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试管用的底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0322发布日期:2022-07-19 21:48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定试管用的底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试管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定试管用的底座装置。


背景技术:

2.试管是生物、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使用方便,已广泛使用于医院,检验机构等,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欢迎。
3.为了对试管内的待检体进行检测,需通过一支架对其进行固定,而后将装有试管的支架放入仪器中,及实现对待检体的安装,现有的支架包括两放置盘,两放置盘之间具有间隔,在一放置盘上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用于对试管进行限位,另一放置盘为平面,用于对试管的底部提供支撑。
4.现有的支架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没有对试管进行固定处理,易导致试管出现晃动的情况,及影响对待检体的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试管用的底座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当中的一种固定试管用的底座装置,包括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设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放置盘和设于所述第一放置盘上的若干个柔性插接组件,一所述柔性插接组件与一所述限位孔相对设置;
7.所述柔性插接组件包括限制套和若干个凸起部,所述限制套与所述第一放置盘连接,所述限制套远离所述第一放置盘的一端沿所述限位孔的方向延伸,所述限制套包括平直部和沿所述平直部径向延伸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靠近所述平直部一端的尺寸由大至小向另一端逐渐延伸;
8.所述若干个凸起部周向阵列在所述限制套的内壁。
9.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插接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放置盘上。
10.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插接组件还包括卡合部和限位部,所述卡合部和所述限位部依次连接在所述限制套上,在所述第一放置盘上设有与所述卡合部相配合的孔体。
11.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沿所述卡合部的端部呈径向扩散,所述卡合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限制套的横截面积。
12.进一步地,所述限制套为上下开口的桶状体结构,且在所述限制套的外侧设有挤压部。
13.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的一端与所述限制套的端口在同一平面上,且所述凸起部的侧壁呈弧形设置。
14.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二放置盘,所述若干个限位孔设于所述第二放置盘上,所述第一放置盘与所述第二放置盘之间连接有柱体,所述柱体设有多个等距排列在所述支架上。
15.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插接组件由橡胶材质构成。
16.综上所述,本实用的有益效果为:
17.通过柔性插接组件的设置,说明可对试管的尾部进行固定处理,并且限制套远离第一放置盘的一端沿限位孔的方向延伸,说明试管安装在支架上时,试管的端部以及靠近端部的部位位置均可进行固定处理,并且为进一步加固试管的稳定,在柔性插接组件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凸起部,利用凸起部可对试管的部分侧壁进行固定处理,本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对试管进行固定而出现晃动的问题,及避免因试管的晃动而对待检体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柔性插接组件的立体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柔性插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22.图中:1、支架;101、第一放置盘;102、第二放置盘;103、柱体;2、限位孔;3、柔性插接组件;301、限制套;3011、平直部;3012、弯曲部;3013、卡合部;3014、限位部;3015、挤压部;302、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固定试管用的底座装置,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支架1上的若干个限位孔2和若干个柔性插接组件3,且一个限位孔2与一个柔性插接组件3呈相对设置,其中;
27.支架1具体包括第一放置盘101与第二放置盘102,限位孔2设置在第二放置盘102上,柔性插接组件3设置在第一放置盘101上,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没有对试管进行固定而出现晃动的情况,及柔性插接组件3包括限制套301和若干个凸起部302,限制套301与第一放置盘101连接,限制套301远离第一放置盘101的一端沿限位孔2的方向延伸,限制套301包括平直部3011和沿平直部3011径向延伸的弯曲部3012,弯曲部3012靠近平直部3011一端的
尺寸由大至小向另一端逐渐延伸,若干个凸起部302周向阵列在限制套301的内壁,则将试管放置在支架1上时,试管的一端穿过一限位孔2并插进对应的柔性插接组件3内,利用弯曲部3012可对试管的尾端进行逐步的固定处理,因弯曲部3012靠近平直部3011一端的尺寸由大至小向另一端逐渐延伸,该设置及确保对试管尾部的夹紧程度,并且为进一步加固试管处在该位置的稳定性,及凸起部302具体设置在平直部3011上,利用凸起部302对试管的侧壁进行固定处理,采用尾端及尾端侧壁双步固定,及避免试管在检测时出现晃动的情况,并且为便于试管进入柔性插接组件3内,其中凸起部302的一端与限制套301的端口在同一平面上,且凸起部302的侧壁呈弧形设置,利用弧形的角度,为试管进入柔性插接组件3内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柔性插接组件3可由橡胶材质构成(实例并非限定)。
28.进一步地,柔性插接组件3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放置盘101上,其中柔性插接组件3还包括卡合部3013和限位部3014,卡合部3013和限位部3014依次连接在限制套301上,在第一放置盘101上设有与卡合部3013相配合的孔体,采用拆卸的方式,及可针对性地对柔性插接组件3进行更换,及有效地保障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更换零部件的成本。
29.此外,在一些实际情况中,其限位部3014设置在卡合部3013的端部并呈径向扩散,卡合部3013的横截面积大于限制套301的横截面积,及在进行取出试管步骤时,避免因抽取里过大而出现柔性插接组件3脱离第一放置盘101的情况,利用限位部3014保障限制套301处在该位置的稳定。
30.进一步地,限制套301为上下开口的桶状体结构,且在限制套301的外侧设有挤压部3015,及在拆卸柔性插接组件3时,通过挤压部3015方便工作人员对柔性插接组件3的外侧施加力,及柔性插接组件3整体产生形变,具有拆卸方便的效果,并且在实际情况中,挤压部3015具体可设置在靠近卡合部3013的端部,及针对性地让柔性插接组件3与第一放置盘101的连接处产生形变,达到省力的目的。
31.为避免试管在放入支架1中,出现部分位置倾斜的情况,及第一放置盘101与第二放置盘102之间有间隔,及在具体操作时,可让第二放置盘102处于试管中段以上的位置,及对试管的上端位置进行限位处理,并且为保障第一放置盘101与第二放置盘102之间的平稳,在第一放置盘101与第二放置盘102之间还连接有多个柱体103,且多个柱体103等距排列在支架1上,及增加支架1整体的稳定。
32.综上,本实施例当中的一种固定试管用的底座装置,相对于传统的试管固定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3.1.通过柔性插接组件3的设置,说明可对试管的尾部进行固定处理,并且限制套301远离第一放置盘101的一端沿限位孔2的方向延伸,说明试管安装在支架1上时,试管的端部以及靠近端部的部位位置均可进行固定处理,并且为进一步加固试管的稳定,在柔性插接组件3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凸起部302,利用凸起部302可对试管的部分侧壁进行固定处理,本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对试管进行固定而出现晃动的问题,及避免因试管的晃动而对待检体造成影响。
34.2.当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部分柔性插接组件3损坏的情况,及通过柔性插接组件3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放置盘101上,说明可针对性地对柔性插接组件3进行更换,有效地保障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更换零部件的成本。
35.3.通过挤压部3015的设置,及在拆卸柔性插接组件3时,通过挤压部3015方便工作
人员对柔性插接组件3的外侧施加力,具有拆卸方便的效果,并且在实际情况中,挤压部3015具体可设置在靠近卡合部3013的端部,及针对性地让柔性插接组件3与第一放置盘101的连接处产生形变,达到省力的目的。
3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7.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