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体定比例混合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4731发布日期:2022-11-25 16:5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液体定比例混合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溶液混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液体定比例混合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最常用的液体混合的方式为:将多种不同的液体分别称重或者利用容器进行体积测量,再通过人工配制混合溶液,这种方式调配速度过于缓慢、效率低,且调配量较少,难以适应现有生产中的大量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液体定比例混合的装置,能够简化液体的配比过程,从而实现混合溶液快速调配。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5.一种用于液体定比例混合的装置,包括多个液体输出单元,所述液体输出单元用于储存和输出溶液;
6.其中,所述液体输出单元包括:
7.储存缸,所述储存缸用于储存溶液;以及
8.中转缸,所述中转缸与储存缸连通,并用于接收储存缸输出的溶液,且所述中转缸上设有液体输出管道;
9.在所述中转缸内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活塞,且在中转缸外设置有连杆,多个活塞的一端均固定在连杆上;
10.通过驱动所述连杆使多个活塞能够同步移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液体定比例混合的装置,包括多个用于输出单元用于储存和输出溶液的液体输出单元,液体输出单元包括储存缸和中转缸,在中转缸内均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活塞,多个活塞的底端均固定在一连杆上,通过推动连杆使多个活塞能够同步移动且位移距离均相同,从而使从每个液体储存单元输入到对应中转缸内的溶液均能够保持等比例,即为各个中转缸的水平截面积之比,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液体定比例混合的装置,操作简单,方便工人进行调配,且可根据需求设置液体储存单元的容量大小,而实现大量且快速调配。
12.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13.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用于储存气体;
14.在所述储气罐上设有气体管道,所述储气罐通过气体管道连通每个储存缸。
15.进一步的,所述储存缸和中转缸之间设置液体输入管道,在液体输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一球阀用于控制液体输入管道打开或关闭。
16.进一步的,所述液体输出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球阀,所述第二球阀用于控制液体输出管道打开或关闭。
17.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的一端可拆卸的固定在连杆上。
18.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19.液体混合容器,所述液体输出管道的出口端置于液体混合容器内。
20.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21.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与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的开启或关闭。
22.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23.第一联动模块,第一联动模块与第一球阀电性连接,且与控制终端电性连接;
24.第二联动模块,第二联动模块与第二球阀电性连接,且与控制终端电性连接。
25.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26.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控制终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连杆上下移动。
27.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用于液体定比例混合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实用新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30.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31.在本技术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实施例。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32.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3.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4.在现有应用中,目前最常用的液体混合的方式为:将多种不同的液体分别称重或者利用容器进行体积测量,再通过人工配制混合溶液,这种方式调配速度过于缓慢、效率低,且调配量较少,难以适应现有生产中的大量应用。
35.因此,本实用新型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利用结构实现溶液的定比例输入
和输出。
36.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个示例性的例子,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液体输出单元100,所述液体输出单元100用于储存和输出溶液;
37.其中,所述液体输出单元100包括:
38.储存缸1,所述储存缸1用于储存溶液;以及
39.中转缸2,所述中转缸2与储存缸1连通,并用于接收储存缸1输出的溶液,且所述中转缸2上设有液体输出管道22;
40.在所述中转缸2内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活塞21,且在中转缸2外设置有连杆3,多个活塞21的一端均固定在连杆3上;
41.通过驱动所述连杆3使多个活塞21能够同步移动。
42.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液体定比例混合的装置,包括多个用于输出单元用于储存和输出溶液的液体输出单元,液体输出单元包括储存缸1和中转缸2,在中转缸2内均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活塞21,多个活塞21的底端均固定在一连杆3上,通过推动连杆3使多个活塞21能够同步移动且位移距离均相同,从而使从每个液体储存单元输入到对应中转缸2内的溶液均能够保持等比例,即为各个中转缸2的水平截面积之比,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液体定比例混合的装置,操作简单,方便工人进行调配,且可根据需求设置液体储存单元的容量大小,而实现大量且快速调配。
4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体输出单元设置有两个,对应的储存缸1和中转缸2也设置两个,通过将两个储存缸1中的溶液输入至对应的中转缸2内至一定的高度,且其液体高度保持相等,再通过推动连杆3将两个中转缸2内的液体通过液体输出管道22输出混合。
44.由于液体高度保持相等,在液体完成输出混合后,混合液体中各溶液的比例即为两个中转缸2的截面积大小比例。
4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装置未使用时,每个活塞21的上端在对应的中转缸2的高度位置均相同,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装置使用时液体混合比例误差。
4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47.储气罐4,所述储气罐4用于储存气体;
48.在所述储气罐4上设有气体管道41,所述储气罐4通过气体管道41连通每个储存缸1。
49.以上述设置两个液体储存单元为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气罐4用于储存惰性气体,通过气体管道41连通两个储存缸1,用于平衡两个储存缸1内的气压。
5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储存缸1和中转缸2之间设置液体输入管道11,在液体输入管道11上设置有第一球阀12,所述第一球阀12用于控制液体输入管道11打开或关闭,即通过第一球阀12控制储存缸1内的液体输出。
51.若在第一球阀12同时开闭的条件下,通过储气罐4的气压调节,从而使两个储存缸1内的液体输出至中转缸2内的液体高度保持等高,即中转缸2的截面面积比例即为混合溶液的比例。
52.所述液体输出管道22上设置有第二球阀23,所述第二球阀23用于控制液体输出管道22打开或关闭,即通过第二球阀23控制储存缸1内的液体输出。
5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活塞21的底端可拆卸的固定在连杆3上,其用于方便液体输出单元100进行更换,从而方便进行更换溶液混合。
5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混合后的溶液收集,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液体混合容器5,所述液体输出管道22的出口端均置于液体混合容器5内。
5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56.控制终端6,所述控制终端6与第一球阀12和第二球阀23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终端6用于控制第一球阀12和第二球阀23的开启或关闭。
57.另外,所述装置还包括:
58.第一联动模块61,第一联动模块61与多个第一球阀12电性连接,且与控制终端6电性连接,控制终端6发送打开第一球阀12或关闭第一球阀12的控制指令,第一联动模块61接收打开第一球阀12或关闭第一球阀12的控制指令,并发出执行信号,使第一球阀12打开或关闭;
59.第二联动模块62,第二联动模块62与多个第二球阀23电性连接,且与控制终端6电性连接,控制终端6发送打开第二球阀23或关闭第二球阀23的控制指令,第二联动模块62接收打开第二球阀23或关闭第二球阀23的控制指令,并发出执行信号,使第一球阀12打开或关闭;
60.第一联动模块61用于使全部的第一球阀12同步动作,第二联动模块62用于全部的第二球阀23同步动作。
6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驱动模块63,所述驱动模块63与所述控制终端6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模块63受控制终端6控制,用于驱动连杆3上下移动。
62.优选的,所述驱动模块63为电动气缸。
63.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