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水体泥沙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69260发布日期:2022-11-05 01:4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水体泥沙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桶装水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水体泥沙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桶装水是将经过工业化处理的纯净水或矿泉水灌装到pc桶内的产品,由于水源不同,制作工艺不同,不同种类桶装水中所含微量元素种类和含量也有很大差别,而家庭用户最常饮用的桶装水便是纯净水,桶装水和饮水机已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们带来了方便,桶装水的用量也逐渐的在增加。在生产桶装水的过程中,需要对水源进行过滤,除去水源中的泥沙,使得经过滤后的水源进行下一步的处理,现有的泥沙过滤装置,不便于清洗,也不便于将滤渣收集起来集中处理,同时滤渣在过滤过程中容易将滤孔堵塞,影响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水体泥沙过滤装置,便于洗涤清理过滤装置内沉积的泥沙,同时分级过滤,能在完全过滤掉泥沙的同时防止滤网堵塞。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效水体泥沙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进水管、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第一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与粗滤箱连通,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粗滤箱的下端设有第一滤网;所述粗滤箱的下端设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的下方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粗滤箱的一端连通第二水泵的进水端,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设有第三滤网和第四滤网,所述第三滤网和所述第四滤网的两侧壁及下端均嵌入所述过滤箱中,所述第三滤网和所述第四滤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滤网、第二滤网、第三滤网、第四滤网的孔径依次递减;所述过滤箱的底面设有斜槽,所述斜槽设置于远离所述第二水泵的一端,所述斜槽的下端连通有废水管;所述废水管的上方设有放水管,所述放水管一端与所述过滤箱连通,所述放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三水泵的进水端连通。
5.进一步的,所述粗滤箱的侧壁连通有滤渣传输箱,所述滤渣传输箱的侧壁与所述粗滤箱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滤渣传输箱的下端与所述粗滤箱连通,连通处与所述第二滤网的上表面抵接;所述粗滤箱的顶面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传送滤渣的绞龙,所述绞龙的下端与所述滤渣传输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滤渣传输箱的上端连通有用于收集滤渣的滤渣箱。
6.进一步的,所述滤渣箱的下端呈漏斗状,所述滤渣箱的下端连通有出渣管,所述出渣管的下端连接有法兰,所述法兰上连接有滤渣袋。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滤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滤网逐渐向所述出水管逐渐向下倾斜。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滤网的上方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一端与所述粗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点远离所述第二滤网的上端,所述缓冲板的另一端设置于与所述第一
水泵连通的水管的下方。
9.进一步的,所粗滤箱的上端设有第一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的下端穿设于所述粗滤箱的顶面并延伸至所述粗滤箱内;所述滤渣箱的上端设有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二喷淋管的下端穿设于所述滤渣箱的顶面并延伸至所述滤渣箱内;所述过滤箱上端设有第三喷淋管,所述第三喷淋管的下端穿设所述过滤箱的顶面并延伸至所述过滤箱内。
10.进一步的,所述粗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液位计;所述过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液位计。
11.进一步的,所述废水管上设有阀门和法兰,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法兰的上方。
12.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的下端螺接有用于过滤大体积的漂浮物的过滤罩,所述过滤罩呈倒漏斗状,所述过滤罩的侧壁壁面均由条形柱组成,所述过滤罩的底面由交叉的条形柱组成。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级过滤的形式对水体进行过滤,能有效保证过滤效果,同时能有效防止滤网堵塞;本实用新型便于将过滤后的滤渣收集起来进行集中处理;本实用新型便于对过滤装置进行清洗,因清洗的水体中的泥沙含量会增加,并不会新增其它的杂质,所以清洗过程中可通过法兰连接水管,将清洗后的水体重新过滤进行利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斜槽与废水管的连接示意图;
16.图3为过滤罩的仰视图;
17.图中,1-粗滤箱,101-第一液位计,102-缓冲板,103-第一喷淋管,104-第一滤网,2-进水管,21-第一水泵,22-过滤罩,23-第二滤网,3-滤渣传输箱,4-电机,5-绞龙,6-滤渣箱,61-滤渣袋,7-第二喷淋管,8-出水管,81-第二水泵,9-过滤箱,91-第三滤网,92-第四滤网,93-第二液位计,94-斜槽,95-废水管,96-第三喷淋管,10-放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19.如图1-图3所示,一种高效水体泥沙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9、进水管2、出水管8,所述进水管2的一端与第一水泵21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21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与粗滤箱1连通,所述进水管2远离所述粗滤箱1的下端设有第一滤网104;所述粗滤箱1的下端设有第二滤网23,所述第二滤网23的下方设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远离所述粗滤箱1的一端连通第二水泵81的进水端,所述第二水泵81的出水端连通有过滤箱9,所述过滤箱9的内设有第三滤网91和第四滤网92,所述第三滤网91和所述第四滤网92的两侧壁及下端均嵌入所述过滤箱9中,所述第三滤网91和所述第四滤网9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滤网104、第二滤网23、第三滤网91、第四滤网92的孔径依次递减;所述过滤箱9的底面设有斜槽94,所述斜槽94设置于远离所述第二水泵81的一端,所述斜槽94的下端连通有废水管95;所述废水管95的上方设有放水管10,所述放水管10一端与所述过滤箱9连通,所述放水管10的另一端与第三水
泵的进水端连通。
20.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滤网104将水源中进行第一次过滤,除去大颗粒泥沙,防止其堵塞第二滤网23,通过所述第二滤网23经粒径较大的泥沙除去,在通过第三滤网91和所述第四滤网92将较小粒径的泥沙依次除去,保证过滤效果;通过所述斜槽94将清洗过滤槽后的泥沙收集进行排放,防止泥沙残留在所述过滤槽中。
21.所述粗滤箱1的侧壁连通有滤渣传输箱3,所述滤渣传输箱3的侧壁与所述粗滤箱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滤渣传输箱3的下端与所述粗滤箱1连通,连通处与所述第二滤网23的上表面抵接;所述粗滤箱1的顶面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传送滤渣的绞龙5,所述绞龙5的下端与所述滤渣传输箱3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滤渣传输箱3的上端连通有用于收集滤渣的滤渣箱6;通过所述绞龙5交过滤后的滤渣输送至所述滤渣传输箱3的上端,再通过所述滤渣箱6进行收集,进行集中处理。
22.所述滤渣箱6的下端呈漏斗状,所述滤渣箱6的下端连通有出渣管,所述出渣管的下端连接有法兰,所述法兰上连接有滤渣袋61;便于将滤渣进行运输处理,简化操作步骤。
23.所述第二滤网23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滤网23逐渐向所述出水管8逐渐向下倾斜;便于使滤渣进入所述滤渣传输箱3中。
24.所述第二滤网23的上方设有缓冲板102,所述缓冲板102的一端与所述粗滤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点远离所述第二滤网23的上端,所述缓冲板102的另一端设置于与所述第一水泵21连通的水管的下方;减小进水对滤网的冲击力,延长所述第一滤网104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过滤效果,便于水体将过滤的滤渣冲刷至所述滤渣传输箱3中。
25.所粗滤箱1的上端设有第一喷淋管103,所述第一喷淋管103的下端穿设于所述粗滤箱1的顶面并延伸至所述粗滤箱1内;所述滤渣箱6的上端设有第二喷淋管7,所述第二喷淋管7的下端穿设于所述滤渣箱6的顶面并延伸至所述滤渣箱6内;所述过滤箱9上端设有第三喷淋管96,所述第三喷淋管96的下端穿设所述过滤箱9的顶面并延伸至所述过滤箱9内;便于对所述粗滤箱1、滤渣箱6以及过滤箱9进行自动清洗,提高清洗效率。
26.所述粗滤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液位计101;所述过滤箱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液位计93;便于所述监控所述粗滤箱1以及所述过滤箱9内的水量,避免水量过少。
27.所述废水管95上设有阀门和法兰,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法兰的上方;所述阀门便于控制所述废水管95的排水与封闭,通过所述法兰外接水管,将洗涤后的废水进行回收利用,避免浪费,降低生产升本。
28.所述进水管2的下端螺接有用于过滤大体积的漂浮物的过滤罩22,所述过滤罩22呈倒漏斗状,所述过滤罩22的侧壁壁面均由条形柱组成,所述过滤罩22的底面由交叉的条形柱组成;避免所述第一滤网104堵塞,影响过滤效率。
29.具体实施时,启动所述第一水泵21,通过所述过滤罩22将水源中漂浮的大体积的漂浮物进行过滤;再通过所述第一滤网104除去大颗粒泥沙,随后通过所述第二滤网23除去水体中较大粒径的泥沙,同时启动所述电机4,对过滤的较大颗粒的泥沙进行收集;观察所述第一液位计101,当所述粗滤箱1中的水位达到一定的位置时,启动所述第二水泵81,将粗滤后的水体输送至所述过滤箱9中,通过所述第三滤网91和所述第四滤网92进行过滤,将粗滤后的水体中含有的小粒径的泥沙除去,观察所述第二液位计93,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启动所述第三水泵将过滤好的水体排放进行下一步处理;过滤过程中,随时替换所述滤渣袋
61;一段时间后,关闭所述第一水泵21、第二水泵81及第三水泵,然后向所述第一喷淋管103、第二喷淋管7、第三喷淋管96中通水,对过滤装置进行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将两个法兰上均连接水管,将清洗后的废水收集起来,等待后续过滤处理,投入使用。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