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化学实验加热分离装置

文档序号:33111096发布日期:2023-02-01 02:0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化学实验加热分离装置

1.本发明涉及激光销毁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化学实验加热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2.生物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基础生命科学,实验,指的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
3.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由于混合物沸点的不同,通常会利用加热的原理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操作。
4.而现有的生物化学实验加热分离装置,在混合物达到沸点后,难以将两种密度不同的物质进行分别收集,从而使得装置整体的分离效果不够理想,不利于用户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生物化学实验加热分离装置,来解决上述中提到的现有的冻融沉降的监测装置和方法无法对绝缘外壳的切割长度进行定长的问题。
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化学实验加热分离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位器皿,下位器皿的顶部卡接相连有上位顶盖,上位顶盖内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周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的外周壁对向设置有齿轮一及齿轮二,齿轮一及齿轮二均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齿轮一的中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齿块,传动轴的中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齿轮二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二次蒸汽器皿,传动轴与二次蒸汽器皿贯穿连接,二次蒸汽器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挡板。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8.该冻融沉降的监测装置效果更好,本发明中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能够由伺服电机的运转去带动一次分离器皿与二次蒸汽器皿以反方向进行转动的方式对液体进行分离收集,以此提高二次蒸汽器皿与水蒸气接触范围的方式而加快水蒸气的收集效率。
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0.进一步,所述下位器皿的内周壁设置有圆板,圆板的外周壁设置有多个压缩弹簧,多个压缩弹簧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与下位器皿的内周壁抵触。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带动定位块与下位器皿的内周壁抵触,以此增加圆板与下位器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圆板在下位器皿内无法进行转动而达到对圆板进行定位的效果。
12.进一步,所述二次蒸汽器皿与圆板之间设置有一次分离器皿,一次分离器皿内设置有反向漏斗,反向漏斗内开设有贯穿槽,一次分离器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联动轴,联动轴内分别开设有螺纹槽及卡齿槽,螺纹槽位于卡齿槽的底部,螺纹槽的内周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块,螺纹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向杆,定位杆的端部与圆板固定连接,卡齿槽的内周壁与齿块卡接。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使一次分离器皿基于螺纹块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能够使一次分离器皿在液体加热的过程中,以旋转下移的方式缓慢对顶部位置的液体进行收集,从而达到对两种密度的液体进行分离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中上位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中下位器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中联动轴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中圆板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图4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
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2.1、底板;2、下位器皿;3、上位顶盖;4、伺服电机;401、传动齿轮;402、齿轮一;403、齿轮二;404、传动轴;405、限位块;406、齿块;5、圆板;501、压簧;502、定位块;6、一次分离器皿;601、反向漏斗;602、贯穿槽;603、连接支架;604、联动轴;605、定向杆;606、螺纹槽;607、螺纹块;608、卡齿槽;7、二次蒸汽器皿;701、收集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24.生物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基础生命科学,实验,指的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对此发明人提出了一种生物化学实验加热分离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25.本发明提供了以下优选的实施例
26.如图1所示,一种生物化学实验加热分离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位器皿2,下位器皿2的顶部卡接相连有上位顶盖3,上位顶盖3内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周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401,传动齿轮401的外周壁对向设置有齿轮一402及齿轮二403,齿轮一402及齿轮二403均与传动齿轮401啮合连接,齿轮一402的中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404,传动轴40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齿块406,传动轴404的中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05,齿轮二4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二次蒸汽器皿7,传动轴404与二次蒸汽器皿7贯穿连接,二次蒸汽器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挡板701,空腔
开设于上位顶盖3内,并将伺服电机4与空腔的内周壁进行固定,且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端部与传动齿轮401进行连接,而传动齿轮401的外周壁同时与齿轮一402及齿轮二403相互啮合,并以此能够在伺服电机4进行运转后,能够带动齿轮一402及齿轮二403进行转动,且由于齿轮一402与齿轮二403呈对向进行设置,以使两者的转动方向相反,然后在传动轴404及二次蒸汽器皿7分别与齿轮一402及齿轮二403进行固定后,可使传动轴404与二次蒸汽器皿7以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并在此过程中,可由固定于传动轴404中间的限位块405对二次蒸汽器皿7进行限位,以使二次蒸汽器皿7能够得到支撑而不会下移,而传动轴404在通过齿块406与卡齿槽608进行卡接后,能够以此带动联动轴604进行转动,以使联动轴604能够连带着一次分离器皿6跟着一起进行旋转,并在一次分离器皿6与二次蒸汽器皿7呈反方向进行转动后,能够使两者分别对加热过程中的液体及蒸汽进行收集,即液体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能够向上与二次蒸汽器皿7接触而由二次蒸汽器皿7进行收集,而在加热过程中因高温而分离的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能够在装置内自行分层,从而能够由一次分离器皿6对密度小的液体进行收集,而密度大的则留在下位器皿2内,进而能够以此在用户进行生物化学实验时达到对液体进行分离的效果,所以通过设置有伺服电机4,能够由伺服电机4的运转去带动一次分离器皿6与二次蒸汽器皿7以反方向进行转动的方式对液体进行分离收集,以此提高二次蒸汽器皿7与水蒸气接触范围的方式而加快水蒸气的收集效率。
27.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6所示,为了进一步提升装置得到多用性,下位器皿2的内周壁设置有圆板5,圆板5的外周壁设置有多个压缩弹簧501,多个压缩弹簧501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502,定位块502与下位器皿2的内周壁抵触,圆板5设置于下位器皿2的内周壁,并在圆板5得到外周壁与多个压缩弹簧501进行固定,且压缩弹簧501的端部与定位块502进行连接,而然后在压缩弹簧501的弹性作用下,能够带动定位块502与下位器皿2的内周壁抵触,以此增加圆板5与下位器皿2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圆板5在下位器皿2内无法进行转动而达到对圆板5进行定位的效果。
28.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提升装置的联动性能,二次蒸汽器皿7与圆板5之间设置有一次分离器皿6,一次分离器皿6内设置有反向漏斗601,反向漏斗601内开设有贯穿槽602,一次分离器皿6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架603,连接支架60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联动轴604,联动轴604内分别开设有螺纹槽606及卡齿槽608,螺纹槽606位于卡齿槽608的底部,螺纹槽606的内周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块607,螺纹块60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向杆605,定位杆605的端部与圆板5固定连接,卡齿槽608的内周壁与齿块406卡接,一次分离器皿6设置于二次蒸汽器皿7与圆板6之间,并在一次分离器皿6内设置反向漏斗601,且反向漏斗601内开设贯穿槽602,并让联动轴604由贯穿槽602与一次分离器皿6贯穿连接,然后在连接支架603将联动轴604与一次分离器皿6进行连接后,可使一次分离器皿6随着联动轴604进行旋转,并由于联动轴604内开设有螺纹槽606,且螺纹槽606的内周壁与螺纹块607以螺纹关系进行连接,而螺纹块607则固定于定向杆605的端部,以使螺纹块607自身无法进行转动,而基于此,能够使一次分离器皿6基于螺纹块607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能够使一次分离器皿6在液体加热的过程中,以旋转下移的方式缓慢对顶部位置的液体进行收集,从而达到对两种密度的液体进行分离的效果。
29.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30.(1)将下位器皿2与上位顶盖3连接
31.首先,由用户手动将下位器皿2与上位顶盖3进行连接,以使两者内的空间联通,然后再由用户将所需分离的液体灌入下位器皿2内;
32.(2)加热过程中控制伺服电机4进行运转
33.然后在液体于下位器皿2内接受加热时,可让用户以电能驱动伺服电机4进行运转,以使其带动一次分离器皿6与二次蒸汽器皿7以反方向进行转动。
34.(3)一次分离器皿6对密度不同的液体进行收集
35.在一次分离器皿6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基于螺纹块607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能够使一次分离器皿6在液体加热的过程中,以旋转下移的方式缓慢对顶部位置的液体进行收集,从而达到对两种密度的液体进行分离的效果。
36.(4)二次蒸汽器皿7对水蒸气进行收集
37.而二次蒸汽器皿7则能够在旋转的过程中与水蒸气进行接触,并由其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将水蒸气向收集挡板701输送并进行收集。
38.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该装置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该生物化学实验加热分离装置效果更好,空腔开设于上位顶盖3内,并将伺服电机4与空腔的内周壁进行固定,且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端部与传动齿轮401进行连接,而传动齿轮401的外周壁同时与齿轮一402及齿轮二403相互啮合,并以此能够在伺服电机4进行运转后,能够带动齿轮一402及齿轮二403进行转动,且由于齿轮一402与齿轮二403呈对向进行设置,以使两者的转动方向相反,然后在传动轴404及二次蒸汽器皿7分别与齿轮一402及齿轮二403进行固定后,可使传动轴404与二次蒸汽器皿7以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并在此过程中,可由固定于传动轴404中间的限位块405对二次蒸汽器皿7进行限位,以使二次蒸汽器皿7能够得到支撑而不会下移,而传动轴404在通过齿块406与卡齿槽608进行卡接后,能够以此带动联动轴604进行转动,以使联动轴604能够连带着一次分离器皿6跟着一起进行旋转,并在一次分离器皿6与二次蒸汽器皿7呈反方向进行转动后,能够使两者分别对加热过程中的液体及蒸汽进行收集,即液体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能够向上与二次蒸汽器皿7接触而由二次蒸汽器皿7进行收集,而在加热过程中因高温而分离的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能够在装置内自行分层,从而能够由一次分离器皿6对密度小的液体进行收集,而密度大的则留在下位器皿2内,进而能够以此在用户进行生物化学实验时达到对液体进行分离的效果,所以通过设置有伺服电机4,能够由伺服电机4的运转去带动一次分离器皿6与二次蒸汽器皿7以反方向进行转动的方式对液体进行分离收集,以此提高二次蒸汽器皿7与水蒸气接触范围的方式而加快水蒸气的收集效率。
39.该装置在使用时,下位器皿2的内周壁设置有圆板5,圆板5的外周壁设置有多个压缩弹簧501,多个压缩弹簧501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502,定位块502与下位器皿2的内周壁抵触,圆板5设置于下位器皿2的内周壁,并在圆板5得到外周壁与多个压缩弹簧501进行固定,且压缩弹簧501的端部与定位块502进行连接,而然后在压缩弹簧501的弹性作用下,能够带动定位块502与下位器皿2的内周壁抵触,以此增加圆板5与下位器皿2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圆板5在下位器皿2内无法进行转动而达到对圆板5进行定位的效果;
40.该装置在使用时,二次蒸汽器皿7与圆板5之间设置有一次分离器皿6,一次分离器皿6内设置有反向漏斗601,反向漏斗601内开设有贯穿槽602,一次分离器皿6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架603,连接支架60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联动轴604,联动轴604内分别开设有
螺纹槽606及卡齿槽608,螺纹槽606位于卡齿槽608的底部,螺纹槽606的内周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块607,螺纹块60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向杆605,定位杆605的端部与圆板5固定连接,卡齿槽608的内周壁与齿块406卡接,一次分离器皿6设置于二次蒸汽器皿7与圆板6之间,并在一次分离器皿6内设置反向漏斗601,且反向漏斗601内开设贯穿槽602,并让联动轴604由贯穿槽602与一次分离器皿6贯穿连接,然后在连接支架603将联动轴604与一次分离器皿6进行连接后,可使一次分离器皿6随着联动轴604进行旋转,并由于联动轴604内开设有螺纹槽606,且螺纹槽606的内周壁与螺纹块607以螺纹关系进行连接,而螺纹块607则固定于定向杆605的端部,以使螺纹块607自身无法进行转动,而基于此,能够使一次分离器皿6基于螺纹块607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能够使一次分离器皿6在液体加热的过程中,以旋转下移的方式缓慢对顶部位置的液体进行收集,从而达到对两种密度的液体进行分离的效果。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