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型束型碳纳米管及其催化剂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660541发布日期:2022-12-23 23:2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载型束型碳纳米管及其催化剂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碳纳米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负载型束型碳纳米管及其催化剂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锂电池市场对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需求保持高速增长;氢燃料汽车的布局扩大,氢燃料电池的需求提升;sdi、lgc等大厂在加速碳纳米管导电剂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导入;高镍化、硅基负极市场放量,对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需求提升;其他运用领域固态电池、轮胎、纺织、半导体等的拓展。
3.碳纳米管的形态对于碳纳米管的电导率及理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技术制备的碳纳米管多相互纠缠,导致材料整体的导线性能较差。cn201710778447.5公开了一种制备束丛状碳纳米管用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束丛状碳纳米管。其碳纳米管主体部分虽然具备束从状特征,但是其上仍然具有较多相互纠缠的碳纳米管,严格意义上将仅属于半束型半缠结型,而没有做到完整的束型。因此,其电导率仍然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负载型束型碳纳米管及其催化剂的制作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负载型束型碳纳米管的催化剂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s1.配置钼与柠檬酸溶液,放入a容器中;
7.s2.配置硝酸钴溶液,放入b容器中;
8.s3.观察容器a、b中溶液为澄清时,将两种溶液充分混合;
9.s4.向s3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镁载体;
10.s5.进行恒温水浴加热,加热温度为50-70℃;
11.s6.加热完毕后,将混合溶液放入真空旋转蒸发仪内,进行真空干燥;
12.s7.将上述溶液放入马弗炉内煅烧;
13.s8.研磨得到成品负载型碳纳米管催化剂。
14.作为改进,步骤s1中所述钼与柠檬酸溶液的摩尔比为0.1-1:1。
15.作为改进,步骤s2中所述硝酸钴溶液的添加量为:硝酸钴与钼的摩尔比为10:1-10。
16.作为改进,步骤s4中所述氧化镁载体的添加量为:氧化镁、硝酸钴与钼的比例为100:10:1-10。
17.作为改进,步骤s5中所述水域加热的时间为20-40min。
18.作为改进,步骤s6中所述真空旋转蒸发仪的工作条件为:负压0.1bar,真空干燥60min。
19.作为改进,步骤s7中所述马弗炉煅烧的方法为:300℃加热60min,然后以10℃/min
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20℃,加热180min。
20.作为改进,所述步骤s8研磨后过60-100目筛。
2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束型碳纳米管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2.步骤1、向50mm石英反应器中加入1g催化剂(60目~80目),称量精确到0.01g;
23.步骤2、将石英反应器顶部密封后插入50mm三段加热炉;
24.步骤3、接好进气和出气管路,检查热电偶显温是否正常;
25.步骤4、打开质量流量计控制面板电源;
26.步骤5、打开n2气路,调节n2流量为2l/min;
27.步骤6、打开加热电源,将三段控温均设定成660℃;
28.步骤7、当三段温度均稳定在660℃后打开氢气阀门,准备氢还原;
29.步骤8、将n2流量降为1l/min,调节h2流量为1l/min,氢还原5min;
30.步骤9、记录开始还原时的显温温度和气体流量;
31.步骤10、打开丙烯阀门,准备积碳反应;
32.步骤11、将n2流量降为1l/min,调节丙烯流量为1l/min,积碳1小时;
33.步骤12、反应结束后关闭丙烯阀门,将n2流量升至2l/min,关闭反应炉加热电源,缓慢将石英反应器取出;
34.步骤13、记录积碳反应开始和反应结束时的显温温度和气体流量。
35.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36.本发明采用浸渍法制作碳纳米管催化剂,浸渍法可以将活性物质均匀负载在载体表面,有效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避免制作的碳纳米管产生缺陷。
37.本发明制备的碳纳米管为束型结构,相互缠结的碳纳米管含量少,导电效果好理化性能好。
38.本发明制作催化剂及碳纳米管的方法简单,可以进行广泛的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39.图1为本发明制作催化剂的工艺流程图。
40.图2为实施例1制作的碳纳米管的形貌。
41.图3为实施例2制作的碳纳米管的形貌。
42.图4为实施例4制作的碳纳米管的形貌。
43.图5为实施例4制作的催化剂的形貌。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45.实施例1
46.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负载型束型碳纳米管的催化剂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7.s1.配置钼与柠檬酸溶液,放入a容器中,钼与柠檬酸溶液的摩尔比为0.1:1;
48.s2.配置硝酸钴溶液,放入b容器中,硝酸钴溶液的添加量为:硝酸钴与钼的摩尔比为10:1;
49.s3.观察容器a、b中溶液为澄清时,将两种溶液充分混合;
50.s4.向s3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镁载体,氧化镁载体的添加量为:氧化镁、硝酸钴与钼的比例为100:10:1;
51.s5.进行恒温水浴加热,加热温度为50-70℃,加热时间30min;
52.s6.加热完毕后,将混合溶液放入真空旋转蒸发仪内,负压0.1bar,真空干燥60min;
53.s7.将上述溶液放入马弗炉内煅烧,300℃加热60min,然后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20℃,加热180min;
54.s8.研磨,过60-100目筛得到成品负载型碳纳米管催化剂。
55.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负载型束型碳纳米管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6.步骤1、向50mm石英反应器中加入1g催化剂(60目~80目),称量精确到0.01g;
57.步骤2、将石英反应器顶部密封后插入50mm三段加热炉;
58.步骤3、接好进气和出气管路,检查热电偶显温是否正常;
59.步骤4、打开质量流量计控制面板电源;
60.步骤5、打开n2气路,调节n2流量为2l/min;
61.步骤6、打开加热电源,将三段控温均设定成660℃;
62.步骤7、当三段温度均稳定在660℃后打开氢气阀门,准备氢还原;
63.步骤8、将n2流量降为1l/min,调节h2流量为1l/min,氢还原5min;
64.步骤9、记录开始还原时的显温温度和气体流量;
65.步骤10、打开丙烯阀门,准备积碳反应;
66.步骤11、将n2流量降为1l/min,调节丙烯流量为1l/min,积碳1小时;
67.步骤12、反应结束后关闭丙烯阀门,将n2流量升至2l/min,关闭反应炉加热电源,缓慢将石英反应器取出;
68.步骤13、记录积碳反应开始和反应结束时的显温温度和气体流量。
69.实施例2
70.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负载型束型碳纳米管的催化剂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1.s1.配置钼与柠檬酸溶液,放入a容器中,钼与柠檬酸溶液的摩尔比为0.2:1;
72.s2.配置硝酸钴溶液,放入b容器中,硝酸钴溶液的添加量为:硝酸钴与钼的摩尔比为10:2;
73.s3.观察容器a、b中溶液为澄清时,将两种溶液充分混合;
74.s4.向s3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镁载体,氧化镁载体的添加量为:氧化镁、硝酸钴与钼的比例为100:10:2;
75.s5.进行恒温水浴加热,加热温度为50-70℃,加热时间30min;
76.s6.加热完毕后,将混合溶液放入真空旋转蒸发仪内,负压0.1bar,真空干燥60min;
77.s7.将上述溶液放入马弗炉内煅烧,300℃加热60min,然后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20℃,加热180min;
78.s8.研磨,过60-100目筛得到成品负载型碳纳米管催化剂。
79.本实施例使用催化剂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80.实施例3
8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负载型束型碳纳米管的催化剂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2.s1.配置钼与柠檬酸溶液,放入a容器中,钼与柠檬酸溶液的摩尔比为0.5:1;
83.s2.配置硝酸钴溶液,放入b容器中,硝酸钴溶液的添加量为:硝酸钴与钼的摩尔比为10:5;
84.s3.观察容器a、b中溶液为澄清时,将两种溶液充分混合;
85.s4.向s3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镁载体,氧化镁载体的添加量为:氧化镁、硝酸钴与钼的比例为100:10:5;
86.s5.进行恒温水浴加热,加热温度为50-70℃,加热时间30min;
87.s6.加热完毕后,将混合溶液放入真空旋转蒸发仪内,负压0.1bar,真空干燥60min;
88.s7.将上述溶液放入马弗炉内煅烧,300℃加热60min,然后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20℃,加热180min;
89.s8.研磨,过60-100目筛得到成品负载型碳纳米管催化剂。
90.本实施例使用催化剂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91.实施例4
9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负载型束型碳纳米管的催化剂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3.s1.配置钼与柠檬酸溶液,放入a容器中,钼与柠檬酸溶液的摩尔比为1:1;
94.s2.配置硝酸钴溶液,放入b容器中,硝酸钴溶液的添加量为:硝酸钴与钼的摩尔比为1:1;
95.s3.观察容器a、b中溶液为澄清时,将两种溶液充分混合;
96.s4.向s3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镁载体,氧化镁载体的添加量为:氧化镁、硝酸钴与钼的比例为10:1:1;
97.s5.进行恒温水浴加热,加热温度为50-70℃,加热时间30min;
98.s6.加热完毕后,将混合溶液放入真空旋转蒸发仪内,负压0.1bar,真空干燥60min;
99.s7.将上述溶液放入马弗炉内煅烧,300℃加热60min,然后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20℃,加热180min;
100.s8.研磨,过60-100目筛得到成品负载型碳纳米管催化剂。
101.本实施例使用催化剂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102.对实施例1-4所生产的碳纳米管进行性能测试和形貌分析,结果如下:
103.表1各实施例碳纳米管性能和形貌
[0104] 生长率电导率(s/m)堆密度(g/cm3)碳纳米管形貌实施例12580560.035束型+缠结型实施例22282450.0351束型+缠结型实施例31589000.0336束型+缠结型实施例415112000.0240束型
[0105]
如图2-3所示,当钼与钴的摩尔比值<1时实施例1中制备出的碳纳米管的形态为束型与缠结型结合的状态;而如图4所示,当钼与钴的摩尔比值=1时实施例1中制备出的碳
纳米管相互纠缠的现象已经基本消失,碳纳米管整体形貌为束型。对实施例4进行性能测试后,其导电性能具有明显提升。
[0106]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等同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做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