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固含量纺丝原液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9184发布日期:2022-03-23 14:5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固含量纺丝原液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丝原液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固含量纺丝原液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2.纺丝原液是指成纤高聚物的浓溶液。腈纶级聚丙烯腈通常不能制备出符合要求的碳纤维原丝,但可以通过提高其固含量来制备高性能的原丝,再进一步制备成碳纤维。一般高固含量纺丝原液制备需要经过过好几个步骤,例如反应釜反应、过滤、洗涤、干燥、混合、溶解等等。
3.在使用腈纶级聚丙烯腈制备碳纤维级纺丝原液过程中,在对其混合液进行混合时,需要用到搅拌设备对其进行搅拌混合,但单纯的搅拌混合效率较低,尤其是高固含量纺丝原液较为粘稠,增加了高固含量纺丝原液制备难度。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高固含量纺丝原液制备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均匀、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高固含量纺丝原液制备装置。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固含量纺丝原液制备装置包括:制备筒,所述制备筒包括筒体、制备腔、进料管、出料管和控制阀,所述制备腔开设于筒体中并开口朝上设置,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均安装于筒体的侧壁上并分别与制备腔的上下两端连通设置,所述控制阀安装于出料管上;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安装于制备筒上,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筒盖、转动板、振动器和搅拌杆,所述筒盖安装于制备腔的上端开口处,可转动的所述转动板安装于筒盖上,且转动板的下端通过多个振动器连接有多个搅拌杆;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筒盖上。
7.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底部通过两组支撑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脚。
8.优选的,所述制备腔的开口处开设有环形凹槽,且筒盖的下端部分插设于环形凹槽中,所述环形凹槽中还安装有环形密封垫。
9.优选的,多个所述搅拌杆呈十字型排列设置。
10.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转轴、第一齿轮、转杆和第二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竖直固定安装于筒盖上,且驱动电机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转杆转动连接于筒盖上并与转动板固定连接,且第二齿轮固定安装于转杆的上端并与第一齿轮啮合设置。
11.优选的,所述筒盖上安装有保护罩,且转杆位于筒盖外的部分、驱动电机、转轴、第一齿轮、转杆和第二齿轮均位于保护罩中。
12.优选的,所述筒盖内部开设有环形转槽,且环形转槽中转动连接有环形转板,所述转杆贯穿环形转板并与其固定连接。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固含量纺丝原液制备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在制备高固含量纺丝原液进行搅拌过程中,搅拌杆在对混合液进行搅拌的同时,振动器带动搅拌杆震动,使搅拌杆进行高频率震动,从而提高混合液的混合均匀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15.2、本实用新型中的筒盖安装在筒体上时,其下端部分插设于环形凹槽中,并通过环形密封垫提高其密封效果,防止混合液的溢出,多个搅拌杆呈十字型排列设置,使搅拌杆能够对制备腔中的混合液充分接触,提高其搅拌效果;
16.3、本实用新型中的环形转板可在环形转槽中转动,从而对转动板进行悬吊支撑,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固含量纺丝原液制备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的制备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所示的筒盖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1所示的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1所示的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1、制备筒;11、筒体;12、制备腔;13、进料管;14、出料管;15、控制阀;16、支撑座;17、橡胶垫脚;18、环形凹槽;19、环形密封垫;2、搅拌组件;21、筒盖;22、转动板;23、振动器;24、搅拌杆;3、驱动组件;31、驱动电机;32、转轴;33、第一齿轮;34、转杆;35、第二齿轮;36、保护罩;37、环形转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4.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固含量纺丝原液制备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制备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筒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制备筒1、搅拌组件2和驱动组件3。
2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示,制备筒1,制备筒1包括筒体11、制备腔12、进料管13、出料管14和控制阀15,制备腔12开设于筒体11中并开口朝上设置,进料管13和出料管14均安装于筒体11的侧壁上并分别与制备腔12的上下两端连通设置,控制阀15安装于出料管14上;
26.需要说明的是:原料从进料管13进入筒体11的制备腔12中,通过搅拌组件2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后从出料管14排出,通过控制阀15控制出料管14。
27.参考图2示,筒体11的底部通过两组支撑座16固定连接有橡胶垫脚17,通过支撑座16和橡胶垫脚17对装置进行支撑,橡胶垫脚17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提高装置稳定性的同时,可减缓在装置运行时震动形成的冲击力。
28.参考图1、图3和图4示,搅拌组件2安装于制备筒1上,搅拌组件2包括筒盖21、转动板22、振动器23和搅拌杆24,筒盖21安装于制备腔12的上端开口处,可转动的转动板22安装于筒盖21上,且转动板22的下端通过多个振动器23连接有多个搅拌杆24;
29.需要说明的是:筒盖21对制备腔12进行封闭,在对混合液进行搅拌时,驱动组件3驱动转动板22转动,振动器23带动搅拌杆24震动,继而使搅拌杆24在对混合液进行搅拌的同时,本身在进行高频率震动,从而提高混合液的混合均匀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30.参考图2示,制备腔12的开口处开设有环形凹槽18,且筒盖21的下端部分插设于环形凹槽18中,环形凹槽18中还安装有环形密封垫19,筒盖21安装在筒体11上时,其下端部分插设于环形凹槽18中,并通过环形密封垫19提高其密封效果,防止混合液的溢出。
31.其中,多个搅拌杆24呈十字型排列设置,使搅拌杆24能够对制备腔12中的混合液充分接触,提高其搅拌效果。
32.参考图1、图4环绕图5示,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电机31、转轴32、第一齿轮33、转杆34和第二齿轮35,驱动电机31竖直固定安装于筒盖21上,且驱动电机31通过转轴32连接有第一齿轮33,转杆34转动连接于筒盖21上并与转动板22固定连接,且第二齿轮35固定安装于转杆34的上端并与第一齿轮33啮合设置;
33.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机31带动转轴32上的第一齿轮33转动,从而使第二齿轮35带动转杆34上的转动板22转动,使搅拌杆24在制备腔12内部转动,对混合液进行搅拌。
34.参考图3示,筒盖21上安装有保护罩36,且转杆34位于筒盖21外的部分、驱动电机31、转轴32、第一齿轮33、转杆34和第二齿轮35均位于保护罩36中,通过保护罩36对驱动组件3进行保护;
35.参考图4示,筒盖21内部开设有环形转槽,且环形转槽中转动连接有环形转板37,转杆34贯穿环形转板37并与其固定连接,环形转板37可在环形转槽中转动,从而对转动板22进行悬吊支撑,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36.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