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式正渗透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9892发布日期:2022-10-05 01:3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式正渗透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平板式正渗透膜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膜分离技术作为新型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水处等领域,膜分离技术相较于其他废水处理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操作方便、设备简单等优点,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随着水资源短缺和能源匮乏的局势愈演愈烈,节能减排也需要进一步地加强,传统的膜分离技术则存在一些缺点,如较高的驱动压力,能耗高,膜污染倾向大,回收率低等。正渗透膜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使用半透膜(原理等同于反渗透膜),利用自然渗透压差,使水分子从待处理的浓盐水中自然扩散到汲取液中,且将原水中的其他溶质截留,然后采用其他工艺将水从被稀释的汲取液中分离出来,最终获得纯净的水,汲取液可循环利用。高效节能,膜污染倾向低,回收率高,在废水处理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目前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板框式膜组件来自德国gft公司(de3529175a1),该组件结构的缺点是结构复杂,料液流动阻力损失大、料液分布不均等,在gft公司的组件结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优化,但是整体结构仍然比较复杂、装填密度不高,而且对渗透侧膜面无法进行冲洗清洁,因此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板式正渗透膜组件,有效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板式正渗透膜组件,包括塑衬钢承压前端板、塑衬钢承压后端板和多个渗透膜组件,还包括多个不锈钢杆,所述塑衬钢承压前端板的表面下端设置有汲取液进液口和被处理液进液口,且塑衬钢承压前端板的表面上端开设有汲取液出液口和被处理液出液口,所述渗透膜组件包括膜夹板、压膜边框、隔膜网板、柔性导流网和塑料平垫,多个所述压膜边框分别固定套设在多膜夹板的外侧,多个所述隔膜网板分别固定设置在多个膜夹板的内部,所述塑料平垫设置在压膜边框的一侧,且柔性导流网设置在塑料平垫和压膜边框之间,所述塑衬钢承压前端板、塑衬钢承压后端板及多个压膜边框的表面四周均开设有多个可供不锈钢杆穿过的紧固穿孔,相邻两组渗透膜组件之间设置有塑料垫板。
5.优选的,所述塑衬钢承压前端板和塑衬钢承压后端板均采用硬质工程塑料基板、和不锈钢法兰组成,且塑衬钢承压前端板和塑衬钢承压后端板的上端均设有吊装孔。
6.优选的,所述压膜边框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加强筋。
7.优选的,所述压膜边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塑料异形平垫,两个所述塑料异形平垫的相对两侧四周边沿均设置有不透膜。
8.优选的,所述压膜边框的正面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凸形组合流道连接头,且压膜边框的反面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凹形合流道连接口。
9.优选的,所述塑衬钢承压前端板和塑衬钢承压后端板的相反两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开口槽,每个所述开口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也开设有可供不锈钢杆穿过的紧固穿孔。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通过设有的多个不锈钢拉杆将塑衬钢承压前端板、塑料平垫、不透膜、塑料异形平垫、膜夹板、柔型导流网、塑料异形平垫、不透膜、塑衬钢承压后端板,组成一组正渗透结构,并可多组正渗透结构依次组合,使用时,被处理液从下端被处理液进液口进入正渗透膜组件内,在多个模具成型框板组合形成的流道内,分别送到每个被处理液仓,从上端的被处理液出液口流出,形成闭路循环,汲取液从下端汲取液进液口进入组件内,在多个模具成型框板组合形成的流道内,分别送到每个汲取液仓,从上端的汲取液出液口流出,形成闭路循环,被处理液、汲取液同时在闭路循环,由于汲取液浓度高于被处理液浓度,所形成渗透压使水从原液侧驱动到汲取液侧,被处理液被浓缩,同时汲取液被淡化稀释,可通过后期膜浓缩富集,产生的浓液作为汲取液重复使用,产生的淡液符合达标排放或回用。
附图说明
12.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侧面爆炸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渗透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塑衬钢承压前端板;2、塑衬钢承压后端板;3、塑料平垫;4、不透膜;5、塑料异形平垫;6、柔性导流网;7、膜夹板;8、塑料垫板;9、汲取液进液口;10、被处理液进液口;11、汲取液出液口;12、被处理液出液口;13、开口槽;14、压紧板;15、不锈钢杆;17、压膜边框;18、隔膜网板;19、紧固穿孔;20、凸形组合流道连接头;21、凹形合流道连接口;2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平板式正渗透膜组件,包括塑衬钢承压前端板1、塑衬钢承压后端板2和多个渗透膜组件,还包括多个不锈钢杆15,塑衬钢承压前端板1的表面下端设置有汲取液进液口9和被处理液进液口10,且塑衬钢承压前端板1的表面上端开设有汲取液出液口11和被处理液出液口12,渗透膜组件包括膜夹板7、压膜边框17、隔膜网板18、柔性导流网6和塑料平垫3,多个所述压膜边框17分别固定套设在多膜夹板7的外侧,多个隔膜网板18分别固定设置在多个膜夹板7的内部,塑料平垫3设置在压膜边框17的一侧,且柔性导流网6设置在塑料平垫3和压膜边框17之间,塑衬钢承压前端板1、塑衬钢承压后端板2及多个压膜边框17的表面四周均开设有多个可供不锈钢杆15穿过的紧固穿孔19,相邻两组渗透膜组件之间设置有塑料垫板8。
20.如图1和图2示,塑衬钢承压前端板1和塑衬钢承压后端板2均采用硬质工程塑料基
板、和不锈钢法兰组成,且塑衬钢承压前端板1和塑衬钢承压后端板2的上端均设有吊装孔。
21.如图3示,压膜边框17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加强筋22,提高压膜边框17的强度。
22.如图3和图4示,压膜边框17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塑料异形平垫5,两个塑料异形平垫5的相对两侧四周边沿均设置有不透膜4,提高密封性。
23.如图5示,压膜边框17的正面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凸形组合流道连接头20,且压膜边框17的反面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凹形合流道连接口21,便于对相邻两个压膜边框17进行连接。
24.如图3示,塑衬钢承压前端板1和塑衬钢承压后端板2的相反两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开口槽13,每个开口槽13的内部均设置有压紧板14,压紧板14也开设有可供不锈钢杆15穿过的紧固穿孔19。
25.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被处理液从下端被处理液进液口10进入渗透组件内,在多个模具成型框板组合形成的流道内,分别送到每个被处理液仓,从上端的被处理液出液口12流出,形成闭路循环,汲取液从下端汲取液进液口9进入渗透组件内,在多个模具成型框板组合形成的流道内,分别送到每个汲取液仓,从上端的汲取液出液口11流出,形成闭路循环,被处理液、汲取液同时在闭路循环,由于汲取液浓度高于被处理液浓度,形成渗透压使水从原液侧驱动到汲取液侧,被处理液被浓缩,同时汲取液被淡化稀释,可通过后期膜浓缩富集,产生的浓液作为汲取液重复使用,产生的淡液符合达标排放或回用。
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