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酸连续硝化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11197发布日期:2022-10-22 08:5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H酸连续硝化装备的制作方法
h酸连续硝化装备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h酸生产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h酸连续硝化装备。


背景技术:

2.连续硝化脱硝工序是现有h酸制备生产工艺中的重要步骤,硝化反应中需要对硝酸和磺化液进行充分混合,以进行反应。目前混合及硝化反应主要是通过在反应釜中进行,即将硝酸和磺化液原料通入反应釜中,再利用反应釜中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以达到充分混合和反应。但是,因为硝化反应为强放热过程,会释放大量的热量,通过反应釜直接进行混合反应,大量的硝酸和磺化液短时间混合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混合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释放,不得不降低硝酸的进料速度,影响硝化工序的生产效率,进而影响最终h酸的产量和产率,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到反应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h酸连续硝化装备,来解决目前h酸制备过程中热量不能及时释放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h酸连续硝化装备,包括反应管,反应管两端封闭,反应管内设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反应管两端连通,反应管的第一端设有两个进料口,反应管的第二端设有一个出料口。
6.进一步的,反应管内设有y型管,y型管上端两个开口分别与两个进料口连通。
7.进一步的,反应管内壁上设有导流板,导流板垂直于反应管内壁设置,导流板一侧朝向出料口倾斜设置,导流板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8.进一步的,反应管外周面盘旋设有第一冷却管。
9.进一步的,出料口远离反应管的一端设有反应釜,反应釜与出料口连通。
10.进一步的,反应釜外盘旋设有第二冷却管,第一冷却管上和冷却通道上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均与第二冷却管第一端连通。
11.进一步的,第二冷却管第二端连通有降温箱,降温箱上连通有水泵,水泵远离所上述降温箱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冷却管上和冷却通道上靠近进料口的一端连通。
12.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显著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h酸连续硝化装备,包括反应管和冷却通道,冷却通道位于反应管内,通过中间开设有冷却通道的反应管来进行流动反应,通过减少混合液的厚度,增加散热面积,来方便热量的及时逸散,相比由于混合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释放,只能减低制备速度来使热量慢慢逸散,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两种原料的流动反应,实现持续反应和持续制备,工作效率稳定,有效解决了目前h酸制备过程中热量不能及时释放的问题。
14.2. 为了加快热量的快速流走,在反应管外周面盘旋设有第一冷却管,通过反应管内冷却通道和反应管外第一冷却管的设置,在反应管内产生热量时,冷却通道和第一冷却
管相互配合,将反应管内壁和外周面所产生的热量同时带走。
15.3.反应釜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使两种原料之间混合均匀,而此时由于两种原料已经进行初步混合,热量已经流失一大部分,有效降低了反应釜的工作压力,同时反应釜外第二冷却管的设置可以帮助反应釜内的热量逸散,方便持续性进行制备。
16.4. 通过降温箱的设置对吸收热量的冷却液进行降温,通过水泵与第一冷却管和冷却通道的连通,可以方便降温后的冷却液再次使用,实现冷却液的循环使用,增加资源的重复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7.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h酸连续硝化装备立体结构示意图;
18.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h酸连续硝化装备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9.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h酸连续硝化装备主视结构示意图;
20.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h酸连续硝化装备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在附图中,1-反应管、2-冷却通道、3-进料口、4-出料口、5-y型管、6-导流板、7-第一冷却管、8-反应釜、9-第二冷却管、10-降温箱、11-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4.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26.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27.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28.实施例1
29.如图1和图2所示,h酸连续硝化装备,包括反应管1,反应管1两端封闭,反应管1内设有冷却通道2,冷却通道2的两端分别与反应管1两端连通,反应管1的第一端设有两个进料口3,反应管1的第二端设有一个出料口4。
30.进一步的,反应管1内设有y型管5,y型管5上端两个开口分别与两个进料口3连通。
31.进一步的,反应管1内壁上设有导流板6,导流板6垂直于反应管1内壁设置,导流板6一侧朝向出料口4倾斜设置,导流板6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32.具体的,反应管1为中空且两端封闭的管体,在反应管1内设有用于冷却液通过的冷却通道2,冷却通道2的两端分别与反应管1封闭的两端连通,冷却通道2与反应管1同轴设置,在反应管1的第一端开设有两个进料口3,在反应管1第二端开设有一个出料口4,两个进料口3用于两种不同的原料(两种不同的原料分别为硝酸和磺化液,本文中用原料统一代替硝酸和磺化液)进入,出料口4的设置用于将在反应管1内经过一定程度混合反应的混合液排出,在反应管1内设有与两个进料口3连通的y型管5,通过y型管5上端的两个开口可以将从两个进料口3进入的两种原料经过混合后由y型管5下端的开口排出,方便进行反应,为了加大两种原料之间的混合程度,在反应管1内壁上垂直设有导流板6,导流板6的设置可以对经过反应管1混合液进行一定程度的阻挡,进而使放映管内的混合液进一步的混合,导流板6一侧朝向出料口4倾斜设置可以降低导流板6对混合液流速的影响,同时可使混合液进一步的混合,在本实施例中导流板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流板6均匀分布在放映管内。
33.工作原理,将反应管1竖直放置,通过管道分别与冷却通道2两端连通并在连通后的管道和冷却通道2内流通有冷却液,将需要进行混合反应的两种原料分别通过管道与两个进料口3连通,将出料口4与下一步需要进行使用的设备连通,两种原料在分别通过两个进料口3进入反应管1时在y型管5的作用下混合在一起落入反应管1内,两种原料混合后形成混合液,混合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出料口4移动,但是在混合液落下的过程中由于导流板6的设置会使混合液落在导流板6上被阻挡或打散,进行进一步的混合,两种原料经过混合后所释放的热量会通过冷却通道2内流动的冷却液带走,同时热量也会有反应管1的外壁散发,加快两种原料在混合后的热量逸散速度。
34.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中间开设有冷却通道2的反应管1来进行流动反应,通过减少混合液的厚度,增加散热面积,来方便热量的及时逸散,相比由于混合产生的热量不能及
时释放,只能减低制备速度来使热量慢慢逸散,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两种原料的流动反应,实现持续反应和持续制备,工作效率稳定,有效解决了目前h酸制备过程中热量不能及时释放的问题。
35.实施例2
36.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机构大致相同,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反应管1外周面盘旋设有第一冷却管7。
37.进一步的,出料口4远离反应管1的一端设有反应釜8,反应釜8与出料口4连通。
38.进一步的,反应釜8外盘旋设有第二冷却管9,第一冷却管7上和冷却通道2上靠近出料口4的一端均与第二冷却管9第一端连通。
39.具体的,为了加快热量的逸散,加快热量的快速流走,在反应管1外周面盘旋安装有第一冷却管7,通过反应管1内冷却通道2和反应管1外第一冷却管7的设置,在反应管1内产生热量时,冷却通道2和第一冷却管7相互配合,将反应管1内壁和外周面所产生的热量同时带走,加快反应管1内热量的逸散,避免由于热量过高,发生安全事故;同时,为了使两种原料混合均匀,反应均匀,在出料口4处连通有反应釜8,发应管1通过架体安装在反应釜8上方,在反应管1内进行初步混合的混合液经由出料口4流入反应釜8内进行搅拌混合,通过反应釜8的搅拌可以使两种原料混合更加均匀,且两种原料在反应管1内已经进行了初步混合,所产生的大量热量已经逸散,可以变相的减轻反应釜8的压力,方便进行持续化、长时间的运转;同样的,为了避免反应釜8内积攒温度过高影响运转,在反应釜8外壁盘旋安装有第二冷却管9,通过在第二冷却管9内流通冷却液,可以将反应釜8内所产生热量带走,避免反应釜8内积攒热量过高影响运转;为了资源最大利用化,第一冷却管7靠近出料口4的一端和冷却通道2靠近出料口4的一端均与第二冷却管9第一端连通,在不影响反应管1和反应釜8运转的情况下,通过对冷却液的二次利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节能减排。
40.实施例3
41.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结构大致相同,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第二冷却管9第二端连通有降温箱10,降温箱10上连通有水泵11,水泵11远离所上述降温箱10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冷却管7上和冷却通道2上靠近进料口3的一端连通。
42.具体的,为了节能减排,增加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在第二冷却管9的第二端连通有降温箱10,降温箱10为蓄水箱,含有热量的冷却液在降温箱10中逐渐降温,但是为了加快冷却液的温度下降,可以在降温箱10内外加装降温设备,通过降温设备辅助降温,降温箱10上连通有水泵11,水泵11安装在降温箱10一侧,水泵11原理降温箱10的一端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却管7靠近进料口3的一端和冷却通道2靠近进料口3的一端连通,通过降温箱10和降温设备的设置对吸收热量的冷却液进行降温,通过水泵11与第一冷却管7和冷却通道2的连通,可以方便降温后的冷却液再次使用,实现冷却液的循环使用,增加资源的重复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43.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适用于h酸的制备,其他相关类似的实验均可用到本设备,但是均属于本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