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油再生用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84742发布日期:2022-11-30 05:4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油再生用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废油再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废油再生用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废油是因受杂质污染、氧化和热的作用,改变了原有的理化性能而不能继续使用时被更换下来的油,主要来自石油开采和炼制产生的油泥和油脚,矿物油类仓储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由于机械、动力、运输等设备的氧化及机械摩擦导致润滑油性能恶化而生成的更换油,以及再生过程中的油渣及过滤介质等。
3.根据中国专利号cn111621327a,提供了一种废油再生预处理技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废油通入沉淀池中沉淀,完成沉淀后排出废油上层漂浮颗粒;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废油通入过滤器中过滤,清除废油中的颗粒废物;步骤三,将步骤二中过滤后的废油送至清液罐,进行二次过滤,二次过滤为错流过滤。该废油再生预处理技术,对废油进行多次过滤,并穿插着破乳和吸附的工序,能够大大加强废油中污物的析出,大大地提高了废油过滤的效率,并且本方法操作方便,对处理设备要求较低,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推广。
4.根据上述专利中,废油在进行预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内部的杂质颗粒进行过滤去除,才能够进行后续的预处理操作,而现有预处理装置普遍通过内部安装的过滤筛网等可对杂质颗粒进行过滤,但装置在对过滤后的杂质颗粒进行排出时,其内部的杂质颗粒容易堆积在装置内部死角位置处,此现象容易导致堆积在装置内部的杂质颗粒,在对废油进行预处理操作时对滤网的网孔造成堵塞的现象,从而影响对废油的预处理操作的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废油再生用预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无法废油杂质颗粒进行自动过滤收集的问题,提供一种废油再生用预处理装置。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油再生用预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端的一端设置有贯穿至其内部的进料管,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收纳箱,所述外壳远离收纳箱的一端设置有贯穿至其内部的出料管,所述外壳的一侧安装有贯穿至进料管顶端的除杂机构;
7.所述除杂机构包括电机、第一连接转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连接转杆、连接转板、按压块、过滤筒、限位卡块、输料槽、弹簧、限位插块以及升降压环,所述电机安装在外壳的一侧,所述电机与外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转杆固定在电机的输出端,且贯穿至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转杆与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在第一连接转杆远离电机的一侧,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一连接转杆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在第一锥齿轮的外壁,且位于第一连接转杆的一侧上方,所述第二连接转杆固定在第二锥齿轮的顶端,且贯穿外壳至进料管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转杆与第二锥齿轮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输料槽开设在外壳的内部,且位于进料管的底端,
所述过滤筒设置在进料管的上表面,且与第二连接转杆相互套接,所述限位卡块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卡块圆周固定在过滤筒的底端,且贯穿至进料管的内部,所述限位卡块与过滤筒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连接转板设置在过滤筒的内壁上表面,且与第二连接转杆相互套接,所述按压块设置在连接转板的顶端,且贯穿至连接转板的内部与第二连接转杆相互套接,所述升降压环固定在按压块的底端,且活动套接在第二连接转杆的外壁,所述升降压环与按压块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限位插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插块分别设置在升降压环的两侧下表面,且贯穿连接转板至第二连接转杆的内部,所述弹簧设置在限位插块远离第二连接转杆的一侧外壁。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杂机构还包括出料斜口、弧形刮板、第一连接拉板、收纳盒、滑动刮板以及第二连接拉板,所述弧形刮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弧形刮板分别固定在连接转板的两侧,且与过滤筒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弧形刮板与连接转板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拉板固定在弧形刮板的顶端,且位于过滤筒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拉板与弧形刮板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拉板固定在第一连接拉板底端的一侧,且位于进料管的外壁,所述第二连接拉板与第一连接拉板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滑动刮板固定在第二连接拉板的底端,且与进料管的外壁相互贴合,所述滑动刮板与第二连接拉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收纳盒固定在进料管的外壁,且与滑动刮板的外壁相互套接,所述收纳盒与进料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出料斜口设置在收纳盒的一端,且位于收纳箱的一端上方。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位于出料管的端口位置处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与外界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清液罐,所述清液罐的两端设置有贯穿至其内部与输料槽、出料管的端口固定连接的输液管道。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第一连接转杆、第二连接转杆与外壳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外壳与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供其转动的限位转槽。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料槽的内壁与进料管的内壁相互匹配,所述连接转板、按压块、升降压环与第二连接转杆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与其外壁相互匹配的连接套槽。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压环的下表面呈锥状,所述限位插块与升降压环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与其外壁相互对应的受压面,所述过滤筒的内壁均匀分布有多个过滤网孔。
1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转板与限位插块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供其滑动的移动滑槽,所述连接转板与按压块、升降压环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供其滑动的升降压槽。
1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转杆与限位插块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与其外壁相互匹配的限位卡槽,所述进料管与限位卡块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供其滑动的限位插槽。
15.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拉板的底端设置有滚珠,所述滑动刮板的外壁分别与进料管的外壁、收纳盒的内壁相互匹配。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通过设置除杂机构,此机构可实现对废油杂质颗粒自动收集的目的,通过将过滤
筒放置在进料管的上表面,此时通过第二连接转杆、弧形刮板、连接转板、按压块、第一连接拉板、滑动刮板、限位卡块、弹簧、限位插块、升降压环以及第二连接拉板的相互配合,可对过滤筒便捷安装,当对废油预处理时,此时将废油倒入至过滤筒的内部,同时启动电机带动第一连接转杆转动,此时通过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出料斜口、过滤筒、收纳盒以及输料槽与上述零件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废油杂质颗粒自动收集的目的。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外壳剖面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的进料管剖面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的过滤筒剖面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的进料管与过滤筒分离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7为本发明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8为本发明的弧形刮板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外壳;2、除杂机构;201、电机;202、第一连接转杆;203、第一锥齿轮;204、第二锥齿轮;205、第二连接转杆;206、出料斜口;207、弧形刮板;208、连接转板;209、按压块;2010、过滤筒;2011、第一连接拉板;2012、收纳盒;2013、滑动刮板;2014、限位卡块;2015、输料槽;2016、弹簧;2017、限位插块;2018、升降压环;2019、第二连接拉板;3、进料管;4、收纳箱;5、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9.请参阅图1~8,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废油再生用预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顶端的一端设置有贯穿至其内部的进料管3,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收纳箱4,外壳1远离收纳箱4的一端设置有贯穿至其内部的出料管5,外壳1位于出料管5的端口位置处设置有电动阀
门,电动阀门与外界控制器电性连接,外壳1的一侧安装有贯穿至进料管3顶端的除杂机构2;
30.除杂机构2包括电机201、第一连接转杆202、第一锥齿轮203、第二锥齿轮204、第二连接转杆205、连接转板208、按压块209、过滤筒2010、限位卡块2014、输料槽2015、弹簧2016、限位插块2017以及升降压环2018,电机201安装在外壳1的一侧,电机201与外壳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转杆202固定在电机201的输出端,且贯穿至外壳1的内部,第一连接转杆202与电机20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203固定在第一连接转杆202远离电机201的一侧,第一锥齿轮203与第一连接转杆20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204啮合在第一锥齿轮203的外壁,且位于第一连接转杆202的一侧上方,第二连接转杆205固定在第二锥齿轮204的顶端,且贯穿外壳1至进料管3的内部,第二连接转杆205与第二锥齿轮20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输料槽2015开设在外壳1的内部,且位于进料管3的底端,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清液罐,清液罐的两端设置有贯穿至其内部与输料槽2015、出料管5的端口固定连接的输液管道,过滤筒2010设置在进料管3的上表面,且与第二连接转杆205相互套接,限位卡块2014设置有多个,多个限位卡块2014圆周固定在过滤筒2010的底端,且贯穿至进料管3的内部,限位卡块2014与过滤筒2010通过注塑一体成型,连接转板208设置在过滤筒2010的内壁上表面,且与第二连接转杆205相互套接,按压块209设置在连接转板208的顶端,且贯穿至连接转板208的内部与第二连接转杆205相互套接,升降压环2018固定在按压块209的底端,且活动套接在第二连接转杆205的外壁,升降压环2018与按压块209通过注塑一体成型,限位插块2017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插块2017分别设置在升降压环2018的两侧下表面,且贯穿连接转板208至第二连接转杆205的内部,弹簧2016设置在限位插块2017远离第二连接转杆205的一侧外壁。
31.本实施例中:使用时通过除杂机构2可将过滤筒2010便捷安装在进料管3的顶端内部,当对废油进行预处理时,此时通过除杂机构2可对废油内部的杂质颗粒进行自动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杂质颗粒刮除掉落至收纳箱4的内部,当过滤后的废油通过输料槽2015、输液管道进入清液罐的内部进行二次过滤后,此时通过导线使得外界控制器启动电动阀门开启,同时清液罐通过输液管道使得出料管5将预处理后的废油输送至再生预处理流程的下一设备的内部,从而可对废油进行有效再生,当对过滤筒2010进行更换时,此时对上述操作进行反向操作,以便于对过滤筒2010进行便捷更换。
3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除杂机构2还包括出料斜口206、弧形刮板207、第一连接拉板2011、收纳盒2012、滑动刮板2013以及第二连接拉板2019,弧形刮板207设置有两个,两个弧形刮板207分别固定在连接转板208的两侧,且与过滤筒2010的内壁相贴合,弧形刮板207与连接转板208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第一连接拉板2011固定在弧形刮板207的顶端,且位于过滤筒2010的上表面,第一连接拉板2011与弧形刮板207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第二连接拉板2019固定在第一连接拉板2011底端的一侧,且位于进料管3的外壁,第二连接拉板2019与第一连接拉板2011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滑动刮板2013固定在第二连接拉板2019的底端,且与进料管3的外壁相互贴合,滑动刮板2013与第二连接拉板2019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收纳盒2012固定在进料管3的外壁,且与滑动刮板2013的外壁相互套接,收纳盒2012与进料管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出料斜口206设置在收纳盒2012的一端,且位于收纳箱4的一端上方。
33.本实施例中:安装时通过将过滤筒2010放置在进料管3的上表面,此时过滤筒2010
推动多个限位卡块2014插入至进料管3的内部,同时通过第二连接拉板2019将两个滑动刮板2013分别横向插入至收纳盒2012的两侧内部,此时两个第二连接拉板2019分别贴合在进料管3的两侧外壁,同时第一连接拉板2011在第二连接拉板2019的带动下,通过弧形刮板207带动连接转板208进入过滤筒2010的顶端内部,当连接转板208对第二连接转杆205进行套接时,此时按压按压块209推动升降压环2018沿着连接转板208的内壁下降,同时升降压环2018通过呈锥状的外壁对限位插块2017进行挤压,此时限位插块2017在升降压环2018的挤压下,沿着连接转板208的内壁对弹簧2016进行挤压,当第二连接转杆205进入连接转板208的内部并与按压块209的内壁下表面相接触时,此时松开按压块209,同时弹簧2016通过反弹推动限位插块2017紧贴在第二连接转杆205的外壁,此时限位插块2017通过对应的受压面推动升降压环2018使得按压块209复位,当限位插块2017在连接转板208的带动下,下降至第二连接转杆205限位卡槽的端口时,此时弹簧2016通过反弹推动限位插块2017卡入至第二连接转杆205限位卡槽的内部,从而可对连接转板208与第二连接转杆205进行便捷对接,当对废油进行预处理时,此时将废油倒入至过滤筒2010的内部,同时废油通过过滤筒2010内部的过滤网孔对内部的杂质颗粒进行过滤,此时过滤后的废油穿过过滤筒2010至进料管3的内部,然后废油通过输料槽2015进入至外壳1的内部进行再生预处理操作,同时启动电机201带动第一连接转杆202进行转动,此时第一连接转杆202通过第一锥齿轮203啮合带动第二锥齿轮204进行转动,此时第二锥齿轮204带动第二连接转杆205进行转动,同时第二连接转杆205通过限位插块2017带动连接转板208进行转动,此时连接转板208带动弧形刮板207对过滤筒2010的内壁进行刮壁操作,同时第一连接拉板2011在弧形刮板207的带动下,通过滚珠在过滤筒2010的上表面进行滑动,此时第一连接拉板2011通过第二连接拉板2019带动滑动刮板2013沿着收纳盒2012的内壁进行滑动,当过滤筒2010内壁上过滤剩下的杂质颗粒在弧形刮板207的滑动导向下,移动至过滤筒2010的上表面,并在第一连接拉板2011的推动下落入收纳盒2012的内部时,此时杂质颗粒在滑动刮板2013的推动下,落入至出料斜口206的内部,同时在杂质颗粒因重力的影响沿着出料斜口206的内壁滑动落入至收纳箱4的内部,从而可对废油内部的杂质颗粒进行便捷过滤收集。
3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电机201的输出端、第一连接转杆202、第二连接转杆205与外壳1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外壳1与第一锥齿轮203、第二锥齿轮204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供其转动的限位转槽。
35.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转槽可使得第一锥齿轮203在第一连接转杆202的带动下,啮合带动第二锥齿轮204进行同步转动。
3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输料槽2015的内壁与进料管3的内壁相互匹配,连接转板208、按压块209、升降压环2018与第二连接转杆205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与其外壁相互匹配的连接套槽。
37.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套槽可使得连接转板208对第二连接转杆205的顶端外壁进行套接,同时可使得升降压环2018在按压块209的推动下,沿着第二连接转杆205的外壁稳定下降。
3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升降压环2018的下表面呈锥状,限位插块2017与升降压环2018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与其外壁相互对应的受压面,过滤筒2010的内壁均匀分布有多个过滤网孔。
39.本实施例中:通过呈锥状的外壁和受压面的相互配合,可使得限位插块2017在升降压环2018的挤压下,沿着连接转板208的内壁进行滑动,同时通过多个过滤网孔可使得废油在进入过滤筒2010内部的同时进行过滤操作。
4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连接转板208与限位插块2017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供其滑动的移动滑槽,连接转板208与按压块209、升降压环2018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供其滑动的升降压槽。
41.本实施例中:通过移动滑槽与升降压槽的相互配合,可使得升降压环2018在按压块209的推动下,对限位插块2017进行挤压滑动。
4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第二连接转杆205与限位插块2017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与其外壁相互匹配的限位卡槽,进料管3与限位卡块2014相接位置处设置有供其滑动的限位插槽。
43.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卡槽可使得限位插块2017插入至第二连接转杆205的内部,从而可对第二连接转杆205进行卡合限位,同时通过限位插槽可使得限位卡块2014在过滤筒2010的推动下插入至进料管3的内部,有效避免过滤筒2010在连接转板208转动的同时发生转动的现象。
4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第一连接拉板2011的底端设置有滚珠,滑动刮板2013的外壁分别与进料管3的外壁、收纳盒2012的内壁相互匹配。
45.本实施例中:通过滚珠有效降低第一连接拉板2011在过滤筒2010的上表面滑动时的摩擦力。
4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安装时通过将过滤筒2010放置在进料管3的上表面,此时过滤筒2010推动多个限位卡块2014插入至进料管3的内部,同时通过第二连接拉板2019将两个滑动刮板2013分别横向插入至收纳盒2012的两侧内部,此时两个第二连接拉板2019分别贴合在进料管3的两侧外壁,同时第一连接拉板2011在第二连接拉板2019的带动下,通过弧形刮板207带动连接转板208进入过滤筒2010的顶端内部,当连接转板208对第二连接转杆205进行套接时,此时按压按压块209推动升降压环2018沿着连接转板208的内壁下降,同时升降压环2018通过呈锥状的外壁对限位插块2017进行挤压,此时限位插块2017在升降压环2018的挤压下,沿着连接转板208的内壁对弹簧2016进行挤压,当第二连接转杆205进入连接转板208的内部并与按压块209的内壁下表面相接触时,此时松开按压块209,同时弹簧2016通过反弹推动限位插块2017紧贴在第二连接转杆205的外壁,此时限位插块2017通过对应的受压面推动升降压环2018使得按压块209复位,当限位插块2017在连接转板208的带动下,下降至第二连接转杆205限位卡槽的端口时,此时弹簧2016通过反弹推动限位插块2017卡入至第二连接转杆205限位卡槽的内部,从而可对连接转板208与第二连接转杆205进行便捷对接,当对废油进行预处理时,此时将废油倒入至过滤筒2010的内部,同时废油通过过滤筒2010内部的过滤网孔对内部的杂质颗粒进行过滤,此时过滤后的废油穿过过滤筒2010至进料管3的内部,然后废油通过输料槽2015进入至外壳1的内部进行再生预处理操作,同时启动电机201带动第一连接转杆202进行转动,此时第一连接转杆202通过第一锥齿轮203啮合带动第二锥齿轮204进行转动,此时第二锥齿轮204带动第二连接转杆205进行转动,同时第二连接转杆205通过限位插块2017带动连接转板208进行转动,此时连接转板208带动弧形刮板207对过滤筒2010的内壁进行刮壁操作,同时第一连接拉板2011在弧形刮板
207的带动下,通过滚珠在过滤筒2010的上表面进行滑动,此时第一连接拉板2011通过第二连接拉板2019带动滑动刮板2013沿着收纳盒2012的内壁进行滑动,当过滤筒2010内壁上过滤剩下的杂质颗粒在弧形刮板207的滑动导向下,移动至过滤筒2010的上表面,并在第一连接拉板2011的推动下落入收纳盒2012的内部时,此时杂质颗粒在滑动刮板2013的推动下,落入至出料斜口206的内部,同时在杂质颗粒因重力的影响沿着出料斜口206的内壁滑动落入至收纳箱4的内部,从而可对废油内部的杂质颗粒进行便捷过滤收集,当过滤后的废油通过输料槽2015、输液管道进入清液罐的内部进行二次过滤后,此时通过导线使得外界控制器启动电动阀门开启,同时清液罐通过输液管道使得出料管5将预处理后的废油输送至再生预处理流程的下一设备的内部,从而可对废油进行有效再生,当对过滤筒2010进行更换时,此时对上述操作进行反向操作,以便于对过滤筒2010进行便捷更换。
4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