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进料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83067发布日期:2022-09-30 18:3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釜进料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反应釜进料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2.反应釜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
3.在热熔胶反应釜使用过程时,需要将反应原料投入到反应釜中。现有的投料方式都是人工直接将反应原料投入反应釜的进料口中,在投料的过程中容易扬起原料粉尘,并且原料在反应釜内进行混合,混合过程也会从反应釜进料口扬起原料粉尘,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4.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需设计一种设计合理、吸尘效果好的反应釜进料吸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反应釜进料吸尘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反应釜进料吸尘装置包括:
7.辅助架,所述辅助架设于反应釜进料口上方,所述辅助架包括进料仓、进料管和u型挡板,所述进料管连通进料仓与反应釜进料口,所述进料管的一端设于反应釜进料口的内部,所述u型挡板设于进料仓上方;
8.防尘罩,所述防尘罩设于辅助架上方,所述防尘罩内部中空,所述防尘罩包括下壳体、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包裹u型挡板,所述下壳体的进风口与进料仓连通,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相连,所述上壳体上端开设有吸尘口,所述上壳体呈梯台形;
9.吸附器,所述吸附器通过吸尘管一与吸尘口相连通,所述吸附器用于吸附原料粉尘。
10.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吸附器包括吸尘管一、主体、电机、抽风机、吸尘管二、过滤袋和出气口,所述电机固定于主体外侧,所述抽风机与电机相连,所述抽风机的一端与吸尘管一相连通,所述抽风机的另一端与吸尘管二相连通,所述进吸尘管二的另一端与主体内部连通,所述过滤袋设于主体内,所述出气口设于主体上端。
11.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辅助架还包括暂存板和支撑杆,所述暂存板与进料仓相连,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于暂存板下端。
12.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料管外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紧贴于反应釜进料口上端。
13.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盖板内部中空,所述盖板外部呈圆台形。
14.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料管下端为梯形截面。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反应釜进料吸尘装置结构简单,防尘罩一端与吸附器连通,防尘罩另一端包裹辅助架,通过吸附器吸附原料在投入进料仓时产生的粉尘,也可
通过吸附器吸附反应釜内原料混合产生的粉尘,保护了环境和工人的健康。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吸附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架剖面图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辅助架,11-进料仓,12-进料管,121-盖板,13-暂存板,14-u型挡板,2-反应釜,21-反应釜进料口,3-支撑杆,31-外杆,311-孔槽一,32-内杆,321-孔槽二,322-弹簧,323-突杆,33-支撑块,5-防尘罩,51-下壳体, 511-进风口,52-上壳体,521-吸尘口,6-吸附器,61-吸尘管一,62-主体,63
‑ꢀ
电机,64-抽风机,65-吸尘管二,66-过滤袋,67-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23.实施例1
24.辅助架1,所述辅助架1设于反应釜进料口21上方,所述辅助架1包括进料仓11、进料管12和u型挡板14,所述进料管12连通进料仓11与反应釜进料口21,所述进料管12的一端设于反应釜进料口21的内部,所述u型挡板14 设于进料仓11上方;
25.防尘罩5,所述防尘罩5设于辅助架1上方,所述防尘罩5内部中空,所述防尘罩5包括下壳体51、上壳体52,所述下壳体51包裹u型挡板14,所述下壳体51的进风口511与进料仓11连通,所述上壳体52与下壳体51相连,所述上壳体52上端开设有吸尘口521,所述上壳体52呈梯台形;
26.吸附器6,所述吸附器6通过吸尘管一61与吸尘口521相连通,所述吸附器6用于吸附原料粉尘。
27.现有的投料方式都是人工直接将反应原料投入反应釜2的进料口中,在投料的过程中容易将原料洒落至地面,污染环境;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需设计一种效果好、投料方便的反应釜进料吸尘装置。
28.进料仓11为梯形截面,所述进料仓11上端开口直径大于进料仓11下端开口,使进料仓11提供原料进料的同时兼具有临时原料存储的功能,投入大量原料至进料仓11时,原料可缓慢进入进料管12,所述进料管12一端焊接于进料仓11的下端开口,防止原料从进料管12与进料仓11的接口处泄漏,所述进料管12的另一端设于反应釜2内部,即进料管12的另一端插入反应釜进料口21 内部,可防止原料从反应釜进料口21泄漏;所述u型挡板14焊接于进料仓11 的上端,所述u型挡板14高出进料仓11可有效减少进料仓11内的原料掉落至地上;
29.防尘罩5设于辅助架1上方,所述防尘罩5一端焊接在反应釜2上,所述防尘罩5内部中空,所述下壳体51包裹u型挡板14,下壳体51的左右端面钢板和后端面钢板置于u型挡板14的下方,下壳体51的前端面钢板置于进料仓 11的上方,即下壳体51的进风口511与进料仓11连通,不影响原料投入进料仓11内,上壳体52焊接于下壳体51上方,所述上壳体52上端
开设有吸尘口 521,所述上壳体52呈梯台形,所述吸尘口521为圆形通孔,上壳体52朝着吸尘口521的方向截面积逐渐变小,可提高原料粉尘的抽取效果;
30.吸附器6内的抽风机64通过吸尘管一61将防尘罩5内的原料粉尘吸附,将原料粉尘储存在吸附器6内部。
31.实施例2
32.所述吸附器6包括吸尘管一61、主体62、电机63、抽风机64、吸尘管二 65、过滤袋66和出气口67,所述电机63固定于主体62外侧,所述抽风机64 与电机63相连,所述抽风机64的一端与吸尘管一61相连通,所述抽风机64 的另一端与吸尘管二65相连通,所述进吸尘管二65的另一端与主体62内部连通,所述过滤袋66设于主体62内,所述出气口67设于主体62上端。
33.在混合过程中,所述吸附器6通过吸尘管一61与吸尘口521相连通,将进料仓11扬起的粉尘空气经抽风机64抽入至吸附器6的主体62内,原料粉尘进入主体62内被过滤袋66过滤,粉尘在过滤袋66内收集,处理后的粉尘空气经出气口67排出,通过吸附器6减少空气中原料粉尘污染,优化了工作环境。
34.实施例3
35.所述辅助架1还包括暂存板13和支撑杆3,所述暂存板13与进料仓11相连;所述支撑杆3对称设置于暂存板13下端;所述暂存板13焊接于进料仓11 的一端,所述暂存板13与地面平行设置,所述暂存板13为钢板,所述暂存板 13可临时存放装有原料的编织袋,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36.所述支撑杆3对称设置于暂存板13的下端,所述支撑杆3可增加反应釜进料辅助架的整体稳定性,使原料在投料过程中辅助架不易倾倒。所述支撑杆3 包括外杆31、内杆32和支撑块33,所述外杆31的上端与暂存板13的下端固定,所述外杆31内部中空,所述外杆31侧边设有若干个等间距的孔槽一311,所述内杆32设于外杆31内部,所述内杆32的孔槽二321内设有弹簧322,所述弹簧322一端与孔槽二321的端面相连,所述弹簧322另一端连接有突杆323,所述突杆323的一端插入孔槽一311内,所述支撑块33设于内杆32下端。外杆31通过螺栓连接于暂存板13的下端,弹簧322的一端固定在孔槽二321内部端面,弹簧322的另一端与突杆323固定,向里按压突杆323,使突杆323从外杆31的孔槽一311外部内缩至内杆32的孔槽二321内部,移动内杆32,将内杆32的孔槽二321对准外杆31其他位置的孔槽一311,放开突杆323,突杆 323在弹簧322的推动下,突杆323从内杆32的孔槽二321内部滑出至外杆31 的孔槽一311外部,使内杆32卡住在外杆31上,调节支撑杆3的高度,进而改变辅助架1的高度,满足不同高度需求。
37.实施例4
38.所述进料管12外部设有盖板121,所述盖板121紧贴于反应釜进料口21上端,所述盖板121呈圆环状,所述盖板121内圆环的直径略大于进料管12的外圆环直径,盖板121可在进料管12上滑动;所述盖板121外圆环直径略大于反应釜进料口12的外圆环直径,所述盖板121可盖住反应釜进料口12,通过盖板121可盖住反应釜进料口12,减少反应釜2内原料从反应釜进料口12飘出,减少环境污染。
39.实施例5
40.所述盖板121内部中空,所述盖板121外部呈圆台形,所述盖板121外部圆台直径沿
着原料进入反应釜2方向增大,通过所述盖板121的形状,使盖板 121更紧密的盖住反应釜进料口21,减少反应釜2内的原料从反应釜进料口21 飘出,减少环境污染。
41.实施例6
42.所述进料管12下端为梯形截面,所述进料管12下端开口逐渐增大,有利于进料仓11的原料从进料管12快速出料至反应釜2内,也可有效避免原料在进料管12堵塞。
43.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