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箔制造电解液过滤助滤剂涂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7368发布日期:2022-12-28 09:1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箔制造电解液过滤助滤剂涂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铜箔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箔制造电解液过滤助滤剂涂覆装置。


背景技术:

2.过滤罐利用物理吸附原理,对电解液进行净化。从污液槽排出的电解液含有杂质粒子,为液体非均相混合物。在流体推动力的作用下,电解液通过过滤介质的细孔道流到介质的另一侧,电解液中的杂质颗粒被介质截留,这样就实现了流体与杂质的分离。过滤罐正常工作可得到较纯净的电解液,同时也可以稳定净液槽的液位。当过滤罐的内压力上升至0.25mpa时,已经无法通过调节阀门来降低压力,净液槽的液位开始下降,低于规定液位。这种情况说明过滤罐内滤饼过于紧密,电解液通过时受到较大阻力,因此需要重新涂敷助滤剂,以恢复大过滤罐的作用。在净液槽液位下降或机列整组出现毛刺时,过滤罐就可能需要清洗并重复涂覆滤料。也有可能在雨天打雷停电时,吸附在过滤网上的活性炭和硅藻土倒塌,需要清洗重新涂覆滤料;因此过滤罐的滤料涂覆是一个耗时耗力且高质量要求工序。
3.中国专利202121592051.x公开了一种吸入式电解液混合过滤装置,包括污液罐、助滤浆罐和过滤器,还包括双螺杆混合机,所述双螺杆混合机的进料侧通过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分别连接至污液罐,所述双螺杆混合机的出料侧通过排料管连接至过滤器;所述助滤浆罐的出料口与第二进料管之间通过侧入管连通,所述侧入管上连接有流体计量控制模块,所述流体计量控制模块包括用于检测侧入管助滤浆流量的电磁流量计和用于控制侧入管助滤浆流量的电动节流阀。
4.上述装置能够将助滤浆和污液充分混合再进入过滤器,并且通过流量计和电动比例阀与来控制助滤浆从侧入管流出的流量,防止助滤浆抽空。
5.但是上述装置只是延缓过滤罐的滤料使用寿命,并没有进一步针对过滤罐的涂覆作改进;在过滤罐的滤料重新涂覆工序中,滤料对过滤罐内的过滤网板的涂覆时长较长,通常一台过滤罐滤料涂覆均匀需要6-24小时才能正常使用,这样会导致过滤罐的停机时间久导致电镀系统循环的电解液过滤效果变差,铜箔易产生毛刺,且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箔制造电解液过滤助滤剂涂覆装置,能够针对过滤网板的布置高效地进行滤料涂覆操作,有效减少过滤罐的滤料涂覆时长,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因停机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的几率。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生箔制造电解液过滤助滤剂涂覆装置,包括过滤罐和设置在过滤罐内的若干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罐的两侧至少设置有两根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出料端延伸至过滤罐内;所述进料管的出料端连接有喷淋单元,所述喷淋单元包括若干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过滤网板一一对应,所述喷头用于将助滤剂喷淋到过滤网板上。
9.在上述的生箔制造电解液过滤助滤剂涂覆装置中,所述喷淋单元还包括蛇形管,所述蛇形管沿过滤罐的弧形内壁蛇形布置在过滤罐与过滤网板之间,所述喷头设置在蛇形管上。
10.作为另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淋单元还包括与所述进料管的出料端连通的若干喷淋支管,所述喷头设置在喷淋支管的端部。
11.在上述的生箔制造电解液过滤助滤剂涂覆装置中,所述喷头包括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所述第一喷头布置在进料管的上方,所述第二喷头布置在进料管的下方;所述第一喷头内设置有若干小陶球。
12.在上述的生箔制造电解液过滤助滤剂涂覆装置中,所述过滤罐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
13.在上述的生箔制造电解液过滤助滤剂涂覆装置中,所述过滤罐的顶部还设置有压力探测计。
14.在上述的生箔制造电解液过滤助滤剂涂覆装置中,还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出料口与所述进料管的进料端连接。
15.在上述的生箔制造电解液过滤助滤剂涂覆装置中,所述过滤罐的底部设置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进料端与所述过滤罐连接,所述循环管的出料端连接在搅拌罐的顶部,所述循环管的进料端与出料端均设置有阀门。
16.在上述的生箔制造电解液过滤助滤剂涂覆装置中,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由透明材质制成的分流管。
17.在上述的生箔制造电解液过滤助滤剂涂覆装置中,所述循环管的进料端还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循环管的出料端还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阀门。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进料管延伸过滤罐内,再配合喷头的布置,可以确保滤料能够同步喷淋到过滤网板上,涂覆效率大大增加,减少了滤料涂覆的耗时,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过滤管示意图;
21.图3为图2的b-b剖面的剖析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蛇形管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过滤罐,2、过滤网板,3、进料管,4、喷头,41、第一喷头,42、第二喷头,5、蛇形管,6、排气管,7、压力探测计,8、搅拌罐,9、循环管,10、分流管,11、进水管,12、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
26.请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箔制造电解液过滤助滤剂涂覆装置,包括过滤罐1和设置在过滤罐1内的若干过滤网板2,所述过滤罐1的两侧至少设置有两根进料管3,所述进料管3的出料端延伸至过滤罐1内;所述进料管3的出料端连接有喷淋单元,所述喷淋单元包括若干喷头4,所述喷头4与所述过滤网板2一一对应,所述喷头4用于将助滤剂喷淋到过滤网板2上。
27.现有技术中,过滤罐1(即中国专利202121592051.x中的过滤器)内的若干过滤网板2是拼接成与过滤罐1形状相同的柱状过滤单元;由于现有技术是通过进料管3输送助滤剂和电解液进入过滤罐1内进行助滤剂的涂覆,其利用的是助滤剂的重力慢慢将把过滤网板2全部涂覆完成,整个过程较为漫长,且处于底部的过滤网板的助滤剂涂覆效果比较差,因此容易出现助滤剂倒塌的情况。
28.基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进料管3,并且将进料管3延伸至过滤罐1内,并在过滤罐1与过滤网板2之间设置喷淋单元,通过喷淋单元的喷头4一一对应过滤网板2对过滤网板2进行助滤剂的喷淋,有效提高助滤剂涂覆效果的同时,还能提高助滤剂的涂覆效率,减少了滤料涂覆的耗时,提高生产效率。
29.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喷淋单元还包括蛇形管5,所述蛇形管5沿过滤罐1的弧形内壁蛇形布置在过滤罐1与过滤网板2之间,所述喷头4设置在蛇形管5上。
30.在实际应用中,进料管3输送的助滤剂和电解液的混合液体只需要通过蛇形管5的运输就能从蛇形管5上的每个喷头4喷淋到过滤网板2上,所有进料管3和蛇形管5组合使用对每一块过滤网板2实现喷淋,提高喷淋质量和喷淋效率。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喷淋单元还包括与所述进料管3的出料端连通的若干喷淋支管,所述喷头设置在喷淋支管的端部,通过单独的若干根喷淋支管,并且根据需要喷淋的过滤网板2的位置来设置对应喷淋支管的直径等参数来调节喷淋支管的喷淋压力,可以有效提高喷淋质量,使得过滤网板2上的助滤剂涂覆有更好的效果。
32.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两个优选方案中均可使用的,所述喷头3包括第一喷头41和第二喷头42,所述第一喷头41布置在进料管3的上方,所述第二喷头42布置在进料管3的下方;所述第一喷头41内设置有若干小陶球。
33.由于进料管3将助滤剂和电解液的混合液体分流到每个喷头4中,而位于进料管3上方的第一喷头41喷淋出的混合液体会因为重力慢慢流下来,因此处于过滤罐1上半部的过滤网板2的助滤剂涂覆效果都不会太差,不需要太大的喷淋压力,因此第一喷头41内设置若干小陶球来降低喷淋压力,使混合液体在适当的喷淋压力和重力的结合作用下对处于过滤罐1上半部的过滤网板2进行喷淋,避免喷淋压力和重力结合的作用力过大对过滤网板2产生不必要的影响甚至冲垮过滤网板2使过滤网板2掉落的隐患。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罐的顶部还设置有压力探测计。
35.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压力探测计是用于检测过滤罐1内的压力是否超出0.25mpa以确认过滤罐1内滤饼是否过于紧密,从而确保电解液过滤的效率。
36.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搅拌罐8,所述搅拌罐8的出料口与所述进料管3的进料端连接。
37.在实际应用中,助滤剂和电解液先在搅拌罐8内搅拌混合,再通过搅拌罐8和扬液泵、输送液体至过滤罐1内进行助滤剂的涂覆,由于使用扬液泵输送液体属于现有技术,后
续不再过多描述。
38.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罐1的底部设置有循环管9,所述循环管9的进料端与所述过滤罐1连接,所述循环管9的出料端连接在搅拌罐8的顶部,所述循环管9的进料端与出料端均设置有阀门。
39.在实际应用中,助滤剂和电解液的混合液体在涂覆过滤网板2的耗时较长,因此需要不停循环混合液体对过滤网板2进行涂覆,混合液体通过喷头4喷淋到过滤网板2后,有部分助滤剂会涂覆到过滤网板2上,另外一部分会因重力落到过滤罐1的底部,然后通过循环管9输送回搅拌罐8内重新循环输送到过滤罐1对过滤网板2进行喷淋。
40.同样地,所述进料管3上设置有阀门。
41.而为了确认助滤剂都涂覆到过滤网板2上,所述循环管9上设置有由透明材质制成的分流管10,当透过透明材质的流管10看到液体清澈没有悬浮物时,循环完毕,可以关闭进料管3和循环管9上的阀门,可以开启过滤罐1使过滤罐1正式进入电解液的过滤工作。
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罐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6,其作用在于,在过滤罐1正式进入电解液的过滤工作时,需要打开排气,使得过滤罐1在过滤电解液1时可以有效工作。
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循环管9的进料端还连接有进水管11,所述循环管9的出料端还连接有出水管12,所述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上均设有阀门。
44.在实际应用中,作为助滤剂涂覆循环完毕后的收尾工作,在循环完毕后,需要对循环管9进行冲洗以防止混合液体积留在管道内形成沉淀堵塞管道,因此需要通过纯水冲洗循环管9,此时开启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的阀门,关闭循环管9上的阀门,输送纯水对循环管9进行冲洗。
4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