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苏氨酸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86882发布日期:2022-08-27 02:3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苏氨酸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苏氨酸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苏氨酸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2.苏氨酸是一种脂肪族氨基酸,微甜,因结构与苏糖相似而得名,在人体和动物所必需的氨基酸中,苏氨酸是仅次于蛋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的第四种氨基酸。目前主要用于医药、化学试剂、食品强化剂、饲料添加剂等方面。在食品中添加,可以弥补食品中流失的营养,起到促进生长,缓解疲劳的作用;在饲料中添加,可促进未成年猪仔和家禽的生长,降低动物氨的排泄,减轻环境污染;在医药方面,可用于配置氨基酸输液和综合氨基酸制剂,并且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和抗脂肪肝的作用。
3.经检索,中国2020年9月8日公开了专利公开号为cn211435998u的一种苏氨酸清洁生产装置,其大致描述为,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搅拌槽,外壳的一侧安装有与搅拌槽连通的排液管,外壳的上方安装有封闭盖,封闭盖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调节液压缸,调节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贯穿封闭盖并固定连接有搅拌座。
4.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在搅拌槽内的左右移动,配合伺服电机驱动搅拌座转动,使得第一搅拌轴和多个第二搅拌轴一起转动并搅拌,该搅拌方式仅通过增加搅拌叶的占用面积以增加搅拌效果,但并未完全发挥搅拌叶的利用效果,且加工完成后,外壳的内壁黏附较多的原料,不便于清理,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苏氨酸生产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未完全发挥搅拌叶的利用效果,且加工完成后,外壳的内壁黏附较多的原料,不便于清理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苏氨酸生产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右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上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箱体的顶端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箱体与转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套设有转筒,转筒的顶端与箱体的内上侧壁固定连接,转筒上固定套设有有第一齿轮,转盘上开设有多个转孔,转孔内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的顶端与箱体的内上侧壁转动连接,第二转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限位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所述转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毛刷,所述箱体的底端开设有排料口,排料口内连接有排料管,排料管的底端连接有阀门。
9.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锥形罩,所述转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上通过多个连接柱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毛刷,第二毛刷位于锥形罩内。
10.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箱,进料箱的底端连通有进料管,进料管的底端与进料口连接。
11.再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底端的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支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垫块。
12.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箱体的前端设置有透明观察板。
13.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与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杆。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苏氨酸生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该苏氨酸生产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使电机带动转盘转动,使转盘带动第二齿轮围绕第一齿轮转动,以便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转动,以通过多个连接杆带动多个搅拌叶围绕第一齿轮转动的同时产生自转,以提高搅拌效果,同时通过转盘带动连接板转动,使连接板通过第一毛刷对箱体的内壁进行清理,提高使用便捷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前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箱体;2、固定环;3、转盘;4、电机;5、转筒;6、第一齿轮;7、第一转杆;8、第一限位板;9、第二限位板;10、第二转杆;11、第二齿轮;12、连接杆;13、搅拌叶;14、连接板;15、第一毛刷;16、排料管;17、锥形罩;18、固定杆;19、安装板;20、第二毛刷;21、进料箱;22、进料管;23、支腿;24、透明观察板;25、加固杆;26、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5,一种苏氨酸生产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右端开设有进料口,箱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固定环2上转动连接有转盘3,箱体1的顶端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贯穿箱体1与转盘3的顶端固定连接,电机4的输出端转动套设有转筒5,转筒5的顶端与箱体1的内上侧壁固定连接,转筒5上固定套设有有第一齿轮6,转盘3上开设有多个转孔,转孔内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转杆7,第一转杆7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8和第二限位板9,第二限位板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10,第二转杆10的顶端与箱体1的内上侧壁转动连接,第二转杆10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11,第二齿轮11与第一齿轮6啮合,第二限位板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13,转盘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14,连接板14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毛刷15,箱体1的底
端开设有排料口,排料口内连接有排料管16,排料管16的底端连接有阀门,通过设置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11,使电机4带动转盘3转动,使转盘3带动第二齿轮11围绕第一齿轮6转动,以便于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11啮合转动,以通过多个连接杆12带动多个搅拌叶13围绕第一齿轮6转动的同时产生自转,以提高搅拌效果,同时通过转盘3带动连接板14转动,使连接板14通过第一毛刷15对箱体1的内壁进行清理。
24.还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锥形罩17,通过锥形罩17对物料集中至一点进行排料,转盘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8,固定杆18上通过多个连接柱26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9,安装板19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毛刷20,第二毛刷20位于锥形罩17内,通过第二毛刷20对锥形罩17的内壁进行清理,箱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箱21,进料箱21的底端连通有进料管22,进料管22的底端与进料口连接,箱体1的底端的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腿23,支腿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垫块,箱体1的前端设置有透明观察板24,通过透明观察板24对箱体1的内部进行观察,安装板19与固定杆18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杆25,通过加固杆25增加安装板19和固定杆18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25.综上所述,该苏氨酸生产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进料箱21将物料倒入箱体1的内部,然后开启电机4,使电机4带动转盘3转动,使转盘3带动第二齿轮11围绕第一齿轮6转动,以通过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11啮合转动带动连接杆12移动,以通过多个连接杆12带动多个搅拌叶13围绕第一齿轮6转动的同时产生自转对物料进行搅拌,同时通过电机4带动连接板14转动,以通过连接板14带动第一毛刷15对箱体1的内壁进行清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