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R实验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3076发布日期:2022-10-05 05:5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PCR实验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一种pcr实验操作台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r实验操作台。


背景技术:

2.pcr技术是一种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常用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pcr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因此,无论是化石中的古生物、历史人物的残骸,还是几十年前凶杀案中凶手所遗留的毛发、皮肤或血液,只要能分离出一丁点的dna,就能用pcr加以放大,进行比对。这也是“微量证据”的威力之所在。由1983年美国mullis首先提出设想,1985年由其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即简易dna扩增法,意味着pcr技术的真正诞生。到如今2013年,pcr已发展到第三代技术。1976年,中国科学家钱嘉韵,发现了稳定的taq dna聚合酶,为pcr技术发展也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3.pcr是利用dna在体外摄氏95
°
高温时变性会变成单链,低温(经常是60℃左右)时引物与单链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再调温度至dna聚合酶最适反应温度(72℃左右),dna聚合酶沿着磷酸到五碳糖(5'-3')的方向合成互补链。基于聚合酶制造的pcr仪实际就是一个温控设备,能在变性温度,复性温度,延伸温度之间很好地进行控制。
4.pcr实验过程中普遍使用自制简易冰盒作为操作台,而采用自制冰盒作为操作台进行pcr实验时,随着冰块的融化易造成离心管及pcr管架内试剂混入杂质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r实验操作台,结构简单,将容纳槽与若干离心管插孔分开设置,有效避免离心管及pcr管架内试剂混入杂质的污染现象发生。
6.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cr实验操作台,包括操作台体、保护盖以及冰盒,所述操作台体包括座体、滑动设置在座体上的台面,所述保护盖罩设在座体上,所述保护盖和座体之间所围成的内部区域为实验操作区,当所述保护盖与座体分离,所述台面能滑入或滑出所述实验操作区,所述台面上设置有容纳槽、若干离心管插孔,所述冰盒能置入容纳槽,若干所述离心管插孔呈阵列分布。
7.优选地,还包括若干标识组,每个所述标识组均与一个离心管插孔相对应,每个所述标识组均包括电连且设置在台面上的led灯和亮灯按钮,若干所述led灯、亮灯按钮均能连接外部电源。
8.优选地,所述座体外还设置有电性连接的温度控制器以及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用于使所述实验操作区满足实验温度。
9.优选地,所述台面上还设置有与容纳槽相通的废水收集口,所述废水收集口通过管道组件能与外部收集装置连通。
10.优选地,所述座体上设置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伸缩杆与台面连接并能带
动其滑动。
11.优选地,还包括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第一加固柱、第二加固柱和加固杆,所述第一加固柱设置在座体上,所述第二加固柱设置在台面上,所述加固杆上设置有两个通孔且第一加固柱、第二加固柱能分别卡入两个通孔内。
12.优选地,所述冰盒包括外盒体以及设置在外盒体上的若干容置室,所述外盒体能置入容纳槽。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护盖、座体、冰盒、容纳室以及离心管插孔的相互配合,当需要进行pcr实验前,将所述保护盖与座体分离,此时所述台面能滑出所述实验操作区,这就便于人将待若干所述离心管分别插入若干所述离心管插孔以及试剂的加入(加样),将所述冰盒置入容纳槽,结束上述动作,再将所述台面滑入所述实验操作区。之后将所述保护盖罩设在座体上,在所述冰盒内制冷剂的作用下能使实验操作区温度降低,以进行pcr实验。这种结构的pcr实验操作台,结构简单,将所述容纳槽与若干离心管插孔分开设置,有效避免由制冷剂所造成的离心管及pcr管架内试剂混入杂质的污染现象发生。所述保护盖的设置,还避免外物污染正在进行pcr实验过程中的离心管及pcr管架内试剂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pcr实验操作台的结构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台面的结构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冰盒的结构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pcr实验操作台的结构图。
19.图中:
20.1、座体;2、台面;21、废水收集口;22、离心管插孔;3、保护盖;4、冰盒;41、容置室;5、标识组;51、led灯;52、亮灯按钮;6、温度控制器;7、半导体制冷器;8、第一加固柱;9、第二加固柱;10、加固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2.参见附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pcr实验操作台,包括操作台体、保护盖3以及冰盒4,所述操作台体包括座体1、滑动设置在座体1上的台面2,所述保护盖3罩设在座体1上,所述保护盖3和座体1之间所围成的内部区域为实验操作区,当所述保护盖3与座体1分离,所述台面2能滑入或滑出所述实验操作区,所述台面2上设置有容纳槽、若干离心管插孔22,所述容纳槽位于容纳槽下端面,若干所述离心管插孔22均位于容纳槽上端面,所述冰盒4能置入容纳槽,若干所述离心管插孔22呈阵列分布。
23.其中,所述冰盒4用于呈装制冷剂,所述离心管插孔22用于离心管的插放。
24.初始状态的所述保护盖3罩设在座体1上。当需要进行pcr实验前,将所述保护盖3与座体1分离,此时所述台面2能滑出所述实验操作区,这就便于人将待若干所述离心管分
别插入若干所述离心管插孔22以及试剂的加入(加样),将所述冰盒4置入容纳槽,结束上述动作,再将所述台面2滑入所述实验操作区。之后将所述保护盖3罩设在座体1上,在所述冰盒4内制冷剂的作用下能使实验操作区温度降低,以进行pcr实验。本实施例将所述容纳槽与若干离心管插孔22分开设置,有效避免由制冷剂所造成的离心管及pcr管架内试剂混入杂质的污染现象发生。所述保护盖3的设置,还避免外物污染正在进行pcr实验过程中的离心管及pcr管架内试剂。
25.参见附图2,还包括若干标识组5,每个所述标识组5均与一个离心管插孔22相对应,每个所述标识组5均包括电连且设置在台面2上的led灯51和亮灯按钮52,若干所述led灯51、亮灯按钮52均能连接外部电源,所述外部电源为若干所述led灯51、亮灯按钮52提供电力。
26.当所述离心管插孔22内的离心管加入试剂后,人可以按动与上述离心管插孔22对应的所述亮灯按钮52,这会使与所述离心管插孔22对应的led灯51发光,提示上述离心管插孔22内的离心管已加入试剂。有效避免pr漏加样或重复加样,提高pcr实验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27.参见附图2,所述台面2上还设置有与容纳槽相通的废水收集口21,所述废水收集口21通过管道组件能与外部收集装置连通。
28.所述废水收集口21能将制冷剂融化产生的水滴、水珠进行收集,最终输送至所述外部收集装置。所述废水收集口21的数量不作限制。所述外管道组件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过多说明。
29.所述座体1上设置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伸缩杆与台面2连接并能带动其滑动。通过所述驱动气缸驱动台面2,使所述台面2能滑入或滑出所述实验操作区。
30.所述座体1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台面2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嵌入滑轨且滑块能沿滑轨设置方向滑动。通过设置所述滑块、滑轨,使所述台面2在滑动时保持稳定。
31.参见附图2,还包括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第一加固柱8、第二加固柱9和加固杆10,所述第一加固柱8设置在座体1上,所述第二加固柱9设置在台面2上,所述加固杆10上设置有两个通孔且第一加固柱8、第二加固柱9能分别卡入两个通孔内。所述第一加固柱8、第二加固柱9和加固杆10的设置,使在所述台面2在不需要滑动时保持稳定。在所述台面2在需要滑动时,将所述加固杆10与两个通孔分离。所述加固组件的数量不作限制。
32.参见附图3,所述冰盒4包括外盒体以及设置在外盒体上的若干容置室41,所述外盒体能置入容纳槽。若干所述容置室41均用于呈装制冷剂,制冷剂可以是冰块等物体。
33.参见附图4,所述座体1外还设置有电性连接的温度控制器6以及半导体制冷器7,所述半导体制冷器7用于使所述实验操作区满足实验温度。人可以不使用冰盒4,转而使用温度控制器6来操控半导体制冷器7实现温控,更加方便,也提高整体智能化水平;冰盒4、半导体制冷器7二者也可同时使用。
34.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