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场优化调整的分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65707发布日期:2022-10-12 04:23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流场优化调整的分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流场优化调整的分流装置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场优化调整的分流装置。
3.

背景技术:

4.流场是指在一个流场里,速度、压强等都会发生变化,是用欧拉法描述的流体质点运动,其流速、压强等函数定义在时间和空间点坐标场上的流速场、压强场等的统称,某一时刻气流运动的空间分布。
5.针对磨煤机入口一次风流场分布数据模拟结果表明,现有冷、热一次风道布置条件下,冷、热风混合距离极短,单纯依靠冷风自身动量很难穿透热风,需要很长的混合段才能充满整个截面现有的混合段长度远无法达到要求,导致在线测量截面处一次风流场分布极不均匀,出现明显的高速区和低速区,以及明显的高温区和低温区,风量测量元件截面处流速分布相对标准偏差达到了20.1%,气流速度区间为5.7m/s~20.6m/s,温度分布相对标准偏差为12.5%,气流温度区间为363k~593k,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相差230℃,亟需通过磨煤机入口一次风流场优化,解决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流场分布极度不均匀问题,改善磨煤机入口一次风流场条件,彻底解决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提升磨煤机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6.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场优化调整的分流装置。
8.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9.一种流场优化调整的分流装置,其组成包括风道、所述的风道上方连接有热风入口,所述的风道下方连接有磨煤机入口,所述的风道一侧设有冷风扩口,所述的风道内设有两个冷风风箱,两个所述的冷风风箱前端均设有导流板,所述的风道内设有均流板;
10.所述的风道为s型结构,两个所述的冷风风箱位于靠近冷风扩口处,且活动连接,
11.两个所述的导流板位于风道内,两个所述的导流板位于风道90
°
转角处;
12.所述的均流板位于在线测量截面内,且位于上游;
13.所述的冷风扩口为扇形开口。
14.所述的流场优化调整的分流装置,所述的冷风扩口后端连接有冷风入口。
15.所述的流场优化调整的分流装置,所述的冷风扩口和冷风风箱可将冷风气流分隔为多股,使其在热风道内均布,同时加强冷风与热风的混合。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混合段长度远无法达到要求,导致在线测量截面处一次风流场分布极不均匀,出现明显的高速区和低速区,以及明显的高温区和低温区的问题。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磨煤机入口一次风流场优化,解决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流场分布极度不均匀问题,改善磨煤机入口一次风流场条件,彻底解决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提升磨煤机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19.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热风入口;2、冷风入口;3、在线测量截面;4、磨煤机入口;5、冷风扩口;6、冷风风箱;7、导流板;8、均流板;9、风道。
23.具体实施方式:
24.实施例1:
25.如图1和2所示:风道9上方连接有热风入口1,风道9下方连接有磨煤机入口4,风道9一侧设有冷风扩口5,风道9内设有两个冷风风箱6,两个冷风风箱6前端均设有导流板7,风道9内设有均流板8,风道9似s型,两个冷风风箱6位于靠近冷风扩口5处,且活动连接,两个导流板7位于风道9内,两个导流板7位于风道990
°
转角处,均流板8位于在线测量截面3内,且位于上游,冷风扩口5为扇形开口,冷风扩口5后端连接有冷风入口2,磨煤机入口一次风流场优化,解决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流场分布极度不均匀问题,改善磨煤机入口一次风流场条件,彻底解决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提升磨煤机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6.工作原理:使用时热风通过热风入口1进入风道9,而冷风则是通过冷风入口2进入再由冷风扩口5送至风道9内,且在导流板7对气流起到导向作用,在冷风扩口5和冷风风箱6的作用下使其在热风道内均布,同时加强冷风与热风的混合,冷、热一次风能够快速充分混合,消除了的流体的高温区和低温区,高速区和低速区的偏差也得到明显缓解,测量截面流场分布均匀性得到了极大提升,测量元件的流场环境大为改善,在线测风元件截面3处的流速分布相对标准偏差由优化前的20.1%降低至11.7%左右,气流速度范围由14.9m/s缩小至8.0m/s,温度分布相对标准偏差由优化前的12.5%降低至2.8%左右,高温区与低温区温度差值由230℃缩小至79℃。
27.现有风道布置条件下在线风量测量截面流场均匀性指标
28.流速相对标准偏差,%流速区间,m/s温度相对标准偏差,%温度区间,k20.1%5.7~20.612.5%363~593


技术特征:
1.一种流场优化调整的分流装置,其组成包括风道,其特征是:所述的风道上方连接有热风入口,所述的风道下方连接有磨煤机入口,所述的风道一侧设有冷风扩口,所述的风道内设有两个冷风风箱,两个所述的冷风风箱前端均设有导流板,所述的风道内设有均流板;所述的风道为s型结构,两个所述的冷风风箱位于靠近冷风扩口处,且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的导流板位于风道内,两个所述的导流板位于风道90
°
转角处;所述的均流板位于在线测量截面内,且位于上游;所述的冷风扩口为扇形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场优化调整的分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冷风扩口后端连接有冷风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场优化调整的分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冷风扩口和冷风风箱可将冷风气流分隔为多股,使其在热风道内均布,同时加强冷风与热风的混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场优化调整的分流装置。目前,现有冷、热风混合段长度远无法达到要求,导致在线测量截面处一次风流场分布极不均匀,出现明显的高速区和低速区,以及明显的高温区和低温区的问题。一种流场优化调整的分流装置,其组成包括:风道(9),风道上方连接有热风入口(1),风道下方连接有磨煤机入口(4),风道一侧设有冷风扩口(5),风道内设有两个冷风风箱(6),两个冷风风箱前端均设有导流板(7),风道内设有均流板(8),风道似S型,两个冷风风箱位于靠近冷风扩口处,且活动连接,两个导流板位于风道内,两个导流板位于风道990


技术研发人员:付强 吴克锋 匡磊 李大才 冯志金 李伟 周泰 黄燕章 吴彦标 夏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大唐国际雷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31
技术公布日:2022/10/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