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吸附净化与布袋除尘复合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80827发布日期:2023-01-31 19:0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气吸附净化与布袋除尘复合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气吸附净化与布袋除尘复合塔。


背景技术:

2.干法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技术,是利用活性碳吸附性能。适合我国环保、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政策发展,满足大型钢铁装备、技术先进、生产高效、资源循环、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指导思想。对烧结烟气中so2浓度、nox浓度、温度的变化适应能力强,同时脱硫副产物可回收利用;
3.本实用新型以活性碳干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为例进行说明:活性碳脱硫工艺原理:基于so2在活性焦表面的吸附和催化作用,烟气中的so2在120~160℃的温度下,与烟气中氧气、水蒸汽发生反应成为硫酸吸附在活性碳孔隙内物理吸附so2→
so2(so2吸附在活性碳微细孔中),化学吸附so2+o2→
so3、so3+nh2o

h2so4+(n-1)h2o,脱硝时喷nh3,向硫酸盐转化(靠nh3/so2)、h2so4+nh3→
nh4hso
4、
nh4hso4+nh3→
(nh4)2so
4,
脱硝机理:喷氨气进行脱硝,活性碳作为脱除no
×
的催化剂,no
×
和nh3在约温度120~160℃下,在碳基表面发生催化反应,将no
×
分解为n2和h2o,或硫酸铵,吸附于活性碳上,活性碳除尘原理:由于活性碳自身的吸附特性,活性碳吸附层相当于高效颗粒层过滤器,在惯性碰撞和拦截效应作用下,烟气中的粉尘颗粒在床层内部不同部位被捕集,完成烟气除尘净化过程;
4.活性碳吸附的尘和细小的活性碳从再生反应器里排出。吸附能力下降的活性碳,经过净化再生。活性焦恢复吸附性能,可循环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烟气吸附净化与布袋除尘复合塔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烟气吸附净化与布袋除尘复合塔。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烟气吸附净化与布袋除尘复合塔,包括原烟气室、烟气吸附净化室、布袋除尘室、净烟气室、布袋除尘室花板、布袋除尘室滤袋、吸附剂进料口、吸附剂出料口以及除尘灰外排口,所述烟气吸附净化室与原烟气室相连,所述布袋除尘室与左、右侧的烟气吸附净化室相连,所述布袋除尘室与上部的净烟气室相连,所述烟气吸附净化室上部设有吸附剂进料口、下部设有吸附剂出料口,所述布袋除尘室设有除尘灰外排口,所述复合塔,烟气由原烟气室水平通过烟气吸附净化室净化后进入布袋除尘室,经过吸附净化和布袋除尘后的烟气经净烟气室排出。
8.优选的,所述烟气吸附净化与布袋除尘复合塔,由五个部分组成,所述烟气吸附净化与布袋除尘复合塔左右两侧均各有一个原烟气室和烟气吸附净化室,且中间为布袋除尘室。
9.优选的,所述烟气吸附净化室内上下通体,且室内设有缓冲板,所述原烟气室内设有导流板。
10.优选的,所述原烟气室水平通过烟气吸附净化室进行脱硫、脱硝后进入布袋除尘室内除尘,所述的净烟气室下部与布袋除尘室相。
11.优选的,所述布袋除尘室在中间,且布袋除尘室左右两侧设有原烟气室、烟气吸附净化室,共同组成了一组净化塔,每个工程可根据烟气量和污染物浓度选择若干组净化塔,所述布袋除尘室左右均与烟气吸附净化室相连,上部为净烟气室,下部设有下锥斗及除尘灰外排口。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烟气由原烟气室水平通过烟气吸附净化室净化后进入布袋除尘室除尘,经过吸附净化和布袋除尘后的烟气穿过布袋除尘室花板层后进入净烟气室,并通过烟道外排,实现了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本结构节省了占地面积,得到了很好的脱硫、脱硝、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烟气吸附净化与布袋除尘复合塔侧视图;
15.图2为烟气吸附净化与布袋除尘复合塔剖面图。
16.图中:1、烟气室;2、烟气吸附净化室;3、布袋除尘室;4、净烟气室;5、布袋除尘室花板;6、布袋除尘室滤袋;7、吸附剂进料口;8、吸附剂出料口;9、除尘灰外排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8.参照图1-2,一种烟气吸附净化与布袋除尘复合塔,包括原烟气室1、烟气吸附净化室2、布袋除尘室3、净烟气室4、布袋除尘室花板5、布袋除尘室滤袋6、吸附剂进料口7、吸附剂出料口8以及除尘灰外排口9,烟气吸附净化室2与原烟气室1相连,布袋除尘室3 与左、右侧的烟气吸附净化室2相连,布袋除尘室3与上部的净烟气室4相连,烟气吸附净化室2上部设有吸附剂进料口7、下部设有吸附剂出料口8,布袋除尘室3设有除尘灰外排口9,复合塔,烟气由原烟气室1水平通过烟气吸附净化室2净化后进入布袋除尘室3,经过吸附净化和布袋除尘后的烟气经净烟气室4排出,烟气由原烟气室 1水平通过烟气吸附净化室2净化后进入布袋除尘室3除尘,经过吸附净化后由布袋除尘室滤袋6过滤后,净烟气穿过布袋除尘室花板层 5后进入净烟气室4,并通过烟道外排。
19.进一步的,参照图2可以得知,烟气吸附净化与布袋除尘复合塔,由五个部分组成,烟气吸附净化与布袋除尘复合塔左右两侧均各有一个原烟气室1和烟气吸附净化室2,且中间为布袋除尘室3,烟气从原烟气室1、烟气吸附净化室2、布袋除尘室3、净烟气室4排出,是烟气最流畅的途径。
20.进一步的,参照图2可以得知,烟气吸附净化室2内上下通体,且室内设有缓冲板,原烟气室1内设有导流板。
21.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2可以得知,原烟气室1水平通过烟气吸附净化室2进行脱硫、脱硝后进入布袋除尘室3内除尘。
22.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2可以得知,布袋除尘室3在中间,且布袋除尘室3左右两侧设有原烟气室1、烟气吸附净化室2,共同组成了一组净化塔,每个工程可根据烟气量和污染物浓度选择若干组净化塔,两个烟气吸附净化室2与布袋除尘室3组合起来,组成一个复合塔,室与室之间不设隔板,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制造设备钢材用量。并且使烟气流动更加顺畅从而降低了净化塔的阻力。
23.本实用新型中,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故不在多加赘述。
24.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25.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以及垂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与此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