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浓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33854发布日期:2022-07-13 03:4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浓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药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2.中药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3.浓缩是从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剂的单元操作,是溶质和溶剂部分分离的过程。浓缩过程中,水分在物料内部借对流扩散作用从液相内部到达液相表面后除去,最终水分质量分数约30%,一般为稳定状态,使溶剂蒸发而提高溶液的浓度,泛指不需要的部分减少而需要部分的相对含量增高,主要用于化工业用语;
4.浓缩方法从原理上讲分为平衡浓缩和非平衡浓缩2种,其中平衡浓缩是利用两相在分配上的某种差异而获得溶质和溶剂分离的方法。蒸发浓缩和冷冻浓缩属于这种方法,其中,蒸发浓缩利用溶剂和溶质挥发度的差异,获得一个有利的气液平衡条件,达到分离目的;冷冻浓缩利用稀溶液与固态冰在凝固点下的平衡关系,即利用有利的液固平衡条件。以上2种浓缩方法都是通过热量的传递来完成的。不论蒸发浓缩还是冷冻浓缩,两相都是直接接触的,故称为平衡浓缩。
5.非平衡浓缩是利用固体半透膜来分离溶质与溶剂的过程,两相被膜隔开,分离不靠两相的直接接触,故称为非平衡浓缩,利用半透膜不但可以分离溶质和溶剂,还可以分离各种不同大小的溶质,膜浓缩过程是通过压力差或电位差来完成的。
6.而中药浓缩装置是一种在中药加工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浓缩装置,在现有的浓缩装置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7.1、现有的中药浓缩装置,大多仅仅只能对中药进行单一的浓缩,由于中药在进行浓缩时,药液与药材是在一起的,因此中药浓缩后,浓缩药液中含有大量的药渣,需要通过额外的过滤装置对其进行过滤,这样就导致中药的浓缩工艺流程加长,降低了中药的浓缩速度;
8.2、现有的浓缩装置一部分是采用敞口浓缩,即对浓缩的容器进行加热时,浓缩装置直接蒸发到外界,这样的浓缩会使装置内气压低,温度低,浓缩速度较慢,还有一部分是通过闭口浓缩,容器中的水分蒸发会在冷凝结构上冷凝,但是现有的容器冷凝时,冷凝水溶液回落到药液中,这样也影响了浓缩的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中药浓缩装置大多仅仅只能对中药进行单一的浓缩,由于中药在进行浓缩时,药液与药材是在一起的,因此中药浓缩后,浓缩药液中含有大量的药渣,需要通过额外的过滤装置对其进行过滤,这样就导致中药的浓缩工艺流程加长,降低了中药的浓缩速度的缺陷,提供一种中药浓缩装置,通过在罐体内部设置过
滤组件,使该装置在对中药浓缩后,可以直接对中药药液过滤,因此后续药液不需要进入过滤工序,减少了中药浓缩的步骤,提升了中药浓缩的效率。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11.一种中药浓缩装置,包括罐体、加热组件和过滤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罐体内部,所述加热组件嵌设在所述罐体的内壁,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多个电加热板,多个所述电加热板等距嵌设在所述罐体的内壁下方处,通过多个电加热板对罐体内部中药进行均匀的加热;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罐体内部下方处,所述过滤组件边缘卡合在罐体的内壁,将所述罐体内部分为上下两个区域,用于在罐体进行中药浓缩的过程中,直接对中药进行过滤;
12.其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渣板和排渣料斗,所述滤渣板采用倾斜的坡面结构,所述排渣料斗安装在所述罐体外壁位于所述滤渣板的底端位置处处,当罐体在对中药进行浓缩时,中药中的药渣会被滤渣板进行过滤,因此浓缩中的中药药液会逐渐进入到滤渣板的下方,而药渣通过排渣料斗直接排出,这样可以使该装置在对中药浓缩后,可以直接对中药药液过滤,因此后续药液不需要进入过滤工序,减少了中药浓缩的步骤,提升了中药浓缩的效率,且滤渣板采用倾斜的坡面结构,因此在过滤中药药液时速度较快,效率较高。
13.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内部下方处设置有斜板,所述罐体外壁位于所述斜板的下方处安装有排液料斗,斜板的设置可以使中药药液排出时速度更快,浓缩的药液通过斜板的引导导入到排液料斗内排出。
14.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前表面嵌设有观察镜,观察镜可以之间观察到罐体的内部情况,方便人们掌握中药浓缩效果。
15.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上方安装有盖体,起到封闭罐体的效果,所述盖体采用半球形结构,所述盖体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泄压阀,通过泄压阀可以对罐体内部气压进行倾泻,保证装置的安全性。
16.优选的,还包括:搅拌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内部下方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其安装在所述罐体的底部中心处;转轴,其转动安装在所述罐体的内部中心处,所述转轴的底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叶,其安装在所述转轴的外壁,当电机在运行时,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而转轴上安装有搅拌叶,因此可以对罐体内部的中药药液进行搅拌,使药液受热均匀,同时可以提升药液的浓缩速度。
17.优选的,还包括:蒸发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内部上方处,所述蒸发组件包括:冷凝罩,呈镂空的锥形结构;冷凝管组,其安装在所述冷凝罩的内部,由若干根冷凝管组合而成,冷凝罩和冷凝管组的设置可以使罐体内部的蒸发的气体进行冷凝,提升罐体内部的药液的浓缩速度。
18.优选的,构成所述冷凝管组的冷凝管相互连通,所述冷凝管呈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冷凝罩的内壁,这样可以保证了冷凝管组的冷凝效果均匀,提升了冷凝速度。
19.优选的,所述蒸发组件还包括接液环架,所述接液环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罐体的内部,所述接液环架位于所述冷凝罩的下方处,所述接液环架上方边缘处开设有接液环槽,所述罐体外壁位于所述接液环槽同一水平位置安装有冷凝液排管,当冷凝管组和冷凝罩在罐体内部进行冷凝时,冷凝产生的冷凝液会沿冷凝管组和冷凝罩向下滑,再进入到接液环架上的接液环槽,然后由冷凝液排管排出。
20.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外壁安装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加
料管关于所述罐体的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通过加料管可以向罐体内部加料。
21.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架,起到支撑罐体的作用。
22.本技术的优点是:
23.1、通过在罐体内部设置过滤组件,使该装置在对中药浓缩后,可以直接对中药药液过滤,因此后续药液不需要进入过滤工序,减少了中药浓缩的步骤,提升了中药浓缩的效率,且过滤药液所使用的滤渣板采用倾斜的坡面结构,因此在过滤中药药液时速度较快,效率较高,同时可以方便药渣的排出;
24.2、通过在罐体内部设置蒸发组件,通过蒸发组件可以对罐体内部水汽进行冷凝,提升罐体内部空气湿度,加快药液浓缩速度,且冷凝罩的下方设置有接液环架,接液环架上方边缘处开设有接液环槽,因此当冷凝管组和冷凝罩在罐体内部进行冷凝时,冷凝产生的冷凝液可以直接沿冷凝管组和冷凝罩下滑到接液环槽中,这样可以方便冷凝液的排出,避免冷凝液的回落。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罐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接液环架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冷凝管组安装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排液料斗;2、罐体;3、支架;4、排渣料斗;5、观察镜; 6、加料管;7、冷凝液排管;8、盖体;9、泄压阀;10、冷凝罩;11、接液环架;12、电加热板;13、滤渣板;14、搅拌叶;15、转轴;16、斜板;17、电机;18、接液环槽;19、冷凝管组。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4,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浓缩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在罐体内部设置过滤组件,使该装置在对中药浓缩后,可以直接对中药药液过滤,因此后续药液不需要进入过滤工序,减少了中药浓缩的步骤,提升了中药浓缩的效率,解决了现有的中药浓缩装置仅仅只能对中药进行单一的浓缩,由于中药在进行浓缩时,药液与药材是在一起的,因此中药浓缩后,浓缩药液中含有大量的药渣,需要通过额外的过滤装置对其进行过滤,这样就导致中药的浓缩工艺流程加长,降低了中药的浓缩速度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浓缩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31.实施例1:
32.本实施例给出一种中药浓缩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作为中药浓缩的主体结构的罐体2,设置在罐体2内部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嵌设在所述罐体的内壁,用于在罐体2内部进行中药浓缩时,对罐体2内部药液进行加热;设置在罐体2内部下方处的过滤组件,用于在罐体2进行中药浓缩的过程中,直接对中药进行过滤;
33.其中,加热组件包括多个电加热板12,多个电加热板12等距嵌设在罐体2 的内壁下方处,通过多个电加热板12对罐体2内部中药进行均匀的加热;
34.过滤组件包括滤渣板13和排渣料斗4,滤渣板13采用倾斜的坡面结构,排渣料斗4安装在罐体2外壁位于滤渣板13的底端位置处处,当罐体2在对中药进行浓缩时,中药中的
药渣会被滤渣板13进行过滤,因此浓缩中的中药药液会逐渐进入到滤渣板13的下方,而药渣通过排渣料斗4直接排出,这样可以使该装置在对中药浓缩后,可以直接对中药药液过滤,因此后续药液不需要进入过滤工序,减少了中药浓缩的步骤,提升了中药浓缩的效率,且滤渣板13采用倾斜的坡面结构,因此在过滤中药药液时速度较快,效率较高。
35.罐体2的内部下方处设置有斜板16,罐体2外壁位于斜板16的下方处安装有排液料斗1,斜板16的设置可以使中药药液排出时速度更快,浓缩的药液通过斜板16的引导导入到排液料斗1内排出。
36.罐体2的前表面嵌设有观察镜5,观察镜5可以之间观察到罐体2的内部情况,方便人们掌握中药浓缩效果。
37.罐体2的上方安装有盖体8,起到封闭罐体2的效果,盖体8采用半球形结构,盖体8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泄压阀9,通过泄压阀9可以对罐体2内部气压进行倾泻,保证装置的安全性。
38.实施例2
3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搅拌组件,其设置于罐体2 的内部下方处,搅拌组件包括:电机17,其安装在罐体2的底部中心处;转轴 15,其转动安装在罐体2的内部中心处,转轴15的底部与电机17的输出轴连接;搅拌叶14,其安装在转轴15的外壁,当电机17在运行时,带动转轴15进行转动,而转轴15上安装有搅拌叶14,因此可以对罐体2内部的中药药液进行搅拌,使药液受热均匀,同时可以提升药液的浓缩速度。
40.实施例3
4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蒸发组件,其设置于罐体2 的内部上方处,蒸发组件包括:冷凝罩10,呈镂空的锥形结构;冷凝管组19,其安装在冷凝罩10的内部,由若干根冷凝管组合而成,冷凝罩10和冷凝管组 19的设置可以使罐体2内部的蒸发的气体进行冷凝,提升罐体2内部的药液的浓缩速度。
42.构成冷凝管组19的冷凝管相互连通,冷凝管呈环形阵列分布于冷凝罩10 的内壁,这样可以保证了冷凝管组19的冷凝效果均匀,提升了冷凝速度。
43.蒸发组件还包括接液环架11,接液环架11可拆卸的安装在罐体2的内部,接液环架11位于冷凝罩10的下方处,接液环架11上方边缘处开设有接液环槽 18,罐体2外壁位于接液环槽18同一水平位置安装有冷凝液排管7,当冷凝管组19和冷凝罩10在罐体2内部进行冷凝时,冷凝产生的冷凝液会沿冷凝管组 19和冷凝罩10向下滑,再进入到接液环架11上的接液环槽18,然后由冷凝液排管7排出。
44.罐体2的外壁安装有加料管6,加料管6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加料管6关于罐体2的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通过加料管6可以向罐体2内部加料。
45.罐体2的底部安装有支架3,起到支撑罐体2的作用。
46.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3,结合图1-4所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47.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物料(中药材和水)通过加料管6加入到罐体2的内部,水的量没过搅拌叶14的顶部,然后开启电机17以及电加热板12,电加热板12在启动后,对罐体2内部进行加热,而电机17在运行时,通过转轴15 带动搅拌叶14转动,对罐体2内部药液进行搅拌;
48.中药在浓缩的过程中,罐体2内部的水汽在冷凝管组19和冷凝罩10上进行冷凝,冷
凝产生的冷凝液会沿冷凝管组19和冷凝罩10向下滑,再进入到接液环架11上的接液环槽18,然后由冷凝液排管7排出;
49.在中药浓缩后,中药的药渣被滤渣板13过滤,浓缩中的中药药液逐渐进入到滤渣板13的下方,药渣通过排渣料斗4直接排出,浓缩的药液通过斜板16 的引导导入到排液料斗1内排出,完成该装置的运行。
50.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