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污泥在制备电石渣复合脱硫剂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60975发布日期:2022-11-04 23:0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污泥在制备电石渣复合脱硫剂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脱硫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污泥在制备电石渣复合脱硫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我国的能源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占全国总能源的70%左右。大气中的污染主要是燃烧引起的煤烟型烟雾污染,大气污染物中的so2,不仅对生态环境、工业及民用设施造成巨大的破坏,而且对人类的健康也产生极大的危害。为了治理日益恶化的大气环境,首先必须限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据相关统计,我国电力工业so2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50%左右,为了控制环境污染,降低酸雨的发生,2011年新出台的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标准为200mg/m3。按照《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的要求,东部地区11省市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中部地区8个省新建机组原则上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鼓励西部地区新建机组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so2排放标准为35mg/nm3。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洁净煤燃烧技术,具有高效脱硫和低氮燃烧的特性。脱硫技术通常是炉内脱硫和炉后烟气脱硫相结合。炉内脱硫是向炉内添加干态钙基脱硫剂,与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so2反应,可有效地减少so2的排放。
3.电石渣是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电石渣以其良好的脱硫效率并且可以实现“以废治废”,被广泛应用于循环流化床炉内脱硫。满足循环流化床炉最佳脱硫效率的干态钙基脱硫剂粒径范围是0.3~0.7mm。然而部分pvc生产厂家产生的大量电石渣粉,其粒径小于0.2mm,用于循环流化床脱硫时,进入炉膛后直接随着风烟排走,无法实现有效固硫,且浪费十分严重。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大量剩余污泥不仅造成了污水处理厂运行和经济上的负担,而且污泥的堆存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市政污泥具有一定的热值和粘度,其干基热值与褐煤的热值相近。脱水预处理后的污泥的热值和粘度值得利用。目前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大部分被运送至循环流化床炉中燃烧处置,但需干燥脱水,能耗高且产生大量臭气,需进一步分离进入炉中燃烧,造成臭气难以控制。炉顶泵送入炉带入的水量更大,对炉子的燃烧造成影响,采用复合脱硫剂工艺制备技术,即实现了干态过细电石渣的高效利用,又处置了大量的城市污泥,同时还解决了污泥难以入炉,水分大对燃烧的影响以及电石渣逃逸的问题。对降低火电厂大气污染,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干态过细电石渣炉内脱硫效率低,污泥处理处置难、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市政污泥在制备电石渣复合脱硫剂中的应用。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6.一种市政污泥在制备电石渣复合脱硫剂中的应用,将含水率达到80%~90%的市政污泥掺入粒径小于3mm的高硫煤细粉和含水量小于7%的干态电石渣,再通过双级对辊碾
压成型设备成型,输送至脱硫生产线。
7.进一步,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组成进行配比:高硫煤细粉30%~35%、干态电石渣55%~60%、污泥5%~10%。
8.进一步,所述高硫煤中全硫含量大于3%。
9.进一步,所述干态电石渣的粒径小于0.3mm。
10.进一步,优选电石渣57%,高硫煤细粉35%,污泥7%。
11.进一步,所述污泥为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
12.进一步,通过振动给料的方式先在皮带上平铺一层高硫煤细粉;将污泥储仓的污泥输送至混料皮带上,铺在煤粉上部;将电石渣储仓中的干态过细电石渣输送至混料皮带上,铺在污泥的凹槽中;用差速轮组搅拌、破碎混合物料,输送至滚筒混合搅拌机;滚筒混合搅拌机搅拌后送至双级对辊碾压成型设备;成型的片状复合脱硫剂通过皮带输送至料池。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4.本发明利用市政污泥的粘结性,将电石渣、高硫煤与污泥粘结在一起,使得电石渣入炉后实现高效脱硫;利用干态过细电石渣的吸水性,调节污泥中的水分,在不需要烘干的条件下解决污泥入炉燃烧水分大的问题,制备的复合脱硫剂用于循环流化床炉内干法脱硫,即解决了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中污泥处置的问题,又解决了干态过细电石渣炉内脱硫利用率低的问题,见附图2,是一种有效的废物利用的工艺方案。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16.图2干态过细电石渣不同入炉形式与脱硫效率的关系;
17.图3煤粉、污泥、电石渣不同混合比例与脱硫效率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18.实施例1
19.市政污泥在制备电石渣复合脱硫剂中的应用
20.1)通过振动给料的方式将粒径《3mm的高硫煤细粉落至混料皮带上,通过刮料板使得煤粉在混料皮带上平铺开来,高硫煤细粉占复合脱硫剂总量的35%;
21.2)将压滤后污泥储仓中含水率为83%的污泥输送至混料皮带上,经过齿状刮板在污泥表面形成刮槽;污泥占复合脱硫剂总量的9%。
22.3)将电石渣储仓中含水率6.3%、粒径0.2mm的电石渣输送至混料皮带上,铺在污泥的凹槽中;电石渣占复合脱硫剂总量的56%。
23.4)用差速轮组搅拌、破碎混合物料,输送至滚筒混合搅拌机。
24.5)滚筒混合搅拌机搅拌后送至双级对辊碾压成型设备。
25.6)成型的片状复合脱硫剂自然下落至成型皮带上,经过犁煤刀一部分复合脱硫剂通过输煤皮带输送至成品料池中,一部分被输送至输煤皮带上。
26.实施例2~10
27.选取不同比例的高硫煤细粉、干态电石渣和污泥,进行炉内脱硫效率的对比,见附图3。
[0028][0029]
如图2所示,相同的掺加比例下,干态过细电石渣的脱硫效率低于复合脱硫剂的脱硫效率,复合脱硫剂的炉内脱硫效率最高可达到90%左右,而干态电石渣仅为70%。如图3所示,测得不同混合比例脱硫剂入炉后的脱硫效率,实施例5对应脱硫效率最高,达到90%。
[0030]
综上,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将污泥以粘结剂与电石渣、高硫煤掺在一起,使得电石渣入炉后实现高效脱硫;电石渣掺量达到60%时,炉内脱硫效率为90%,相较于干态过细电石渣直接入炉,脱硫效率增加了20%。
[0031]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上面对本发明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污泥在制备电石渣复合脱硫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含水率达到80%~90%的市政污泥掺入粒径小于3mm的高硫煤细粉和含水量小于7%的干态电石渣,再通过双级对辊碾压成型设备成型,输送至脱硫生产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泥在制备电石渣复合脱硫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组成进行配比:高硫煤细粉30%~35%、干态电石渣55%~60%、污泥5%~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泥在制备电石渣复合脱硫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硫煤中全硫含量大于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泥在制备电石渣复合脱硫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态电石渣的粒径小于0.3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泥在制备电石渣复合脱硫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电石渣57%,高硫煤细粉35%,污泥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泥在制备电石渣复合脱硫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为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泥在制备电石渣复合脱硫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振动给料的方式先在皮带上平铺一层高硫煤细粉;将污泥储仓的污泥输送至混料皮带上,铺在煤粉上部;将电石渣储仓中的干态过细电石渣输送至混料皮带上,铺在污泥的凹槽中;用差速轮组搅拌、破碎混合物料,输送至滚筒混合搅拌机;滚筒混合搅拌机搅拌后送至双级对辊碾压成型设备;成型的片状复合脱硫剂通过皮带输送至料池。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污泥在制备电石渣复合脱硫剂中的应用,属于脱硫剂制备技术领域。针对干态过细电石渣炉内脱硫效率低,污泥处理处置难、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将含水率达到80%~90%的市政污泥掺入粒径小于3mm的高硫煤细粉和含水量小于7%的干态电石渣中利用市政污泥的粘结性,将电石渣、高硫煤与污泥粘结在一起,使得电石渣入炉后实现高效脱硫;利用干态过细电石渣的吸水性,调节污泥中的水分,在不需要烘干的条件下解决污泥入炉燃烧水分大的问题,制备的复合脱硫剂用于循环流化床炉内干法脱硫,即解决了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中污泥处置的问题,又解决了干态过细电石渣炉内脱硫利用率低的问题,是一种有效的废物利用的工艺方案。用的工艺方案。用的工艺方案。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飞 赵文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大地海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7
技术公布日:2022/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