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水型外壳的超声波换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56895发布日期:2022-10-28 22:2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防水型外壳的超声波换能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换能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防水型外壳的超声波换能器。


背景技术:

2.超声波换能器的功能是将输入的电功率转换成机械功率(即超声波)再传递出去,而自身消耗很少的一部分功率,超声波换能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作用距离大、频带宽的超声波换能器,而现有的超声波换能器,大多数是直接暴露在外使用,这样不仅容易对超声波换能器的表面造成刮损,并且在水中使用超声波换能器时,其自身的防水效果较为一般,长时间容易导致水渗入超声波换能器内部,进而对元件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防水型外壳的超声波换能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的超声波换能器,大多数是直接暴露在外使用,这样不仅容易对超声波换能器的表面造成刮损,并且在水中使用超声波换能器时,其自身的防水效果较为一般,长时间容易导致水渗入超声波换能器内部,进而对元件造成损害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带防水型外壳的超声波换能器,包括防护外壳一和防护外壳二,所述防护外壳一和防护外壳二左右对称排布;
6.所述防护外壳一和防护外壳二靠近的一侧顶部固定有锯齿,且所述防护外壳一和防护外壳二内顶部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有弧形块一和弧形块二,所述弧形块一内侧面开有弧形槽,且所述弧形块二内侧面固定有插条;
7.所述防护外壳一靠内的一侧下方开有插槽,且位于插槽上下方设有开于防护外壳一内部的插口;
8.所述防护外壳二靠内的一侧下方固定有插块,且所述插块上下方固定有插杆;
9.所述防护外壳一和防护外壳二内壁底部靠近的一端均固定有立块,且所述立块靠内的一侧固定有齿条。
10.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外壳一中的锯齿与防护外壳二中的锯齿交错排布且相互啮合。
11.进一步的,所述插条右端插入弧形槽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插块与插槽对应,且所述插杆与插口对应,所述插块插入插槽内,且所述插杆插入插口内。
13.进一步的,所述插槽内壁右侧固定有挤压弹簧,且所述挤压弹簧左端与插块右侧相抵。
14.进一步的,两块所述立块中的齿条上下交替排布,且左右侧的所述齿条相互啮合。
15.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外壳一和防护外壳二内部之间安装有超声波换能器主体,且
所述防护外壳一和防护外壳二内壁与超声波换能器主体外壁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16.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块一和弧形块二位于超声波换能器主体上方,且所述立块位于超声波换能器主体下方。
17.进一步的,下方的所述插杆底部开有底口,且所述底口内顶部固定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末端固定有凸出底口底部的卡头。
18.进一步的,下方的所述插口内底部开有贯通防护外壳一底面的卡口,且所述卡口与卡头对应。
19.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20.防护外壳一和防护外壳二内壁的密封条紧密贴合在超声波换能器主体的外壁,这样能够有效增加防护外壳一和防护外壳二与超声波换能器主体之间的密封性;
21.当防护外壳一和防护外壳二慢慢靠近时,锯齿之间将会慢慢啮合在一起,使得防护外壳一和防护外壳二的连接处可以更加的紧密,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缝隙,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并且两个立块中的齿条也将靠近并啮合在一起,这样便可以防护外壳一和防护外壳二之间底部的缝隙遮住,并且利用弧形块一和弧形块二,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防护外壳一和防护外壳二的连接性能,同时弧形块一、弧形块二以及插条都位于防护外壳一和防护外壳二内部上方之间,这样可以起到将缝隙遮挡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整个防护外壳一和防护外壳二对超声波换能器主体的防水效果;
22.插块插入插槽中,使得插块的右侧与挤压弹簧的左端相抵,而两根插杆将慢慢插入插口内,随着不断的插入,使得挤压弹簧可以给予插块向左的弹力势能,使得插块和插槽之间的插接关系可以更加的紧密,提高防护外壳一和防护外壳二两者之间的连接性;
23.当卡头跟随下方插杆慢慢向右侧移动时,卡头将会慢慢移至卡口处,并使得卡头与底口内壁之间的连接弹簧弹力得到释放,将卡头卡在卡口内,这样便可以对插杆进行限位,同时也将插块限位在插槽内,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插杆和插块出现自主位移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防护外壳一和防护外壳二连接在一起的牢固性,并且通过简单的操作方式便可以将防护外壳一和防护外壳二安装起来,并对超声波换能器主体进行保护,有效避免超声波换能器主体表面出现刮花的现象。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a局部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b局部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杆局部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1-4中:防护外壳一1、密封条101、弧形块一102、弧形槽103、卡口104、插槽105、挤压弹簧106、插口107、立块108、齿条109、防护外壳二2、锯齿201、弧形块二202、插条203、插块204、插杆205、底口206、连接弹簧207、卡头208、超声波换能器主体3。
具体实施方式
29.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防水型外壳的超声波换能器,包括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所述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左右对称排布,所述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
外壳二2内部之间安装有超声波换能器主体3,且所述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内壁与超声波换能器主体3外壁之间设置有密封条101;
30.所述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靠近的一侧顶部固定有锯齿201,且所述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内顶部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有弧形块一102和弧形块二202,所述弧形块一102内侧面开有弧形槽103,且所述弧形块二202内侧面固定有插条203,所述防护外壳一1中的锯齿201与防护外壳二2中的锯齿201交错排布且相互啮合,所述插条203右端插入弧形槽103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31.使用者安装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时,将其对称放置在超声波换能器主体3的两侧,并慢慢靠近,使得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内壁的密封条101渐渐紧密贴合在超声波换能器主体3的外壁,这样能够有效增加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与超声波换能器主体3之间的密封性;
32.利用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内壁上方的锯齿201,当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慢慢靠近时,锯齿201之间将会慢慢啮合在一起,使得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的连接处可以更加的紧密,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缝隙,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并且利用弧形块一102和弧形块二202,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慢慢靠近合拢时,插条203也将慢慢完全插入至弧形槽103内,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的连接性能,同时根据附图2所示,弧形块一102、弧形块二202以及插条203都位于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内部上方之间,这样可以起到将缝隙遮挡的作用,起到进一步防渗水的效果;
33.所述防护外壳一1靠内的一侧下方开有插槽105,且位于插槽105上下方设有开于防护外壳一1内部的插口107;
34.所述防护外壳二2靠内的一侧下方固定有插块204,且所述插块204上下方固定有插杆205,所述插块204与插槽105对应,且所述插杆205与插口107对应,所述插块204插入插槽105内,且所述插杆205插入插口107内,所述插槽105内壁右侧固定有挤压弹簧106,且所述挤压弹簧106左端与插块204右侧相抵,下方的所述插杆205底部开有底口206,且所述底口206内顶部固定有连接弹簧207,所述连接弹簧207末端固定有凸出底口206底部的卡头208,下方的所述插口107内底部开有贯通防护外壳一1底面的卡口104,且所述卡口104与卡头208对应,所述弧形块一102和弧形块二202位于超声波换能器主体3上方;
35.当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慢慢靠近时,其底部的插块204将慢慢插入插槽105中,使得插块204的右侧与挤压弹簧106的左端相抵,而两根插杆205将慢慢插入插口107内,随着不断的插入,使得挤压弹簧106可以给予插块204向左的弹力势能,使得插块204和插槽105之间的插接关系可以更加的紧密,提高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两者之间的连接性;
36.当卡头208跟随下方插杆205慢慢向右侧移动时,卡头208将会慢慢移至卡口104处,并使得卡头208与底口206内壁之间的连接弹簧207弹力得到释放,将卡头208卡在卡口104内,这样便可以对插杆205进行限位,同时也将插块204限位在插槽105内,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插杆205和插块204出现自主位移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连接在一起的牢固性;
37.所述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内壁底部靠近的一端均固定有立块108,且所述立块108靠内的一侧固定有齿条109,两块所述立块108中的齿条109上下交替排布,且左右侧的所述齿条109相互啮合,且所述立块108位于超声波换能器主体3下方;
38.两块立块108之间的齿条109位于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内部之间的下方,当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慢慢靠近时,两个立块108中的齿条109靠近并啮合在一起,这样便可以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之间底部的缝隙遮住,进一步提高整个防护外壳一1和防护外壳二2对超声波换能器主体3的防水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