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高收率聚维酮溶液的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47469发布日期:2022-03-20 02:5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高收率聚维酮溶液的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聚维酮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高收率聚维酮溶液的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2.聚维酮又称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简称pvp,是一种非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是n-乙烯基酰胺类聚合物中最具特色,被研究得最深、最广泛的精细化学品。已发展成为非离子、阳离子、阴离子3大类,工业级、医药级、食品级3种规格,相对分子质量从数千至一百万以上的均聚物、共聚物和交联聚合物系列产品,并以其优异独特的性能获得广泛应用。
3.通常聚维酮系列产品在医药领域应用上,主要以药物的粘合剂、崩解剂为主,通常添加到片剂、胶囊剂中,但如果聚维酮产品应用到医药注射液、滴眼液等领域,就要求聚维酮产品具有更低的分子量,因此对聚维酮生产过程中的混合均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混合机构存在物料结块缺陷,以及未到达混合机构时就存在物料反应的情况,难以控制物料的混合均匀性。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生产高收率聚维酮溶液的反应装置,提高了物料的混合均匀性。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产高收率聚维酮溶液的反应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搅拌机构、用于驱动搅拌机构转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向壳体中供料的供料机构,搅拌机构的一端连接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另一端伸入壳体的腔体中设置;所述供料机构包括液体供料机构和固体供料机构,液体供料机构的输出端和固定供料机构的输出端均与壳体的腔体连通,在壳体的腔体中设置有散料机构,散料机构设置于固定供料机构输出端的下方。
6.进一步地,所述散料机构包括弧形挡板和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与弧形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于壳体内壁上。
7.进一步地,弧形挡板的弧形凸出面与固体供料机构的输出端相对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轴和设置于壳体中的搅拌桨,转动轴的一端连接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另一端插入壳体中与搅拌桨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上固定有弧形刀片。
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联轴器,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板固定于壳体上,转动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到电机的输出端。
11.进一步地,所述液体供料机构和固体供料机构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电磁阀以及用于显示流量的流量计。
12.进一步地,壳体外侧周围包裹设置有加热套,加热套中设置有加热丝,加热丝与壳体贴附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下方设置有用于出料的出料口。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产高收率聚维酮溶液的反应装置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提供的一种生产高收率聚维酮溶液的反应装置,将生产聚维酮溶液的原料中液体和固体分别通过液体供料机构和固体供料机构分别向壳体中供料,可以避免原料未相互反应之前不会进行融合,同时便于控制物料混合时的浓度、温度以及均匀性,提高了生产聚维酮溶液的生产质量;在壳体中设置的散料机构可以对进入壳体中的固体物料进行分散处理,以提高壳体中物料的混合均匀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其中,1-壳体,2-搅拌机构,3-驱动机构,4-供料机构,5-散料机构,6-加热套,7-出料口,21-转动轴,22-搅拌桨,31-电机,32-联轴器,41-液体供料机构,42-固体供料机构,51-弧形挡板,52-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18.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产高收率聚维酮溶液的反应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1、搅拌机构2、用于驱动搅拌机构2转动的驱动机构3和用于向壳体1中供料的供料机构4,搅拌机构2的一端连接到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另一端伸入壳体1的腔体中设置;所述供料机构4包括液体供料机构41和固体供料机构42,液体供料机构41的输出端和固定供料机构4的输出端均与壳体1的腔体连通,在壳体1的腔体中设置有散料机构5,散料机构5设置于固定供料机构 4输出端的下方。
19.将生产聚维酮溶液的原料中液体和固体分别通过液体供料机构41和固体供料机构42分别向壳体1中供料,可以避免原料未相互反应之前不会进行融合,同时便于控制物料混合时的浓度、温度以及均匀性,提高了生产聚维酮溶液的生产质量;同时在壳体1中设置的散料机构5可以对进入壳体1中的固体物料进行分散处理,以提高壳体中物料的混合均匀性。
20.其中,散料机构5包括弧形挡板51和支撑板52,支撑板52的一端与弧形挡板51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于壳体1内壁上,弧形挡板51的弧形凸出面与固体供料机构42的输出端相对设置。
21.弧形挡板51首先对从固体供料机构42进入壳体1中的固体物料向四周分散落料,以避免固体因物料堆叠所造成结块等混合不均的缺陷,另外固体物料首先与弧形挡板51的凸出面接触,基于重力作用,固体物料会自主从弧形挡板51四周落下,不会再弧形挡板51上进行大规模堆积。
22.在本实施例中,搅拌机构2包括转动轴21和设置于壳体1中的搅拌桨22,转动轴21的一端连接到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另一端插入壳体1中与搅拌桨22 固定连接,可以在搅拌
桨22上固定弧形刀片,以对固体物料进行分化搅拌,以提高最终的搅拌均匀性。
23.驱动机构3包括电机31和联轴器32,电机31通过电机31固定板固定于壳体1上,转动轴21通过联轴器32连接到电机31的输出端。
24.另外,液体供料机构41和固体供料机构42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流量的电磁阀以及用于显示流量的流量计。
25.可以通过控制对应机构上的电磁阀实现液体或固体进入壳体1中的量,同时可以通过流量计的显示大小,来控制电磁阀的开关状态。
26.需要理解的是,可以在壳体1中设置浓度传感器,可以实时反馈壳体1中物料的混合浓度,当浓度偏低时,控制固体供料机构42上的电磁阀打开,向壳体1中注入固体物料,直至壳体1中物料浓度达到设定值;或者,当浓度偏高时,控制液体供料机构41上的电磁阀打开,向壳体1中注入液体物料,直至壳体1中物料浓度达到设定值。
27.另外,壳体1外侧周围包裹设置有加热套6,加热套6中设置有加热丝,加热丝与壳体1贴附设置。加热套6一方面对壳体1进行保温,另一方面对加热丝进行保护。
28.工作过程:打开液体供料机构41和固体供料机构42上的电磁阀,将设定量的液体物料和设定量的固体物料注入壳体1的腔体中,电机31工作控制转动轴21转动,使得搅拌桨22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通过加热丝对壳体1进行加热到设定温度,直至物料反应结束后停止电机31的工作。最终通过出料口7将反应完成的物料收集。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