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一体式高效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05859发布日期:2022-11-09 04:27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一体式高效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一体式高效沉淀池。


背景技术:

2.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它的样式很多,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沉淀池一般是在生化前或生化后泥水分离的构筑物,多用为分离颗粒较细的污泥,在生化之前的称为初沉池,位于生化之后的沉淀池一般称为二沉池;
3.公开号为cn214004295u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沉淀池,依次包括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混合区和絮凝区之间、絮凝区和沉淀区之间通过网格相通,高效沉淀池还包括用于向混合区加混凝剂的混凝剂给药管和用于向絮凝区加絮凝剂的絮凝剂给药管,混凝剂给药管和絮凝剂给药管上均设有给药口,沉淀区底部设有排泥管和用于向絮凝区回流污泥的回流管,回流管连通絮凝区和沉淀区,其上安装有回流泵,排泥管上设有排泥泵;混合区和絮凝区中分别设有混合区搅拌轴和絮凝区搅拌轴,两搅拌轴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下端均设有搅拌桨;
4.虽然该技术方案中设置在混合区的搅拌轴和絮凝区搅拌轴由同一驱动电机驱动,其设备成本较低,且高效沉淀、运转能耗较低;但是该沉淀池内部不便于快速清洁,不能实时观察到沉淀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一体式高效沉淀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一体式高效沉淀池,包括沉淀箱,所述沉淀箱两侧面上均嵌设有透明窗,在沉淀箱外设有抽水泵,所述的抽水泵的抽水管与沉淀箱内部连通,所述的沉淀箱底部嵌设有与内部连通的排渣管,在所述的沉淀箱侧壁中部设有与沉淀箱内部连通的排水管,所述沉淀箱中间设有过滤盒,过滤盒内的过滤网板位于抽水管的出水口下方以及排水管的出口上方之间。
7.在所述的过滤盒上设有u型槽,抽水管的出水口从u型槽进入到过滤盒内,并处于滤网板上方,在过滤盒底部开设有通槽,过滤网板安装在通槽上。
8.在所述的沉淀箱底部设有若干个支撑柱。
9.所述的排渣管顶部与沉淀箱密封连接,在排渣管上设有阀门,所述阀门通过螺栓与排渣管固定连接。
10.所述抽水泵通过螺丝与沉淀箱固定连接,且抽水管末端与沉淀箱之间密封连接。
11.所述排水管与沉淀箱密封连接,所述沉淀箱内部与排水管对应处嵌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外壁上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贴合在沉淀箱的内壁上,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12.所述过滤盒外壁的宽度与沉淀箱内壁的宽度相适配,所述过滤网板通过螺丝与通
槽固定连接,并在过滤盒的外侧壁顶部设有卡块,并在沉淀箱上设有与卡块结构及位置对应的卡槽,所述卡块的宽度与卡槽的宽度相适配。
13.所述沉淀箱上方还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下表面与沉淀箱内壁对应处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上与卡块对应处开设有豁口,所述密封盖上表面对称设有把手,所述密封盖外壁上对称设有挂钩,所述沉淀箱外壁上与挂钩对应处设有搭锁,所述搭锁与挂钩挂接配合。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透明窗便于使用者实时观察到沉淀箱内部状况,沉淀箱内壁呈圆弧状、无死角,便于对内部快速进行清洁,安装过滤盒并配合过滤网板,可以对初步进入的水溶液进行过滤拦截,安装抽水泵并配合抽水管,有助于快速引导外界需要沉淀过滤的水溶液进入内部。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滤网便于对经过排水管前的水溶液再一次进行过滤,降低排水管堵塞的风险,排渣管上安装阀门,实现手动卡合操作,从而便于对沉淀箱内部的沉淀物进行清理操作,密封盖在橡胶垫的配合下稳定与沉淀箱组合固定,并在搭锁与挂钩的配合实现固定,防止在使用中打开导致外界灰尘颗粒落入内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去除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沉淀箱框架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盒框架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框架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24.1、沉淀箱;10、卡槽;11、搭锁;12、滤网;120、限位板;13、支撑柱;
25.2、密封盖;20、把手;21、橡胶垫;210、豁口;22、挂钩;
26.3、透明窗;
27.4、抽水泵;40、抽水管;
28.5、排渣管;50、阀门;
29.6、排水管;
30.7、过滤盒;70、通槽;700、过滤网板;71、u型槽;72、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4.请参阅图1-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一体式高效沉淀池,包括沉淀箱1,所述沉淀箱1两侧面上均嵌设有透明窗3,透明窗3与沉淀箱1紧密粘接配合,透明窗3采用钢化玻璃制作,便于使用者透过透明窗3实时观察内部沉淀状况。在沉淀箱1外设有抽水泵4,所述的抽水泵4的抽水管40与沉淀箱1内部连通,所述的沉淀箱1底部嵌设有与内部连通的排渣管5,在所述的沉淀箱1侧壁中部设有与沉淀箱1内部连通的排水管6,所述沉淀箱1中间设有过滤盒7,过滤盒7内的过滤网板700位于抽水管40的出水口下方以及排水管6的出口上方之间。
35.在所述的过滤盒7上设有u型槽71,抽水管40的出水口从u型槽71进入到过滤盒7内,并处于滤网板700上方,在过滤盒7底部开设有通槽70,过滤网板700安装在通槽70上。
36.在所述的沉淀箱1底部设有若干个支撑柱13。支撑柱13顶部与沉淀箱1焊接固定,支撑柱13的安装,便于托起整个装置,从而增加整体的独立稳定性。
37.所述的排渣管5顶部与沉淀箱1密封连接,在排渣管5上设有阀门50,所述阀门50通过螺栓与排渣管5固定连接。阀门50通过螺栓与排渣管5固定连接,阀门50安装便于手动调节内部沉淀物排放处理,及时对内部清洁配合,沉淀箱1内壁呈圆弧状,便于快速进行清理内壁的操作。
38.所述抽水泵4通过螺丝与沉淀箱1固定连接,且抽水管40末端与沉淀箱1之间密封连接。抽水泵4原理如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那样,抽水泵4接通外界电源,在抽水管40的配合下,持续引导需要沉淀过滤的水溶液进入到沉淀箱1中。
39.所述排水管6与沉淀箱1密封连接,所述沉淀箱1内部与排水管6对应处嵌设有滤网12,所述滤网12外壁上设有限位板120,所述限位板120贴合在沉淀箱1的内壁上,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排水管6的安装便于沉淀过滤后的水溶液排放,滤网12安装便于拦截沉淀物,防止部分沉淀物从排水管6排出,在限位板120的配合下便于对滤网12进行固定。
40.所述过滤盒7外壁的宽度与沉淀箱1内壁的宽度相适配,所述过滤网板700通过螺丝与通槽70固定连接,并在过滤盒7的外侧壁顶部设有卡块72,并在沉淀箱1上设有与卡块72结构及位置对应的卡槽10,所述卡块72的宽度与卡槽10的宽度相适配。过滤盒7在卡块72的配合下,便于与沉淀箱1插接配合,方便取出更换以及对内部进行清洁。
41.所述沉淀箱1上方还设有密封盖2,所述密封盖2下表面与沉淀箱1内壁对应处设有橡胶垫21,所述橡胶垫21上与卡块72对应处开设有豁口210,所述密封盖2上表面对称设有把手20,所述密封盖2外壁上对称设有挂钩22,所述沉淀箱1外壁上与挂钩22对应处设有搭锁11,所述搭锁11与挂钩22挂接配合。橡胶垫21采用硅胶制作,增加密封盖2与沉淀箱1的密封箱,在把手20的配合下,便于密封盖2打开或闭合使用,搭锁11通过螺丝与沉淀箱1组合固定,便于更换安装使用,在搭锁11的作用下便于对密封盖2位置进行固定。
42.本实施例的新型一体式高效沉淀池在使用时,使用者手动将排水管6与沉淀箱1组合固定,滤网12在限位板120的配合下固定在沉淀箱1上,再将带有阀门50的排渣管5与沉淀箱1组合固定,抽水泵4安装在沉淀箱1上,手动将带有过滤网板700的过滤盒7通过卡块72与沉淀箱1插接配合,再将密封盖2通过橡胶垫21与沉淀箱1组合安装,并在搭锁11的作用下对其位置进行固定,在需要对内部清理时,手动打开密封盖2,并将过滤盒7取出,方便对内部快速清洁配合,阀门50打开有助于对沉淀物或清洁的残渣进行排出,抽水泵4接通外界电源,通过抽水管40持续进行溶液抽送,并进行沉淀过滤,且整体组合安装便捷。
4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