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碱生产用粉尘吸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8140发布日期:2022-08-03 01:50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碱生产用粉尘吸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碱粉尘收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烧碱生产用粉尘吸收设备。


背景技术:

2.纯净的氢氧化钠是白色的固体,极易溶解于水,它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而逐步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其相对密度2.130。熔点318.4℃。沸点1390℃。市售烧碱有固态和液态两种:纯固体烧碱呈白色,有块状、片状、棒状、粒状,质脆;纯液体烧碱为无色透明液体。固体烧碱有很强的吸湿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水溶液呈碱性,有滑腻感;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丙酮、乙醚。腐蚀性极强,对纤维、皮肤、玻璃、陶瓷等有腐蚀作用。与金属铝和锌、非金属硼和硅等反应放出氢;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与酸类起中和作用而生成盐和水,而在生产烧碱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会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烧碱生产用粉尘吸收设备,来解决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危害身体健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烧碱生产用粉尘吸收设备。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烧碱生产用粉尘吸收设备,包括收尘罩以及收尘风机,所述收尘罩顶部通过管道与收尘风机连接,所述的收尘风机出风口通过管道与设置在溶解桶上的进料斗连接,所述溶解桶内由上至下设有收集室与溶解室;
5.所述收集室包括有输水管道以及设置在搅拌室底部的导料板组件,所述输水管道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导料板组件包括有一体连接的第一导料板和第二导料板,所述第一导料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收集室底部,所述第二导料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导料板较低的一端上,且所述第二导料板开设有通向所述溶解室内的出料口。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溶解室的底部设有排料口,所述溶解室内包括有用于传导溶剂的溶剂管道、安装在所述第一导料板正下方的固定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板底部的搅拌机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导料板至少设有两块,且所述第一导料板成倒v型设置在所述收集室的底部,且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导料板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与溶解室内壁贴合的搅拌叶,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保护驱动电机的遮挡保护罩。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溶解桶的内壁与导料板板组件上均为防腐蚀材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溶解桶的外壁上设有用于观察溶解室内的观察玻璃。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收尘罩、收尘风机以及溶解桶,由收尘风机通过管道向收尘罩传导吸力,收尘罩将粉尘吸入通过管道导入至溶解桶内,由溶解桶完成对粉尘的溶解工作。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输水管道道、雾化喷头以及导料板组件,输水管道道将水流导入至雾化喷头中,雾化喷头喷洒出的水介质与粉尘接触后,粉尘混入水介质中并落入至导料板组件上,随着第一导料板的倾斜方向,携带粉尘的水介质向较低处的第二导料板移动,并通过第二导料板上的出料口掉落至溶解室内。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2中的a部出料口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收尘罩;2、收尘风机;3、进料斗;4、溶解桶;5、观察玻璃;6、输水管道道;7、雾化喷头;8、电机保护罩;9、第一导料板;10、第二导料板;11、溶剂管道;12、转轴;13、驱动电机;14、出料口;15、搅拌叶;16、倾斜部;17、出料口;18、出料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烧碱生产用粉尘吸收设备,包括收尘罩1以及收尘风机2,收尘罩1顶部通过管道与收尘风机2连接,收尘风机2出风口通过管道与设置在溶解桶4上的进料斗3连接,溶解桶4内由上至下设有收集室与溶解室;
20.收集室包括有输水管道道6以及设置在搅拌室底部的导料板组件,输水管道道6连接有雾化喷头7,在该实施例中,为保证雾化喷头7的喷洒效果,输水管道道6设置在收集室中间位置,且输水管道道6上设有多个雾化喷头7,收集室还包括有导料板组件,导料板组件包括有一体连接的第一导料板9和第二导料板10,第一导料板9 倾斜设置在收集室底部,第二导料板10连接在第一导料板9较低的一端上,且第二导料板10开设有通向溶解室内的出料口17,在该实施例中,为加强出料口17的导料效率,在出料口17的一周设有倾斜部16,且出料口17的底部连接有的导料管18;
21.在生产烧碱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会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收尘罩1、收尘风机2以及溶解桶4,由收尘风机2通过管道向收尘罩1传导吸力,收尘罩1将粉尘吸入通过管道导入至溶解桶4内,由溶解桶4完成对粉尘的溶解工作;
22.由于烧碱产生的粉尘含有氢氧化钠,极易溶解于水,进一步的,通过设有输水管道
道6道6、雾化喷头7以及导料板组件,输水管道道6道6将水流导入至雾化喷头7中,雾化喷头7喷洒出的水介质与粉尘接触后,粉尘混入水介质中并落入至导料板组件上,随着第一导料板9的倾斜方向,携带粉尘的水介质向较低处的第二导料板10移动,通过第二导料板10上的出料口17掉落至溶解室内。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溶解室的底部设有排料口14,在该实施例中,排料口14连接由排出管道,且排出管道上设有调节阀门,溶解室内包括有用于传导溶剂的溶剂管道11、安装在第一导料板9正下方的固定板以及安装在固定板底部的搅拌机构,该方式有效回收利用了烧碱产生的粉尘,通过将粉尘溶解并制成溶液,且该溶液具备一定的回收价值。
2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料板10至少设有两块,且第一导料板9成倒v型设置在收集室的底部,且固定板的两端均与第一导料板9连接。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搅拌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13以及与驱动电机13连接的转轴12,转轴12上设有与溶解室内壁贴合的搅拌叶15,固定板上设有用于保护驱动电机13的遮挡保护罩8。
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溶解桶4的内壁与导料板板组件上均为防腐蚀材质。
2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溶解桶4的外壁上设有用于观察溶解室内的观察玻璃5。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首先,由收尘风机2通过管道向收尘罩1传导吸力,收尘罩1将粉尘吸入通过管道导入至溶解桶4内,收尘风机2导入的粉尘通过进料斗3进入到溶解桶4内的收集室中,收集室内输水管道道6将水流导入至雾化喷头7中,雾化喷头 7喷洒出的水介质与粉尘接触后,粉尘混入水介质中并落入至导料板组件上,粉尘混入水介质中并落入至导料板组件上,随着第一导料板 9的倾斜方向,携带粉尘的水介质向较低处的第二导料板10移动,通过第二导料板10上的出料口17掉落至溶解室内,完成溶解工作。
2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