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塑烧板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24212发布日期:2022-07-05 16:4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塑烧板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塑烧板除尘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空气除尘技术大多采用静电式除尘器、机械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和布袋式除尘器等。其中,静电式除尘器除尘效率高、运行费用较低,但设备庞大、占地面积大,设备制造、安装、维护要求高、对粉尘的特性较为敏感;机械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略低但节省能源;湿式除尘器效率稍高于机械式除尘器,但易造成洗涤液体的二次污染;布袋式除尘器容易坏布袋,过滤精度不高,除尘器体积较大。而塑烧板除尘器里的塑烧板滤芯选用独特的波浪式多孔结构,其表面经过深度处理,孔径细小均匀,具有疏水性,能有效处理超细粉尘、高浓度粉尘和含水量较高的粉尘。因此塑烧板除尘器目前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3.在工业应用中,含有水分的粉尘进入塑烧板除尘器时会大量吸附在塑烧板滤芯的外表面,尽管有高压气体可以使附着在塑烧板滤芯外表面的粉尘掉落,但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塑烧板滤芯的除尘性能依然会受到影响,严重时需要频繁更换或清洗塑烧板滤芯,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塑烧板除尘器,可对带有水汽的粉尘降温冷凝,提高除雾除尘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塑烧板除尘器,包括储气罐、管路机构、喷吹机构、冷凝机构、塑烧板滤芯和除尘器壳体,所述除尘器壳体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所述除尘器壳体内部依次设置有冷凝室和除尘室,所述冷凝室内设置有冷凝机构,所述除尘室内设置有塑烧板滤芯,所述冷凝室和所述除尘室相连通;所述除尘器壳体下端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喷吹机构的一端通过所述管路机构与设置在所述支架一侧的所述储气罐相连通,所述喷吹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除尘室相连通。
6.优选的,所述喷吹机构包括高压气包、脉冲阀和喷吹管,所述高压气包并列设置有两排,所述高压气包的进气端通过管路机构与储气罐相连通,所述高压气包的出气端设置有所述脉冲阀,所述脉冲阀与设置在所述除尘室内部的所述喷吹管的上部相连通,所述喷吹管的下部伸入到相邻的两个所述塑烧板滤芯之间。
7.优选的,所述管路机构包括第一主管路、第二主管路、备用管路、第一分管路和第二分管路;所述第一主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一主管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主管路的一端和所述备用管路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主管路上设置有气源三联件,所述第二主管路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所述备用管路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分管路和所述第二分管路。
8.优选的,所述第一主管路上设置有逆止阀,所述备用管路上设置有截止阀,所述第一分管路和所述第二分管路分别与两排所述高压气包相连通。
9.优选的,所述塑烧板滤芯外表面均匀涂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10.优选的,所述冷凝机构为v型折流板,所述v型折流板包括冷凝管和若干v型折流板翅片,若干所述v型折流板翅片依次均匀排开焊接在所述冷凝管上,所述v型折流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冷凝室内。
11.优选的,所述冷凝室的一侧连通有进尘机构,所述冷凝室的下端面为坡面,所述坡面的最低处设置有漏斗,所述漏斗与通往所述除尘器壳体外部的管路相连通。
12.优选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灰斗、粉尘卸料阀和螺旋输送机,所述灰斗设置于所述除尘器壳体下端并与所述除尘室相连通,所述粉尘卸料阀设置于所述灰斗下端,所述螺旋输送机设置于所述粉尘卸料阀下端。
13.优选的,所述除尘器壳体上端面设置有若干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反脉冲上盖,所述反脉冲上盖上设置有空气出口,所述除尘器壳体一侧还设置有检修口。
14.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新型塑烧板除尘器,具有以下优点:
15.(1)、冷凝机构能有效降低烟气温度,使得烟气液化,并使得小液滴携带小颗粒物发生团聚成为大液滴、大颗粒而加以去除,可以实现高效率的除雾除尘;
16.(2)、塑烧板滤芯重量轻,体积小,能有效补集0.1um以上的粉尘,效率高达99.99%,利用高压气包的喷气性能和聚四氟乙烯涂层的疏水性可实现对塑烧板滤芯的及时清理,延长使用寿命。
17.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塑烧板除尘器实施例的正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塑烧板除尘器实施例的侧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塑烧板除尘器实施例的俯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塑烧板除尘器实施例高压气包处放大图。
22.附图标记
23.1、储气罐;2、高压气包;3、脉冲阀;4、喷吹管;5、塑烧板滤芯;6、v型折流板;7、灰斗;8、粉尘卸料阀;9、螺旋输送机;10、除尘器壳体;11、进尘机构;12、冷凝室;13、除尘室;14、反脉冲上盖;15、气源三联件;16、第一主管路;17、第二主管路;18、备用管路;19、第一分管路;20、第二分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24.实施例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塑烧板除尘器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塑烧板除尘器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塑烧板除尘器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塑烧板除尘器实施例高压气包处放大图。如图所示,一种新型塑烧板除尘器包括储气罐1、管路机构、喷吹机构、冷凝机构、塑烧板滤芯5和除尘器壳体10。
26.在本实施例中,除尘器壳体10固定设置在一个有围栏的支架上,除尘器壳体10内部依次设置有冷凝室12和除尘室13,十六组塑烧板滤芯5并列设置在除尘室13内部;冷凝机
构为两组v型折流板6,v型折流板6包括冷凝管和若干v型折流板翅片,若干v型折流板翅片均匀排开焊接在冷凝管上,v型折流板6设置在冷凝室12内部。冷凝室12一侧连通有进尘机构11来向除尘器壳体10内输入尘体,冷凝室12的下端面为坡面,坡面的最低处设置有漏斗,漏斗与通往除尘器壳体10外部的管路相连通,用于收集和排出冷凝后形成的大液滴和大颗粒。除尘器壳体10上端面设置有十个开口,开口处设置有反脉冲上盖14,反脉冲上盖14上设置有空气出口,净化后的空气可通过空气出口排出。因为反脉冲上盖14的设置使得脉冲阀3工作时不会对反脉冲上盖14造成冲击破坏,从而避免除尘失效。除尘器壳体10一侧还设置有检修口,方便工作人员对壳体内部机构进行清理维护更换。
27.储气罐1设置于除尘器壳体10外部,储气罐1上端面设置有安全阀用来控制压力不超过规定值,储气罐1下端面设置有球阀用来开关和调节高压气体,储气罐1一侧设置有入气口来向储气罐1内输入高压气体,储气罐1另一侧设置有出气口来向管路机构输出高压气体。
28.管路机构包括第一主管路16、第二主管路17、备用管路18、第一分管路19和第二分管路20。第一主管路16一端与储气罐2的出气口相连接,并设置有逆止阀防止气体倒流,第一主管路16另一端通过异径三通分别与第二主管路17的一端和备用管路18的一端相连通;第二主管路17上设置有气源三联件15可对高压气体进行稳压、清洁和过滤水分,第二主管路17的另一端通过两个异径三通依次连接有备用管路18的另一端、第一分管路19和第二分管路20。备用管路18是气源三联件15坏掉时的应急备用管路,且设置有截止阀。
29.喷吹机构包括高压气包2、脉冲阀3和喷吹管4,高压气包2在除尘器壳体10上方两侧各设置有一排,第一分管路19和第二分管路20分别与两排高压气包2相连通,高压气包2的出气端设置有脉冲阀3,脉冲阀3与设置在除尘室13内部的喷吹管4的上部相连通,喷吹管4的下部伸入到相邻的两个塑烧板滤芯5之间,方便对附着在塑烧板滤芯5上的灰尘进行喷吹。除尘器壳体10的下端还设置有收集机构对掉落的灰尘进行收集排出。收集机构包括灰斗7、粉尘卸料阀8和螺旋输送机9,灰斗7设置于除尘器壳体10下端并与除尘室13相连通,粉尘卸料阀8设置于灰斗7下端,螺旋输送机9设置于粉尘卸料阀8下端用于输送灰尘。
30.本实施例的运行工况如下:
31.(1)、含有热气或水分的粉尘由进尘机构输送至除尘器壳体内,首先在冷凝室经过v型折流板翅片和冷凝管的作用,使得烟气液化,并使得小液滴携带小颗粒物发生团聚成为大液滴、大颗粒而降落到漏斗中排出,然后剩余灰尘则进入除尘室附着在塑烧板滤芯上,而净化后的气体则通过反脉冲上盖的空气出口排出。
32.(2)、高压气体从储气罐出气口出来后通过第一主管路到达第二主管路,然后由第二主管路上的气源三联件对气体进行稳压、清洁和水分过滤,经过处理后的高压气体再通过第一分管路和第二分管路到达高压气包,在脉冲阀的作用下,高压气包间隔一定的时间段向喷吹管输送高压气体,便将附着在塑烧板滤芯上的灰尘吹落,灰尘依靠自身重力落入灰斗中,打开粉尘卸料阀,灰尘便落入螺旋输送机中运出。即使有部分含有水汽的灰尘进入除尘室,但因为聚四氟乙烯涂料的疏水性,也不会对塑烧板除尘器的除尘性能造成影响。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
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