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绳体涂油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00154发布日期:2022-10-14 18:3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绳体涂油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油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绳体涂油设备。


背景技术:

2.钢丝绳一般都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其锈蚀和磨损严重地影响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因此,对钢丝绳涂油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传统涂油方法都是工人直接利用毛刷等工具将润滑脂涂抹到钢丝绳上,不仅工作强度高,而且涂油也不是很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绳体涂油设备,旨在有效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保证涂油效果。
4.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绳体涂油设备,包括上下分布的两个涂油辊轮、向所述涂油辊轮上添加油液的供油组件以及驱动两个所述涂油辊轮相向或反向运动的驱动组件,两个所述涂油辊轮之间有供绳体通过的间隙。
5.具体的,所述供油组件包括油槽、油泵和喷嘴,所述喷嘴通过油管与所述油槽连通,所述油泵设置于所述油管上,所述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涂油辊轮。
6.具体的,每个所述涂油辊轮处均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喷嘴。
7.具体的,所述喷嘴的喷射方向为倾斜向下。
8.具体的,所述绳体通过牵引机构牵引,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涂油辊轮背离所述牵引机构的一侧。
9.具体的,两个所述涂油辊轮水平设置在所述油槽的正上方。
10.具体的,所述涂油辊轮包括刚性筒体和包覆在刚性筒体外的吸油棉,所述刚性筒体的中心设有供辊轴穿设的通孔。
11.具体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油槽上的两个缸体,两个所述缸体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涂油辊轮的辊轴固定连接。
12.具体的,所述绳体为钢丝绳。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绳体在牵引机构的牵引下从两个涂油辊轮之间的间隙通过时,供油组件对涂油辊轮加油,从而可以利用涂油辊轮将油液涂布至绳体上,相比人工涂油,不仅工作强度低,而且涂油也更加均匀,涂油效果好。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绳体涂油设备主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绳体涂油设备侧视图;
17.其中:1、涂油辊轮;101、刚性筒体;102、吸油棉;2、供油组件;201、油槽;202、油泵;203、喷嘴;204、油管;3、驱动组件;301、缸体;4、绳体;5、间隙;6、辊轴;7、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1.参见图1和图2,一种绳体涂油设备,包括上下分布的两个涂油辊轮1、向涂油辊轮1上添加油液的供油组件2以及驱动两个涂油辊轮1相向或反向运动的驱动组件3,两个涂油辊轮1之间有供绳体4通过的间隙5。
22.上述绳体涂油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当需要对诸如钢丝绳等绳体4进行涂油时,首先将待涂油的绳体4的一端从两个涂油辊轮1之间的间隙5通过,与卷扬机或绞车等牵引机构连接,同时驱动组件3带动两个涂油辊轮1相向运动使得涂油辊轮1与绳体4接触,接着牵引机构带动绳体4逐步缓慢通过间隙5,供油组件2则对涂油辊轮1加油,从而可以利用涂油辊轮1将油液涂布至绳体4上,即可实现绳体4的自动涂油。
23.本实施例提供的涂油设备,相比人工涂油,不仅工作强度低,而且涂油也更加均匀,涂油效果好。此外,两个涂油辊轮1的间隙5通过驱动组件3可以灵活调整,从而使得该涂油设备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绳体4的涂油。
24.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供油组件2包括油槽201、油泵202和喷嘴203,喷嘴203通过油管204与油槽201连通,油泵202设置于油管204上,喷嘴203的喷射方向朝向涂油辊轮1,油槽201内的油液在油泵202的泵送作用下经过喷嘴203喷射至涂油辊轮1上,实现油液的持续补充。在实际应用中,在每个涂油辊轮1处均可以对应设置一个喷嘴203。
2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涂油辊轮1水平设置在油槽201的正上方,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多余的油液可以回落至油槽201中重复利用。
26.参见图1和图2,可以理解的是,喷嘴203的喷射方向可以设计为倾斜向下,喷嘴203可以设置在涂油辊轮1背离牵引机构的一侧,也即喷嘴203布设在两个涂油辊轮1之间的间
隙5的进口端侧,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喷嘴203喷射的油液溅射至已完成涂油的绳体4上。
27.参见图1和图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包括固定设置在油槽201上的两个缸体301,两个缸体301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涂油辊轮1的辊轴6固定连接,涂油辊轮1可以绕自身辊轴6转动,缸体301可以带动对应的涂油辊轮1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两个涂油辊轮1之间间隙5的调整;其中,缸体301可以采用液压缸或气压缸。
28.参见图1,具体的,涂油辊轮1包括刚性筒体101和包覆在刚性筒体101外的吸油棉102,刚性筒体101的中心设有供辊轴6穿设的通孔,辊轴6穿过刚性筒体101后两端与锁紧螺母7连接,从而可以起到防止刚性筒体101轴向移动的目的。刚性筒体101外设有吸油棉102,从而可以起到储存并锁住油液的目的。
29.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30.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31.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