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放置试剂瓶的沥水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52250发布日期:2023-01-24 23:31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放置试剂瓶的沥水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行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放置试剂瓶的沥水架。


背景技术:

2.在医疗实验室中,会使用很多的试剂瓶,在使用完试管和玻璃瓶后需要立马清洗,在做完各种实验后都需要马上对试管和玻璃瓶进行清洗,而在清洗之后需要对试剂瓶内的水沥干,将试剂瓶倒置过来让瓶口在下面,让内部的水流出,因此,在对试剂瓶进行沥水时,需要用到一种用于放置试剂瓶的沥水架,便于对试剂瓶进行放置。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现有的用于放置试剂瓶的沥水架,在将试剂瓶放置到沥水架上时,经常因为支撑杆的顶部较为坚硬的问题,从而对试剂瓶的底部造成损害;
5.2、现有的用于放置试剂瓶的沥水架,在对试剂瓶进行沥水时,水珠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与集水盒内腔的底部发生碰撞,造成水珠到处迸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放置试剂瓶的沥水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用于放置试剂瓶的沥水架,包括沥水支架,所述沥水支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沥水支架的底部放置有集水盒,所述沥水支架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壁挂。
9.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与沥水支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顶部插接有加长套,所述加长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外球,所述橡胶外球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支架球,所述橡胶外球的内壁且位于橡胶支架球的外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缓冲组件。
10.所述集水盒包括集水盒主体,所述集水盒主体的外壁与沥水支架的底部搭接,所述集水盒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架块,所述支架块的上表面且位于集水盒主体的内腔中搭接有支架板。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杆外壁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壁卡接有环形橡胶垫,所述环形橡胶垫的外壁与橡胶外球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环形橡胶垫、环形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对橡胶外球与支杆之间进行连接,从而达到便于对橡胶外球进行安装的目的,避免橡胶外球从支杆的顶部自行脱落的问题。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c形弹片,所述c形弹片的顶部与橡胶外球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c形弹片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弹簧。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弹簧、c形弹片之间的相互配合,对试剂瓶内腔的
底部与橡胶外球的顶部之间接触的位置进行缓冲,从而消减支撑杆的顶部与试剂瓶内腔底部之间接触时的冲击力。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c形弹片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外壁且位于c形弹片的正面插接有导套。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导杆、导套之间的相互配合,对缓冲组件内部结构进行导向,避免橡胶外球发生摆动的问题,从而影响对橡胶外球的支撑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倒针,所述支架板的正面开设有漏孔。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倒针之间的相互配合,对滴落在倒针顶部的水珠进行分割,消减掉水珠掉落时的部分冲击力。
1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倒针的外壁插接有海绵,所述海绵的上表面且位于倒针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隔离网。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海绵、隔离网之间的相互配合,对为滴落在隔离网上的水珠和分割后水珠的冲击力进行消减,并对水珠进行吸收,从而减少水珠在下落时冲击力过大造成到处迸溅的问题。
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放置试剂瓶的沥水架,采用支撑杆、支杆、环形橡胶垫、环形槽、橡胶外球、弹簧、c形弹片、导杆、导套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环形橡胶垫和环形槽的作用,便于对橡胶外球与支杆之间进行连接,从而达到便于对橡胶外球进行安装的目的,避免橡胶外球从支杆的顶部自行脱落的问题,利用弹簧和c形弹片的作用,对试剂瓶内腔的底部与橡胶外球的顶部之间接触的位置进行缓冲,从而消减支撑杆的顶部与试剂瓶内腔底部之间接触时的冲击力,利用导杆和导套的作用,对缓冲组件内部结构进行导向,避免橡胶外球发生摆动的问题,从而影响对橡胶外球的支撑效果,从而达到对支撑杆的顶部与试剂瓶内腔的底部之间的冲击力过大对试剂瓶内腔的底部造成损坏。
2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放置试剂瓶的沥水架,采用支架块、倒针、海绵、隔离网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倒针的作用,对滴落在倒针顶部的水珠进行分割,消减掉水珠掉落时的部分冲击力,利用海绵的作用,对为滴落在隔离网上的水珠和分割后水珠的冲击力进行消减,并对水珠进行吸收,从而减少水珠在下落时冲击力过大造成到处迸溅的问题,从而沥水架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水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沥水支架;2、支撑杆;21、支杆;22、加长套;23、环形橡胶垫;24、环形槽;25、橡胶支架球;26、橡胶外球;27、缓冲组件;271、弹簧;272、c形弹片;273、导杆;274、导套;3、集水盒;31、集水盒主体;32、支架板;33、支架块;34、漏孔;35、倒针;36、海绵;37、隔离网;
4、壁挂。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1.实施例1
32.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放置试剂瓶的沥水架,包括沥水支架1,沥水支架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沥水支架1的底部放置有集水盒3,沥水支架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壁挂4,支撑杆2包括支杆21,支杆21的底部与沥水支架1的正面固定连接,支杆21的顶部插接有加长套22,加长套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外球26,橡胶外球26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支架球25,橡胶外球26的内壁且位于橡胶支架球25的外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缓冲组件27,集水盒3包括集水盒主体31,集水盒主体31的外壁与沥水支架1的底部搭接,集水盒主体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架块33,支架块33的上表面且位于集水盒主体31的内腔中搭接有支架板32。
3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缓冲组件27的作用,对试剂瓶内腔的底部与橡胶外球26的顶部之间接触的位置进行缓冲,从而消减支撑杆2的顶部与试剂瓶内腔底部之间接触时的冲击力,倒置的试剂瓶上水珠顺着试剂瓶的瓶壁滴落到集水盒3的内腔中,滴落的水珠,在集水盒3的作用下,消减掉水珠掉落时的部分冲击力,从而减少水珠滴落时的迸溅,避免冲击力过大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多余的水从漏孔34中穿过进入到集水盒主体31的内中,对水珠进行收集。
34.实施例2
35.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支杆21外壁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24,环形槽24的内壁卡接有环形橡胶垫23,环形橡胶垫23的外壁与橡胶外球26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缓冲组件27包括c形弹片272,c形弹片272的顶部与橡胶外球26的内壁固定安装,c形弹片27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弹簧271,c形弹片272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导杆273,导杆273的外壁且位于c形弹片272的正面插接有导套274。
3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环形橡胶垫23和环形槽24的作用,便于对橡胶外球26与支杆21之间进行连接,从而达到便于对橡胶外球26进行安装的目的,避免橡胶外球26从支杆21的顶部自行脱落,利用弹簧271和c形弹片272的作用,对试剂瓶内腔的底部与橡胶外球26的顶部之间接触的位置进行缓冲,从而消减支撑杆2的顶部与试剂瓶内腔底部之间接触时的冲击力,利用导杆273和导套274的作用,对缓冲组件27内部结构进行导向,避免橡胶外球26发生摆动,从而影响对橡胶外球26的支撑效果,从而达到对支撑杆2的顶部与试剂瓶内腔的底部之间的冲击力过大对试剂瓶内腔的底部造成损坏。
37.实施例3
38.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支架板3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倒针35,支架板32的正面开设有漏孔34,倒针35的外壁插接有海绵36,海绵36的上表面且位于倒针3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隔离网37。
3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倒针35的作用,对滴落在倒针35顶部的水珠进行分割,消减掉水珠掉落时的部分冲击力,利用海绵36和隔离网37的作用,对为滴落在支架块33上的水珠和分割后水珠的冲击力进行消减,并对水珠进行吸收,从而减少水珠在下落时冲击力过大
造成到处迸溅,从而沥水架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
40.下面具体说一下该用于放置试剂瓶的沥水架的工作原理。
41.如图1-5所示,首先,将清洗完后才的试剂瓶倒放置在支撑杆2的顶部,利用弹簧271和c形弹片272的作用,对试剂瓶内腔的底部与橡胶外球26的顶部之间接触的位置进行缓冲,从而消减支撑杆2的顶部与试剂瓶内腔底部之间接触时的冲击力,从而避免支撑杆2的顶部与试剂瓶内腔的底部之间的冲击力过大对试剂瓶内腔的底部造成损坏,倒置的试剂瓶上水珠顺着试剂瓶的瓶壁滴落到集水盒3的内腔中,从而达到对试剂瓶进行沥水的目的,滴落的水珠,在倒针35的作用下将水珠进行分割,消减掉水珠掉落时的部分冲击力,然后,滴落在隔离网37上被海绵36进行吸收,从而减少水珠滴落时的迸溅,避免冲击力过大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多余的水从漏孔34中穿过进入到集水盒主体31的内中,对水珠进行收集。
42.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