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水厂高效澄清池的排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31373发布日期:2022-11-03 01:45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水厂高效澄清池的排泥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厂高效澄清池的排泥系统。


背景技术:

2.高效澄清池是制水工艺沉淀的一个环节,随着制水量的增多,池底的泥越多,泥通过刮泥机收集到池底斗部,根据制水工艺的要求大部分泥药通过螺杆泵排至污泥平衡池,通过脱泥机脱固处理外运,一部分底泥回流反应。螺杆泵运行中难免有异物如泥沙,刮泥机检修后的掉落螺钉,混凝土等,一旦进到螺杆泵运行,会导致螺杆泵损坏,需要维修,影响制水工艺,于是设计出一种应用于水厂高效澄清池的排泥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水厂高效澄清池的排泥系统,包括高效澄清池、螺杆泵、污泥平衡池以及串联所述高效澄清池、所述螺杆泵、所述污泥平衡池的主管道,所述高效澄清池与所述螺杆泵之间通过检修管道串联有分离桶,与所述高效澄清池连接的所述检修管道连接于所述分离桶的底部,与所述螺杆泵连接的所述检修管道设置于所述分离桶的上方,所述分离桶靠近与所述螺杆泵连接的所述检修管道的下方设有封帽,所述分离桶的底部设有排污管道,且,所述排污管道设有第四阀体,所述分离桶上设有带有第二阀体的冲洗管道。
5.进一步的,所述高效澄清池与所述分离桶之间设有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一侧设有第一压力表。
6.进一步的,所述分离桶的上方设有第三阀体以及所述第二压力表。
7.进一步的,所述分离桶与所述螺杆泵之间的所述检修管道上设有第五阀体以及第三压力表,所述第三压力表设置于所述分离桶与所述第五阀体之间。
8.进一步的,所述高效澄清池与所述污泥平衡池之间设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上设有第八阀体,所述高效澄清池与所述螺杆泵之间的所述主管道上设有第六阀体。
9.进一步的,所述螺杆泵与所述污泥平衡池之间的所述主管道上设有第七阀体。
10.进一步的,所述分离桶的底部呈“锥形”。
11.进一步的,与所述螺杆泵连接的所述检修管道延伸至所述分离桶的内部,且,所述检修管道的开口为斜向上。
12.进一步的,所述封帽铰接与所述分离桶的内部,且,所述封帽的底部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用于控制所述封帽的角度,且,所述推杆外侧设有分离桶挡板。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水厂高效澄清池的排泥系统,高效澄清池与螺杆泵之间通过检修管道串联有分离桶,与高效澄清池连接的检修管道连接于分离桶的底部,与螺杆泵连接的检修管道设置于分离桶的上方,分离桶靠近与螺杆泵连接
的检修管道的下方设有封帽,分离桶的底部设有排污管道,排污管道设有第四阀体,分离桶上设有带有第二阀体的冲洗管道,通过增加分离桶,污泥通过检修管道进入至分离桶的底部从分离桶的上方排出,其中污泥中的异物掉落至分离桶的底部,防止异物通过管道进入螺杆泵,导致螺杆泵损坏,另外,本技术方案结构紧凑、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它的附图。
15.图1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水厂高效澄清池的排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一种应用于水厂高效澄清池的排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中的a处放大图。
17.附图中标记为:1-高效澄清池、2-分离桶、201-分离桶挡板、202-推杆、203-封帽、3-螺杆泵、4-污泥平衡池、5-主管道、6-回流管道、7a-第一阀体、7b-第二阀体、7c-第三阀体、7d-第四阀体、7e-第五阀体、7f-第六阀体、7g-第七阀体、7h-第八阀体、8a-第一压力表、8b-第二压力表、8c-第三压力表、9-冲洗管道、10-排污管道、11-检修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9.参考说明书附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水厂高效澄清池的排泥系统,包括高效澄清池1、螺杆泵3、污泥平衡池4以及串联所述高效澄清池1、所述螺杆泵3、所述污泥平衡池4的主管道5,所述高效澄清池5与所述螺杆泵3之间通过检修管道11串联有分离桶2,与所述高效澄清池1连接的所述检修管道11连接于所述分离桶2的底部,与所述螺杆泵3连接的所述检修管道11设置于所述分离桶2的上方,所述分离桶2靠近与所述螺杆泵3连接的所述检修管道11的下方设有封帽203,所述分离桶2的底部设有排污管道10,且,所述排污管道10设有第四阀体7d,所述分离桶2上设有带有第二阀体7b的冲洗管道9,通过增加分离桶2,污泥通过检修管道11进入至分离桶2的底部从分离桶2的上方排出,其中污泥中的异物掉落至分离桶2的底部,防止异物通过管道进入螺杆泵3,导致螺杆泵损坏。
20.作为本实施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效澄清池1与所述分离桶2之间设有第一阀体7a,所述第一阀体7a一侧设有第一压力表8a,所述分离桶2的上方设有第三阀体7c以及所述第二压力表8b,所述分离桶2与所述螺杆泵3之间的所述检修管道11上设有第五阀体7e以及第三压力表8c,所述第三压力表8c设置于所述分离桶2与所述第五阀体8c之间。
21.具体的,所述高效澄清池1与所述污泥平衡池4之间设有回流管道6,所述回流管道6上设有第八阀体7h,所述高效澄清池1与所述螺杆泵3之间的所述主管道5上设有第六阀体7f。
22.具体的,所述螺杆泵3与所述污泥平衡池4之间的所述主管道5上设有第七阀体7g。
23.作为本实施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分离桶2的底部呈“锥形”,锥形分离桶2有利于分离桶2底部的异物污泥排出。
24.具体的,与所述螺杆泵3连接的所述检修管道11延伸至所述分离桶2的内部,且,所述检修管道11的开口为斜向上,其中,开口向上进一步的保证了异物无法直接进入检修管道11到达螺杆泵3。
25.此外,所述封帽203铰接与所述分离桶2的内部,且,所述封帽203的底部设有推杆202,所述推杆202用于控制所述封帽203的角度,且,所述推杆202外侧设有分离桶挡板201,封帽203防止异物直接从分离桶2的底部进入至检修管道11内,可以有效的阻挡异物。
26.工作流程:
27.正常工作状态下,第六阀体7f、第七阀体7g以及第八阀体7h处于打开状态,关闭第一阀体7a、第二阀体7b、第三阀体7c、第四阀体7d以及第五阀体7e,高效澄清池1内的污泥通过螺杆泵3经过主管道5流入至污泥平衡池4中,其中,部分活性污泥经过回流管道6重新流入至高效澄清池内。
28.检修状态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排泥状态,此时,打开第一阀体7a、第五阀体7e以及第七阀体7g,其余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此时,主管道5以及回流管道6处于关闭状态,污泥经过分离桶2的重力分离,异物由于重力作用,下沉于分离桶2的底部,保证异物无法进入螺杆泵3中,保证螺杆泵3的使用状态,其余污泥经过管道流入至污泥平衡池4中,当第一压力表8a的表压与第三压力8c表的表压处于一定的压差状态下,说明分离桶2的底部发生了堵塞,进而进入第二阶段;
29.第二阶段为异物冲洗状态,此时,关闭第一阀体7a、第三阀体7c、第四阀体7d以及第五阀体7e,打开第二阀体7b,使得冲洗管道9的水进入至分离桶2内,当第二压力8b表达到一定的压强时,第三阀体7c以及第四阀体7d自动打开,通过水压将分离桶2底部的异物通过排污管道10冲出分离桶2,完成整个排泥系统的工作,另外,系统运行前,清水通过冲洗管道进入分离桶内,对分离桶内的污泥进行冲洗,防止污泥贴合于分离桶内壁。
30.从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的技术效果:
3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水厂高效澄清池的排泥系统,高效澄清池与螺杆泵之间通过检修管道串联有分离桶,与高效澄清池连接的检修管道连接于分离桶的底部,与螺杆泵连接的检修管道设置于分离桶的上方,分离桶靠近与螺杆泵连接的检修管道的下方设有封帽,分离桶的底部设有排污管道,排污管道设有第四阀体,分离桶上设有带有第二阀体的冲洗管道,通过增加分离桶,污泥通过检修管道进入至分离桶的底部从分离桶的上方排出,其中污泥中的异物掉落至分离桶的底部,防止异物通过管道进入螺杆泵,导致螺杆泵损坏,另外,本技术方案结构紧凑、实用性高。
3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3.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
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纵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另外,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35.应了解到,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直接在该另一元件或直接连接到该另一元件,或者两者之间存在有插入的元件而进行的间接连接方式。相反地,当一个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时,两者之间不存在有插入的元件。
36.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37.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