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相接枝反应装置

文档序号:30835689发布日期:2022-07-22 23:0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相接枝反应装置

1.本发明涉及粉体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相接枝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2.应用于聚合物改性的无机粉体材料(如水滑石、层状硅酸盐、二氧化硅、碳酸钙、碳基纳米材料等),由于其与基体材料的相容性差等问题,在添加到聚合物基体前一般要进行有机化处理。利用常规的溶液法对无机粉体材料进行有机化处理,不仅要用到大量溶剂,而且副产物多、能耗高、污染大,严重制约了有机化处理无机粉体材料推广应用。相比而言,固相接枝法具有合成工艺路线简单、反应时间短、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少等优点,正逐步取代溶液法成为无机粉体材料表面有机化改性的主要技术。将适量的水滑石、层状硅酸盐、二氧化硅、碳酸钙、碳基纳米材料等无机粉体材料投入反应装置进行搅拌分散,加入表面处理剂(硅烷偶联剂、钛酸酯等)继续搅拌反应,利用表面处理剂与无机粉体材表面的羟基、羧基等官能团反应,实现对无机粉体材有机化处理。而在搅拌反应过程中,存在搅拌杆受到的阻力大,如果快速运转搅拌杆,会造成搅拌杆不稳定,从而降低搅拌杆转速,从而使加工时间冗长,导致其中反应未完全,会导致副反应物多,最终影响有机化处理无机粉体材料性能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固相接枝反应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固相接枝反应装置,包括混料罐、固定设于混料罐上端的盖子、等距环形分布设于盖子上的多个进料管、位于混料罐低部的升降组件、设于混料罐内部的混料组件、用于驱动混料组件运转的驱动组件;所述混料组件包括设于混料罐侧壁上的第一滑轨及与第一滑轨对称设置的第二滑轨、可移动设于第一滑轨上的第一滑座、可移动设于第二滑轨上的第二滑座、向上倾斜且转动设于第一滑座上的第一主动轴、与第一主动轴对称且转动设于第二滑座上的第二主动轴、同时设于第一主动轴和第二主动轴上的搅拌叶组、转动设于混料罐内壁上且固定设于第一滑座上的第一密封板、转动设于混料罐内壁上且固定设于第二滑座上的第二密封板;所述搅拌叶组可设有多个。
5.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组包括一端固定设于第一主动轴上的第一叶片、与第一叶片对称且一端固定设于第二主动轴上的第二叶片、一端转动设于第一叶片另一端上的第三叶片、与第三叶片对称且一端转动设于第二叶片另一端上的第四叶片、两端分别转动设于第三叶片和第四叶片另一端上的第五叶片。
6.优选的,所述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叶片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三叶片与第四叶片结构相同,所述第三叶片上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四叶片上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第一通槽至第三通槽倾斜设置。
7.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圆板、设于升降圆板边缘的固定环、设于固定环上
的弧形面、贯穿可移动设于混料罐上且固定设于升降圆板上的排料管、固定设于混料罐上且用于驱动升降圆板移动的两个液压缸、设于盖子上的第一阀门、设于排料管内的第二阀门。
8.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于第一滑座上的第三主动轴、转动设于第二滑座上的第四主动轴、两端分别设于第一主动轴和第三主动轴上的第一万向节、两端分别设于第二主动轴和第四主动轴上的第二万向节、固定套设于第三主动轴上的第一齿轮、固定套设于第四主动轴上的第二齿轮、转动设于混料罐上且与第二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七齿轮、与混料罐同轴心且转动设于其上第三齿轮及第四齿轮、转动设于混料罐上且分别与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五齿轮、固定设于混料罐上且用于驱动第五齿轮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设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七齿轮啮合设置。
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设于第一滑座上的第一弧形齿条、固定设于第二滑座上的第二弧形齿条、转动设于混料罐上的从动轴、固定套设于从动轴上且分别与第一弧形齿条和第二弧形齿条啮合设置的第六齿轮、一端固定套设于从动轴上的转杆、设于转杆上的第一滑槽、可移动设于第一滑槽上的第一滑块、一端转动设于第一滑块上的旋转杆、固定设于混料罐上且用于驱动旋转杆转动的第二电机。
10.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设于混料罐上的架子、设于架子上的第二滑槽、可移动设于第二滑槽上的第二滑块、可移动设于第一滑槽上的第三滑块、两端分别转动设于第三滑块和第二滑块上的连接轴。
11.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加工过程中的各原料分别通过多个进料管进入混料罐内,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主动轴和第二主动轴同向转动,使搅拌叶组运转,通过搅拌叶组对混料罐内的各原料进行混合,使混合的效率大大提升了,混合过程中同时启动升降组件,对混料罐内的各原料整体进行上下往复移动,再次提高混合效率,及反应完全;通过第一主动轴和第二主动轴同时驱动搅拌叶组运转,使搅拌叶组能够更好运转,省力同时使运转过程中更稳定,稳定的同时可进行更为快速的运转。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14.图3为本发明的正面示意图。
15.图4为图3中的a-a线的剖视图。
16.图5为图4中的b处放大图。
17.图6为图4中的b-b线的剖视图。
18.图7为图6中的c-c线的剖视图。
19.图8为图4中的d-d线的剖视图。
20.图9为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10为图9中的c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如图1-10所示,一种固相接枝反应装置,包括混料罐1、固定设于混料罐上端的盖子2、等距环形分布设于盖子上的多个进料管3、位于混料罐低部的升降组件4、设于混料罐内部的混料组件5、用于驱动混料组件运转的驱动组件6;所述混料组件5包括设于混料罐侧壁上的第一滑轨51及与第一滑轨对称设置的第二滑轨52、可移动设于第一滑轨上的第一滑座53、可移动设于第二滑轨上的第二滑座54、向上倾斜且转动设于第一滑座上的第一主动轴55、与第一主动轴对称且转动设于第二滑座上的第二主动轴56、同时设于第一主动轴和第二主动轴上的搅拌叶组57、转动设于混料罐内壁上且固定设于第一滑座上的第一密封板58、转动设于混料罐内壁上且固定设于第二滑座上的第二密封板59;所述搅拌叶组可设有多个;通过驱动组件对第一主动轴和第二主动轴转动,使二者同向转动,使二者能够带动搅拌叶组运转,通过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分别对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处进行密封,通过驱动组件可对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相对移动,从而改变第一主动轴和第二主动轴之间的距离,通过驱动组件可驱动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相对往复移动,使搅拌叶组搅拌的更为全面,也可驱动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移动至制定位置后完成固定,多样化搅拌混合方式,大大提高装置整体的通用性。
24.所述搅拌叶组57包括一端固定设于第一主动轴上的第一叶片571、与第一叶片对称且一端固定设于第二主动轴上的第二叶片572、一端转动设于第一叶片另一端上的第三叶片573、与第三叶片对称且一端转动设于第二叶片另一端上的第四叶片574、两端分别转动设于第三叶片和第四叶片另一端上的第五叶片575;第一主动轴和第二主动轴分别带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转动,使第一叶片以第一主动轴为轴心转动,使第二叶片以第二主动轴为轴心进行转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转动带动第三叶片和第四叶片转动,第三叶片和第四叶片带动第五叶片转动,通过第一叶片至第五叶片对混料罐内的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通过上述设置整体联动性好,使各原料之间能够快速的对冲混合,大大提高整体的混合效果。
25.所述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叶片上设有第一通槽576,所述第三叶片与第四叶片结构相同,所述第三叶片上设有第二通槽577,所述第四叶片上设有第三通槽578,所述第一通槽至第三通槽倾斜设置,通过第一通槽至第三通槽设置能够改变各混合料移动的方向,使各原料之间有目的性的去混合,同时能够大大降低第一叶片至第五叶片之间的阻力,还能改变第一叶片至第五叶片本身的重力,使对各原料混合更为顺畅。
26.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升降圆板41、设于升降圆板边缘的固定环42、设于固定环上的弧形面43、贯穿可移动设于混料罐上且固定设于升降圆板上的排料管44、固定设于混料罐上且用于驱动升降圆板移动的两个液压缸45、设于盖子上的第一阀门46、设于排料管内的第二阀门47;通过两个液压缸同时驱动升降圆板位于混料罐底部进行上下往复移动,使混料罐内的各原料整体进行上下往复移动,再通过搅拌叶组对上下往复移动的各原料进行混合,使混合的更为充分全面,后期混合完成后,两个液压缸继续驱动升降圆板上下往复移动,升降圆板上移时,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开启,同时多个进料管关闭,使混料罐内的混
合物料只能从开启的第二阀门处排出,即从排料管排出,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加快混合物料的排出工作;升降圆板下降时,第一阀门开启,第二阀门关闭,同时多个进料管关闭,使外部的气体能够进入混料罐内,升降圆板再次上升时,重复上述工作使混合物料从排料管处排出;通过固定环和其上的弧形面设置能够对混料罐内壁进行刮除,同时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使混合物料向中心聚拢,再次加快各原料之间的混合。
27.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转动设于第一滑座上的第三主动轴61、转动设于第二滑座上的第四主动轴62、两端分别设于第一主动轴和第三主动轴上的第一万向节63、两端分别设于第二主动轴和第四主动轴上的第二万向节64、固定套设于第三主动轴上的第一齿轮65、固定套设于第四主动轴上的第二齿轮66、转动设于混料罐上且与第二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七齿轮(625)、与混料罐同轴心且转动设于其上第三齿轮67及第四齿轮68、转动设于混料罐上且分别与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五齿轮69、固定设于混料罐上且用于驱动第五齿轮转动的第一电机610;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设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七齿轮啮合设置;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五齿轮转动,使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相对转动,使第一齿轮转动,使第七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使第三主动轴和第四主动轴同向转动,通过第一万向节和第二万向节设置,使第三主动轴和第四主动轴转动带动第一主动轴和第二主动轴同向转动,从而使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同向转动,通过上述设置使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能够同步转动且同向转动,从而更好的驱动搅拌叶组整体运转。
28.所述驱动组件6还包括固定设于第一滑座上的第一弧形齿条611、固定设于第二滑座上的第二弧形齿条612、转动设于混料罐上的从动轴613、固定套设于从动轴上且分别与第一弧形齿条和第二弧形齿条啮合设置的第六齿轮614、一端固定套设于从动轴上的转杆615、设于转杆上的第一滑槽616、可移动设于第一滑槽上的第一滑块617、一端转动设于第一滑块上的旋转杆618、固定设于混料罐上且用于驱动旋转杆转动的第二电机619;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旋转杆转动,使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滑槽上移动,使转杆转动,使从动轴转动,使第六齿轮转动,使第一弧形齿条和第二弧形齿条相对移动,使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相对移动,通过上述设置使驱动第一弧形齿条和第二弧形齿条移动过程中更为省力,通过对转杆固定,即最终对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进行完成固定,通过上述设置第二电机朝一个方向传动,可使转杆往复转动,使第六齿轮往复转动,从而使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相对往复移动,整体操作简单,优选的,第二电机可采用第一电机产生的动能,即第一电机分出一部分动能用在旋转杆转动上面,能够再次提高整体的联动性。
29.所述驱动组件6还包括固定设于混料罐上的架子620、设于架子上的第二滑槽621、可移动设于第二滑槽上的第二滑块622、可移动设于第一滑槽上的第三滑块623、两端分别转动设于第三滑块和第二滑块上的连接轴624;转杆转动过程中通过连接轴设置,使第三滑块位于第一滑槽内移动,使第二滑块位于第二滑槽上移动,提高转杆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通过对第二滑块或第三滑块完成对转杆的制动,或同时对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完成对转杆的制动,相当于对转杆固定最终对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的固定。
30.上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为市场上购买得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