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管内容物快速收集装置

文档序号:30147656发布日期:2022-05-26 01:3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管内容物快速收集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病理实验耗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试管内容物快速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病理诊断是在观测患者器官的大体(肉眼)改变、镜下观察人体组织结构和细胞病变特征而做出的疾病诊断,因此它比临床上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做出的分析性诊断 (常有多个诊断或可能性诊断)以及利用各种影像(如超声波、x射线、ct、核磁共振等) 所做出的诊断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尽管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诊断方法(如pcr、原位杂交等)已逐步应用于医学诊断,病理诊断仍被视为带有宣判性质的、权威性的诊断金标准。
3.诊断分析的前提是先提取患者体液中混合的物体,再对该物体进行病理分析。目前在提取组织(物体)时,常规操作是用一次性巴氏滴管将液体中的物体吸出或用镊子夹取,这种操作方式存在较大的不便性,不容易吸到或夹住组织(物体),此外较小体积的组织(物体)无法取得,一般为直接丢弃,这是对组织的一种浪费,并严重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管内容物快速收集装置,能够高效快速收集液体中组织(物体)。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试管内容物快速收集装置,包括过滤组件、手提柄、套筒,过滤组件的底部为过滤区,过滤区外沿形成封闭挡环,阻挡环高于过滤区上端平面,阻挡环与过滤区之间形成物体收集区域,套筒套在过滤组件上,套筒的内壁与挡环的外壁密封贴合,手提柄位于套筒内侧且下端与过滤组件相连。
6.所述的过滤区呈网状结构与过滤组件一体成型。
7.所述的过滤区为滤网,装配在过滤组件底部。
8.所述的挡环与过滤组件结合处的纵截面呈凸台状,套筒套在过滤组件上。
9.所述的挡环高度为5-20mm。
10.所述的挡环端面向中心侧倾斜。
11.所述的套筒呈透明状。
12.所述的套筒内壁设有防水层。
13.所述的手提柄上端端面径向形成提钩。
14.所述的手提柄外轮廓设有防滑颗粒。
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组件和套筒的组合,采用过滤方式将液体中的组织(物体)分离,即便体积再小,也能顺利分离出来,夹取便捷,便于病理诊断。
16.作为优选,所述的过滤区呈网状结构与过滤组件一体成型。优点是整体性更强。
17.作为优选,所述的挡环与过滤组件结合处的纵截面呈凸台状,套筒套在过滤组件上。提高套筒与过滤组件的装配可靠性。
18.作为优选,所述的挡环高度为5-20mm。该高度适合夹子镊子夹取。
19.作为改进,所述的挡环端面向中心侧倾斜。为了减少挡环端面液体残留。
20.作为优选,所述的套筒呈透明状。便于观察。
21.作为改进,所述的套筒内壁设有防水层。减少内壁液体残留。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俯视图。
25.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去除套筒后的示意图。
27.图中,过滤组件1;过滤区1.1;挡环1.2;手提柄2;提钩2.1;套筒3。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29.如图1-图5所示,过滤组件1用于过滤液体并将物体过滤出来;过滤区1.1用于将液体中过滤出来的物体存留在其上;挡环1.2将液体中的物体限制为一定范围内;手提柄2方便提拿过滤组件;提钩2.1便于操作者拿取手提柄2;套筒3避免倒入的液体洒落。
30.实施一、一种试管内容物快速收集装置,包括过滤组件1、手提柄2、套筒3,所述的过滤组件1、手提柄2、套筒3均为塑料制品,成本低,轻便。过滤组件1的底部为过滤区1.1,本实施例中,直接在过滤组件1的底部加工形成若干个网孔,形成圆形区域;过滤区1.1外沿形成封闭挡环1.2,挡环1.2与过滤组件1一体成型,挡环1.2呈圆形,布置在过滤区1.1周围,阻挡环1.2高于过滤区1.1上端平面,目的是将液体中的物体限制为一定范围内。阻挡环1.2与过滤区1.1之间形成物体收集区域,套筒3套在过滤组件 1上,套筒3的内壁与挡环1.2的外壁密封贴合,手提柄2位于套筒3内侧且下端与过滤组件1相连。液体过滤后,液体中的残留物体(人体组织或其他组织物)会残留在过滤区 1.1上,将套筒3取下,即可拿取。
31.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的过滤区1.1呈网状结构与过滤组件1一体成型。
32.实施例三、一种种试管内容物快速收集装置,包括过滤组件1、手提柄2、套筒3,所述的过滤组件1、手提柄2、套筒3均为塑料制品,成本低,轻便。过滤组件1的底部为过滤区1.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滤区1.1为滤网,装配在过滤组件1底部。过滤区 1.1外沿形成封闭挡环1.2,挡环1.2呈圆形,布置在过滤区1.1周围,阻挡环1.2高于过滤区1.1上端平面,目的是将液体中的物体限制为一定范围内。阻挡环1.2与过滤区 1.1之间形成物体收集区域,套筒3套在过滤组件1上,套筒3的内壁与挡环1.2的外壁密封贴合,手提柄2位于套筒3内侧且下端与过滤组件1相连。液体过滤后,液体中的物体(人体组织或其他组织物)会残留在过滤区1.1上,将套筒3取下,方便拿取,进一步化验。
33.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高套筒3与过滤组件1之间的装配可靠性,挡环1.2与过滤组件1结合处的纵截面呈凸台状,套筒3套在过滤组件1上。同时为了方便拿取过滤后的残留物,将所述的挡环1.2高度设定为5-20mm。
34.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减少挡环1.2端面液体残留,将所述的挡环1.2端面向中心侧倾斜。
35.实施例六、在上述任意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均可以将所述的套筒3设置为透明状,方便在倒入液体时观察。同时为了减少套筒3内壁的液体、物体残留,将所述的套筒 3内壁设有防水层。为了方便操作,手提柄2上端端面径向形成提钩2.1。手提柄2外轮廓设有防滑颗粒。
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试管内容物快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组件(1)、手提柄(2)、套筒(3),过滤组件(1)的底部为过滤区(1.1),过滤区(1.1)外沿形成封闭挡环(1.2),阻挡环(1.2)高于过滤区(1.1)上端平面,阻挡环(1.2)与过滤区(1.1)之间形成物体收集区域,套筒(3)套在过滤组件(1)上,套筒(3)的内壁与挡环(1.2)的外壁密封贴合,手提柄(2)位于套筒(3)内侧且下端与过滤组件(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内容物快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区(1.1)呈网状结构与过滤组件(1)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内容物快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区(1.1)为滤网,装配在过滤组件(1)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内容物快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环(1.2)与过滤组件(1)结合处的纵截面呈凸台状,套筒(3)套在过滤组件(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试管内容物快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环(1.2)高度为5-20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试管内容物快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环(1.2)端面向中心侧倾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内容物快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3)呈透明状。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试管内容物快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3)内壁设有防水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内容物快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提柄(2)上端端面径向形成提钩(2.1)。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一种试管内容物快速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提柄(2)外轮廓设有防滑颗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试管内容物快速收集装置,包括过滤组件、手提柄、套筒,过滤组件的底部为过滤区,过滤区外沿形成封闭挡环,阻挡环高于过滤区上端平面,阻挡环与过滤区之间形成物体收集区域,套筒套在过滤组件上,套筒的内壁与挡环的外壁密封贴合,手提柄位于套筒内侧且下端与过滤组件相连。通过过滤组件和套筒的组合,采用过滤方式将液体中的组织(物体)分离,即便体积再小,也能顺利分离出来,夹取便捷,便于病理分析。属于病理实验耗材技术领域。于病理分析。属于病理实验耗材技术领域。于病理分析。属于病理实验耗材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张钧 王燕忠 谢鑫友 杨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2.2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