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化剂生产用具有二次固定结构的聚合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83850发布日期:2022-04-14 22:11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乳化剂生产用具有二次固定结构的聚合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乳化剂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乳化剂生产用具有二次固定结构的聚合釜。


背景技术:

2.聚合釜是制备高分子化合物的主要设备。一般是立式圆柱形高压釜,带有夹套,以便通入蒸汽或冷水来加热或冷却,同时是乳化剂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现有的聚合釜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缺陷,就比如;
3.如公开号cn209530862u的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石油生产聚合釜,包括聚合釜本体、隔离罐、传动装置、一号电机和管道,传动装置设置于聚合釜本体的底端外壁,且传动装置的输入端设置于一号电机的输出轴,管道设置于聚合釜本体的一侧外壁,隔离罐的底端设置于聚合釜本体的顶端外壁一侧,聚合釜本体顶部外壁远离隔离罐的一边开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内壁设置有进料斗,传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转柱,且转柱的外壁设置有混合架,能够自由升降刷壁机构,从而能够完成聚合釜内壁的全面刷洗,可以在使用聚合釜时将清洁刷收回,避免清洁刷过度污染,影响清洁效果,能够提高混合的均匀性;
4.这种现有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5.1.与外部导管对接时,容易脱落;
6.2.不便于调节高度;
7.3.不便于对进料管进行密封;
8.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化剂生产用具有二次固定结构的聚合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聚合釜与外部导管对接时,容易脱落,且不便于调节高度,并且不便于对进料管进行密封的问题。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化剂生产用具有二次固定结构的聚合釜,包括:
11.聚合釜本体,作为该装置的工作基础,所述聚合釜本体下方一侧嵌设有出料端管,所述出料端管内卡合连接有对接端管,所述对接端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接软管,所述聚合釜本体上方嵌设有进料端管;
12.丝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出料端管一端,所述丝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卡合连接在环形板上,所述环形板连接在对接端管上,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筒。
13.优选的,所述丝杆、支撑板、l形板和内螺纹筒关于环形板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丝杆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出料端管一端固定连接,通过旋转内螺纹筒对l形板进行挤压,使l形板抵在环形板一侧,从而将对接端管二次固定在出料端管内,从而防止脱
落。
14.优选的,所述聚合釜本体:
15.开口环,固定连接在所述聚合釜本体上,所述开口环背部固定连接有连板,所述连板背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卡合连接在通槽内,所述通槽开设在中空管内,所述中空管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方,所述底座设置在聚合釜本体下方,所述限位板一端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设置在中空管内,所述内螺纹管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末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中空管内,通过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内螺纹管带动开口环沿着通槽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聚合釜本体向上移动,进而便于调节高度。
16.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和通槽关于内螺纹管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四组,且通槽的高度小于中空管的高度,防止内螺纹管滑出中空管。
17.优选的,所述进料端管包括:
18.横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进料端管外侧,所述横板上方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连接在进料端管顶端,所述横板上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上,通过扭簧带动转轴转动,使挡板覆盖在进料端管端部,从而便于密封进料端管。
19.优选的,所述轴承、转轴、挡板和扭簧构成转动复位结构,且挡板的俯视截面面积大于进料端管的俯视截面面积,使挡板能够完全覆盖进料端管,提高密封性。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乳化剂生产用具有二次固定结构的聚合釜,通过旋转内螺纹筒对l形板进行挤压,使l形板抵在环形板一侧,从而将对接端管二次固定在出料端管内,从而防止脱落,通过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内螺纹管带动开口环沿着通槽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聚合釜本体向上移动,进而便于调节高度,通过扭簧带动转轴转动,使挡板覆盖在进料端管端部,从而便于密封进料端管。
21.1.首先,将对接端管卡入出料端管内,直至对接端管一端抵在出料端管内,然后,旋转内螺纹筒,内螺纹筒在旋转的同时,沿着丝杆向一侧移动,当内螺纹筒移动一定距离后,会抵在l形板上,使l形板通过支撑板旋转,进而使l形板一端卡在环形板上方一侧,同理,将另一组l形板一端卡在环形板下方一侧,从而将对接端管进行二次固定,防止外接软管脱落;
22.2.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内螺纹管通过限位板与套筒连接,而限位板卡合连接在通槽内,在螺纹杆旋转时,内螺纹管不会跟随螺纹杆的转动而转动,而是沿着中空管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套筒向上移动,从而调节聚合釜本体的高度;
23.3.当需要进料时,通过轴承和转轴旋转挡板,使挡板不再对进料端管端口密封,当进料完成后,松开挡板,由于转轴旋转时会拧动扭簧,当松开挡板时,在扭簧的作用下,转轴自行转动,带动挡板复位,对进料端管端口密封,承认在不影响进料的情况下,便于对进料端管密封。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空管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a部结构放大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b部结构放大图。
28.图中:1、聚合釜本体;2、出料端管;3、对接端管;4、外接软管;5、进料端管;6、丝杆;7、支撑板;8、l形板;9、环形板;10、内螺纹筒;11、开口环;12、连板;13、套筒;14、限位板;15、通槽;16、内螺纹管;17、中空管;18、底座;19、螺纹杆;20、驱动电机;21、横板;22、轴承;23、转轴;24、挡板;25、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乳化剂生产用具有二次固定结构的聚合釜,包括:聚合釜本体1,作为该装置的工作基础,聚合釜本体1下方一侧嵌设有出料端管2,出料端管2内卡合连接有对接端管3,对接端管3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接软管4,聚合釜本体1上方嵌设有进料端管5,丝杆6,固定连接在出料端管2一端,丝杆6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上转动连接有l形板8,l形板8卡合连接在环形板9上,环形板9连接在对接端管3上,丝杆6上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筒10。
31.丝杆6、支撑板7、l形板8和内螺纹筒10关于环形板9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丝杆6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出料端管2一端固定连接,通过旋转内螺纹筒10对l形板8进行挤压,使l形板8抵在环形板9一侧,从而将对接端管3二次固定在出料端管2内,从而防止脱落。
32.聚合釜本体1:开口环11,固定连接在聚合釜本体1上,开口环11背部固定连接有连板12,连板12背部固定连接有套筒13,套筒13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4,限位板14卡合连接在通槽15内,通槽15开设在中空管17内,中空管17固定连接在底座18上方,底座18设置在聚合釜本体1下方,限位板14一端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16,内螺纹管16设置在中空管17内,内螺纹管16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9,螺纹杆19末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0,驱动电机20固定连接在中空管17内。限位板14和通槽15关于内螺纹管16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四组,且通槽15的高度小于中空管17的高度,防止内螺纹管16滑出中空管17。通过带动螺纹杆19转动,使内螺纹管16带动开口环11沿着通槽15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聚合釜本体1向上移动,进而便于调节高度。
33.进料端管5包括:横板21,固定连接在进料端管5外侧,横板21上方固定连接有轴承22,轴承22内连接有转轴23,转轴23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24,挡板24连接在进料端管5顶端,横板21上固定连接有扭簧25,扭簧25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23上。轴承22、转轴23、挡板24和扭簧25构成转动复位结构,且挡板24的俯视截面面积大于进料端管5的俯视截面面积,使挡板24能够完全覆盖进料端管5,提高密封性。通过扭簧25带动转轴23转动,使挡板24覆盖在进料端管5端部,从而便于密封进料端管5。
34.工作原理:如图1-4所示,在使用该乳化剂生产用具有二次固定结构的聚合釜时,对本装置进行简单的一个了解,首先,将对接端管3卡入出料端管2内,直至对接端管3一端
抵在出料端管2内,然后,旋转内螺纹筒10,内螺纹筒10在旋转的同时,沿着丝杆6向一侧移动,当内螺纹筒10移动一定距离后,会抵在l形板8上,使l形板8通过支撑板7旋转,进而使l形板8一端卡在环形板9上方一侧,同理,将另一组l形板8一端卡在环形板9下方一侧,从而将对接端管3进行二次固定,防止外接软管4脱落,然后,当需要进料时,通过轴承22和转轴23旋转挡板24,使挡板24不再对进料端管5端口密封,当进料完成后,松开挡板24,由于转轴23旋转时会拧动扭簧25,当松开挡板24时,在扭簧25的作用下,转轴23自行转动,带动挡板24复位,对进料端管5端口密封,承认在不影响进料的情况下,便于对进料端管5密封,最后,启动驱动电机20,驱动电机20带动螺纹杆19转动,内螺纹管16通过限位板14与套筒13连接,而限位板14卡合连接在通槽15内,在螺纹杆19旋转时,内螺纹管16不会跟随螺纹杆19的转动而转动,而是沿着中空管17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套筒13向上移动,从而调节聚合釜本体1的高度,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