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藻蓝蛋白废水输送除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68764发布日期:2022-11-29 22:43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藻蓝蛋白废水输送除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储存输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藻蓝蛋白废水输送除渣装置。


背景技术:

2.螺旋藻属于蓝藻门、蓝藻纲、颤藻科、螺旋藻属,是一种古老的低等原核单细胞或多细胞水生植物,螺旋藻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微藻类之一,也是一种天然食品,螺旋藻是自然界营养成分最丰富、最全面的生物,藻蓝蛋白是从螺旋藻中分离出的一种深蓝色粉末,主要存在于蓝藻、红藻和隐藻中,藻蓝素通常也分为c-藻蓝素和r-藻蓝素,前者主要存在于蓝藻中,后者则主要存在于红藻中,隐藻中该两种都有,螺旋藻主要用于藻蓝蛋白生产;
3.螺旋藻在进行生产藻蓝蛋白时,通常需要利用盐水对螺旋藻进行静置处理,然后再通过粗滤机对静置后的溶液进行板框过滤除渣和离心处理;然而在对螺旋藻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液,由于废液中含有大量的残渣,若直接进行输送处理会导致资源浪费,且残渣容易对废水的无害化处理造成干扰,为此,提出一种藻蓝蛋白废水输送除渣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藻蓝蛋白废水输送除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之一。
5.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藻蓝蛋白废水输送除渣装置,包括
6.机体组件,所述机体组件包括储液罐、注液管、分离管、集水壳和输送泵;
7.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液位计、电磁阀、滤筒、电机、轴杆和绞龙片;
8.所述储液罐的下表面中部连通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底部连通有分离管,所述分离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滤筒,所述分离管的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分离管的内侧壁且固定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绞龙片,所述分离管的外侧壁底部连通有集水壳,所述储液罐的内侧壁一侧安装有液位计。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集水壳的底部设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进水口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连通于集水壳的下表面中部。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输送泵的排水口连通有输送管。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储液罐的外侧壁均匀连通有注液管,所述储液罐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储液罐的外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内侧壁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控箱的内侧壁底部均匀安装有继电器,所述plc控制器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继电器的电性输入端。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分离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料板。
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液位计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
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继电器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电磁阀、电机和输送泵的电性输入端。
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液位计对储液罐内的液位数据进行检测,当液位计检测的数据达到阈值时,通过电磁阀将废水导入分离管的内部,以便对废水进行集中输送,然后通过滤筒过滤对废水中携带的残渣进行拦截,然后通过电机利用轴杆带动绞龙片转动,转动的绞龙片带动残渣运动,以便将残渣从分离管的一端排出进行回收,从而将残渣与废水分离,避免了残渣对废水的无害化处理造成干扰,且提高了残渣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控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机体组件;2、处理机构;101、储液罐;102、注液管;103、分离管;104、集水壳;105、输送泵;201、液位计;202、电磁阀;203、滤筒;204、电机;205、轴杆;206、绞龙片;41、电控箱;42、plc控制器;43、继电器;44、支撑柱;45、输送管;46、导流管;47、导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
25.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藻蓝蛋白废水输送除渣装置,包括
26.机体组件1,机体组件1包括储液罐101、注液管102、分离管103、集水壳104和输送泵105;
27.处理机构2,处理机构2包括液位计201、电磁阀202、滤筒203、电机204、轴杆205和绞龙片206;
28.储液罐101的下表面中部连通有电磁阀202,电磁阀202的底部连通有分离管103,分离管10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滤筒203,分离管103的一端安装有电机204,电机204的输出轴贯穿分离管103的内侧壁且固定连接有轴杆205,轴杆20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绞龙片206,分离管103的外侧壁底部连通有集水壳104,储液罐101的内侧壁一侧安装有液位计201。
29.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集水壳104的底部设有输送泵105,输送泵105的进水口连通
有导流管46,导流管46的一端连通于集水壳104的下表面中部;通过输送泵105利用导流管46将集水壳104内的过滤废液抽出。
30.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输送泵105的排水口连通有输送管45;通过输送管45对输送泵105抽出的废液进行输送。
31.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储液罐101的外侧壁均匀连通有注液管102,储液罐101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4;通过注液管102将藻蓝蛋白生产时产生的废水导出至储液罐101内部,通过支撑柱44为储液罐101的底部提供了支撑力。
32.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储液罐101的外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控箱41,电控箱41的内侧壁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42,电控箱41的内侧壁底部均匀安装有继电器43,plc控制器42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继电器43的电性输入端,液位计20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plc控制器42的信号输入端,继电器43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电磁阀202、电机204和输送泵105的电性输入端;通过plc控制器42接收液位计201的数据,通过继电器43控制电磁阀202、电机204和输送泵105的开启和关闭。
3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分离管1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料板47;通过导料板47对排出的残渣进行导流,以便对残渣进行回收再利用。
3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液位计201的型号为jrwl2024;plc控制器42的型号为df-96d;电磁阀202的型号为zcf58-db。
35.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通过注液管102将藻蓝蛋白生产时产生的废水导出至储液罐101内部,通过储液罐101对废水进行暂存,以便集中对废水进行输送,然后通过液位计201对储液罐101内的液位数据进行检测,然后通过plc控制器42接收液位计201的数据,当液位计201检测的数据达到阈值时,通过plc控制器42启动继电器43工作,工作的继电器43依次启动电磁阀202、电机204和输送泵105工作,工作的电磁阀202将储液罐101内的废液导出至分离管103的内部,然后通过滤筒203过滤对废液中携带的残渣进行拦截,通过设置的绞龙片206降低了分离管103内废液横向流动的速度,使废液可以顺利通过滤筒203流入集水壳104的内部,从而将残渣与废水分离,避免了残渣对废水的无害化处理造成干扰,然后通过输送泵105利用导流管46将集水壳104内的过滤废液抽出,然后通过输送管45对抽出的废液进行输送,然后通过电机204的输出轴带动轴杆205转动,转动的轴杆205带动绞龙片206转动,转动的绞龙片206对滤筒203拦截后的残渣进行输送,将残渣从分离管103的一端排出,通过设置的导料板47对排出的残渣进行导流,以便对残渣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大量残渣资源被浪费,当液位计201检测的数据低于阈值时,通过plc控制器42利用继电器43依次将电磁阀202、输送泵105和电机204关闭,避免了电机204和输送泵105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