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表空气压力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70580发布日期:2022-06-11 00:29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仪表空气压力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仪表空气压力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仪表空气在一般化工企业里指用于气动执行机构(气动阀门的执行器、气缸等)的驱动气源,空气压缩后经过仪表空气干燥器干燥,使仪表空气露点达到-40
°
,干燥后的仪表空气经过压力调节阀直接输送至生产装置区,为气动调节阀提供仪表空气。
3.因仪表空气干燥器是一套程序控制系统,存在两个吸附塔,a塔吸附时,b塔再生,每15分钟,系统切换一次,系统切换时一旦阀门出现卡涩等情况,会直接影响送入装置区的仪表空气,在仪表空气送至装置区前增加一个仪表空气缓冲罐,解决当仪表空气压力波动时对后端装置的影响,但是,仪表空气缓冲罐的内部也不具备良好的滤除、干燥仪表空气的机构,难以保证仪表空气的安全使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仪表空气压力缓冲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仪表空气干燥器,不具备仪表空气缓冲罐的设置,难以保证仪表空气的正常流通问题,并解决了仪表空气缓冲罐,不能对仪表空气进行滤除、干燥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仪表空气压力缓冲装置,包括仪表空气缓冲罐,所述仪表空气缓冲罐的表面设置有第一仪表空气管道,所述第一仪表空气管道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仪表空气管道的表面设置有第二仪表空气管道,且第二仪表空气管道的末端连接有仪表空气至主装置,所述第二仪表空气管道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所述仪表空气缓冲罐的表面设置有第三仪表空气管道,所述仪表空气缓冲罐的表面设置有第四仪表空气管道,所述第四仪表空气管道的表面设置有第五截止阀,所述第四仪表空气管道与第二仪表空气管道之间连接。
6.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通过第二仪表空气管道、第二截止阀的设置,使得仪表空气正常流入仪表空气至主装置,当系统切换时一旦阀门出现卡涩等情况时,通过第一仪表空气管道、第一截止阀、仪表空气缓冲罐、第四仪表空气管道、第五截止阀的配合使用,新增一条仪表空气流通路径,可保证仪表空气能时刻流入仪表空气至主装置,降低仪表空气干燥器的波动对仪表空气至主装置仪表空气压力波动的影响,并在第三仪表空气管道、第四截止阀、顶部现场压力表的作用下,可对仪表空气缓冲罐内部的仪表空气进行时刻压力监测,通过仪表空气缓冲罐内部设置的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吸附层等结构的配合使用,可对仪表空气进行滤杂处理,保证仪表空气的洁净性,且第二滤网的网眼孔径小于第一滤网的网眼孔径,可保证仪表空气的有效滤杂效果,并在加热盘管的作用,可对仪表空气缓冲罐内部的仪表空气进行干燥处理,通过排水管道、第三截止阀的设置,可对水分进行有效排出,保证仪表空气的安全性使用。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通过第一仪表空气管道、第四仪表空气管道、
仪表空气缓冲罐等结构设置,可对仪表空气流入仪表空气至主装置新增一条安全的仪表空气流通线路,时刻保证仪表空气的正常流通,以避免系统切换时,一旦阀门出现卡涩等情况,会直接影响送入装置区的仪表空气的问题,通过仪表空气缓冲罐内部设置的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吸附层等结构的配合使用,可对仪表空气进行滤杂处理,保证仪表空气的洁净性,并在加热盘管、排水管道等结构的作用下,可对仪表空气进行干燥处理,并对水分进行有效排出,保证仪表空气的安全性使用。
8.进一步,所述仪表空气缓冲罐的表面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表面设置有第三截止阀,通过排水管道、第三截止阀的设置,可对仪表空气缓冲罐内部的水分进行有效排出。
9.进一步,所述第三仪表空气管道的表面设置有第四截止阀,所述第三仪表空气管道的表面设置有顶部现场压力表,通过第四截止阀、顶部现场压力表的设置,可对仪表空气缓冲罐内部的仪表空气进行压力监测。
10.进一步,所述仪表空气缓冲罐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壁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滤网、第二滤网,且第一滤网的网眼孔径大于第二滤网的网眼孔径,通过第一滤网、第二滤网的设置,可对仪表空气进行滤杂处理,且第二滤网的网眼孔径小于第一滤网的网眼孔径的设置,可保证杂质的有效滤除。
11.进一步,所述连接套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与第一滤网、第二滤网之间接触,通过吸附层的设置,可对仪表空气内部的杂质进吸附处理。
12.进一步,所述吸附层为活性炭材质,且吸附层的厚度为10cm,通过活性炭材质的设置,使得吸附层具备良好的吸附效果。
13.进一步,所述仪表空气缓冲罐的内壁等距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盘管,通过支撑杆的设置,可用于加热盘管的安装使用,且加热盘管可对仪表空气进行有效干燥处理,对水分进行去除。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仪表空气压力缓冲装置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仪表空气压力缓冲装置的仪表空气缓冲罐正视剖面图;
1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仪表空气压力缓冲装置的图2的第一滤网俯视结构剖面图;
1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仪表空气压力缓冲装置的图2的第二滤网仰视结构剖面图;
1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仪表空气压力缓冲装置的图2的加热盘管俯视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仪表空气缓冲罐1、第一仪表空气管道2、第一截止阀3、第二仪表空气管道4、第二截止阀5、排水管道6、第三截止阀7、第三仪表空气管道8、第四截止阀9、顶部现场压力表10、第四仪表空气管道11、第五截止阀12、连接套13、第一滤网14、第二滤网15、吸附层16、支撑杆17、加热盘管18。
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仪表空气压力缓冲装置,包括仪表空气缓冲罐1,仪表空气缓冲罐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仪表空气管道2,第一仪表空气管道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
截止阀3,第一仪表空气管道2的表面设置有第二仪表空气管道4,且第二仪表空气管道4的末端连接有仪表空气至主装置,第二仪表空气管道4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截止阀5,仪表空气缓冲罐1的表面设置有排水管道6,排水管道6的表面设置有第三截止阀7,通过排水管道6、第三截止阀7的设置,可对仪表空气缓冲罐1内部的水分进行有效排出。
22.如图1所示,仪表空气缓冲罐1的表面设置有第三仪表空气管道8,第三仪表空气管道8的表面设置有第四截止阀9,第三仪表空气管道8的表面设置有顶部现场压力表10,通过第四截止阀9、顶部现场压力表10的设置,可对仪表空气缓冲罐1内部的仪表空气进行压力监测,仪表空气缓冲罐1的表面设置有第四仪表空气管道11,第四仪表空气管道11的表面设置有第五截止阀12,第四仪表空气管道11与第二仪表空气管道4之间连接。
23.如图1-3所示,仪表空气缓冲罐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连接套13,连接套13的内壁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滤网14、第二滤网15,且第一滤网14的网眼孔径大于第二滤网15的网眼孔径,通过第一滤网14、第二滤网15的设置,可对仪表空气进行滤杂处理,且第二滤网15的网眼孔径小于第一滤网14的网眼孔径的设置,可保证杂质的有效滤除。
24.如图1-4所示,连接套1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吸附层16,吸附层16与第一滤网14、第二滤网15之间接触,通过吸附层16的设置,可对仪表空气内部的杂质进吸附处理,吸附层16为活性炭材质,且吸附层16的厚度为10cm,通过活性炭材质的设置,使得吸附层16具备良好的吸附效果。
25.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仪表空气缓冲罐1的内壁等距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7,支撑杆1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盘管18,通过支撑杆17的设置,可用于加热盘管18的安装使用,且加热盘管18可对仪表空气进行有效干燥处理,对水分进行去除。
26.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通过第二仪表空气管道4、第二截止阀5的设置,使得仪表空气正常流入仪表空气至主装置,当系统切换时一旦阀门出现卡涩等情况时,通过第一仪表空气管道2、第一截止阀3、仪表空气缓冲罐1、第四仪表空气管道11、第五截止阀12的配合使用,新增一条仪表空气流通路径,可保证仪表空气能时刻流入仪表空气至主装置,降低仪表空气干燥器的波动对仪表空气至主装置仪表空气压力波动的影响,并在第三仪表空气管道8、第四截止阀9、顶部现场压力表10的作用下,可对仪表空气缓冲罐1内部的仪表空气进行时刻压力监测,通过仪表空气缓冲罐1内部设置的第一滤网14、第二滤网15、吸附层16等结构的配合使用,可对仪表空气进行滤杂处理,保证仪表空气的洁净性,且第二滤网15的网眼孔径小于第一滤网14的网眼孔径,可保证仪表空气的有效滤杂效果,并在加热盘管18的作用,可对仪表空气缓冲罐1内部的仪表空气进行干燥处理,通过排水管道6、第三截止阀7的设置,可对水分进行有效排出,保证仪表空气的安全性使用。
27.本方案通过第一仪表空气管道2、第四仪表空气管道11、仪表空气缓冲罐1等结构设置,可对仪表空气流入仪表空气至主装置新增一条安全的仪表空气流通线路,时刻保证仪表空气的正常流通,以避免系统切换时,一旦阀门出现卡涩等情况,会直接影响送入装置区的仪表空气的问题,通过仪表空气缓冲罐1内部设置的第一滤网14、第二滤网15、吸附层16等结构的配合使用,可对仪表空气进行滤杂处理,保证仪表空气的洁净性,并在加热盘管18、排水管道6等结构的作用下,可对仪表空气进行干燥处理,并对水分进行有效排出,保证仪表空气的安全性使用。
28.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