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扫刮壁式川贝拍打制膏器

文档序号:30523786发布日期:2022-06-25 05:5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扫刮壁式川贝拍打制膏器

1.本发明属于园艺、药物、食品等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扫刮壁式川贝拍打制膏器。


背景技术:

2.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并且是具有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药材。川贝研究中经常对川贝进行无水打膏研究,由于川贝的栽培种比较多,因此需要对不同的川贝种进行研磨,目前实验室主要是使用研钵进行研磨,由于实验中需要大量的单体样,因此每次都要对单个样品单独的手工研磨;并且每次研钵的侧壁上经常黏附一些残渣,每研磨几下后都需要拿杵棒将侧壁上的残渣向下推到研钵底部,而由于杵棒的头部圆滑,导致每次需要推很多次才能将侧壁黏附的残渣全部推到研钵底部,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工。因此,需要对目前的研钵进行改进或者设计一种新的制膏机,能够将川贝快速、方便的打成膏。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快速便捷、自动刮壁的川贝制备器;即一种外扫刮壁式川贝拍打制膏器,制膏器由板缸1和绞打件2组成;所述绞打件2插入到板缸1内转动将川贝打成膏。
4.所述板缸1为圆柱形缸体,其由缸壁1.1、缸底1.2、板极体1.3三部分组成;所述绞打件2由旋杆2.1、手柄2.2、绞叶2.3、拍打叶2.4、外扫叶2.6组成。
5.所述缸壁1.1为上下直径相同的圆筒状结构,其底部设置有缸底1.2,缸底1.2对缸壁1.1密封;再所述缸壁1.1内侧缸底1.2上面设置有板极体1.3;所述板极体1.3向上凸出,形成垂直缸底1.2的旋打面1.3.1和极尾面1.3.2;所述旋打面1.3.1朝向缸壁1.1的轴心;所述板极体1.3的数量为4个,且首尾相接;所述旋打面1.3.1和极尾面1.3.2的相接线离缸壁1.1的轴心最近,连接相对应高度的相接线分别形成水平行3和垂直线4两条辅助线;旋打面1.3.1与相近的辅助线之间的角度为4
°
;相接线到缸壁1.1轴心的距离为缸壁1.1内壁半径的四分之一。
6.所述旋杆2.1为圆柱棒,底部水平设置;所述旋杆2.1底部相对设置有两个拍打叶2.4,拍打叶2.4与旋杆2.1半径长度之和等于缸壁1.1的内径;拍打叶2.4头部的长度和高度分别与旋打面1.3.1的长度和高度相同,且头部的底面与旋杆2.1底部位于同一个面;拍打叶2.4向内的底部设置有过料口2.5;所述过料口2.5用于通过川贝碎渣;两个过料口2.5之间设置有外扫叶2.6,所述外扫叶2.6旋斜设置,其倾斜方向与转动方向相反;外扫叶2.6底面与旋杆2.1底部位于同一个面;在所述的旋杆2.1的顶部设置有手柄2.2;在旋杆2.1的圆杆上设置有绞叶2.3。
7.弯曲的外扫叶2.6的直线长度为缸壁1.1内壁半径的四分之三;所述绞叶2.3底部的高度与板极体1.3的高度相同。所述绞叶2.3螺旋向上,其螺旋角度小于360
°
。所述绞叶2.3螺旋的方向与转动的方向相同。所述绞叶2.3的外径与所述缸壁1.1内径相同。
8.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现结合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对本技术的各个发明点进一步阐述:(1)拍打叶长度加旋杆半径长度之和等于缸壁的内径,在设计过程中,相接线到缸壁轴心的距离为缸壁内壁半径的四分之一;经过弦弧的角度计算,拍打叶脱离相接线时,拍打叶旋转角度在85.987度(约等于86
°
),在整个缸底面上的360
°
内只能设置4个板极体,并且剩余16
°
的空间,在所有旋打面相隔90
°
的前提下,因此需要旋打面与辅助线之间做出4
°
的补偿。上述设计,使得拍打叶不是前端先拍到拍打面,也不是拍打叶的头部的内侧先拍打到旋打面的内侧,而是使得整个拍打叶的整个头部面拍在旋打面上,这种设计能够使得拍打效率更高。(2)绞叶螺旋向上,其螺旋角度小于360
°
,这种设计能够便于观察内部打碎情况。(3)外扫叶的直线长度与过料口的长度相同,外扫叶旋斜设置,其倾斜方向与转动方向相反;这种设计方便将内部的川贝渣向外扫,方便拍打成膏。(4)所述极尾面向外逐渐靠近缸壁的内表面,并形成向外的弧面;当拍打叶扫过旋打面和极尾面的相接线后,拍打叶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会快速扫过极尾面,防止极尾面黏附而造成残渣的存留。拍打叶在拍击旋打面的同时,黏附在外扫叶上的川贝渣也会由于震动而被甩离外扫叶。(5)外扫叶底面与旋杆底部位于同一个面,绞叶的外径与所述缸壁内径相同,绞叶的螺旋方向与转动的方向相同;此种设计,便于将缸壁内侧以及板极体上部的贝母渣或膏向下扫到被拍打的旋打面上。
附图说明
9.图1为一种外扫刮壁式川贝拍打制膏器的组装透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外扫刮壁式川贝拍打制膏器的斜俯视拆分示意图;图3为板缸的斜俯透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板缸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拍打件的斜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板缸,2-绞打件,3-水平线,4-垂直线;1.1-缸壁,1.2-缸底,1.3-板极体;1.3.1-旋打面,1.3.2-极尾面;2.1-旋杆,2.2-手柄,2.3-绞叶,2.4-拍打叶,2.5-过料口,2.6-外扫叶。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结合附图1-5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进一步说明:一种外扫刮壁式川贝拍打制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膏器由板缸1和绞打件2组成;所述绞打件2插入到板缸1内转动将川贝打成膏。
11.所述板缸1为圆柱形缸体,其由缸壁1.1、缸底1.2、板极体1.3三部分组成;所述绞打件2由旋杆2.1、手柄2.2、绞叶2.3、拍打叶2.4、外扫叶2.6。
12.所述缸壁1.1为上下直径相同的圆筒状结构,其底部设置有缸底1.2,缸底1.2对缸壁1.1密封;再所述缸壁1.1内侧缸底1.2上面设置有板极体1.3;所述板极体1.3向上凸出,形成垂直缸底1.2的旋打面1.3.1和极尾面1.3.2;所述旋打面1.3.1朝向缸壁1.1的轴心;所述板极体1.3的数量为4个,且首尾相接;所述旋打面1.3.1和极尾面1.3.2的相接线离缸壁1.1的轴心最近,连接相对应高度的相接线分别形成水平行3和垂直线4两条辅助线;旋打面1.3.1与相近的辅助线之间的角度为4
°
;相接线到缸壁1.1轴心的距离为缸壁1.1内壁半径
的四分之一。
13.所述旋杆2.1为圆柱棒,底部水平设置;所述旋杆2.1底部相对设置有两个拍打叶2.4,拍打叶2.4头部的长度和高度分别与旋打面1.3.1的长度和高度相同,且头部的底面与旋杆2.1底部位于同一个面;拍打叶2.4向内的底部设置有过料口2.5;所述过料口2.5用于通过川贝碎渣;两个过料口2.5之间设置有外扫叶2.6,所述外扫叶2.6旋斜设置,其倾斜方向与转动方向相反;外扫叶2.6底面与旋杆2.1底部位于同一个面;在所述的旋杆2.1的顶部设置有手柄2.2;在旋杆2.1的圆杆上设置有绞叶2.3。
14.弯曲的外扫叶2.6的直线长度为缸壁1.1内壁半径的四分之三;所述绞叶2.3底部的高度与板极体1.3的高度相同。所述绞叶2.3螺旋向上,其螺旋角度小于360
°
。所述绞叶2.3螺旋的方向与转动的方向相同。所述绞叶2.3的外径与所述缸壁1.1内径相同。
15.具体使用方式:将板缸1和绞打件2按照附图1进行组装,将川贝加入到板缸内1,川贝会沿着绞叶2.3向下滑到缸底1.2上,旋转手柄2.2即可以实现贝母膏的制备。
1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如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连接柱以外的方式等。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