内部,然后较多粉尘直接落入侧箱下方的收集箱10内,从而实现了对搅拌罐内部粉尘进行快速消散处理,并实现了对残余在搅拌罐2内的大豆蛋白粉料的收集,有效减少粉料浪费的现象发生。
45.根据图1-图5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箱6内部设有震动抖粉机构9,所述震动抖粉机构9包括: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安装在所述侧箱6上,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贯穿至所述侧箱6内部并设有第一丝杆13。所述第一丝杆13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座14,所述第一螺母座14一端设有延长杆16,所述延长杆16远离所述第一螺母座14的一端卡设在条形竖槽内,所述条形竖槽设置在所述侧框15上并与所述第一丝杆13平行,
所述侧框15设置在所述侧箱6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螺母座14上还设有第一磁板17,所述第一磁板17与第二磁板23的磁极相同,所述第二磁板23设置在横置框22的中端,所述横置框22设置在所述滤网框板19上,所述滤网框板19远离所述横置框22的一面与第二连接管7之间连接有波纹软管21。所述第二连接管7靠近所述第二磁板23一端的两侧对称设有限位杆18,所述滤网框板19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杆18之间。各所述限位杆18上还分别套设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一端与所述限位杆18连接,所述弹簧20另一端与所述滤网框板19连接。所述波纹软管21为橡胶材质。
4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由于侧箱6内的粉尘在收集到收集箱10内的过程中,会有少部分的粉尘附着在滤网框板19上,因此,还设置有震动抖粉机构9,用于将所述滤网框板19上附着的粉尘震动抖落至收集箱10内部,具体为:启动第一电机12带动第一丝杆13转动,第一磁板17在第一丝杆13上进行往复的上下运动,由于第一磁板17和第二磁板23为同性磁极发生相斥作用,进一步可带动滤网框板19相对于第二连接管7发生振动,从而将滤网框板19上附着的粉尘逐渐抖落至收集箱10的内部,从而实现对所有的大豆蛋白粉尘进行高效的回收处理。
47.根据图1-图5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箱10与所述侧箱6之间还设有便捷拆卸机构11,所述便捷拆卸机构11包括: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所述侧箱6靠近所述收集箱10一端的两侧。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柱24,所述固定柱24一端与所述收集箱1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24另一端贯穿连接件25并与所述连接件25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25设置在所述侧箱6靠近所述收集箱10一端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件25远离所述侧箱6的一端设有安装架30,所述安装架30上设有第二丝杆26,所述第二丝杆26一端与所述安装架3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26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架30与第二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1安装在所述安装架30上。所述第二丝杆26上间隔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二螺母座32,各所述第二螺母座32上分别连接有移动曲线板27,各所述移动曲线板27远离所述第二螺母座32的一端分别设有卡块28,两个所述卡块28与两个卡槽29一一配合设置,两个所述卡槽29对称开设在所述固定柱24的两侧。
4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当需要将收集箱10拆下时,打开第二电机31带动第二丝杆26发生正向转动,第二丝杆26带动两个移动曲线板27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即两个卡块28离开两个卡槽29,此时可实现对收集箱10的便捷拆卸,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将收集箱10内部的大豆蛋白粉料取出。当需要将收集箱10固定安装在侧箱6下方时,打开第二电机31带动第二丝杆26发生反向转动,第二丝杆26带动两个移动曲线板27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当两个卡块28一一卡设在两个卡槽29内时,即可实现收集箱10在所述侧箱6下方的固定安装。
49.根据图1-图5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箱6靠近所述收集箱10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橡胶垫圈。
5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在所述侧箱6的开口处设置橡胶垫圈,用于提高所述侧箱6和所述收集箱10之间接触的密封性,进一步有益于将粉尘全部收集到收集箱10内,有效减少粉尘漏出装置外部的现象发生。
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豆分离蛋白粉料搅拌罐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收集箱10安装在侧箱6的下部,使固定柱24滑动贯穿连接件25,当所述侧箱6下端的橡胶垫圈抵接在所述收
集箱10的收集口时,打开第二电机31带动第二丝杆26转动,带动连接件25内部的两个移动曲线板27同时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当两个移动曲线板27上的卡块分别卡设在两个卡槽29内时,即实现了将收集箱10固定安装在所述侧箱6的下方。
52.然后,将粉料通过进料口3投入至搅拌罐2内,当完成搅拌后,启动风机8,将搅拌罐2内部的粉尘从第一连接管5吸入侧箱6的内部,此时较多的粉尘直接落在收集箱10的内部,还有少部分的粉尘附着在滤网框板19上。
53.进一步的,可启动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带动第一丝杆13转动,第一丝杆13带动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座14进行上下运动,第一螺母座14上的延长杆16限制在侧框15的条形竖槽内进行上下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第一螺母座14带动第一磁板17进行上下的往复运动,当第一磁板17与第二磁板23相近时,由于第一磁板17与第二磁板23磁极相同,故可推动第二磁板23发生运动,第二磁板23的移动带动横置框22移动,从而带动滤网框板19移动,滤网框板19相对于两个限位杆18移动,同时,两个弹簧20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实现滤网框板19相对于第二连接管7不断发生抖动,进而将滤网框板19上附着的粉尘抖落至收集箱10的内部。
54.当完成收集后,打开第二电机31带动第二丝杆26发生正向转动,第二丝杆26带动两个移动曲线板27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即两个卡块28离开两个卡槽29,此时可实现对收集箱10的便捷拆卸,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将收集箱10内部的大豆蛋白粉料取出。当收集箱10内收集的粉料取出后,打开第二电机31带动第二丝杆26发生反向转动,第二丝杆26带动两个移动曲线板27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当两个卡块28一一卡设在两个卡槽29内时,即可实现将收集箱10重新固定安装在所述侧箱6下方等待下一次工作。
5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