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茶种植用的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1816发布日期:2022-10-22 01:3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茶种植用的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山茶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茶种植用的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2.山茶原产中国,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怕高温,忌烈日。施肥合理会促进山茶花的开花水量,在山茶花树生长过程中,应不断的施肥从而补充营养,肥料一般选择有机肥,这种肥料时效长,不易流失,使用也会比其他的肥料更加安全。在山茶生长时应使用钾肥,这样可以促进根型发展,当花发芽时应选用氮肥,可以促进花芽的生长,在开花时应使用磷肥,这样可以增加花朵的鲜艳度。
3.水肥一体化技术,指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4.现有的山茶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在使用固体肥料与水混合成水肥时,固体肥料常常会因溶解不充分而沉淀至装置底部,造成固体肥料溶解时间减缓,装置水肥调制时间过长,影响灌溉效率,且未溶解的固体颗粒随着水肥流动到灌溉处,会堵塞灌溉管,影响灌溉管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山茶种植用的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茶种植用的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混合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的上表面与粉碎箱的下表面固接,所述粉碎箱的内壁设有粉碎组件,所述混合箱的内壁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混合箱内壁的下表面设有定量灌溉组件,所述粉碎箱的上表面分别与若干个出料管的一端箱连通,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与储料罐的下表面相连通,所述出料管的正面安装有阀门。
7.优选的,所述储料罐的正面安装有透明刻度尺。
8.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混合箱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固接的网筒,所述混合箱的右侧面与搅拌桨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桨的左端穿过混合箱内壁左侧面卡接的轴承与伺服电机b的输出轴固接,所述伺服电机b安装在混合箱的左侧面。
9.优选的,所述定量灌溉组件包括安装在混合箱内壁下表面的水泵,所述水泵的排液端与排液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排液管的另一端穿过混合箱内壁的右侧面延伸至混合箱外部,所述排液管的下表面通过流量计与滴液管的一端相连通。
10.优选的,所述粉碎组件包括安装在粉碎箱左侧面的两个伺服电机a,所述伺服电机a的输出端穿过粉碎箱左侧面卡接的轴承与粉碎辊的左端固接,所述粉碎辊的右端与粉碎箱内壁的右侧面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伺服电机a转向相反、转速相同,所述粉碎箱内壁的下侧与收集箱的外表面固接,所述收集箱的下表面通过排料管与网筒的上表面相连通。
11.优选的,所述混合箱的右侧面与进液管的一端相连通。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伺服电机a带动两个粉碎辊相互旋转对储料罐内流下的肥料颗粒进行粉碎,粉碎后的肥料通过收集箱下方的排料管进入网筒内部,伺服电机b带动搅拌桨对粉碎后的肥料与进入混合箱内的灌溉液进行充分混合,同时加快了肥料与灌溉液的融合,而未融化的肥料颗粒依然停留在网筒内部融化,解决了未溶解的固体颗粒随着水肥流动到灌溉处,会堵塞灌溉管,影响山茶灌溉正常运行的问题。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阀门,通过观察储料罐正面的透明刻度尺,对进入粉碎箱内的肥料进行定量放置,水泵抽取混合箱底部水肥混合液通过排液端排入排液管内,通过排液管下方的流量计和滴液管对山茶进行滴灌,流量计可以准确记录山茶滴灌的混合液数量,使人们可以准确控制对山茶的水肥液灌溉数量,通过定量放置肥料和定量灌溉水肥,使人们对山茶的种植培育更加精细化,避免水肥灌溉太多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收集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网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粉碎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混合箱;2、粉碎箱;
23.粉碎组件:31、伺服电机a;32、粉碎辊;33、收集箱;34、排料管;
24.搅拌组件:41、网筒;42、搅拌桨;43、伺服电机b;
25.5、进液管;
26.定量灌溉组件:61、水泵;62、排液管;63、流量计;64、滴液管;
27.7、储料罐;8、出料管;9、阀门;10、透明刻度尺。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
30.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山茶种植用的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混合箱1,所述混合箱1的上表面与粉碎箱2的下表面固接,所述粉碎箱2的内壁设有粉碎组件,所述混合箱1的内壁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混合箱1内壁的下表面设有定量灌溉组件,所述粉碎箱2的上表面分别与若干个出料管8的一端箱连通,所述出料管8的另一端与储料罐7的下表面相连通,所述出料管8的正面安装有阀门9。
31.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储料罐7的正面安装有透明刻度尺10;
32.人们通过多个储料罐7可以对多种肥料进行储存,当人们需要水肥混合时,可以转动阀门9,通过观察储料罐7正面的透明刻度尺10,对进入粉碎箱2内的肥料进行定量放置。
33.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混合箱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固接的网筒41,所述混合箱1的右侧面与搅拌桨42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桨42的左端穿过混合箱1内壁左侧面卡接的轴承与伺服电机b43的输出轴固接,所述伺服电机b43安装在混合箱1的左侧面;
34.通过外接电源启伺服电机b43,伺服电机b43启动带动搅拌桨42进行旋转,搅拌桨42旋转带动粉碎后的肥料与进入混合箱1内的灌溉液进行充分混合,而未融化的肥料颗粒依然停留在网筒41内部融化,避免未融化的肥料颗粒堵塞排液管62。
35.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定量灌溉组件包括安装在混合箱1内壁下表面的水泵61,所述水泵61的排液端与排液管6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排液管62的另一端穿过混合箱1内壁的右侧面延伸至混合箱1外部,所述排液管62的下表面通过流量计63与滴液管64的一端相连通;
36.水泵61抽取混合箱1底部水肥混合液通过排液端排入排液管62内,通过排液管62下方的流量计63和滴液管64对山茶进行滴灌,流量计63可以准确记录山茶滴灌的混合液数量,使人们可以准确控制对山茶的水肥液灌溉数量。
37.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粉碎组件包括安装在粉碎箱2左侧面的两个伺服电机a31,所述伺服电机a31的输出端穿过粉碎箱2左侧面卡接的轴承与粉碎辊32的左端固接,所述粉碎辊32的右端与粉碎箱2内壁的右侧面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伺服电机a31转向相反、转速相同,所述粉碎箱2内壁的下侧与收集箱33的外表面固接,所述收集箱33的下表面通过排料管34与网筒41的上表面相连通;
38.通过外接电源启动两个伺服电机a31,两个伺服电机a31带动两个粉碎辊32相互旋转对储料罐7内流下的肥料颗粒进行粉碎,粉碎后的肥料落入收集箱33内,通过收集箱33下方的排料管34进入网筒41内部。
39.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混合箱1的右侧面与进液管5的一端相连通;
40.通过进液管5可以向混合箱1内添加营养液或灌溉水等。
4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4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43.转动阀门9,通过观察储料罐7正面的透明刻度尺10,对进入粉碎箱2内的肥料进行定量放置,两个伺服电机a31带动两个粉碎辊32相互旋转对储料罐7内流下的肥料颗粒进行粉碎,粉碎后的肥料落入收集箱33内,通过收集箱33下方的排料管34进入网筒41内部,伺服电机b43启动带动搅拌桨42进行旋转,搅拌桨42旋转带动粉碎后的肥料与进入混合箱1内的灌溉液进行充分混合,而未融化的肥料颗粒依然停留在网筒41内部融化,避免未融化的肥
料颗粒堵塞排液管62;
44.水泵61抽取混合箱1底部水肥混合液通过排液端排入排液管62内,通过排液管62下方的流量计63和滴液管64对山茶进行滴灌,流量计63可以准确记录山茶滴灌的混合液数量,使人们可以准确控制对山茶的水肥液灌溉数量。
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