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90446发布日期:2022-09-10 08:5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不粘锅喷漆废气属于低浓度,大风量废气,主要来自涂装车间底涂、中涂、面涂,喷涂工序,其中成分主要为聚四氟乙烯、水、碳化硅混合物、炭黑、丙烯酸和云母等,目前处理工艺主要是吸收法或吸附法,如申请号为cn201520433496.1的一种喷漆室废气处理装置,主要包括漆雾过滤器、吸收塔和燃烧炉,将废气中的雾化油漆得到预处理,活性炭得到重复再生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有害气体得到有效处理,能够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但由于不粘锅喷漆废气跟传统喷漆使用的漆和喷漆工艺不同,其中含有大量的固体物质和高凝固点物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有以下缺点:
3.1)单独采用吸收塔装置,难以除去废气中非水溶性组分;
4.2)单独采用吸附法时,由于废气中粉尘,导致吸附空隙堵塞,降低吸附效果;
5.3)采用传统吸收塔时,由于废气中大量漆雾和固体物质的积累,导致仪表失灵,塔底漆雾板结等现象;
6.4)采用传统吸收塔时,循环液中固体物质容易进入循环泵内,磨损泵体和密封,最终导致泵故障。
7.5)采用传统吸收塔时,废气中的固体物质容易在填料上粘连和聚集,运行和维护困难,严重的导致系统阻力增大后,系统憋压停机。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装置,解决传统吸收塔装置处理不粘锅喷漆容易固体物质累积的问题,并对其中油性组分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外置循环系统和吸附系统,所述吸收塔为旋流板塔,其底部设置进气口、排污口,顶部设置排气口,其内设置至少三层旋流板,位于顶部的旋流板反向设置,以分离废气中水汽,其余旋流板均正向设置;外置循环系统将吸收塔底部循环液送入吸收塔中上部,以循环清洗废气;吸附系统将吸收塔输出的废气进行吸附处理,并通过引风机连通排气筒,以排放达标废气。
11.作为优选,除位于顶部的旋流板外,其余旋流板配备有循环喷淋装置。
12.作为优选,所述外置循环系统包括外置循环箱和通过管道与外置循环箱连接的循环泵,循环泵通过管路与循环喷淋装置连接;外置循环箱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泵,并配备液位计、补水系统、排水系统和检修门,以根据外置循环箱内液位情况自动实现补水和排水。
13.作为优选,所述吸收塔和外置循环箱均设置有锥形底部,锥形底部的最低点设置排污管道和阀门。
14.作为优选,所述排污管道连接至污水站,以将吸收塔排出的废水输送至污水站进行后续处理。
15.作为优选,所述吸附系统包括吸附箱,吸附箱采用活性炭填料,并设置装炭口和卸炭口,以方便更换填料。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装置采用吸收与吸附联合工艺,有效避免漆雾或固体物质在填料层或除雾层的积累,特别适合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工况;
18.对吸收塔特殊设计,处理高固体含量喷漆废气;并吸收塔设置有锥形底部,有效避免以往吸收塔底部固体物质聚集板结情况,降低装置日常运行和维护的工作量,节约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装置中吸收塔与外置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装置的流程框图。
22.附图中:1-吸收塔、2-外置循环箱、3-循环泵、4-吸附系统、5-引风机、6-排气筒。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1、外置循环系统和吸附系统4,所述吸收塔1为旋流板塔,其底部设置进气口、排污口,顶部设置排气口,其内设置至少三层旋流板,位于顶部的旋流板反向设置,以分离废气中水汽,其余旋流板均正向设置;外置循环系统将吸收塔1底部循环液送入吸收塔1中上部,以循环清洗废气;吸附系统4将吸收塔1输出的废气进行吸附处理,并通过引风机5连通排气筒6,以排放达标废气;采用吸收与吸附联合工艺,有效避免漆雾或固体物质在填料层或除雾层的积累,特别适合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工况。
24.除位于顶部的旋流板外,其余旋流板配备有循环喷淋装置,以处理高固体含量喷漆废气。
25.作为优选,所述外置循环系统包括外置循环箱2和通过管道与外置循环箱2连接的循环泵3,循环泵3通过管路与循环喷淋装置连接;外置循环箱2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泵3,并配备液位计、补水系统、排水系统和检修门,以根据外置循环箱2内液位情况自动实现补水和排水。
26.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装置,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吸收塔1和外置循环箱2均设置有锥形底部,锥形底部的最低点设置排污管道和阀门,所述排污管道连接至污水站,以将吸收塔1排出的废水输送至污水站进行后续处理。
27.吸收塔1设置有锥形底部,有效避免以往吸收塔底部固体物质聚集板结情况,降低装置日常运行和维护的工作量,节约运行费用。
28.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装置,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吸附系统4包括吸附箱,吸附箱采用活性炭填料,并设置装炭口
和卸炭口,以方便更换填料。
29.工艺流程:
30.车间收集的喷漆废气先进入吸收塔1除去水溶性物质和固体物质,固体物质随着循环液进入液相,在吸收塔1底部聚集后定时排出,上层循环液进入外置循环箱2,再通过循环泵3送回吸收塔1;从吸收塔1出来的废气进入吸附系统4,进一步除去有机组分,最终通过引风机5排入排气筒6达标排放。


技术特征:
1.一种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1)、外置循环系统和吸附系统(4),所述吸收塔(1)为旋流板塔,其底部设置进气口、排污口,顶部设置排气口,其内设置至少三层旋流板,位于顶部的旋流板反向设置,以分离废气中水汽,其余旋流板均正向设置;外置循环系统将吸收塔(1)底部循环液送入吸收塔(1)中上部,以循环清洗废气;吸附系统(4)将吸收塔(1)输出的废气进行吸附处理,并通过引风机(5)连通排气筒(6),以排放达标废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除位于顶部的旋流板外,其余旋流板配备有循环喷淋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循环系统包括外置循环箱(2)和通过管道与外置循环箱(2)连接的循环泵(3),循环泵(3)通过管路与循环喷淋装置连接;外置循环箱(2)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泵(3),并配备液位计、补水系统、排水系统和检修门,以根据外置循环箱(2)内液位情况自动实现补水和排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和外置循环箱(2)均设置有锥形底部,锥形底部的最低点设置排污管道和阀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连接至污水站,以将吸收塔(1)排出的废水输送至污水站进行后续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系统(4)包括吸附箱,吸附箱采用活性炭填料,并设置装炭口和卸炭口,以方便更换填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1)、外置循环系统和吸附系统(4),所述吸收塔(1)为旋流板塔,其底部设置进气口、排污口,顶部设置排气口,其内设置至少三层旋流板,位于顶部的旋流板反向设置,以分离废气中水汽,其余旋流板均正向设置;外置循环系统将吸收塔(1)底部循环液送入吸收塔(1)中上部,以循环清洗废气;吸附系统(4)将吸收塔(1)输出的废气进行吸附处理,并通过引风机(5)连通排气筒(6),以排放达标废气;该装置采用吸收与吸附联合工艺,有效避免漆雾或固体物质在填料层或除雾层的积累,特别适合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工况。特别适合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工况。特别适合不粘锅喷漆废气处理工况。


技术研发人员:蔡炳良 张海杰 阮淑娴 成一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环耀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8
技术公布日:2022/9/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