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油烟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45822发布日期:2022-12-07 00:0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机油烟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压缩机油烟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
3.经过大量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栏:申请号cn202120310308.1,公开号:cn214551973u,公开了一种压缩机油站排油烟风机的油气回收装置。包括油雾分离器、丝网除沫器、排油烟风机、排油烟管线、翅片管、排气管线、排液管线,油雾分离器是由上下两部分结构组成,二者通过法兰、垫片紧固连接,油雾分离器内上部置有丝网除沫器,左上侧壁设有内外通透的排气口,该排气口上连接着排气管线,油雾分离器左下侧壁设有液位计,右侧壁设有内外通透的进气口,该进气口上连接着翅片管,翅片管与排油烟管连接,排油烟管为水平设置,油雾分离器底部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上连接着排液管线,排油烟管端面置有排油烟风机。本实用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增设了一段翅片管及油雾分离器,降低油烟中油气含量,保护了生产现场的安全环境。
4.综上所述,该装置可以降低油烟中油气含量,保护了生产现场的安全环境,但是该装置无法直接将油气中的液体和气体分离,导致排出的气体中还含有少量的液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油烟回收装置,具备将气体和液体分离,液体回收利用,过滤干净的气体排出,保护环境的,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对回收箱内部进行清理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油烟回收装置无法将气液分离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缩机油烟回收装置,包括平板、盖板、泵体、风机和玻璃纤维滤网,所述平板上表面一侧安装有回收箱,所述平板上表面另一侧安装有泵体,所述回收箱背离泵体的一侧开设有插孔,所述玻璃纤维滤网从插孔插入回收箱内部,所述回收箱与泵体相对的一侧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背离回收箱的一侧安装有机壳,所述机壳内部对称焊接有支架,两个支架相对的一端安装有风机,所述回收箱顶部两侧分别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盖板底部两侧分别焊接有插杆,两个所述插杆分别插入两个固定孔内部。
7.优选的,所述回收箱内部背离插孔的一侧开设有插槽,玻璃纤维滤网插入回收箱内部的一侧插入插槽内,玻璃纤维滤网背离回收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把手,玻璃纤维滤网与插孔接触的位置安装有第一密封垫。通过插槽,给玻璃纤维滤网提供侧向支撑力,防止玻璃纤维滤网发生晃动,使用第一把手,可以将玻璃纤维滤网从回收箱内部取出清理,第一密封垫,可以有效的防止漏气。
8.优选的,所述插孔下方的回收箱一侧安装有进料管。通过进料管,油气混合物,进
入回收箱内部。
9.优选的,所述泵体与回收箱相对的一侧安装有吸水管,吸水管伸入回收箱内部。通过吸水管,泵体将回收箱内部的液体抽出来。
10.优选的,所述泵体背离回收箱的一侧安装有出水管。通过出水管,泵体将液体向外排出。
11.优选的,所述盖板顶部安装有第二把手,盖板与回收箱接触的位置安装有第二密封垫。通过第二把手,可以将盖板抬起来,第二密封垫防止漏气。
12.优选的,所述出气管内部与机壳内部连通,机壳两侧贯通。通过内部连通,气流从出气管进入机壳内部,再从机壳排出。
13.优选的,所述平板下表面四角处分别安装有底座。通过底座,给平板提供支撑力。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玻璃纤维滤网和风机,油气混合物从进料管进入回收箱内部,通过重力,液体沉降在回收箱底部,气体上升从出气管排出,启动风机,风机向出气管外吹气,加快气体的流动,气体在上升时会穿过玻璃纤维滤网,玻璃纤维滤网将气体中含有的水分吸附,水分在玻璃纤维滤网内部聚集,受到重力的作用,水分会穿过玻璃纤维滤网,流到回收箱底部,达到了将气体和液体分离,液体回收利用,过滤干净的气体排出,保护环境的效果。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孔、插杆和第二密封垫,回收箱通过插杆和固定孔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密封垫可以防止在油气分离时,发生漏气,使用盖板上的第二把手,将盖板往上提,使插杆与固定孔分离,就可以将盖板打开,对回收箱内部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再使用第二把手将插杆插入固定孔内,达到了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对回收箱内部进行清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座;2、平板;3、回收箱;4、进料管;5、第一把手;6、盖板;7、第二把手;8、出气管;9、机壳;10、泵体;11、吸水管;12、出水管;13、风机;14、支架;15、插槽;16、插孔;17、玻璃纤维滤网;18、第一密封垫; 19、插杆;20、固定孔;21、第二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
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7.实施例一
28.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压缩机油烟回收装置,该装置连接外接电源,包括平板2、泵体10、风机13和玻璃纤维滤网17,平板2上表面一侧安装有回收箱3,平板2上表面另一侧安装有泵体10,平板2下表面四角处分别安装有底座1,回收箱3背离泵体10的一侧开设有插孔16,玻璃纤维滤网 17从插孔16插入回收箱3内部,回收箱3内部背离插孔16的一侧开设有插槽 15,玻璃纤维滤网17插入回收箱3内部的一侧插入插槽15内,玻璃纤维滤网 17背离回收箱3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把手5,玻璃纤维滤网17与插孔16接触的位置安装有第一密封垫18,插孔16下方的回收箱3一侧安装有进料管4,回收箱3与泵体10相对的一侧安装有出气管8,出气管8背离回收箱3的一侧安装有机壳9,机壳9内部对称焊接有支架14,两个支架14相对的一端安装有风机 13,出气管8内部与机壳9内部连通,机壳9两侧贯通,泵体10与回收箱3相对的一侧安装有吸水管11,吸水管11伸入回收箱3内部,泵体10背离回收箱 3的一侧安装有出水管12,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风机13和泵体10的提供司空见惯,其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29.基于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油气混合物通过进料管4进入回收箱3 内部,收到重力的影响,液体沉淀在回收箱3底部,气体从出气管8排出,启动风机13,风机13将气体向外吹,加快气体的流动,气体在进入出气管8之前会经过玻璃纤维滤网17,玻璃纤维滤网17将气体中含有的水分吸附,去除水分的气体进入出气管8,水分在玻璃纤维滤网17内部聚集,受到重力的作用,水分会穿过玻璃纤维滤网17,流到回收箱3底部,启动泵体10,泵体10通过吸水管11将回收箱3内部的液体抽出去,再通过出水管12排出,排出的液体可以循环使用,使用第一把手5可以将玻璃纤维滤网17从回收箱3内部抽出去,对玻璃纤维滤网17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再通过插孔16将玻璃纤维滤网17 插入回收箱3内部,第一密封垫18可以保证玻璃纤维滤网17与插孔16接触的位置不会漏气。
30.实施例二
31.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压缩机油烟回收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盖板6、第二把手7、插杆19和固定孔20,回收箱3 顶部两侧分别开设有固定孔20,盖板6底部两侧分别焊接有插杆19,两个插杆 19分别插入两个固定孔20内部,盖板6顶部安装有第二把手7,盖板6与回收箱3接触的位置安装有第二密封垫21。
32.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把手7,可以将盖板6的插杆19从回收箱3的固定孔20内拔出
去,使盖板6与回收箱3分离,对回收箱3内部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再将插杆19插入固定孔20内,就可以将盖板6与回收箱7固定在一起,第二密封垫21,可以避免盖板6与回收箱3接触的位置发生漏气。
3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