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布模头及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13854发布日期:2024-01-06 23:1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涂布模头及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涂布,特别是涉及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机。


背景技术:

1、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在电池的制备过程中,常采用挤压涂布的方式制备极片。在电池生成过程中,电芯容量一致性是衡量电性能的关键参数,而电芯容量一致性是由涂布重量一致性所决定的。

3、为了保证涂布重量的一致性,需要控制挤出速度。采用传统的涂布设备,在涂布不同浆料时无法保证每种浆料在涂布宽度方向上挤出速度的一致性,从而影响涂布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涂布模头及涂布机,能够缓解在涂布不同浆料时无法保证每种浆料在涂布宽度方向上挤出速度的一致性而影响涂布质量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涂布模头,包括:

3、涂布主体,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模头与第二模头,所述第一模头与所述第二模头拼接并界定形成一容纳腔;所述涂布主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涂布入口与涂布出口;及

4、扰流组件,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界定形成流道;所述扰流组件可调节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5、上述设置,由于扰流组件可调节地设置于容纳腔中,则扰流组件与容纳腔的腔壁界定形成的流道随着扰流组件在容纳腔中的调节而不同,以满足涂布不同黏度的浆料的要求。即为,当需要涂布不同黏度的浆料时,调节扰流组件,以改变流道,以使改变后的流道与浆料的黏度相匹配,从而调节浆料在流道中所受到的流阻以调节挤出速度分布,进而保证不同黏度的浆料经涂布出口在涂布宽度方向上的挤出速度的一致性,达到了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组件的体积、形状和/或位置可调节;和/或

7、所述扰流组件可更换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8、通过调节扰流组件的体积、形状和/或位置;和/或扰流组件可更换地设置于容纳腔中,从而使得扰流组件与容纳腔的腔壁界定形成不同的流道,以满足涂布不同黏度的浆料的要求。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扰流件,所述扰流组件中所述扰流件的数量可调节和/或所述扰流件的形状可改变地和/或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10、通过更换扰流组件中扰流件的数量和/或形状,和/或调节扰流件的位置,以便于与容纳腔的腔壁界定形成不同的流道,从而在涂布不同黏度的浆料时,均能保证挤出速度均匀。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扰流件为两个以上;所述扰流件包括扰流基座和至少一个扰流叠块,所述扰流基座固定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扰流叠块与所述扰流基座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每组扰流组件中一个扰流件为扰流基座,以便于扰流组件固定于容纳腔中,避免在挤压浆料的过程中,在浆料施加的压力下在容纳腔中移动,以进一步保证挤出速度一致性。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扰流叠块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扰流基座上,沿浆料运动方向,所述扰流叠块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扰流基座的上游和/或下游。通过设置沿浆料的运动方向,扰流叠块的至少部分位于绕流基座的上游和/或下游,以便于在布设方向上调节扰流组件的长度,从而保证挤出速度一致性。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扰流基座为工字型结构,所述工字型结构具有两个用于容纳所述扰流叠块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分别朝向所述涂布入口方向和所述涂布出口方向。当设置扰流基座为工字型结构时,工字型的腹板(连接上下两块水平板的竖直板)在布设方向上的尺寸较小,扰流叠块能够容纳于工字型两侧的凹槽中,这样,能够在布设方向上设置更多的扰流叠块,扩大了在布设方向上的调节范围。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扰流基座抵压于所述第一模头与所述第二模头之间并固定。上述设置,扰流基座在第一模头与第二模头的抵压作用下即可固定于容纳腔中,避免了另设部件以将扰流基座固定于容纳腔中,在简化涂布模头结构的基础上,避免了在容纳腔中另设部件以干涉浆料的流动。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头具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二模头具有与所述第一抵接面间隔设置的第二抵接面;

16、所述第一抵接面及所述第二抵接面分别与所述扰流基座的两端平面相抵。由于第一抵接面及第二抵接面分别与扰流基座在布设方向上的两端面相抵,则保证扰流基座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面与模头之间无缝隙,浆料只能从扰流基座在涂布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流向涂布出口,加强了扰流件的阻流和分流的功能。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涂布入口连通,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涂布出口连通,所述第一部分自与所述第二部分连通的一端到另一端的高度逐渐减小,所述扰流基座固定于所述第二部分内;和/或

18、所述容纳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涂布入口连通,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涂布出口连通,所述第三部分自与所述第二部分连通的一端到另一端的高度逐渐减小,所述基座固定设于所述第二部分内。上述设置,扰流基座固定于第二部分内,由于第一部分和/或第三部分的限制,则扰流基座在容纳腔中的位置不易发生变动,保证了调节的稳定性。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穿设于所述扰流基座及所述扰流叠块以使两者固定。通过设置固定件,以便于扰流基座与安装于上的其他扰流叠块相互固定,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更换地穿设于所述扰流基座与所述扰流叠块;

21、所述固定件的端面不超出所述扰流基座与所述扰流叠块的端面。上述设置,选择的固定件的长度可以根据装配于扰流基座上的扰流叠块的个数做选择,以防止固定件的长度太长而超出扰流基座及扰流叠块的端面,以减少固定件对浆料流动产生干涉,提高扰流组件的分流效果。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涂布入口与所述涂布出口正对;

23、其中一组所述扰流组件在所述涂布入口与所述涂布出口的布设方向与所述涂布入口及所述涂布出口均相对。设置一组扰流组件在布设方向上与涂布入口及涂布出口均相对,则从涂布入口流向流道的浆料,在流经该组扰流组件时,能够较为平均地分配至其在涂布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从而以便于提高速度一致性。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涂布入口、所述容纳腔及所述涂布出口具有相互重合的第一中心轴线;

25、其中一组所述扰流组件的第二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中心轴线重合。上述设置,使得从涂布入口流向流道的浆料,在流道内能够更为平均地分配至在涂布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以提高速度一致性。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道在所述扰流组件处分流为至少两个分流道,至少两个所述分流道在所述涂布出口的上游汇流。

2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涂布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涂布模头。

28、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