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成车间酸雾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13885发布日期:2022-05-31 13:0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成车间酸雾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成车间酸雾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化成是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化成工艺中酸雾的产生是由于极板在化成槽中进行电化反应时部分水被电解,产生氧气和氢气,在溢出时携带水分子和硫酸分子形成酸雾。
3.化成过程中产生的酸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常采用负压吸收的方式将酸雾吸收而后统一收集处理。如我公司申请的铅酸电池化成酸雾收集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11556066u,在化成槽上方设置酸雾收集罩和风机将酸雾统一收集到回收酸罐内。
4.上述收集装置在应用中,酸雾收集罩重量大,再配合风机作业时运行振动大、噪音大,而且对酸雾的收集效果不佳。为此在上述收集装置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改造,提出一种化成车间酸雾吸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酸雾收集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化成车间酸雾吸收装置,实现了对酸雾的有效收集、避免溢出,也降低了对生产环境的影响,营造良好的车间环境。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化成车间酸雾吸收装置,包括若干组化成槽,还包括酸雾净化塔和连通酸雾净化塔的酸雾主管;
8.每组所述化成槽上方设置有酸雾罩,所述酸雾罩和酸雾主管之间设置有酸雾支管以连通;
9.所述酸雾罩包括支撑架、罩体和围设在罩体四周侧的透明盖板,所述支撑架截面为龙门架形状,支撑架上方设置所述罩体,罩体截面为三角形,罩体顶部开设有豁口;
10.所述豁口内横向设置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下方置于罩体内,收集管下方两侧开设有若干收集口,每个收集口连通有带有圆孔的扩散杆,所述扩散杆沿罩体斜面向下倾斜布设;
11.所述收集管与所述酸雾支管连通。
12.进一步地,每组化成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酸雾罩罩设在两个所述化成槽之间;所述酸雾净化塔包括净化塔本体以及连通净化塔本体的鼓风机,所述净化塔本体连通所述酸雾主管,酸雾主管一端封闭。
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为方管焊接而成的架体结构,支撑架架设在两个化成槽之间,支撑架顶部和所述化成槽存在间隔。
14.进一步地,所述罩体和支撑架上下分布,罩体包括对称倾斜设置的两个斜架以及连接两个斜架的横撑,所述横撑置于罩体内。
15.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斜架上布设所述透明盖板,两个斜架端面之间也布设有透明盖板;两个斜架顶部存在间隔以形成所述豁口,两个斜架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弧形撑板,所述撑板位于豁口内,撑板和横撑上下分布。
16.进一步地,所述撑板上布设所述收集管,收集管沿化成槽长度方向排布,收集管两端封闭,收集管两侧螺纹连接有所述扩散杆,扩散杆上的圆孔向下布设。
17.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管和所述酸雾支管之间设置有三通管以连通;所述收集管两端敞口,收集管两端可拆卸连接有法兰盘以封闭,收集管内填充有若干酸雾吸附剂,所述三通管上设置有镂空隔离网。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酸雾罩罩设在化成槽上方,酸雾罩为采用方管制成的架体结构,配合透明盖板,整体重量轻,采光性好。收集管上开设的若干收集口置于酸雾罩内,可有效将酸雾罩内的酸雾吸收。在扩散杆的作用下,可进一步扩大收集口的范围,避免酸雾溢出,保证吸收效果。
20.本实用新型采用酸雾净化塔统一进行收集处理,避免单一风机运行带来的噪音和振动,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化成车间酸雾吸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化成车间酸雾吸收装置的酸雾罩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化成车间酸雾吸收装置的罩体主视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化成车间酸雾吸收装置的罩体侧视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化成车间酸雾吸收装置的扩散杆安装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化成车间酸雾吸收装置的酸雾吸附剂填充示意图。
27.附图中标号为:1为化成槽,2为酸雾主管,3为酸雾支管,4为支撑架,5为罩体,51为斜架,52为横撑,6为透明盖板,8为收集管,9为收集口,10为扩散杆,11为净化塔本体,12为鼓风机,13为撑板,14为三通管,15为法兰盘,16为酸雾吸附剂,17为隔离网。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29.如图1~图6所示, 一种化成车间酸雾吸收装置,包括若干组化成槽1,每组化成槽1的数量为两个,还包括酸雾净化塔和连通酸雾净化塔的酸雾主管2,酸雾净化塔提供负压,可将酸雾通过酸雾主管2吸收到酸雾净化塔内进行净化处理。
30.每组所述化成槽1上方设置有酸雾罩,所述酸雾罩罩设在每组的两个所述化成槽1之间,所述酸雾罩和酸雾主管2之间设置有酸雾支管3以连通。
31.本实施例中,所述酸雾罩包括支撑架4、罩体5和围设在罩体5四周侧的透明盖板6。所述支撑架4截面为龙门架形状,制作时,所述支撑架4为方管焊接而成的架体结构,支撑架4重量轻,人工可便捷将支撑架4架设在两个化成槽1之间,支撑架4顶部和所述化成槽1存在间隔。
32.所述支撑架4上方设置所述罩体5,所述罩体5和支撑架4上下分布,罩体5截面为三
角形,罩体5顶部开设有豁口。具体的,所述罩体5包括对称倾斜设置的两个斜架51以及连接两个斜架51的横撑52,所述横撑52置于罩体5内,横撑52可保证罩体5的牢固。
33.所述斜架51为方管焊接而成的平面架体结构,每个所述斜架51上布设所述透明盖板6,两个斜架51端面之间也布设有透明盖板6。
34.透明盖板6作为酸雾罩的一部分,其位于化成槽1上方,透明盖板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透明盖板6组合呈下大上小的棱锥状、可聚集酸雾,避免其四散污染环境。
35.同时透明盖板6重量轻,可降低酸雾罩整体重量,透明盖板6也具有良好的采光性,可提高酸雾罩的采光性能,可方便观察化成槽1内蓄电池化成状况。
36.两个斜架51顶部存在间隔以形成所述豁口,所述豁口内横向设置有收集管8,收集管8沿化成槽1长度方向排布,所述收集管8与所述酸雾支管3连通。
37.为了便于收集管8的安装,两个斜架51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弧形撑板13,所述撑板13位于豁口内,撑板13和横撑52上下分布。所述撑板13上布设所述收集管8,撑板13起到支撑收集管8的作用。收集管8两端封闭,所述收集管8下方置于罩体5内,收集管8下方两侧开设有若干收集口9。
38.本实用新型在对酸雾进行吸收时,首先启动酸雾净化塔,所述酸雾净化塔包括净化塔本体11以及连通净化塔本体11的鼓风机12,所述净化塔本体11连通所述酸雾主管2,酸雾主管2一端封闭。
39.统一采用酸雾净化塔集中对酸雾进行吸附净化处理,避免了单一风机运行所带来的的振动及噪音,可优化生产环境及作业人员工作环境。
40.鼓风机12提供负压,酸雾主管2、酸雾支管3、收集管8和酸雾罩依次连通,蓄电池化成时形成的酸雾被酸雾罩收集聚拢,酸雾通过收集口9被吸入至收集管8内,若干收集口9沿化成槽1长度方向排布,其面积广,吸附范围大,可有效将酸雾吸收至净化塔本体11内进行处理。
41.为了进一步提高酸雾的吸收,每个收集口9连通有带有若干圆孔的扩散杆10,所述扩散杆10沿罩体5斜面向下倾斜布设,即扩散杆10沿斜架51倾斜布设。
42.具体的,所述收集管8两侧螺纹连接有所述扩散杆10,扩散杆10上的圆孔呈一字形排布、且向下布设。扩散杆10相当于扩大了收集口9的范围,在扩散杆10的作用下,可将酸雾罩内的酸雾及时有效吸收,提高酸雾处理效果,有效减少化成槽1附近形成的酸雾。
43.如图6所示,为了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对酸雾的初级净化,所述收集管8和所述酸雾支管3之间设置有三通管14以连通。所述收集管8两端敞口,收集管8两端可拆卸连接有法兰盘15以封闭,收集管8内填充有若干酸雾吸附剂16,所述三通管14上设置有镂空隔离网17。
44.通过拆装法兰盘15可实现酸雾吸附剂16的装填,酸雾被吸入到收集管8后,在酸雾吸附剂16的作用下,可将酸雾进行初级净化,而后流至酸雾净化塔内再次进行净化,隔离网17起到阻挡作用,可避免酸雾吸附剂16被吸走。
45.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