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式吸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8868发布日期:2023-01-06 20:06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车式吸泥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给水处理厂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行车式吸泥机。


背景技术:

2.沉淀是给水工艺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沉淀池排泥直接影响水质处理的效果。采用机械排泥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保证沉淀效果。
3.行车式吸泥机有边行进边吸泥,往返工作,具有排泥效率高、排泥效果较好的特点。所以在大、中型水厂设计中,行车式吸泥机在平流沉淀池排泥中应用广泛。
4.行车式吸泥机在运行前,应停驻在沉淀池末端,作为吸泥的起始位置,这样可保证较大程度排出沉淀池内的污泥。但在实际应用中,行车式吸泥机因为桁架过宽等原因,出现吸泥机无法行驶至沉淀池末端的问题,导致吸泥机吸泥管不能完全清除沉淀池两端积泥。沉淀池排泥不彻底,影响沉淀效果,导致出水水质不理想;同时在运维过程中不得不增加了人工清淤、维护等工序,增加了劳动强度。故,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车式吸泥机,其目的在于解决平流沉淀池在使用行车式吸泥机时,因为桁架过宽等原因,出现吸泥机无法行驶至沉淀池末端排泥不彻底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行车式吸泥机,包括主梁、端梁、钢轨、驱动机构、虹吸主管、集泥器、潜水泵、抽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根所述虹吸主管4的管体上并联连接两条虹吸支管10,且该两条所述虹吸支管分别向所述主梁的前、后方向伸展;所述虹吸支管10及所述虹吸主管4的管体上设置控制管道开启、关闭的电磁阀11,所述集泥器3安装在两条所述虹吸支管之间的所述虹吸主管4底部上;所述虹吸支管10底端的吸口位置接近池底并位于所述集泥器前方或后方。
8.所述的一种行车式吸泥机,其中,所述虹吸支管为l形管道包括水平设置的横管道101和向下设置的竖管道102一体连接构成,所述横管道沿着与所述主梁垂直方向伸展到所述主梁边框以外,所述竖管道铅锤向下设置其底端为吸口。
9.所述的一种行车式吸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通过控制阀体动作切换虹吸主管与不同的虹吸支管的工作状态,即电磁阀关断虹吸主管,开启不同的虹吸支管,或电磁阀关断虹吸支管,开启虹吸主管。
10.所述不同的虹吸支管,是指开启靠近沉淀池边缘一侧的虹吸支管。
11.本实用新型具体地说是一种增加虹吸支管从而扩大了传统吸泥机的吸泥范围,避免了集泥死角,从而提高了行车式吸泥机吸泥效果的水处理工艺设备。本实用新型借助延伸的虹吸支管清除沉淀池起、末端的淤泥。通过控制虹吸主管、虹吸支管上的电磁阀,实现虹吸支管与原吸泥主管道的功能切换,可实现无需改动原吸泥机所配套的水泵等设备,即
可投入使用。以此可保持设备参数与改进前一致,方便厂家生产。
12.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行车式吸泥机在沉淀池运行过程中可较大程度排出末端死区污泥,提高排泥效果,强化沉淀效果,保证出水水质;在设备生产过程中保持了其它设备参数与改造前的一致性,方便厂家改造生产;同时在运维过程中减少了人工清淤、维护等工序,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的节省了运维期间的投资。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行车式吸泥机主梁俯视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
16.图3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17.附图编号说明:1:端梁、2:主梁、3:集泥器、4:虹吸主管、5:潜水泵、6:钢轨、7:抽真空系统、8:滑触线及支架、9:水封、10:虹吸支管、11:电磁阀、12: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下。
19.参见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行车式吸泥机,包括主梁2、端梁1、钢轨6、驱动机构12、虹吸主管4、集泥器3、潜水泵5、抽真空系统7;在每根所述虹吸主管4的管体上并联连接两条虹吸支管10,且该两条所述虹吸支管分别向所述主梁的前、后方向伸展见图3;所述虹吸支管10及所述虹吸主管4的管体上设置控制管道开启、关闭的电磁阀11,所述集泥器3安装在两条所述虹吸支管之间的所述虹吸主管4底部上;所述虹吸支管10底端的吸口位置接近池底并位于所述集泥器前方或后方。
20.所述的一种行车式吸泥机,参见图3所示,其中,所述虹吸支管为l形管道包括水平设置的横管道101和向下设置的竖管道102一体连接构成,所述横管道沿着与所述主梁垂直方向伸展到所述主梁边框以外,所述竖管道铅锤向下设置其底端为吸口,横管道与虹吸主管连接。
21.所述的一种行车式吸泥机,其中,所述的电磁阀通过控制阀体动作切换虹吸主管与不同的虹吸支管的工作状态,即电磁阀关断虹吸主管,开启不同的虹吸支管,或电磁阀关断虹吸支管,开启虹吸主管。从而达到扩展吸泥范围的目的。
22.通过控制阀体动作切换虹吸主管与不同的虹吸支管的工作状态,具体的步骤是:吸泥机到达沉淀池边缘后,电磁阀通过控制阀体动作关断虹吸主管,开启靠近沉淀池边缘一侧的虹吸支管,扩大吸泥范围,对沉淀池边缘吸泥;吸泥机对沉淀池边缘吸泥完成后,电磁阀通过控制阀体动作关断虹吸支管,开启虹吸主管开始沉淀池池内吸泥操作。吸泥机到达沉淀池的哪侧边缘(起、末端),就开启靠近沉淀池边缘一侧的虹吸支管对沉淀池边缘吸泥。清除沉淀池起、末端的淤泥。
23.本实用新型针对沉淀池末端的积泥不能被传统的行车式吸泥机完全清除的情况,在行车式吸泥机增加支管和电磁阀(电动阀门)的方式,如图3,借助延伸的支管清除沉淀池末端的淤泥。虹吸主管上的电磁阀可通过控制内部阀体的动作来控制开启或关闭不同的虹
吸支管,可实现仅增加支管及电磁阀,无需改动包括水泵等原有配套设施的目的。以此可保持设备参数与优化前一致,方便厂家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行车式吸泥机,包括主梁、端梁、钢轨、驱动机构、虹吸主管、集泥器、潜水泵、抽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根所述虹吸主管(4)的管体上并联连接两条虹吸支管(10),且该两条所述虹吸支管分别向所述主梁的前、后方向伸展;所述虹吸支管(10)及所述虹吸主管(4)的管体上设置控制管道开启、关闭的电磁阀(11),所述集泥器(3)安装在两条所述虹吸支管之间的所述虹吸主管(4)底部上;所述虹吸支管(10)底端的吸口位置接近池底并位于所述集泥器前方或后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式吸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支管为l形管道包括水平设置的横管道(101)和向下设置的竖管道(102)一体连接构成,所述横管道沿着与所述主梁垂直方向伸展到所述主梁边框以外,所述竖管道铅锤向下设置其底端为吸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式吸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通过控制阀体动作切换虹吸主管与不同的虹吸支管的工作状态,即电磁阀关断虹吸主管,开启不同的虹吸支管,或电磁阀关断虹吸支管,开启虹吸主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车式吸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虹吸支管,是指开启靠近沉淀池边缘一侧的虹吸支管。

技术总结
一种行车式吸泥机,包括主梁、端梁、钢轨、驱动机构、虹吸主管、集泥器、潜水泵、抽真空系统;在每根所述虹吸主管4的管体上并联连接两条虹吸支管10,且该两条所述虹吸支管分别向所述主梁的前、后方向伸展;所述虹吸支管10及所述虹吸主管4的管体上设置控制管道开启、关闭的电磁阀11,所述集泥器3安装在两条所述虹吸支管之间的所述虹吸主管4底部上;所述虹吸支管10底端的吸口位置接近池底并位于所述集泥器前方或后方。本实用新型借助延伸的虹吸支管清除沉淀池起、末端的淤泥。通过控制电磁阀,实现虹吸支管与原吸泥主管道的功能切换,可实现无需改动原吸泥机所配套的水泵等设备,即可投入使用。入使用。入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高雷 陈雪如 董红 管清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3
技术公布日:202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