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凸棒石加工出料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44644发布日期:2022-11-11 19:1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凹凸棒石加工出料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凹凸棒石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凹凸棒石加工出料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2.凹凸棒石又称坡缕石或坡缕缟石,是一种具链层状结构的含水富镁铝硅酸盐粘土矿物,结构属2:1型粘土矿物,在每个2:1单位结构层中,四面体晶片角顶隔一定距离方向颠倒,形成层链状。
3.凹凸棒石具有独特的分散、耐高温、抗盐碱等良好的胶体性质和较高的吸附脱色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及粘结力,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建材、造纸、医药、农业等领域。
4.现有的凹凸棒石加工设备,在凹凸棒石加工出料过程中会造成粉尘飞扬,这样在对周围工作人员造成危害的同时,也造成一定的原料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凹凸棒石加工出料除尘装置,具有当进行除尘工作时,出料斗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经由吸尘罩吸入至吸尘层里面,进而实现凹凸棒石加工出料除尘,当进行除尘工作时,打开外接水源,然后水体经由输水管输送至喷淋管并进行雾化喷出,经由喷淋管雾化喷出的水体与排气管排入的粉尘相接触,然后粉尘在水体的影响下进行下落,然后下落的粉尘经由集尘斗进入集尘内筒进行集中的收集的特点。
6.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凹凸棒石加工出料除尘装置,包括出料斗、除尘箱、集尘顶,所述除尘箱的前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体门,所述除尘箱左侧壁体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前端连接有输气管,所述除尘箱的内侧安装有喷淋管,所述除尘箱的内壁连接有集尘斗,所述除尘箱内侧下底面的上方放置有集尘内筒,所述输气管不与风机相连接的自由端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不与输气管相连接的自由端连接有连接立管,所述连接立管不与连接软管相连接的自由端连接有吸尘层,所述集尘顶的内侧安装有吸尘罩,所述集尘顶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安装顶板,所述出料斗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上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
7.其中,所述出料斗的进料端与凹凸棒石加工设备相互连接,所述除尘箱的下端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箱体门的内侧开设有观察窗,所述箱体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拉手;通过箱体门的设置,便于对除尘箱进行清理、维修,同时也便于将集尘内筒取出,通过观察窗的设置,便于观察除尘箱里面的情况。
8.其中,所述风机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风机不与输气管相连接的自由端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贯穿除尘箱左侧壁体并延伸至除尘箱的内侧;当通过控制组件开启风机的运行后,风机开始工作并将出料斗产生的粉尘经由排气管排入到除尘箱里面。
9.其中,所述喷淋管通过输水管与外接水源相连接,所述集尘斗与集尘内筒相互不
接触,所述集尘内筒的内圈直径大于集尘斗下部的外圈直径;当进行除尘工作时,打开外接水源,然后水体经由输水管输送至喷淋管并进行雾化喷出,经由喷淋管雾化喷出的水体与排气管排入的粉尘相接触,然后粉尘在水体的影响下进行下落,然后下落的粉尘经由集尘斗进入集尘内筒进行集中的收集。
10.其中,所述连接软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输气管、连接立管相互连通,所述连接软管为可伸缩的软管,所述连接立管不与连接软管相连接的自由端贯穿吸尘层上层壁体并延伸至吸尘层的内侧,所述连接立管与吸尘层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吸尘层与集尘顶密封连接;当出料斗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经由吸尘罩吸入至吸尘层里面后,粉尘进入连接立管,然后经由连接立管、连接软管进入输气管。
11.其中,所述吸尘罩的上端贯穿集尘顶上层壁体并延伸至吸尘层的内侧,所述吸尘罩与吸尘层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当进行除尘工作时,出料斗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经由吸尘罩吸入至吸尘层里面,进而实现凹凸棒石加工出料除尘。
12.其中,所述安装顶板的尺寸与安装底板的尺寸相同,所述安装顶板与安装底板相互平行安装,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通过安装底板的设置,用于对电动伸缩杆的固定及支撑,当需要调节集尘顶的使用高度时,通过控制组件开启电动伸缩杆的运行,然后安装顶板在相应的电动伸缩杆带动下进行移动,进而实现对集尘顶使用位置的调节。
13.其中,所述集尘顶的侧视面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集尘顶的下端连接有防滑垫;通过集尘顶的设置,用于与出料斗进行连接,通过防滑垫的设置,用于减少对出料斗造成的磨损。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进行除尘工作时,打开外接水源,然后水体经由输水管输送至喷淋管并进行雾化喷出,经由喷淋管雾化喷出的水体与排气管排入的粉尘相接触,然后粉尘在水体的影响下进行下落,然后下落的粉尘经由集尘斗进入集尘内筒进行集中的收集,当进行除尘工作时,出料斗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经由吸尘罩吸入至吸尘层里面,进而实现凹凸棒石加工出料除尘,通过安装底板的设置,用于对电动伸缩杆的固定及支撑,当需要调节集尘顶的使用高度时,通过控制组件开启电动伸缩杆的运行,然后安装顶板在相应的电动伸缩杆带动下进行移动,进而实现对集尘顶使用位置的调节。
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除尘箱的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集尘顶的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集尘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出料斗;2、除尘箱;3、箱体门;4、观察窗;5、风机;6、输气管;7、排气管;8、喷淋管;9、集尘斗;10、集尘内筒;11、万向轮;12、连接软管;13、吸尘层;14、连接立管;15、吸尘罩;16、安装顶板;17、安装底板;18、电动伸缩杆;19、集尘顶;20、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凹凸棒石加工出料除尘装
置,包括出料斗1、除尘箱2、集尘顶19,所述除尘箱2的前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体门3,所述除尘箱2左侧壁体固定安装有风机5,所述风机5的前端连接有输气管6,所述除尘箱2的内侧安装有喷淋管8,所述除尘箱2的内壁连接有集尘斗9,所述除尘箱2内侧下底面的上方放置有集尘内筒10,所述输气管6不与风机5相连接的自由端连接有连接软管12,所述连接软管12不与输气管6相连接的自由端连接有连接立管14,所述连接立管14不与连接软管12相连接的自由端连接有吸尘层13,所述集尘顶19的内侧安装有吸尘罩15,所述集尘顶19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安装顶板16,所述出料斗1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安装底板17,所述安装底板17的上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8。
22.本实施方案中:所述出料斗1的进料端与凹凸棒石加工设备相互连接,所述除尘箱2的下端连接有万向轮11,所述箱体门3的内侧开设有观察窗4,所述箱体门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拉手;通过箱体门3的设置,便于对除尘箱2进行清理、维修,同时也便于将集尘内筒10取出,通过观察窗4的设置,便于观察除尘箱2里面的情况。
23.所述风机5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风机5不与输气管6相连接的自由端连接有排气管7,所述排气管7贯穿除尘箱2左侧壁体并延伸至除尘箱2的内侧;当通过控制组件开启风机5的运行后,风机5开始工作并将出料斗1产生的粉尘经由排气管7排入到除尘箱2里面。
24.所述喷淋管8通过输水管与外接水源相连接,所述集尘斗9与集尘内筒10相互不接触,所述集尘内筒10的内圈直径大于集尘斗9下部的外圈直径;当进行除尘工作时,打开外接水源,然后水体经由输水管输送至喷淋管8并进行雾化喷出,经由喷淋管8雾化喷出的水体与排气管7排入的粉尘相接触,然后粉尘在水体的影响下进行下落,然后下落的粉尘经由集尘斗9进入集尘内筒10进行集中的收集。
25.所述连接软管1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输气管6、连接立管14相互连通,所述连接软管12为可伸缩的软管,所述连接立管14不与连接软管12相连接的自由端贯穿吸尘层13上层壁体并延伸至吸尘层13的内侧,所述连接立管14与吸尘层13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吸尘层13与集尘顶19密封连接;当出料斗1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经由吸尘罩15吸入至吸尘层13里面后,粉尘进入连接立管14,然后经由连接立管14、连接软管12进入输气管6。
26.所述吸尘罩15的上端贯穿集尘顶19上层壁体并延伸至吸尘层13的内侧,所述吸尘罩15与吸尘层13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当进行除尘工作时,出料斗1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经由吸尘罩15吸入至吸尘层13里面,进而实现凹凸棒石加工出料除尘。
27.所述安装顶板16的尺寸与安装底板17的尺寸相同,所述安装顶板16与安装底板17相互平行安装,所述电动伸缩杆18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通过安装底板17的设置,用于对电动伸缩杆18的固定及支撑,当需要调节集尘顶19的使用高度时,通过控制组件开启电动伸缩杆18的运行,然后安装顶板16在相应的电动伸缩杆18带动下进行移动,进而实现对集尘顶19使用位置的调节。
28.所述集尘顶19的侧视面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集尘顶19的下端连接有防滑垫20;通过集尘顶19的设置,用于与出料斗1进行连接,通过防滑垫20的设置,用于减少对出料斗1造成的磨损。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进行除尘工作时,通过控制组件开启风机5的运行,然后打开外接水源,这时出料斗1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经由吸尘罩15吸入至吸
尘层13里面,当出料斗1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经由吸尘罩15吸入至吸尘层13里面后,粉尘进入连接立管14,然后经由连接立管14、连接软管12进入输气管6,然后输气管6里面的粉尘在风机5的作用下经由排气管7排入到除尘箱2里面,在此过程中水体经由输水管输送至喷淋管8并进行雾化喷出,经由喷淋管8雾化喷出的水体与排气管7排入的粉尘相接触,然后粉尘在水体的影响下进行下落,然后下落的粉尘经由集尘斗9进入集尘内筒10进行集中的收集,通过安装底板17的设置,用于对电动伸缩杆18的固定及支撑,当需要调节集尘顶19的使用高度时,通过控制组件开启电动伸缩杆18的运行,然后安装顶板16在相应的电动伸缩杆18带动下进行移动,进而实现对集尘顶19使用位置的调节,通过集尘顶19的设置,用于与出料斗1进行连接,通过防滑垫20的设置,用于减少对出料斗1造成的磨损,通过箱体门3的设置,便于对除尘箱2进行清理、维修,同时也便于将集尘内筒10取出,通过观察窗4的设置,便于观察除尘箱2里面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