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式煤气洗涤污水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38893发布日期:2022-12-13 23:4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轮毂式煤气洗涤污水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的气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轮毂式煤气洗涤污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200410013343.8公开了一种煤气洗涤污水的处理方法,采用隔离池脱油,加入絮凝物质进行絮凝沉降,吸附过滤。煤气化后产生的粗煤气中含有大量的混合杂物,如粉尘、焦油等,必须进行分离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生产。通常采用高压水喷射进行粗煤气的洗涤,由此产生的煤气洗涤污水中含有水、灰尘颗粒、焦油等。现有技术中,对煤气洗涤污水的处理大都采用自然沉淀法,依靠重力排入沉淀池或浓缩池,然后经冷却塔冷却后循环使用,自然沉淀法的优点是节省药剂费用,节约能源;缺点是处理时间长,占地面积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轮毂式煤气洗涤污水的处理装置,用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式煤气洗涤污水的处理装置,包括壳体装置、轮毂式过滤装置、污垢收集输出装置、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基于连续转动的轮毂式过滤装置及其上面安装的金属膜过滤板将煤气洗涤污水中的污垢分离出来,具有占地面积小,分离效率高的优点,并且金属膜过滤板可在线清洁。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轮毂式煤气洗涤污水的处理装置,包括壳体装置、轮毂式过滤装置、污垢收集输出装置、驱动装置;所述壳体装置底部设置过滤水输出口,所述壳体装置中部安装所述轮毂式过滤装置,所述壳体装置上部安装一个蒸汽反冲洗装置;所述轮毂式过滤装置由轮毂形滤筒、驱动半轴、金属膜过滤板构成;所述轮毂形滤筒由左端面、右端面、轮周面构成,并且设置在所述壳体装置内;所述右端面与所述驱动半轴安装固定,所述驱动半轴延伸出所述壳体装置外面安装在轴承座上;所述左端面上设置多个扇形窗口框架,该扇形窗口框架上安装所述金属膜过滤板,所述右端面上设置多个扇形窗口框架,该扇形窗口框架上安装所述金属膜过滤板;所述轮周面内侧沿轮周设置多个提升板;所述污垢收集输出装置包括污垢收集斗、污垢输出管道,所述污垢收集斗安装在所述轮毂形滤筒内设置于该轮毂形滤筒的旋转中心上方,所述污垢输出管道延伸出所述壳体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连轴器。
5.为了检修和维修更换方便,所述金属膜过滤板通过螺栓机构安装在所述扇形窗口框架上。
6.为了保持金属膜过滤性能,所述的蒸汽反冲洗装置包括多条蒸汽管路,该蒸汽管路上安装多个蒸汽喷嘴。
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8.1、本实用新型采用连续转动的多个金属膜过滤板将煤气洗涤污水中的污垢分离出来,具有分离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9.2、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蒸汽反冲洗装置对金属膜过滤板在线清理,污垢清理彻底,能够实时保持金属膜过滤板的过滤性能。
10.3、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轮周面内侧沿轮周设置多个提升板,可以提高对污垢的捕获及运送能力,结合蒸汽反冲洗装置可以提高对污垢的收集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轮毂形滤筒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蒸汽喷嘴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实施例一:
17.参见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其中,图2显示了附图1中的a-a剖面的结构情况,图3显示了轮毂形滤筒的左端面情况。本实用新型的轮毂式煤气洗涤污水的处理装置,包括壳体装置1、轮毂式过滤装置2、污垢收集输出装置4、驱动装置;所述壳体装置底部设置过滤水输出口101,所述壳体装置中部安装所述轮毂式过滤装置,所述壳体装置上部安装一个蒸汽反冲洗装置3;所述轮毂式过滤装置由轮毂形滤筒、驱动半轴5、金属膜过滤板构成;所述轮毂形滤筒由左端面、右端面、轮周面构成,并且设置在所述壳体装置内;所述右端面与所述驱动半轴安装固定(不仅限于按照附图1显示方式安装),所述驱动半轴延伸出所述壳体装置外面安装在轴承座上;所述左端面上设置多个扇形窗口框架201,该扇形窗口框架上安装所述金属膜过滤板,所述右端面上设置多个扇形窗口框架,该扇形窗口框架上安装所述金属膜过滤板;所述轮周面内侧沿轮周设置多个提升板202;所述污垢收集输出装置包括污垢收集斗、污垢输出管道,所述污垢收集斗安装在所述轮毂形滤筒内设置于该轮毂形滤筒的旋转中心上方,所述污垢输出管道延伸出所述壳体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连轴器。
18.本实施例中,壳体装置1包括一个封闭的固定的刚性壳体(该壳体可以是金属壳体),壳体装置呈圆筒外形,安装在机座10上,壳体装置底部设置过滤水输出口101,壳体装置前部设置煤气洗涤污水进水管道7,煤气洗涤污水进水管道通过支座8固定,煤气洗涤污水进水管道延伸到轮毂式过滤装置内,将煤气洗涤污水注入轮毂式过滤装置,煤气洗涤污水进水管道与壳体装置前部壁板结合处设置密封机构;本实施例中,煤气洗涤污水进水管道通过法兰与煤气洗涤污水的来水管路连接,煤气洗涤污水的来水管路上设置有控制装置(电控阀门),该煤气洗涤污水的来水管路及控制装置属于现有技术,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通过蒸汽反冲洗装置输入的蒸汽凝结水,一部分随污垢排出壳体装置外,其余的蒸汽凝结水从过滤水输出口排出。通过煤气洗涤污水进水管道输入的煤气洗涤污水经过金属膜过滤板处理后产生的过滤水从过滤水输出口排出,该过滤水进入净水管网再利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半轴延伸出所述壳体装置外面安装在轴承座上,驱动半轴与壳体装置交汇部位设置机械密封机构501,该机械密封机构属于现有技
术,不进行描述。为了便于内部机构的维修,壳体装置上设置多个维修窗,该维修窗上安装能拆卸的面板;所述的维修窗在附图中没有显示。为了制造和安装的方便,壳体装置可以设计成2-3个分体部件,分体部件单独制造,然后组装成一体,组装结合处用密封胶密封处理。
19.参见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其中,图2显示了附图1中的a-a剖面的结构情况,附图3显示了轮毂形滤筒的左端面情况。本实施例中,所述轮毂式过滤装置由轮毂形滤筒200、驱动半轴5、金属膜过滤板构成;所述轮毂形滤筒(呈圆筒形状)由左端面、右端面、轮周面构成;右端面是圆板形结构,所述右端面与所述驱动半轴安装固定,驱动半轴安装在两个轴承座6上(属于现有技术中的悬臂轴结构),两个轴承座安装在一个固定台架9上,轴承座内设置滑动轴承(该结构属于现有技术范畴)。轮毂形滤筒的左端面是圆环板形结构,左端面上设置多个扇形窗口框架201,该扇形窗口框架上安装所述金属膜过滤板(金属膜过滤板外形呈扇形结构);轮毂形滤筒的右端面是圆板形结构,右端面上设置多个扇形窗口框架,该扇形窗口框架上安装所述金属膜过滤板;本实施例中,轮毂形滤筒的右端面上的扇形窗口框架形状及扇形窗口框架的布局形式与轮毂形滤筒的左端面上的扇形窗口框架形状及布局相同。考虑到便于安装或维修更换,金属膜过滤板的安装固定方式可以采用卡隼结构,安装完成后涂密封胶密封,卡隼结构属于现有技术,不作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中的金属膜过滤板是将扇形的金属膜固定在一个扇形框架上构成,金属膜均匀孔径是50-100纳米,金属膜属于现有技术,不详细描述。采用这样的设置,是为了便于维修或更换金属膜。轮毂形滤筒的轮周面是圆筒形壁面,轮周面内侧沿轮周顺序设置多个提升板202,该提升板是矩形板,提升板的左端头与轮毂形滤筒的左端面结合固定,提升板的右端头与轮毂形滤筒的右端面结合固定。通常的设计是轮毂形滤筒的扇形窗口框架的前沿设置一块提升板,扇形窗口框架的后沿设置一块提升板(按圆周方向顺序设置),由此构成多个矩形仓盒。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膜过滤板通过螺栓机构安装在所述扇形窗口框架上。然后涂密封胶密封,采用螺栓机构安装,牢固性强且更换简便。
20.参见附图1、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蒸汽反冲洗装置3包括蒸汽管路301和安装在蒸汽管路上的蒸汽喷嘴303。在壳体装置的左端面上部安装一组蒸汽管路,蒸汽管路上的蒸汽喷嘴与轮毂形滤筒左端面上的金属膜过滤板位置对正(即沿金属膜过滤板旋转半径方向对正);在壳体装置的右端面上部安装一组蒸汽管路,该蒸汽管路上的蒸汽喷嘴与轮毂形滤筒右端面上的金属膜过滤板位置对正。所述的蒸汽管路通过法兰与外部供汽管路连接,供汽管路中设置控制装置(阀门及电控装置),该供汽管路图中没有显示(外部供汽管路不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过热蒸汽的压力参数是0.2~0.8mpa;采用这个压力参数的蒸汽,对运转到所述蒸汽管路及蒸汽喷嘴位置的金属膜过滤板进行反向冲洗,能将粘附在金属膜过滤板上的污垢、油垢冲洗下来,然后由提升板(前述的矩形仓盒)运送到到污垢收集斗中。本实施例中的蒸汽反冲洗装置能将金属膜过滤板清理干净,并能实现金属膜过滤板在线清洁。参见附图4,附图4显示了附图1中的b-b剖面的结构情况,虚线部分是指隐去的金属膜过滤板201的轮廓(旋转移动到达蒸汽管路及蒸汽喷嘴位置的金属膜过滤板轮廓)。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蒸汽反冲洗装置包括多条蒸汽管路302,该蒸汽管路上安装多个蒸汽喷嘴303。通过一条主管路301,可以并联设置4-5条过热蒸汽管路,每条过热蒸汽管路上设置4-6个蒸汽喷嘴。随着轮毂形滤筒的连续运转,金属膜过滤板被连续循环的清理,并能持续地保持较高的过滤性能。
21.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污垢收集输出装置4包括污垢收集斗、污垢输出管道,污垢收集输出装置的上部是污垢收集斗,其下部是污垢输出管道401,污垢收集斗底部与污垢输出管道顶部连通。所述污垢收集斗安装在所述轮毂形滤筒内设置于该轮毂形滤筒的旋转中心上方,污垢收集斗最佳安装位置是位于轮毂形滤筒顶部的提升板下方。污垢输出管道延伸出壳体装置外面,污垢收集输出装置通过支架402安装固定。污垢输出管道401与壳体装置交汇部位密封处理(不仅限于壳体装置左端板),可以采用密封胶,也可以焊接密封。污垢输出管道出口处可以安装阀门,定时打开阀门排污,然后关闭,该阀门设置属于现有技术(图中没有显示),不进行描述。
22.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连轴器,该连轴器将减速器的输出轴与驱动半轴5连接在一起。所述驱动装置的安装固定方式及驱动电机、减速器、连轴器属于现有技术,附图中没有显示,不作详细描述。
23.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