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输混料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5982发布日期:2022-07-01 17:4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输混料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传输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输混料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各领域生产工艺不断优化,使得用于工业生产的机械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也越来越复杂,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其中,混料或搅拌装置是一类很重要的工业生产设备,应用广泛,主要作用是将内部的物料混合或搅拌均匀,为物料后续的处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3.目前,混料或搅拌装置绝大多数是一个单独的罐体,在罐体内部设置竖直的搅拌桨,罐体顶部开口,用于倒入物料,罐体底部或侧面开口,用于输出混合后的物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大部分停留在对混料装置自身的改进,提高混合效率和效果。然而,物料进入混料罐体的时候,依然存在一些缺点,目前使用运输天车或人工运输物料包袋,运输到位后,再人工破袋,将物料倒入罐体,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传输混料一体化装置,包括传送带以及设在传送带尾部的混料机,所述传送带依次包括上料段、输料段和卸料段,传送履带上间隔设置若干对固定夹,用于临时固定包袋前端的两个顶角;
5.所述混料机由上至下包括防尘顶盖、进料口、混料罐和出料口,所述卸料段的末端处于进料口上方,用于将物料从包袋后端的开口倒入进料口。
6.可选的,所述传送带的上料段和卸料段均水平设置,输料段为倾斜设置,输料段后端的高度大于前端的高度。
7.进一步可选的,所述上料段的高度为0.5-1m,卸料段的高度为2-5m。
8.可选的,相邻两对固定夹沿着传送带运输方向的间距不小于一个包袋的长度,使得若干包袋在传送带上间隔开来,不影响彼此的卸料;同一对的两个固定夹的间距不大于包袋的宽度,且分别可拆卸地设在靠近传送履带的侧边的位置。
9.可选的,所述传送带的下方设有支撑架,用于支撑不同高度的上料段、输料段和卸料段。
10.可选的,所述输料段的上方设有防尘挡棚,防尘挡棚平行于输料段;所述防尘挡棚包括两个侧板以及两个侧板之间的盖板,侧板的底部可拆卸连接输料段下方的支撑架,侧板的顶部连接盖板,且盖板高于输料段上表面的传送履带。
11.可选的,所述混料机的进料口为圆台形,进料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混料罐的顶部,用于将物料导入混料罐。
12.可选的,所述防尘顶盖为圆筒形,防尘顶盖的竖直侧壁为一端优弧,优弧空缺的位置用于允许卸料段的末端伸入防尘顶盖;所述竖直侧壁的顶端连接水平顶板,底端连接进料口的顶部。
13.可选的,所述混料罐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优选为水平放置,即搅拌桨水平,并与物料的倾倒方向垂直,搅拌器的驱动电机设在混料罐的侧面。
附图说明
14.图1为所述的传输混料一体化装置的结构图;
15.图2为混料机的局部剖视图。
16.附图中,1-混料机,2-上料段,3-输料段,4-卸料段,5-固定夹,6-包袋,7-防尘顶盖,8-驱动电机,9-混料罐,10-出料口,11-支撑架,12-防尘挡棚,13-搅拌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本实施例所述的传输混料一体化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传送带以及设在传送带尾部的混料机1,所述传送带依次包括上料段2、输料段3和卸料段4,传送履带上间隔设置若干对固定夹5,用于临时固定包袋6前端的两个顶角;
18.所述混料机1由上至下包括防尘顶盖7、进料口、混料罐9和出料口10,所述卸料段4的末端处于进料口上方,用于将物料从包袋6后端的开口倒入进料口。
19.可选的,所述传送带的上料段2和卸料段4均水平设置,输料段3为倾斜设置,输料段3后端的高度大于前端的高度。由于混料机1具有一定的高度,混料机1的进料口处于高位,而上料段2的高度不超过半人高,便于人工上料,因此本实用新型将输料段3设计为倾斜的,使得卸料段4处于混料机1的进料口上方。
20.进一步可选的,所述上料段2的高度为0.5-1m,卸料段4的高度为2-5m。
21.所述传送履带套装在传送带的滚轮转轴上,循环往复地在上料段2和卸料段4之间转动,可以连续或间歇输送包袋6。
22.可选的,相邻两对固定夹5沿着传送带运输方向的间距不小于一个包袋6的长度,使得若干包袋6在传送带上间隔开来,不影响彼此的卸料;同一对的两个固定夹5的间距不大于包袋6的宽度,且分别可拆卸地设在靠近传送履带的侧边的位置。固定夹5可拆卸,便于根据不同规格的包袋6的长度和宽度,调节每对固定夹5的间隔以及同一对的两个固定夹5的间距。
23.可选的,所述传送带的下方设有支撑架11,用于支撑不同高度的上料段2、输料段3和卸料段4。
24.可选的,所述输料段3的上方设有防尘挡棚12,防尘挡棚12平行于输料段3;所述防尘挡棚12包括两个侧板以及两个侧板之间的盖板,侧板的底部可拆卸连接输料段3下方的支撑架11,侧板的顶部连接盖板,且盖板高于输料段3上表面的传送履带。
25.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盖板与输料段3上表面的传送履带的间距为0.5-0.8m,这个间距高于大多数规格包袋6的厚度,既允许包袋6顺利通过防尘挡棚12内部,又不至于盖板过高,盖板能有效防止物料扬尘,保持车间清洁。
26.操作时,利用机械或人工将物料包袋6平放在上料段2的传送履带上,用所述固定夹5暂时夹住包袋6前端的两个顶角,固定包袋6,包袋6后端指向输料段3和卸料段4的方向,将包袋6后端开口,为后续倾倒物料做准备。包袋6随传送履带进入输料段3,开始提升高度,由于包袋6前端的高度低于后端,所以即使后端开口,物料也不容易漏出,少量漏出的物料
由于有防尘挡棚12遮挡,也不会大量扬尘,最终随传送履带在卸料段4的末端倾倒进入混料机1。当包袋6运动到卸料段4的末端时,后端的开口先向下倾倒物料,由于包袋6前端固定,包袋6不会掉入混料机1,而是随传送履带转到传送带的下表面,向上料段2方向运动。当空包袋6运动到上料段2或输料段3的较低高度时,可以打开固定夹5,释放空包袋,然后统一收集空包袋,空置下来的固定夹5转到传送带的上表面,继续夹持新包袋。
27.可选的,所述混料机1的进料口为圆台形,进料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混料罐9的顶部,用于将物料导入混料罐9。
28.可选的,所述防尘顶盖7为圆筒形,防尘顶盖7的竖直侧壁为一端优弧,不是完整的圆圈,优弧空缺的位置用于允许卸料段4的末端伸入防尘顶盖7;所述竖直侧壁的顶端连接水平顶板,底端连接进料口的顶部。防尘顶盖7防止倾倒物料时,大量扬尘。
29.所述混料罐9可选用一般常用的搅拌桶或混料桶即可,优选混料罐9的底部为锥形,便于出料。
30.可选的,所述混料罐9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搅拌器13,所述搅拌器13优选为水平放置,即搅拌桨水平,并与物料的倾倒方向垂直,这样设置可上下翻转物料,将先后倒入混料罐9的物料混合均匀;搅拌器13的驱动电机8设在混料罐9的侧面。


技术特征:
1.一种传输混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以及设在传送带尾部的混料机,所述传送带依次包括上料段、输料段和卸料段,传送履带上间隔设置若干对固定夹,用于临时固定包袋前端的两个顶角;所述混料机由上至下包括防尘顶盖、进料口、混料罐和出料口,所述卸料段的末端处于进料口上方,用于将物料从包袋后端的开口倒入进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混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料段和卸料段均水平设置,输料段为倾斜设置,输料段后端的高度大于前端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混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段的高度为0.5-1m,卸料段的高度为2-5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混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对固定夹沿着传送带运输方向的间距不小于一个包袋的长度,使得若干包袋在传送带上间隔开来,不影响彼此的卸料;同一对的两个固定夹的间距不大于包袋的宽度,且分别可拆卸地设在靠近传送履带的侧边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混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的下方设有支撑架,用于支撑不同高度的上料段、输料段和卸料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输混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段的上方设有防尘挡棚,防尘挡棚平行于输料段;所述防尘挡棚包括两个侧板以及两个侧板之间的盖板,侧板的底部可拆卸连接输料段下方的支撑架,侧板的顶部连接盖板,且盖板高于输料段上表面的传送履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混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机的进料口为圆台形,进料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混料罐的顶部,用于将物料导入混料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混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顶盖为圆筒形,防尘顶盖的竖直侧壁为一端优弧,优弧空缺的位置用于允许卸料段的末端伸入防尘顶盖;所述竖直侧壁的顶端连接水平顶板,底端连接进料口的顶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混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为水平放置,搅拌桨水平,并与物料的倾倒方向垂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输混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的驱动电机设在混料罐的侧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输混料一体化装置,包括传送带以及设在传送带尾部的混料机,所述传送带依次包括上料段、输料段和卸料段,传送履带上间隔设置若干对固定夹,用于临时固定包袋前端的两个顶角;所述混料机由上至下包括防尘顶盖、进料口、混料罐和出料口,所述卸料段的末端处于进料口上方,用于将物料从包袋后端的开口倒入进料口。所述传送带的上料段和卸料段均水平设置,输料段为倾斜设置,输料段后端的高度大于前端的高度。所述输料段的上方设有防尘挡棚,防止输料段的扬尘。所述防尘顶盖防止倾倒物料时的扬尘。倾倒物料时的扬尘。倾倒物料时的扬尘。


技术研发人员:郑俊 杨建军 李海鹏 李洋 张鸣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聚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3
技术公布日:2022/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