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雾净化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61416发布日期:2022-08-24 10:26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酸雾净化塔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环保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酸雾净化塔。


背景技术:

2.酸雾净化塔是废气处理过程中重要的处理装置,通常这些有害气体必须经过严格的废气处理程序,在达到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到大气中,防止加重环境污染,所以酸雾净化塔在工业生产、实验室、学校、医院、研究中心等场合应用广泛。
3.目前的酸雾净化装置包括塔体,塔体的底部设有蓄水腔,蓄水腔上方设有喷淋装置,通过喷淋装置对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再将净化后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对有害气体进行净化的过程中,仅通过喷淋装置对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存在部分有害气体净化不充分,继而造成空气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酸雾净化不充分,造成空气污染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酸雾净化塔。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酸雾净化塔,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酸雾净化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塔体内设置有喷淋净化机构和脱水层,所述脱水层位于喷淋净化机构靠近出气口的一侧,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板,所述活性炭吸附板位于脱水层远离喷淋净化机构的一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酸雾通过进气口进入酸雾净化塔内,并依次通过喷淋组件、脱水层以及活性炭吸附板,喷淋组件对酸雾废气进行喷淋净化,脱水层对喷淋净化后的酸雾废气进行脱水处理,然后通过活性炭吸附板对净化后的酸雾废气中残余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使得酸雾废气净化更加充分,提高对酸雾废气的净化效率和净化效果。
9.优选的,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有害气体浓度检测装置,所述有害气体浓度检测装置位于活性炭吸附板远离喷淋组件的一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净化后的酸雾废气在排入空气前,可以使用有害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对酸雾废气的有害物质浓度进行检测,便于工作人员实时掌握净化情况,继而减少没有达到净化标准的气体排入空气,减少环境污染。
11.优选的,所述塔体周侧设置有用于更换脱水层的舱门,所述舱门位于脱水层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对脱水层进行及时更换维护,保障脱水层对于烟气良好的脱水除雾性能,减少排出的酸雾废气中所携带的含有污染的雾滴,继而提高酸雾废气的净化效果,减少由于脱水层未能及时更换,而导致的酸雾废气净化不充分的情况。
13.优选的,所述塔体内腔的底部设为蓄水腔,所述蓄水腔内安装有过滤网。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淋净化处理后所产生的废水会流入并存储在蓄水腔内,蓄水腔中的过滤网对废水中的固体颗粒进行过滤,减少蓄水腔底部沉积的固体颗粒,以便于后续对蓄水腔进行清理。
15.优选的,所述喷淋净化机构包括喷淋组件和净化组件,所述喷淋组件相对位于净化组件的顶部,所述喷淋组件包括药液箱和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一端与药液箱连通,另一端穿入塔体内用于喷洒药剂,所述喷淋管上安装有输液泵;所述喷淋管穿入塔体的部位设为喷淋支管,所述喷淋支管的长度方向与塔体的高度方向相垂直,所述喷淋管上安装有若干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喷洒出的液体形成水幕。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液泵通过喷淋管将药液箱的药液输送至塔体内,并通过喷淋头在净化组件的上方喷洒出水幕,经过净化组件净化后的酸雾废气还需穿过水幕再排出塔体,水幕对酸雾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捕集反应,使得药液与酸雾废气充分反应,增强对于酸雾废气的净化处理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7.优选的,所述净化组件包括填料层和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填料层连接,所述导流板朝向靠近填料层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喷淋管相对位于导流板的顶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酸雾进入塔体内,并从填料层通过,水幕滴落的药液沿导流板流入到填料层,使得酸雾废气在填料层中能够与药液均匀充分的进行净化反应,并提高了对于药液的利用率。
19.优选的,所述塔体内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喷淋净化机构和脱水层之间,且所述隔板位于喷淋支管靠近填料层的一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对通过填料层后的酸雾废体起到移动导向的作用,使得经过填料层净化后的酸雾废气能够顺利的从喷淋组件形成的水幕中穿过,保障对于酸雾良好的净化效果,酸雾废气在通过填料层后能够继而通过喷淋管,与药液充分反应,提高净化效率。
21.优选的,所述净化组件设置有至少两组,各组所述净化组件沿塔体的高度方向排布,相邻两组的净化组件的导流板的倾斜方向相反设置,且各所述净化组件的导流板相对位于填料层的顶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际所需净化要求,设置塔内的净化组件的数量,以保障排出的酸雾符合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相邻净化组件的倾斜方向相反,且各净化组件的导流板位于填料层的顶部,以使得酸雾在塔内净化过程中,酸雾能够顺利的从各净化组件的填料层依次通过,增加酸雾的移动路径,提高反应处理时间和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活性炭吸附板,活性炭吸附板对净化后的酸雾中残余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使得酸雾净化更加充分,提高对酸雾的净化效率和净化效果;
25.2.通过设置喷淋净化组件,对酸雾废气进行净化处理,便于提高净化效率;
26.3.通过设置过滤网,便于对废水中的固体颗粒进行过滤,减少蓄水腔底部沉积的固体颗粒,以便于后续对蓄水腔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塔体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喷淋净化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塔体;11、进气口;12、出气口;13、舱门;2、喷淋净化机构;21、喷
淋组件;211、药液箱;212、喷淋管;213、喷淋支管;214、喷淋头;22、净化组件;221、导流板;222、填料层;223、填料支撑板;224、填料花环;3、隔板;4、脱水层;5、活性炭吸附板;6、有害气体浓度检测装置;7、蓄水腔;71、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酸雾净化塔。参照图1和图2,一种酸雾净化塔包括塔体1,塔体1上开设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塔体1内设置有喷淋净化机构2、脱水层4以及活性炭吸附板5,活性炭吸附板5位于喷淋净化机构2靠近出气口12一侧,脱水层4位于喷淋净化组件22与活性炭吸附板5之间,有害气体浓度检测装置6位于出气口12处。酸雾废气通过进气口11进入酸雾净化塔内,依次通过喷淋净化机构2、脱水层4以及活性炭吸附板5,最后经过净化的酸雾废气排出塔外。
33.参照图1和图3,喷淋净化机构2包括净化组件22与喷淋组件21,喷淋组件21相对位于净化组件22的顶部。喷淋组件21包括药液箱211和喷淋管212,喷淋管212上安装有输液泵215,喷淋管212的一端与药液箱211相连通,另一端穿入塔体1内。喷淋管212穿入塔体1的一端连通有若干并列排布的喷淋支管213,喷淋支管213的长度方向与塔体1的高度方向相垂直。各喷淋管212上安装有若干喷淋头214,喷淋头214沿喷淋管212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喷淋头214的出水孔的孔径小于1mm,喷淋头214的喷洒方向朝向净化组件22。输液泵215通过喷淋管212将药液箱211 中的药液输送到塔体1内,并通过喷淋头214将药液喷洒在净化组件22上方,所喷出的药液形成水幕状。
34.参照图3,净化组件22包括填料层222和导流板221,填料层222包括填料支撑板223以及放置在填料支撑板223上的若干填料花环224,填料支撑板223水平焊接固定在塔体1内壁上。导流板221位于填料支撑板223的一侧,填料支撑板223与导流板221为焊接连接,导流板221朝向靠近填料支撑板223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喷淋头214安装于导流板221的顶部。酸雾废气进入塔体1后从填料层222中通过,填料层222为酸雾废气与药液提供充分的接触面,并提高酸雾废气的湍动程度,使得废气与药液在填料层222的液膜区域充分接触,以利于提高反应效率。同时,酸雾废气在进入塔体1内后不易均匀的分布到整个塔的截面,填料层222有助于均匀酸雾废气,提高反应效率。酸雾废气通过进气口11进入塔体1内,通过填料层222与药液充分反应后再通过喷淋组件21进行进一步反应,净化酸雾废气。
35.参照图3,根据酸雾废气浓度的大小,净化组件22至少设置有两组,使净化后的酸雾废气能够达到排放标准以排放到大气中,减少空气污染。本实施例中,净化组件22设置为两组,两组净化组件22沿塔体1的高度排布,相邻两组的净化组件22的导流板221的倾斜方向相反设置,且各净化组件22的导流板221相对位于填料层222的顶部,酸雾在塔内净化过程中,能够顺利的从各净化组件22的填料层222依次通过,增加酸雾的移动路径,提高反应处理时间和效果
36.参照图3,喷淋净化机构2与脱水层4之间设置有隔板3,隔板3位于喷淋支管213靠近填料层222的一侧,隔板3用于阻挡酸雾废气直接从填料层222上方通过,酸雾废气通过净化组件22后,对净化后的酸雾废气起到移动导向的过程,使得酸雾废气能够通过喷淋组件21喷洒处的水幕,再排出塔体1,水幕对酸雾中的污染物进行捕集反应,使得药液与酸雾充
分反应,增强对于酸雾的净化处理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7.参照图3,塔体1内腔的底部设为蓄水腔7,喷淋净化处理后产生的废水流入并储存在蓄水腔7内,对产生的废水进行收集。蓄水腔7内安装有过滤网71,喷淋净化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固体颗粒,过滤网71对废水进行过滤,减少蓄水腔7底部沉积的固体颗粒,以便于后续对蓄水腔7进行清理。
38.参照图3,酸雾废气经过喷淋净化后,再从脱水层4通过,本实施例中,脱水层4采用除雾器,当含有雾沫气体以一定的速度通过除雾器时,由于重力和惯性撞击作用,会与除雾器内部结构相撞,并依附在除雾器表面上,气体中的液滴被拦截在脱水层4中,从而达到去除酸雾废气中的含有有害物质的液滴的目的。同时,塔体1靠近脱水层4的外壁上设置舱门13,便于工作人员对脱水层4进行及时的更换维护,保障脱水层4对于烟气良好的脱水除雾性能,减少排出的气体中所携带的含有污染的雾滴,继而提高酸雾的净化效果。
39.参照图3,酸雾废气在经过净化以及脱水后,为了便于了解酸雾废气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塔体1出气口12处设置有有害气体浓度检测装置6,对未达到排放标准的酸雾废气停止排放,减少由于酸雾废气未达到排放标准排入空气,导致的空气污染。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酸雾净化塔的实施原理:酸雾废气体通过进气口11进入酸雾塔体1内,依次从喷淋净化组件22、脱水层4以及活性炭吸附板5中通过,最后从净化后的从出气口12排出。酸雾在通过喷淋净化组件22时,酸雾依次从两组净化组件22的填料层222穿过,使得酸雾废气在塔体1内分布均匀,并且与填料层222药液膜区域充分接触发生反应。且经过填料层222净化后的酸雾废气再从喷淋组件21喷出的药液水幕中穿过,使酸雾废气与药液进一步充分反应。之后,经过喷淋净化后的酸雾废气经过进入到脱水层4,脱水层4除去酸雾废气中的液滴;再通过活性炭吸附板5对酸雾废气中残余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最后,经过有害气体浓度检测装置6的检测,将达到排放标准的酸雾废气排放出塔体1。同时,喷淋净化处理后的废水流入蓄水腔7,经过过滤网71过滤后储存在蓄水腔7内。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