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改性凹凸棒粘土/瓦楞玻纤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90154发布日期:2023-03-08 10:26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改性凹凸棒粘土/瓦楞玻纤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工业烟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改性凹凸棒粘土 /瓦楞玻纤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挥发性有机物(vocs)作为pm2.5和o3共同的关键前体物,其排放量的控制将有利于减少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vocs排放源非常复杂,涵盖了交通、工业、生活和农业四大类。据统计,化工、涂装、石化和印刷等工业源vocs排放最多,占总量的43%,其中低浓度vocs约占工业源vocs排放总量的50%。因此,如何有效控制低浓度vocs的排放是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
3.吸附法、生物法、低温等离子体和光催化氧化适合处理低浓度 vocs废气,其中吸附法是最为经典和常用的气体净化技术,具有工艺成熟、易于操作、能耗低、成本低廉、去除率高等优点,是目前工业vocs治理的主流技术之一。常见的吸附材料主要为活性炭、分子筛等多孔材料。但工业vocs 废气呈现出大风量、高湿度、含高沸点有机物等特征,使用传统活性炭存在高背压、脱附温度超过120℃易自燃且不耐湿等问题,同时分子筛制备条件苛刻、价格昂贵,一般企业难以承受其过高的使用成本。
4.凹凸棒石是一种天然的一维纳米级含水富镁铝硅酸盐黏土矿物,发达的孔道结构,内外比表面积大,使其具有特殊的吸附性能,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以及土壤修复等领域,是理想的环保材料。现有技术中,常将凹凸棒石作为粘结剂制备挤出式分子筛条、蜂窝陶瓷吸附剂等,如吴隆有等报道了将凹凸棒土和zsm-5分子筛原粉等混合制备苯系vocs气体吸附剂[cn202011129360.3],陈新德等将凹凸棒石与生物炭复合制备了对vocs有机废气、高cod的有机废水、重金属废水均具有较好吸附效果的吸附剂[cn202210266518.4],但这些材料依然难以同时满足大风量、低浓度、高湿度、含高沸点有机物等vocs废气的净化要求,急需进一步开发低廉、耐湿、抗风压的凹凸棒石吸附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的一种硅改性凹凸棒粘土/瓦楞玻纤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vocs吸附材料难以同时满足在大风量、低浓度、高湿度等场景下对vocs废气净化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s1、取凹凸棒粘土粉末放入马弗炉中进行焙烧;
[0008]
s2、取聚二甲基硅氧烷分散至分析纯为99.0%的氯仿溶液中,得到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
[0009]
s3、取s1中焙烧后的凹凸棒粘土粉末加入到s2中得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中,常温下持续搅拌,得到混合液a;
[0010]
s4、取s3中的混合液a进行抽滤,并将获取的滤饼样品放入坩埚中焙烧,得到改性凹凸棒粘土;
[0011]
s5、取s4中得到的改性凹凸棒粘土超声分散于硅溶胶中,得到混合硅溶胶;
[0012]
s6、取瓦楞玻璃纤维纸胚体放入s5中的混合硅溶胶中,完全浸润后取出,并烘干后进行焙烧,得到复合材料。
[0013]
进一步的,步骤s1中马弗炉的升温速率为1~10℃/min,焙烧温度为300~500℃,时间为1-10h。
[0014]
进一步的,步骤s2中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浓度值为0.001~0.01g/ml。
[0015]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凹凸棒粘土粉末与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配比为0.01~0.10g/ml,搅拌时间为60~600min。
[0016]
进一步的,步骤s4中坩埚的升温速率为1~10℃/min,焙烧温度为100~550℃,焙烧时间为1-10h。
[0017]
进一步的,步骤s5中硅溶胶的固含量为5%~50%;改性凹凸棒粘土和硅溶胶的配比为10~20g/l。
[0018]
进一步的,步骤s6中烘干的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12h;焙烧温度为300~550℃,焙烧时间为1-10h,升温速率为1~10℃/min。
[0019]
一种硅改性凹凸棒粘土/瓦楞玻纤的复合材料,通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得到。
[0020]
上述的硅改性凹凸棒粘土/瓦楞玻纤的复合材料在vocs净化中的应用。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2]
(1)本发明硅改性凹凸棒粘土/瓦楞玻纤的复合材料,通过以凹凸棒石粘土为vocs吸附剂,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便,节约生产成本。
[0023]
(2)本发明硅改性凹凸棒粘土/瓦楞玻纤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凹凸棒粘土进行疏水改性,提高了其疏水能力,增加了对vocs 的吸附容量。
[0024]
(3)本发明硅改性凹凸棒粘土/瓦楞玻纤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瓦楞玻璃纤维为载体,突破了耐高温、耐风压技术,满足大风量、高湿度、低浓度高沸点环境下对vocs的吸附浓缩和高温脱附需求。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发明中硅改性凹凸棒粘土/瓦楞玻纤复合材料的sem图;
[0026]
图2是本发明硅改性凹凸棒粘土/瓦楞玻纤复合材料与非改性凹凸棒粘土/瓦楞玻纤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对比图;
[0027]
图3是本发明硅改性凹凸棒粘土/瓦楞玻纤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9]
实施例1
[0030]
s1、取凹凸棒粘土粉末放入马弗炉中以5℃/min升温至350℃进行焙烧,并维持在350℃条件下2h。
[0031]
s2、取聚二甲基硅氧烷分散至分析纯为99.0%的氯仿溶液中,得到聚二甲基硅氧烷浓度为0.001g/ml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
[0032]
s3、取s1中焙烧后的凹凸棒粘土粉末加入到s2中得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中,持续搅拌30min,得到凹凸棒粘土粉末浓度为 0.01g/ml的混合液a。
[0033]
s4、取s3中的混合液a进行抽滤,并将获取的滤饼样品放入坩埚中以5℃/min升温至350℃焙烧2h,得到改性凹凸棒粘土。
[0034]
s5、取s4得到的改性凹凸棒粘土超声分散于固含量为20%的硅溶胶中,得到改性凹凸棒粘土浓度为10g/l的混合硅溶胶。
[0035]
s6、取圆柱瓦楞玻璃纤维胚体放入硅溶胶中,完全浸润后取出,放入马弗炉以5℃/min升温至450℃,焙烧3h,得到硅改性凹凸棒粘土/瓦楞玻纤的复合材料。
[0036]
实施例2
[0037]
s1、取凹凸棒粘土粉末放入马弗炉中以5℃/min升温至350℃进行焙烧,并维持在350℃条件下2h。
[0038]
s2、取聚二甲基硅氧烷分散至分析纯为99.0%的氯仿溶液中,得到聚二甲基硅氧烷浓度为0.005g/ml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
[0039]
s3、取s1中焙烧后的凹凸棒粘土粉末加入到s2中得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中,持续搅拌30min,得到凹凸棒粘土粉末浓度为 0.05g/ml的混合液a。
[0040]
s4、取s3中的混合液a进行抽滤,并将获取的滤饼样品放入坩埚中以5℃/min升温至350℃焙烧2h,得到改性凹凸棒粘土。
[0041]
s5、取s4得到的改性凹凸棒粘土超声分散于固含量为20%的硅溶胶中,得到改性凹凸棒粘土浓度为15g/l的混合硅溶胶。
[0042]
s6、取圆柱瓦楞玻璃纤维胚体放入硅溶胶中,完全浸润后取出,放入马弗炉以5℃/min升温至450℃,焙烧3h,得到硅改性凹凸棒粘土/瓦楞玻纤的复合材料。
[0043]
实施例3
[0044]
s1、取凹凸棒粘土粉末放入马弗炉中以5℃/min升温至350℃进行焙烧,并维持在350℃条件下2h。
[0045]
s2、取聚二甲基硅氧烷分散至分析纯为99.0%的氯仿溶液中,得到聚二甲基硅氧烷浓度为0.01g/ml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
[0046]
s3、取s1中焙烧后的凹凸棒粘土粉末加入到s2中得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中,持续搅拌30min,得到凹凸棒粘土粉末浓度为 0.1g/ml的混合液a。
[0047]
s4、取s3中的混合液a进行抽滤,并将获取的滤饼样品放入坩埚中以5℃/min升温至350℃焙烧2h,得到改性凹凸棒粘土。
[0048]
s5、取s4得到的改性凹凸棒粘土超声分散于固含量为20%的硅溶胶中,得到改性凹凸棒粘土浓度为20g/l的混合硅溶胶。
[0049]
s6、取圆柱瓦楞玻璃纤维胚体放入硅溶胶中,完全浸润后取出,放入马弗炉以5℃/min升温至450℃,焙烧3h,得到硅改性凹凸棒粘土/瓦楞玻纤的复合材料。
[0050]
参考图1,经sem表征,硅改性凹凸棒粘土/瓦楞玻纤的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呈现线状
结构,具有较高的过气能力。
[0051]
参考图2,实验结果表明:在50000h-1
空速、常温、饱和水蒸汽下(rh=100%)下,实施例2的硅改性凹凸棒粘土/瓦楞玻纤的复合材料吸附了1000mg/m3甲苯,表现出优异的vocs矿化活性,具有较高甲苯吸附浓缩性能,同时,其高效吸附使用时间增加了约230min,说明其吸附容量得到了极大提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